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阿摩:成長的路上不是我有話要說,而是聽得懂、看得懂
100
(1 分2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司法、調查、海岸巡防、移民行政特種考試_三等_各類科組:國文(作文與測驗)#116184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 下列與「杏」相關詞彙的說明,何者敘述錯誤?
(A)「杏眼」是用來形容女子圓大而美的眼睛
(B)「杏壇」相傳為孔子授業講學之地,後泛指授徒講學的所在
(C)「杏花村」出處為杜牧〈清明〉「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寫的是秋天景物
(D)今日言「杏林」指醫界。因董奉隱居廬山,為人治病不收錢,僅要求患者植杏樹, 久之,乃蔚然成林


2(C).

2 「旅行回來,我總問自己這問題:看到了什麼?為了看到特地做給旅人看的庸俗而失望,而生氣,然後嘗試在浮面印象中,萃取背後一些樸質無華的東西,譬如那些和觀光客無關的住宅區,或雄偉大道以外,不引人注意的斑駁邊牆與破落小街。旅人的眼睛要求新奇,要求戲劇,要求娛樂,那些日常生活裡所沒有的種種。而我要求來自真實的感動。我要歷史,要生命承受時間的重量和力量,要視覺和超越視覺的美感,然後我要在所有的拔起和跌落、蒼涼和輝煌中啞口無言——不再是旅人,而是進入了時間,成為那個地方的一部分。」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作者的旨趣?
(A)旅人對於庸俗的行程內容,感到啞口無言
(B)旅行時,不該看那些無關的住宅區或是雄偉的大道
(C)旅人透過對時空真實的感動,而成為那個地方的一部分
(D)旅人的眼睛,若不能看到新奇且具戲劇性的種種,就會感到失望


3(A).

3 「一個仁人君子不會以自己的好惡,對他人妄貼標籤,雖有所愛,仍然看清他的弱點;雖有所憎,仍能看出他的美好層面。」
下列選項,最能呼應作者主張的是:
(A)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B)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D)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4(D).

4 「美國的民主發源於清教徒傳統,不過民主制度建立以後,也就逐漸一步一步發展成獨立於清教徒傳統之外的東西。清教徒傳統是一項歷史的偶然,並不必然要在清教徒的社會中,才能產生民主。民主和其他制度很不一樣的地方,就在它是所有人類設計出來的政治制度中,最具自我修正能力的。民主在美國不斷持續擴大其範圍, 每擴大一次,就進行一次民主內部機制的調整。從開放黑奴與婦女的投票限制,接著財產限制、身分限制、血統限制、性別限制,乃至年齡限制,不斷被打破、放寬。 每打破一項限制,美國的政治制度就必須處理原先創設時沒有想到的問題,並且進行調整,但是美國民主又有穩固的一貫性,其核心精神在於平等,在信仰上帝的平等中實現公民自由。」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美國的民主制度建立在以自由為核心基礎,遵從上帝給予的可以悔改、救贖的自由,而非為所欲為的自由
(B)民主制度在美國不斷地調整修正,從初期的內閣制改成總統制,這是只有在清教 徒的社會中才能夠完成的
(C)美國最初就採用直接民主的投票方式,各項選舉每個人都有直接的投票權,不受性別、血統、財產等等限制
(D)美國的民主制度雖發源於清教徒傳統,但始終能基於平等的核心精神,不斷突破 過去的限制,解決現實問題


5(C).

5 「你方才叫我吃燕窩粥的話,雖然燕窩易得,但只我因身子不好了,每年犯了這病, 也沒什麼要緊的去處;請大夫、熬藥、人蔘、肉桂,已經鬧了個天翻地覆了,這會子我又興出新文來,熬什麼燕窩粥,老太太、太太、鳳姐姐,這三個人便沒話說, 那些底下老婆丫頭們,未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這裡這些人,因見老太太多疼了寶 玉和鳳姐姐兩個,他們尚虎視眈眈,背地裡言三語四的,何況於我!況我又不是正經主子,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他們已經多嫌著我呢;如今我還不知進退,何苦叫他們咒我?」(《紅樓夢》)
上文是林黛玉婉謝薛寶釵提議的話,沒有提及那個方面?
(A)病況無大礙,無須驚怪
(B)已添人麻煩,豈能多事
(C)向來受偏愛,恐惹妒意
(D)周遭閒話多,心懷憂懼


6(D).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蘇軾《東坡志林.記遊》)
【題組】6 有關蘇軾此次夜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發生在中秋月圓的晚上
(B)婉拒友人相邀一人獨行
(C)途經小巷,出入分子複雜
(D)夜半遊歸,舍中人已熟睡


7(C).

【題組】7 承上題,作者夜遊歸舍後,放杖而笑的主要原因是:
(A)僻居儋耳,得以擺脫權力鬥爭而舒坦
(B)月夜閒遊,得以盡賞城中勝景而心怡
(C)自解自適,對人生境遇恍然有所領悟
(D)崇仰讚嘆,對古人積極求用感佩認同


8(D).

