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4
(1 分13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一般警察特種考試_四等_行政警察人員:犯罪學概要#10164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蘇哲蘭(Sutherland)提出的差別接觸理論(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至今仍是犯罪學的著 名理論之一。此理論有兩個基本構造: 「犯罪學習的內容」及「犯罪學習的過程」下列關於此理論 的敘述,何者錯誤?
(A)犯罪行為的學習過程與其他行為的學習過程,涉及相同的心理過程
(B)犯罪學習的過程是經由與親密團體接觸而學習
(C)犯罪學習的內容,包括:犯罪的技巧、犯罪的動機、對犯罪的合理化技巧與態度
(D)犯罪學習的內容比犯罪學習的過程更加的重要


2(B).
X


2 桑普森(Sampson)及勞勃(Laub)將葛魯克夫婦(Gluecks)的研究資料進行重新分析,得出的 研究結果進而發展出「逐級年齡理論」 (Age-Graded Theory)。有關此理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認為犯罪的多寡與生命歷程中的社會鍵(social bonding)是無關的
(B)認為人類完全是被動的命運接受者,犯罪的持續與中止是受外在環境所決定
(C)認為犯罪行為的發展主要是受到生命早期的經驗所影響
(D)同意蓋佛森(Gottfredson)及赫胥(Hirschi)的觀點,認為社會控制與自我控制會影響個人犯罪 的可能性,但也認為有些生命事件會改變個人犯罪的可能性


3(C).
X


3 源自形象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而衍生發展出的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 與衝突理論(Conflict Theory)最相近的論點為何?
(A)著重在解釋「初級偏差行為」(Primary Deviance)之產生原因
(B)根本上否定有所謂「本質上為犯罪」之行為的存在,犯罪是一種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的結果
(C)認為一個人受到法律追訴與制裁的可能性,與其種族、性別及社經地位無關
(D)認為犯罪之所以為犯罪行為,主要與行為的道德內涵有關


4(C).
X


4 有關犯罪學古典學派(Classical School of Criminology)主張的論點,下列何者錯誤?
(A)主張採用不定期刑制度
(B)主張從法律的觀點探討犯罪的定義
(C)主張罪刑均衡原則
(D)若為追求自我滿足而犯罪,則犯罪人應對其行為負道義上的責任


5( ).
X


5 在辛德蘭(Hindelang)等人提出之「生活方式暴露被害理論」 (A Lifestyle/Exposure Model of Personal Victimization),指出個人在社會的適應情形,會受下列何因素之影響?
(A)理性選擇
(B)社交接觸
(C)角色期望
(D)人口特性


6( ).
X


6 下列何者不屬於刑事司法「犯罪控制模式」(Crime Control Theory)之主張?
(A)刑事司法體系最重要的任務為保障社會大眾並壓制犯罪行為
(B)重視並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權
(C)主張強化刑事司法行政的「效能」(Efficiency),亦即增加逮捕、起訴、審判的速度
(D)在刑事司法系統的過程中,被告被如同機械式裝配線的方式處理


7( ).
X


7 美國最早期的幫派研究者亞伯蘭斯基(Yablansky)認為,青少年幫派是一種「擬近團體」(Near Group),此種團體具有下列何種特色?
(A)對外在社區充滿敵意和攻擊傾向
(B)越是具有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越可能是團體的邊際成員(marginal members)
(C)團體的目標很明確
(D)團體化的角色使每個人的情感需要獲得滿足


8( ).
X


8 常見之濫用藥物可依其藥理作用分為 3 類,下列配對何者錯誤?
(A)鴉片:中樞神經興奮劑
(B)大麻:中樞神經迷幻劑
(C)古柯鹼:中樞神經興奮劑
(D)海洛因:中樞神經抑制劑


9( ).
X


9 在目標導向之公共衛生犯罪預防模式(Public Health Model of Crime Prevention)中,請問下列何 者不屬於第二層次之犯罪預防策略?
(A)個人問題行為之早期識別與預測
(B)改善環境監控
(C)高犯罪區域之分析
(D)隔離與嚇阻


10( ).
X


10 克拉克(Clarke)及埃克(Eck)在 2003 年提出情境犯罪預防(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的 5 大原則及 25 項技術,下列有關情境犯罪預防原則與技術之配對,何者錯誤?
(A)提昇犯罪阻力:改善街道照明
(B)增加犯罪風險:加強職員及保全人員的巡邏
(C)減少犯罪刺激:立即修復遭破壞之物品或塗鴉
(D)移除犯罪藉口:改善圖書館的借書手續及規劃


