【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阿摩:千點萬點,不如名師指點
98
(1 分17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2 年 - [非官方正解]112 新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聯合甄選試題:國文科#115047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 下列各組「」內的字,何者讀音相同?
(A)「暮」鼓晨鐘/「驀」然
(B)「鶼」鰈情深/「縑」帛
(C)貪夫「徇」財/垂「詢」
(D)枕流「漱」石/撲「簌」


2(A).

2. 「我目前□乏於本公司資訊室」、「茲將修訂後的文稿□正」、「高速公路實施高□載管制」、 「這部貨車能□載的重量有限」。上列四句話若用字完全正確,□中依序應填入的字是:
(A)承/呈/乘/承
(B)呈/承/乘/乘
(C)承/呈/承/乘
(D)呈/承/承/承


3(C).

3.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錯別字?
(A)斷垣殘壁,荒煙漫草
(B)春霆發響,警蟄飛競
(C)惇信明義,崇德報功
(D)喚然霧除,霍然雲消


4(E).

【已刪除】4.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語病?
(A)今天是買一送一優惠截止日的最後一天,顧客蜂湧搶購
(B)本社區停車場為住戶所有,非本社區以外的車輛請不要進入
(C)身體不適應接受醫師檢查,切忌不可因為怕麻煩而隨便服用成藥
(D)中華書局向來致力於古籍出版,但近期推出的學術新著也相當到受矚目
(E)一律給分


5(A).

5. 下文為一段中間拆散的散文,依據文意,①、②、③、④、⑤最適當的排列應是:
凌晨時分的王爺廟孤單寂寥,白天香客絡繹不絕,
①廟裡囂鬧繁華, ②端坐在神殿中間,
③一入夜大殿空空盪盪, ④連吹進的冷風都蕭條清瘦,
⑤被信徒香火燻得滿臉通黑的王爺神像,
冷冷看著百年輝煌時光,輕煙般溜走。(郭漢辰〈王爺〉)
(A)①③④⑤②
(B)①⑤②③④
(C)③①⑤②④
(D)③②⑤④①


6(A).

6. 依據下文描寫的情境,□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六月叢林,蟬唱□成天地間唯一的樂章,一旦深入叢林,蟬聲便緊□耳畔。在蟬音□成的天 羅地網中,我的聽覺不久就遲鈍了。(杜虹〈六月蟬唱〉)
(A)頓/繫/織
(B)頓/叩/搭
(C)偶/繫/搭
(D)偶/叩/織


7(C).

7. 依據詩意,□□處最適合填入的是: 小園煙草接鄰家,桑柘陰陰一徑斜。臥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陸游〈小園〉)
(A)捉蝦
(B)吹笳
(C)鋤瓜
(D)買花


8(C).

8. 下列四句,最適合組成一副對聯的是: ①橘井泉香大地回春 ②春來藥苑百草爭榮 ③著手成春萬家生佛 ④杏林日暖百花爭豔
(A)③為上聯,①為下聯
(B)③為上聯,②為下聯
(C)④為上聯,①為下聯
(D)④為上聯,②為下聯


9(B).

9. 因果句是用來說明或推論事物間因果關係的文句,句子前後具有原因和結果的關係,如:「平 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下列何者並非是因果關係的句式?
(A)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B)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C)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D)庭院未鋪柏油,一下雨,便泥濘不堪


10(B).

10. 《古文觀止》是清代以來流行的散文選本。下列關於該書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借用季札「觀止」的說法命名,顯現了編選者的自謙
(B)不分類,按時代先後排列,從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變的軌跡
(C)編者對「古文」的理解貫徹了韓愈以來古文家的主張,完全不選駢體
(D)係供學塾使用的讀本,大體存在「敘事為多,又取便於科舉」的傾向


11(D).