8 「在現代,個人的信念,唯有在公共的論述裡方克證明自己的理據與價值,因為在公共論述裡,信念才會面對與自己一樣具有主觀確定性的異己信念,才會受到認知與道德兩方面的考驗。也只有承認異己與自己一樣擁有道德信心,才能迫使責任意識成為抉擇時的有效拘束。……現代性的倫理,就是對於這樣一個批判性的烏托邦的認定。」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公共論述中,具有理想的個人信念,都應該成為社會主導的力量
(B)異己信念如果跟主流社會價值觀或意識型態不同,暫時擱置不論有其合理性
(C)批判性的烏托邦,可能會導致眾聲喧嘩的虛無結果,因此也需要再被檢討和反思
(D)現代性的倫理,應尊重異己信念,彼此雙方都應接受認知和道德的公開論述與考驗


9(C).

9 「這個世界滿具各種看得見看不見的頻繁移動,許多物種因為粗勇強健,迅速在各地伺機生長、土生歸化;這聽來,臺灣的移民社會與多元交融的文化,豈不亦像極了生態世界的交錯繁沓。」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臺灣土地的外來物種粗勇強健,如同移民克服多重困難後才能生存
(B)臺灣因移民文化多元,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而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
(C)臺灣的移民社會多元交融,如同自然物種因移動所形成的豐富生態
(D)臺灣社會的外來移民十分多元,反映了自然界適者生存的演化原理


10(C).

10 「從大約三萬年前狗被馴化之時,人類已開始形塑其他動物的肢體。到今天農業的工業化、新物種的引進,以及城市化、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綜合作用,對地球物種正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人類影響下的微觀演化,並非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演化。 動物體內一種內在的基因組,使個體動物能以最佳適應性的身體計畫和行為模式面對新的機遇和壓力,從而在短短幾代的時間內發生演化。著名的例子就是英國胡椒蛾的基因突變。英國工業革命時胡椒蛾的顏色,為適應大量煙囪冒出的黑色煤煙和 空氣污染,在 1819 年左右從白色變成了黑色。不過,對於較大較複雜的生物,演化所需時間漫長,這使得許多動物無法迅速適應人類主宰的環境。當今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史前時代要快了 1000 倍。」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物種的生態因為人類環境干擾,正在減少物種演化的機率
(B)史前時代地球生物基因突變較當代快,故物種毀滅較緩慢
(C)胡椒蛾的黑化案例證明了生物為適應環境的基因演化過程
(D)較大較複雜的生物演化緩慢不會因人類干擾導致滅絕危機


【非選題】
一、短文寫作:(20 分)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在其巨著《追憶似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1927)裡說:
       所以我們記憶最美好的部分仍在我們身外,存在於帶雨點的一絲微風吹拂之中,存在於一間臥房發黴的味道之中,或存在於第一個火苗的氣味之中,在凡是我們的頭腦沒有加以思考,不屑於加以記憶,可是我們自己追尋到了的地方。這是往日的最後留存,也是最美妙的部分,到了我們的淚水似乎已完全枯竭的時候,它仍能叫我們流下熱淚。
       有時候我們得聽到一首老歌,才能想起已經失去的友人,或者得重返小時候長大的地方,才能記起童年的時光。我們許多的記憶都是被埋藏起來的,需要正確的環境才能重新將之鮮活,因此普魯斯特認為,我們部分的記憶存活在我們之外。 我們的心智從那裡開始,又在那裡結束,實在沒有這麼容易界定。人類並非獨立存在的靈魂,而是血肉組成、有形有體的生物。我們把身邊的人放在心裡,也把生活環境做如此安排,以至於環境也成了自我的一部分。
     根據以上引導文字內容,請扼要說明普魯斯特的觀點為何?並請精簡敘說閱讀之後的觀感或啟發。文長不超過 350 字。


【非選題】
二、作文:(60 分)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第七篇• 第六章》)
       此章可說是《論語》人生理想的總綱——開立在「志於道」,根源在「依於仁」,實踐在「據於德」,表現在「游於藝」。通過人文 教化,喚醒主體仁心,並由德行實踐,顯豁人生大道。
     《論語》是生命的學問,學問的生命,不是純理演繹,也不是經驗歸納,而是生命自覺艱苦而興發的理想,凡讀聖賢書,要在生命直 下的實踐與擔負中,才會有真切的感受與深入的體會。
     「志」是心之所之,「之」是「往」的意思,也就是人的嚮慕發心。活著,是事實;活得很好,是價值;因此,「道」是既真實又莊嚴的人生道路。 「據」是固守不失,「德」是德行,也是實踐修養的工夫。德行是人人可走而真實莊嚴的正路,通過德行的修養,因而四通八達,成就人生的康莊大道。「依」是依靠,「仁」是仁心。仁心會呈顯而體現,因此人就有不安而求安的道德感,以及應該、不應該的價值自覺,而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 「游」是優游、涵泳,也是「陶冶」的意思。「藝」是六藝,就是人文教化、外王的學問,也是生活的「藝術化」,能夠實現悠然自得、圓滿的人格。
     因此,總括來說,人生的理想在開發人人可走的大道,這一大道是通過每一個人德行修養的正路而展開;而德行修養的基礎,就在人 人內在本有的仁心發用上,仁心發用就落實在人文教化之中,因此使得人生大道的莊嚴與德行實踐的工夫,皆在優游自得中呈現,則此生 命即入圓滿化境。
    承上說明的意涵與旨趣,請以「人生的四大進路與理想圓滿」 為題,作文一篇,闡論己見。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司法、調查、海岸巡防、移民行政特種考試_三等_各類科組:國文(作文與測驗)#116184-阿摩線上測驗

努力完成夢想成真一般民政四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