11( ).
X


11 近年來,修復式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的概念漸漸受到重視,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在刑事司法 實務中。下列有關修復式司法的敘述,何者錯誤?
(A)強調社會(社區)要回復、加害者要回復、被害者也要回復的三贏策略
(B)被害人-加害人調解(Victim-Offender Meditation, VOM)會議最重要的內容,是確認加害者犯 罪的動機、方式及造成的損害
(C)修復式司法強調加/被害者的整合與復健
(D)修復式司法認為要回復因犯罪所造成的傷害,應以社會團體(如家庭社區等)為基礎,而非國家


12( ).
X


12 犯罪預測是指稱運用科學方法,蒐集被調查者的過去生活經歷相關資訊,進而以統計學技術加以 分析,找出犯罪的可能因子,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累犯、再犯預測的概念?
(A)假釋再犯預測
(B)量刑預測
(C)早期非行少年預測
(D)緩刑觀護預測


13( ).
X


13 了解犯罪現況需透過統計、分析來找出各種因素並制定政策,而為了能夠獲得正確的犯罪統計資 料,犯罪學會使用許多犯罪統計方法,下列何者非犯罪統計常用的方法?
(A)被害調查
(B)官方犯罪統計
(C)自陳報告調查
(D)街頭訪問民調


14( ).
X


14 犯罪學雖然是近代的新興領域,而學者針對犯罪的社會現象與事實加以研究後成立的一門新學 問,從 18 世紀開始犯罪學領域的萌芽,經過 19、20 世紀的洗禮,一直到現今發展出各種不同的 犯罪學科,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18 世紀開始進入實證研究學派的領域,強調事實證據,反對以哲學的方式來推論
(B)古典犯罪學派從 19 世紀的 Beccaria 與 Bentham 開始,以人道主義出發,主張罪刑法定原則
(C) 20 世紀開始進入犯罪學蓬勃發展的年代,除了古典與實證學派外,包括心理、社會以及科際整 合的學派雨後春筍般出現
(D)科際整合觀念的出現,是將過往的犯罪學理論拼湊而成的學派


15( ).
X


15 犯罪學除了犯罪理論、類型與成因的研究之外,對於刑事司法研究也是範疇之一,探討刑事司法 系統的功能以及運作成了犯罪學重要的課題,下列何者不是刑事司法系統的構成要素?
(A)警察體系
(B)法院體系
(C)矯正體系
(D)教育體系


16( ).
X


16 幫派屬於組織犯罪的一種,其滲入的方式可分為兩方面,一個為迎合社會大眾的非法需求,第二 則是針對合法行業的滲透與把持,下列何者不是我國不良幫派的組織型態?
(A)吆喝群聚而成的散沙型
(B)根據共同利益而組成的聚合型
(C)以某一特定地區為地盤的角頭型
(D)有固定入幫儀式、幫規、堂口結構的組織型


17( ).
X


17 新古典犯罪學派是針對古典犯罪學派的一種修正,用來排除執行法律的障礙。下列何者是新古典 犯罪學派的主要概念?
(A)犯罪是個人的自由意志,因此法律根據犯罪的嚴重性來加以判決
(B)接受環境可以影響個人意志的說法,對於部分責任能力者,懲罰應予以減輕
(C)個體是理性的,是追求快樂與自我利益的動物,因此初犯和累犯應接受相同的懲罰
(D)最有效的犯罪預防是足夠確定而迅速的懲戒,如此可以控制犯罪行為


18( ).
X


18 將理性選擇理論運用在犯罪預防是現今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範疇,犯罪是理性思考後的結果,說 服潛在犯罪者犯罪會帶來痛苦、懲罰的不良後果,下列何者不是透過理性選擇理論而應用的犯罪 預防策略?
(A)修復式司法
(B)威嚇策略
(C)情境犯罪預防
(D)三振出局法案


19( ).
X


19 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緣起於社會心理學之人際交流互動,也可稱之為互動理論,下列何者 對於標籤理論的敘述正確?
(A)強調犯罪是社會群體之間因為摩擦衝突而起,沒有利益衝突
(B)標籤理論強調初次犯罪的個體是因為標籤而產生
(C)標籤理論是建立在個體對於自己的感受與看法,與他人無關
(D)強調第一階段偏差行為的壞標籤,導致第二階段更嚴重的偏差行為,套上前科的烙印而陷入自 我認同犯罪人的角色