11. 關於下列詩作的解說,不適當的是: 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甲第紛紛厭粱肉,廣文先生飯不足。先生有道出羲 皇,先生有才過屈宋。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萬古知何用。(節錄自杜甫〈醉時歌〉)
(A)前四句以「諸公」、「甲第」對比廣文先生,呈現「遇」與「不遇」的處境差別
(B)五、六句不再提「諸公」、「甲第」,暗示功名實不足貴,而廣文先生獨可尊仰
(C)前六句連稱四次「先生」,並將廣文先生與「羲皇」、「屈宋」並稱,正面肯定其才德兼 備
(D)末二句申明先生雖仕途坎坷,但才德深受舉世推崇,令人傾慕,間接表達作者欲追隨 的心志


12(B).

12.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先說出感官聞見(竹喧、蓮動),再指出發生的原因。下列詩 句的前、後二句,具有類似關係的是:
(A)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B)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C)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D)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13(D).

13. 閱讀甲、乙二文,最符合二文寫作觀點的敘述是:
【甲】老蘇晚年文字,多用歐陽公宛轉之態。老泉晚年記、序,與〈權〉、〈衡〉諸論,文字不同,豈見歐陽公後有所進耶?其晚年而筆力進歟?(韓淲《澗泉日記》)
【乙】歐公文字敷腴溫潤,曾南豐文字又更峻潔,雖議論有淺近處,然却平正好。到得東坡,便傷於巧,議論有不正當處。後來到中原,見歐公諸人了,文字方稍平。老蘇尤甚。(《朱子語類》)
(A)二文均將文風變化與師友交往相結合,且俱以蘇軾為例
(B)二文均認為歐陽公議論淺近宛轉,影響曾、蘇二人的創作
(C)甲文認為老泉晚年記、序類文章的寫作,筆力不如〈權〉、〈衡〉諸論
(D)乙文將歐、曾、蘇文合論,認為曾、蘇皆出於歐,曾得歐之正,而蘇未能盡化


14(D).

14. 關於下列詩作的解說,不適當的是: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驍騰有 如此,萬里可橫行。(杜甫〈房兵曹胡馬〉)
(A)前四句實寫馬的外形動態,細筆描繪,窮形盡相,凸顯胡馬的與眾不同
(B)後四句虛寫馬的精神品格,由詠物轉入抒情,呈現「以情注物」的特色
(C)「風入四蹄輕」,從騎者感受説,當馬奔馳時,景物飛速後閃,風也向蹄間呼嘯而入
(D)「萬里可橫行」,既寫馬之馳騁,也期望房兵曹為國立功,更是詩人自己志向的寫照


15(A).

15. 關於下列詩作的解說,最適當的是: 
要到了秋深才能領會/活著/就是盛宴/如果能夠互相告誡/讓河流與海洋從此都不起波 瀾/這天賜的餘生就再無虧欠/看哪/我愛/在你我的窗外/早上有霧/晚上或許有月光 /生命依然豐美熱烈/運轉如常(席慕容〈深秋〉)
(A)「秋深」暗指人生步入中年階段
(B)「盛宴」暗指物質享受相當豐足
(C)「不起波瀾」意謂不再關心世事
(D)「早上有霧」意謂年少時的迷茫


16(B).

16. 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詩意? 
我知道不會沒沒無名/當其他人複誦我的緋聞/跟討論我的作品/一樣頻繁、扭曲之外/ 歷史早因更大的誤解/將我寫入風流的辭典 每出版一本書/便完成另一座墓碑/嫉妒我的文人/將我魔鬼化/而讀者卻視我為偶像 (顏艾琳〈詩人〉)
(A)詩人往往藉炒作緋聞而成為文壇偶像
(B)文壇偶像的緋聞有時比作品更受關注
(C)作家常因文壇彼此攻訐而知名度大增
(D)出版作品反而使作家的文學生命縮短


17(C).

17. 依據下文,符合文意的敘述是: 
剛才和一群花紋海豚相遇,這個海豚家族中有兩對母子,海豚媽媽看似顧自游著,而小海 豚一旁緊緊眼隨,舷邊觀察了一陣子後才了解,海豚媽媽保護孩子其實是一種自信的距離 ――隨時可以迴身貼近,同時也讓孩子知道,接受保護得努力緊緊跟住――牠們的關係讓 我感受到生存的智慧與親情的溫馨。(廖鴻基〈瓶中信〉)
(A)海豚媽媽為了不讓小海豚膽怯迴身,一直與牠們保持距離
(B)小海豚的努力緊隨,讓海豚媽媽能毫無顧忌的全力向前游
(C)海豚媽媽透過保持適當距離,培養小海豚努力求生的能力
(D)小海豚對游泳能力充滿自信,使海豚媽媽擁有信任的智慧


18(D).

18. 依據下文,符合文意的敘述是: 
我們都失智。父親無法記得的是剛剛發生過,我則是忘記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個自己。忘記在我幼小的時候,年輕的父親肯定不止一次,曾在夜裡起來幫我泡過牛奶。五十年後,這個沉埋於父親記憶深處的動作,突然浮出了水面。我不可能記得的幼年,現在從他的記憶,已成為了我的記憶。(郭強生〈我們都失智〉)
(A)對父親失智前述說的往事,作者一直以無法記全為憾
(B)作者難忘的兒時回憶,父親近年已因失智而不復記憶
(C)作者因父親失智後的舉動,感覺自己正逐漸步上後塵
(D)父親失智後的部分舉動,填補了作者人生記憶空白處


19(D).

19. 關於下文的解讀,不適當的是: 
那個下午,海就這樣一點點含納了我的悲傷,用一種沉穩的節奏,帶我找回了自己的路,讓我終能平靜的呼吸而不哽咽。天蒼雲低中的那片海,有個名字叫太平洋,我唸著這三個音節, 想起了多年前第一次來此,住在面海的旅館,天還濛濛亮便聽見母親邊叫喚著,邊嘩地一聲 拉開了窗簾:「快看!太平洋上的日出喔!」海洋的聲音與母親的聲音合而為一,超越了時間,沒有生死界線,看不見開始或盡頭。但,我突然感覺有了一片自己的海。加州明媚的藍天碧海聖地我見過,法國浪漫優雅的度假海灘也去過,但眼前的海是那麼樸實而平易近人, 原來,這是故鄉的海。(郭強生〈海是我們共同的前世〉)
(A)時間方面,有作者目前身處的「那個下午」,以及多年前與母親同來的清晨
(B)空間方面,有作者目前身處的臺灣東海岸,以及回憶中的加州海灘、法國海灘
(C)以異國「明媚的藍天碧海聖地」、「浪漫優雅的度假海灘」襯托太平洋的樸實平易
(D)以「天蒼雲低中的那片海」對比「突然感覺有了一片自己的海」,凸顯遠離故鄉的寂寞


20(B).

20. 閱讀下文,推斷其主要敘寫用意為何? 
熱奈特曾提出五種跨文本關係,其中之一為正文本與副文本的關係。副文本,包含文字如標 題、副標題、獻詞、序、跋等,以及非文字如插圖、封套等,甚至也包含與該文本相關的訪 談、評論、作者書信等。副文本理論最大的貢獻,就是將副文本視為進入作品的門檻,從而 將其納入正文本的敘述框架。故賦體「亂曰」、「繫曰」之類的卒章顯志,正如副文本具有為 主敘述提供補充、增添色彩的作用,有助於揭示正文本的主旨。沒有它,正文本的意義可能 大打折扣。
(A)介紹副文本理論及其類型
(B)解說賦體某一結構的作用
(C)藉賦體說明副文本的功能
(D)指出賦體通常含有副文本


21(C).

21. 閱讀下文,推斷文中述及「文章」和「句子」,主要用意為何? 
威尼斯像舞臺布景,遊客是臨時演員,我也來充兩個月的角色。乘一號船沿大運河走了兩次, 兩岸華麗的樓房像表情過多的女人。好文章不必好句子連著好句子一路下去,要有傻句子笨句子似乎不通的句子,之後而來的好句子才似乎不費力氣就好得不得了。(鍾阿城《威尼斯 日記》)
(A)感慨遊客來去匆匆,無法欣賞城市之美
(B)暗指城市景觀複雜衝突,難以文字形容
(C)惋惜沿河的樓房因過於華麗而失去美感
(D)質疑人們為何不能以樸拙的心遊覽風景


22(D).