20( ).
X


20 Matza 和 Sykes 的中立化技術理論,強調青少年學習到一些技巧來中立化一些傳統價值觀,漂浮 在合法與非法行為之間,下列何者不是中立化技術理論的主要命題概念?
(A)否定自己效忠的團體,認為幫派或團體反而是造成他們涉入犯罪的關鍵因素
(B)認為自己是環境的受害者,行為受到外在環境所影響,否認需對其行為負責
(C)否定行為所造成的損害,不認為犯罪行為所造成的後果是損害
(D)不檢討自己的行為,反而責難那些責備他們的人,都是他們造成現在的後果


21( ).
X


21 無被害者犯罪的除罪化問題在社會上各有其擁護的學派,基於刑法謙抑或法益保護思想,某一犯 罪行為並未造成任何法益侵害或危險時,無明顯的法益保護存在,宜將其除罪化,下列何者較符 合除罪化的理由?
(A)基於自由主義觀點,個人對其身體意志思考有完全的自主權,法律無權干涉
(B)無被害者犯罪是被害者不願意報案而產生黑數,除罪化可降低犯罪黑數
(C)該犯罪行為造成刑事司法系統的負擔,除罪化後可提高其效率
(D)無被害者犯罪偵查較簡單,除罪化後不影響警方執法效能


22( ).
X


22 白領犯罪由美國犯罪學家 Sutherland 所提出,認為具有崇高社會地位者,在其職業活動過程中涉 及不法行為,是 20 世紀的重要犯罪類型之一,下列何者是屬於白領犯罪?
(A)公司管理階層為了拓展業務,大量聘僱短期工讀而不僱用正職人員
(B)公務員上班期間進行股票買賣、網路購物而怠忽職守
(C)公司財務不佳,透過股票內線交易、逃漏稅、惡性倒閉,使投資人血本無歸
(D)公司員工內部管理欠佳,員工以暴力相互鬥毆而導致傷害


23( ).
X


23 嚇阻也是犯罪預防的一環,Wilson 的矯正無效論,認為應該透過威嚇措施來進行犯罪預防,下列 那一項措施是應用威嚇理論而設立的?
(A)社區處遇與更生保護來降低犯罪率
(B)良善的環境規劃與設計來預防犯罪發生
(C)淨化媒體暴力與犯罪資訊,播報相關犯罪新聞與資訊,達到嚇阻的功能
(D)美國三振出局條款,三次重大犯罪將終生監禁不得假釋


24( ).
X


24 美國學者 Clarke 提出情境犯罪預防策略的犯罪預防模式,其具體的 25 項策略涵蓋了 5 大原則, 下列何者不是提升犯罪阻力的具體作為?
(A)強化標的物的安全及堅固,增加犯罪困難度使得標的物不易得手
(B)增加警察巡邏與保全,讓犯罪者認為阻力增加而不敢犯罪
(C)管制通道作為,增加身分辨識與障礙物的架設,都能夠減少犯罪人的侵害
(D)管控危險物品的購置管道,對於犯罪促進物進行控制,防止成為犯罪工具


25( ).
X


25 跨國犯罪被害以日常活動理論來加以分析,犯罪跨越國界的特性,使得空間與時間的要素更加重 要,被害者與這類新興犯罪型態的接觸管道和以往不同,下列何者符合日常活動理論的概念來加 以解釋跨國犯罪?
(A)犯罪管道從「實體管道」逐漸轉換成「電子管道」
(B)犯罪者不需透過當地的犯罪促進物就能夠進行跨國犯罪
(C)跨國犯罪透過新的管道進行犯罪活動,因為各國缺乏監控能力,才使得犯罪盛行
(D)跨國犯罪是透過個人來進行犯罪,隱密性高所以不容易察覺


【非選題】
一、日常活動理論(Routine Activity Theory)主要是以犯罪機會為建構中心 的犯罪理論,認為犯罪事件的產生是受到三個變項或要素的影響。試以 「問題分析三角圖」來分析犯罪事件產生的三要素,並進一步描述抑制此 三種要素的犯罪控制者(Crime Discouragers)。(25 分)

【非選題】
二、刑事司法體系的主要目標在保護社會民眾安全、維護社會秩序、預防犯罪 發生及妥善處理犯罪事件。但在達到這些目標或任務之刑事司法過程中, 卻存有「犯罪控制模式」、與「適法程序(Due Process)模式」等兩個互相 競爭與對立的模式。試分別描述此兩種刑事司法體系過程的模式。 (25 分)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一般警察特種考試_四等_行政警察人員:犯罪學概要#101648-阿摩線上測驗

吳明益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