22. 依據下文,符合文中內容的敘述是: 
如果我們將嚴復的思想做為一個整體來考察,就會發現一條貫串始終的普遍主義的或曰道德 主義的線索,而這條線索,正是與傳統文化中對超驗價值的追求一脈相承。更有趣的是,恰 恰是達爾文主義中的普遍主義因素,使嚴復為傳統的普遍主義披上了現代的外衣,從而將傳 統思想的烏托邦變成了以進化論為基礎的社會理想。
(A)趨向普遍主義是嚴復思想的關鍵轉折
(B)達爾文主義扭轉了嚴復對傳統的態度
(C)嚴復向來對傳統烏托邦思想頗多質疑
(D)嚴復對達爾文主義既有接受也有轉化


23(A).

23. 下列各選項詞語中的人物名姓及意義典故之配合,敘述正確的是:
甲、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初入社會,缺乏歷練。
乙、四面楚歌:項羽。形容孤立危急,四面受敵。
丙、破釜沉舟:祖逖。比喻下定決心,決一死戰。
丁、七步成詩:李白。比喻天份極佳,才學極高。
戊、大意失荊州:關羽。比喻因一時疏忽,造成重大損失。
己、入木三分:王羲之。形容筆力遒勁,後比喻評論深刻或描寫生動。
庚、胯下之辱:張良。比喻人未顯達時,被人鄙視、譏笑,遭受恥辱。
(A)甲乙戊己
(B)甲乙戊庚
(C)丙丁己庚
(D)乙丁己庚


24(B).

24. 李漁《閒情偶寄.衣衫》:「婦人之衣,不貴精而貴潔,不貴麗而貴雅,不貴與家相稱,而貴 與貌相宜。」則下列哪個說法最符合李漁對衣服的看法?
(A)精、麗的衣服乃是彰顯身分地位之物
(B)衣服款式要與人的相貌互相搭配為宜
(C)只有潔、雅的衣服才能掩飾人的相貌
(D)家世會使人擇衣的標準往精、麗靠攏


25(C).

閱讀下文,回答 25~26 題
鄭之鄙人學為蓋,三年藝成而大旱,蓋無所用,乃棄而為桔槔。又三年藝成而大雨,桔 槔無所用,則又還為蓋焉。未幾而盜起,民盡改戎服,鮮有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郁 離子見而嗟之曰:「是殆類漢之老郎與?然老與少,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藝事由己之學, 雖失時在命,而不可盡謂非己也。(《郁離子》) 

【題組】25. 上文中的「蓋」、「桔槔」,分別指的是:
(A)蓋:車子;桔槔:取水工具
(B)蓋:車子;桔槔:整地工具
(C)蓋:雨傘;桔槔:取水工具
(D)蓋:雨傘;桔槔:整地工具


26(D).

【題組】26. 上文「然老與少,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意義與何者最接近?
(A)努力堅持,人力或可克服天命
(B)死生有命,每天皆應認真生活
(C)世人不分長幼,皆受上天撫育
(D)世上總有些事,人們使不上力


27(C).

閱讀下文,回答 27~28 題
頃歲,江東有一客,常乘一馬,頗有至性。客常於飲處醉甚,獨乘馬至半路,沉醉,從馬上倚著一樹而睡,久不動,直至五更。客奴尋覓,方始扶策,而馬當時倒地,久乃能起, 病十餘日方愈。此人無何,以馬賣與宣州館家。經二年,客得一職,奉使至宣州。知馬在焉, 請乘此馬。此馬索視良久,知本主也。既乘,遂躍此人於地,踐齧頗甚,眾救乃免。意 也。 (李昉《太平廣記》)

【題組】27. 上文結尾_____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是:
(A)失而復得
(B)心懷不軌
(C)恨其賣己
(D)為之動容


28(A).

【題組】28.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意義,何者不同?
(A)頗有「至」性/直「至」五更
(B)客常於飲處醉「甚」/踐齧頗「甚」
(C)「方」始扶策/病十餘日「方」愈
(D)久「乃」能起/眾救「乃」免


29(D).

閱讀下文,回答 29~30 題
       作為樂器和文物,琴歷來受文人雅士偏愛,「蓄琴」也是一種自古便有的舊好。魏晉名 士嵇康鬻房得琴,明末音樂家徐上瀛為求一具名琴不惜敗家,都是美談。至於現在的標準, 古琴收藏的斷代下限設在清代,之後的就算今琴了。
       以目前公共收藏的記錄而言,中國各大博物館的古琴收藏總量不過百餘,其中唐宋名琴 僅二十幾具。唐琴至今已經罕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名器「九霄環佩」和「大聖遺音」。 鑑賞家王世襄也曾提到「枯木龍吟」琴,本是古琴家汪孟舒舊藏,文革時他怕紅衛兵來家中 打砸,便將琴送給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收藏,目前為該校最珍貴的唐琴之一。

【題組】29. 下列敘述,符合上文文意的是:
(A)清代以後,「蓄琴」的嗜好便不復見
(B)文革使中國博物館收藏的古琴僅剩百餘
(C)嵇康、徐上瀛、汪孟舒皆為得一名琴而散盡家財
(D)唐琴除保存於國家博物館之外,亦可見於大學校院


30(A).

【題組】30. 下列詩句,何者描寫琴音?
(A)孤桐祕虛鳴,樸素傳幽真。髣彿絃指外,遂見初古人
(B)行雲遞崇高,飛雨靄而至。潺潺石間溜,汩汩松上駛
(C)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D)山驛蕭條酒倦傾,嘉陵相背去無情。臨流不忍輕相別,吟聽潺湲坐到明


31(A).

閱讀下文,回答 31~33 題
       某公夜將寢,聞窗外偶語,潛起窺之。時星月如晝,闃不見人,乃其家貓與鄰貓言耳。鄰 貓曰:「西家娶婦,盍往覘乎?」家貓曰:「其廚娘善藏,不足稅吾駕也。」鄰貓又曰:「雖然, 姑一行,何害?」家貓又曰:「無益也。」鄰貓固邀,家貓固卻,往復久之。鄰貓躍登垣,猶遙呼曰:「若來若來!」家貓不得已,亦躍從之,曰:「聊奉伴耳。」某公大駭。 
       次日,執貓將殺之,因讓之曰︰「爾貓也,而人言耶?」貓應曰︰「貓誠能言,然天下 之貓皆能言也,庸獨我乎?公既惡之,貓請勿言。」某公怒曰︰「是真妖也!」引槌將擊殺之,貓大呼曰︰「天乎冤哉!吾真無罪也。雖然,願一言而死。」某公曰︰「若復何言?」 貓曰︰「使我果妖,公能執我乎?我不為妖,而公殺我,則我且為厲,公能復殺之乎?且我 嘗為公捕鼠。是有微勞於公也。有勞而殺之,或者其不祥乎?而鼠子聞之,相呼皆至,據廩 以糜粟,穴簏而毀書,鎽無完衣,室無整器,公不得一夕安枕而臥也。妖孰甚焉?故不如舍 我,使得效爪牙之役,今日之惠,其寧敢忘?」某公笑而釋之,貓竟逸去,亦無他異。(《東 陽夜怪錄》)

【題組】31. 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最適當?
(A)家貓和鄰貓一起去西家
(B)家貓與鼠聯手破壞家具
(C)某公設下陷阱欲殺家貓
(D)某公認為家貓隱事欺瞞


32(C).

【題組】32. 關於上文敘述方式的說明,何者最適當?
(A)「闃不見人」說明故事以某公角度敘述
(B)「往復久之」製造兩貓行動的懸疑氣氛
(C)「某公大駭」埋下後續將欲殺貓的伏筆
(D)「亦無他異」解開貓之所以能言的真相


33(A).

【題組】33. 上文對話中數次使用疑問句。下列文中疑問句,何者表達徵詢對方想法之意?
(A)西家娶婦,盍往覘乎
(B)天下之貓皆能言也,庸獨我乎
(C)使我果妖,公能執我乎
(D)有勞而殺之,或者其不祥乎


34(C).

閱讀下文,回答 34~36 題
      栖栖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陶淵明〈飲 酒之四〉)

【題組】34. 關於本詩意象與典故的運用,說明不適當的是:
(A)全詩以非特定的鳥為意象,呈現陶淵明起初徬徨矛盾,最終覓得托身之所的經歷
(B)「栖栖」二字典出《論語》「丘何為是栖栖者與」,既表現不安的心境,也傳達了忙碌奔 波的用世精神
(C)「失群鳥」與〈歸園田居〉「羈鳥戀舊林」的「羈鳥」相同,皆暗指在宦海浮沉中,本 性已被摧抑的淵明
(D)「孤生松」與「蔭獨不衰」隱用「松柏後凋」之典,既傳達孤獨感,也寓託淵明身處亂 世而不改其志的操守


35(A).

【題組】35. 關於本詩結構與意義的解說,最適當的是:
(A)以「失群」領起全詩,連繫下文「獨飛」的身影、「聲轉悲」的感懷與「託身」的冀望
(B)「日暮」點明應棲止的時間,暗示「獨飛」之久,並以「無定止」強化睥睨凡俗的高傲
(C)「去來何依依」上承「徘徊」,寫鳥幾番來去,終不再留戀過往,從此往清遠霄漢高飛
(D)以「託身已得所」收束詩意,上承「斂翮遙來歸」,表明漂泊後歸返群鳥棲息處的忻悅


36(C).

【題組】36. 結合陶淵明生平與其他作品,關於本詩的解讀,不適當的是:
(A)淵明自云:「性剛才拙,與物多忤」、「少無適俗韻」,可做「失群鳥」一語的註腳
(B)朱子云:「陶欲有為而不能者也」,「徘徊無定止」即呈現淵明在仕與隱間的矛盾
(C)「厲響思清遠」暗指淵明「清遠」的田園詩,猶如「厲響」深受當時文壇注意
(D)「千載不相違」所表達的堅持,展現淵明固窮的操守與任真的生命態度 栖栖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 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陶淵明〈飲 酒之四〉)


37(C).

閱讀下文,回答 37~39 題
       我個人稍識酒趣,對此杯中之物帶有濃厚的敬意。有時也遭遇到一些困擾,被人質問: 「酒有什麼好?」我也覺得這事無可形容,「勿為醒者傳」。古人喝酒,和樂且湛,威儀□□─ ─人多固然最好,獨飲也有其孤高的境界。近代醫學昌明,一般人都強調酒與遐齡之間的衝 突,所以許多長輩在飲酒半生之後,輒主動地或被動地戒了;不但自己戒酒,也勸我們晚輩少 喝或者根本不喝。通常勸說的人總是充滿了誠意,聽訓的人則始終是□□的。此事是非,不可 分析,何況長輩當中,以高齡的道德文章,猶對飲酒鍥而不捨的仍然大有人在,可見是非辨詮 之難。我自覺在這個文化價值交戰的社會裡,有一天大概也會變成一個□□規勸小子戒酒的 人。陶公有詩曰:「止酒情無喜」,其沮喪可以想見。現在我必須趁情無喜之前,先把飲酒的正 面意義記下來,以免不飲以後,失去追憶傳述的興趣。(楊牧〈六朝之後酒中仙〉)

【題組】37. 依據文意,上文□□內依序應填入的詞語,何者最適當?
(A)琅琅/諄諄/咄咄
(B)琅琅/藐藐/諄諄
(C)幡幡/藐藐/諄諄
(D)幡幡/忡忡/咄咄


38(B).

【題組】38. 下列關於飲酒的敘述,符合上文文意的是:
(A)將來必定戒酒,未戒之前且開懷暢飲
(B)暫無戒酒之念,也樂於分享飲酒之趣
(C)長輩到一定年齡,均以健康為由戒酒
(D)部分長輩宣稱戒酒,私下仍嗜杯中物


39(A).

【題組】39. 上文引用「勿為醒者傳」、「止酒情無喜」,表達的想法是:
(A)勿為醒者傳:只堪與飲酒同好分享;止酒情無喜:不想接受無酒的鬱悶
(B)勿為醒者傳:只堪與飲酒同好分享;止酒情無喜:即使無酒也淡然處之
(C)勿為醒者傳:談飲酒終究難登大雅;止酒情無喜:不想接受無酒的鬱悶
(D)勿為醒者傳:談飲酒終究難登大雅;止酒情無喜:即使無酒也淡然處之


40(A).

閱讀下文,回答 40~42 題 
       從能高越嶺國家步道下山,遇見一群六七十歲的登山人。 他們來自中部,各個肩著大型背包,手持雙杖,辛苦地緩慢前進。我問要去哪裡,泰半露出 疲憊卻滿足的微笑。有人答以南華山和奇萊南峰,講完後,繼續低頭,一個緊跟一個,繼續邁向稜線。 
       能高越嶺是臺灣高山少數較為平緩,一路幾乎是泥土坦途的山徑。唯有三兩處大崩壁,偶 有碎石崩落,可能得小心通過。老人家若能手持雙杖,緩慢步行,走上高海拔山區,進而看到遼 闊風景和綺麗山林,相信一定是晚年生活最愜意的情境。 
        今晨一早,過了能高瀑布,一路快步走回登山口。天氣晴朗,山徑寬敞,遠方有能高山龐然 而清楚地陪伴,人生的下坡路竟如此悠然舒暢,頓時間幸福滿滿。我數度歇腳,眼前繁花亮麗盛 開,色彩繽紛如畫。各種林鳥清脆鳴啼,遠遠近近從不同方向的森林和草原傳來。一時間□萌生寫詩的興致,詩句的內涵□想好了。人生若有最後一條路,盡頭合該是如此風景。 
        想到這樣瀾漫的詩意,不禁莞爾。此時,這支隊伍也從遠方緩緩上來。跟他們擦肩而過時, 我再度放慢腳步,回望一個個巨大背包的身影,除了驚嘆,愈發欽慕。(劉克襄〈不想成為下一 代的負擔〉) 

【題組】40. 上文兩處□應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A)竟/都
(B)竟/又
(C)更/都
(D)更/又


41(D).

【題組】41. 下列何者不符合上文藉「登山」寓託的「晚年生活」理想狀態?
(A)有興趣相投的朋友為伴
(B)步履悠然又有美景欣賞
(C)偶有驚險但能小心渡過
(D)肩負巨包迅速穿山越嶺


42(A).
X


【題組】42. 關於上文的寫作方式,敘述最適當的是:
(A)透過與登山隊伍的兩次交談寄託感懷
(B)於敘寫登山所見時,也抒發人生體悟
(C)藉上山、下山的難易為對比進行說理
(D)以清晨、黃昏為喻,述說晚年的想像


43(A).

閱讀下文,回答 43~46 題 
       大清入主中原後,朝鮮使者眼前的中國呈現不一樣的風景。儘管絕大部分的朝鮮知識人 不諳漢語會話,但皆能書寫漢字,且歌且賦。不倚仗朝鮮翻譯官,朝鮮使者亦能透過筆談的 方式,與中國官員交流。更遑論本就以漢字撰寫的官方文書,對朝鮮燕行使完全不是問題。 然而這種模式不適用與旗人的交往,對朝鮮方面而言,清書、清語尚是陌生的存在。 
       「滿洲氣息」之濃厚,不僅見諸燕行沿路的碑刻、匾額,以及朝貢程序的官方文書,朝鮮使者寓居北京後、在紫禁城進謁期間,更是處處皆然。朝鮮使臣對於此類「滿洲元素」自有見解,尤其滿洲人以異族入中國,卻仍保持舊有習俗,維持滿洲之道,有違「入中國則中國之」 的變通處置。朝鮮使臣意識到,清書、清語也是提防不解滿洲語文者的利器。在 1778 年,朝鮮最高行政首長領議政金尚喆曾與朝鮮正祖有過一次談話,當時對話全圍繞著使行事務。朝鮮正祖問道:「清學緊於漢學耶?」儘管金尚喆表示:「通語之際,漢學為主。彼人酬酢,皆用漢語矣」,但是在旁的徐命善提醒道:「聞彼人於酬酢要緊處,皆用清語云」。 
        徐命善的發言引領吾人從另一個面向審視「滿洲語文」對朝鮮的意義。1783 年奉使瀋陽 的李田秀就曾表示:「清人生長中國者,自兒時皆以漢語成習,而國法為其不忘本俗,故自皇 帝以下,無不學清語。至於奏御之文,接翻清而進之。宣表之類,亦翻清而讀之。我人在側之 時,如有機密不欲泄者,則又皆以清語相話。」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軍事機密方面。乾隆皇帝曾幾次提醒滿洲將領,應以滿文撰寫奏摺。 顯然不論是朝堂上的討論,或事涉軍機的情報,清朝官方有意識地利用滿洲語文,一定程度 起到保密防諜的效果。(改寫自吳政緯〈論燕行文獻的特性與價值──以清書、清語與滿漢關 係為中心〉)

【題組】43. 依據上文,關於朝鮮使臣的敘述,何者最適當?
(A)幾乎皆熟悉漢字
(B)頗重視學習滿文
(C)無視於滿州元素
(D)談話以漢語加密


44(D).

【題組】44. 若依上文提出下列推論,最適當的研判是: ①清朝外交場合概用滿文,極不利朝鮮使臣溝通。 ②通滿語、熟諳滿文的朝鮮使臣,深受清朝禮遇。
(A)①、②皆正確
(B)①正確、②錯誤
(C)①無線索判斷,②正確
(D)①錯誤,②無線索判斷


45(D).

【題組】45. 關於上文寫作手法的敘述,何者最適當?
(A)先歸納出滿州語文對朝鮮使臣的數項影響,再逐項分述
(B)先敘述朝鮮使臣對滿州元素的見解,再分析其中的誤解
(C)以清入朝鮮使臣為對比,凸顯朝鮮入清使臣遇到的問題
(D)引用朝鮮燕行文獻中的使臣言論,支持全文的核心觀點


46(B).

【題組】46. 上文引用李田秀的話,主要表達:
(A)對朝鮮而言,滿文具傳統及在地性
(B)對清朝而言,滿文具保密及實用性
(C)對朝鮮而言,漢文能掌握清廷機要
(D)對清朝而言,漢文並非溝通時首選


47(B).

閱讀下文,回答 47~50 題 
【甲】
〈大風〉、__①__,七言權輿也。自時厥後,魏宋之間,時多傑作。唐人出,而變態極 焉。初唐風調可歌,氣格未上。至王、李、高、岑四家,馳騁有餘,安詳合度,為一體。李 供奉鞭撻海嶽,驅走風霆,非人力可及,為一體。杜工部沉雄激壯,奔放險幻,如萬寶雜陳, 千軍競逐,天地渾奧之氣,至此盡泄,為一體。錢、劉以降,漸趨薄弱,__②__拔出於貞元、 元和間,踔厲風發,又別為一體。七言楷式,稱大備云。(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凡例》)
 【乙】
沈德潛《唐詩別裁集》的部分情況統計
649d39f34670d.jpg

【題組】47. 依據文學史知識,甲文__①__應填入何者?
(A)〈擊壤〉
(B)〈柏梁〉
(C)〈十九首〉
(D)〈陌上桑〉


48(A).

【題組】48. 依據乙表選詩狀況推測,甲文__②__最可能是哪一位詩人?
(A)韓愈
(B)柳宗元
(C)韋應物
(D)白居易


49(C).

【題組】49. 下列詩句,何者最不符合甲文對「李供奉」詩風格的形容?
(A)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B)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C)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拏虎螭
(D)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50(D).

【題組】50. 若依據乙表,提出下列推論,最適當的研判是:
①杜甫傳世的七言古詩,多於李白傳世的七言古詩。
②沈德潛對王維五言詩的肯定,多於對孟浩然五言詩的肯定。
(A)①、②皆大致正確
(B)①明顯錯誤,②大致正確
(C)①明顯錯誤,②無線索判斷
(D)①無線索判斷,②大致正確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2 年 - [非官方正解]112 新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聯合甄選試題:國文科#115047-阿摩線上測驗

ambulance7401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