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阿摩: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浪費或充分加以利用。
72
(2 分8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11.下列詞語與「探囊取物」構詞方式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異曲同工
(B)僧多粥少
(C)扶傾濟弱
(D)車水馬龍


2(B).

19.王鼎鈞《左心房漩渦.舊曲》:「誰甘願由追韓信的蕭何變成起解的秦瓊,再變成 出塞的昭君呢?誰會主動選擇這樣一條路呢?……他們並未作曲,只是演唱;他們 不是編導,只是擔任指定的角色。」下列最符合這段文字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A)如果你感覺到生命中的雲層遮蔽了陽光,那是因為你的靈魂飛得還不夠高的緣故
(B)生命中有許多錯綜無奈,有時我們並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
(C)如果我們能接納不完美的事實,就能以較慈悲、寬宏、輕鬆的態度面對自己與他人
(D)人生如戲,每個角色除照本宣科之外,也該肯定自己的存在,並且欣賞他人的演出 


3(C).

13.「選擇複句」是指列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表達二者擇一或數者擇一的選擇關係。 下列屬於「選擇複句」的是哪一選項?
(A)我和他談不攏,於是便分手了
(B)只有面對現實,才能克服困難
(C)與其在此枯等,不如回家睡覺
(D)我們既然不懂,就要從頭學起


4(B).

25.「這次分公司主管出缺,經理雖然沒有明說會推薦誰,實際上卻是□□□□,早有 定見了。其實經理是一個□□□□的膽小鬼,面對公司高層也只能□□□□,唯唯 諾諾,只要你的內心坦蕩,□□□□,又何必患得患失呢?」□□□□內應填入的 成語,下列順序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不忮不求/色厲內荏/俯首帖耳/皮裡陽秋
(B)皮裡陽秋/色厲內荏/俯首帖耳/不忮不求
(C)不忮不求/俯首帖耳/色厲內荏/皮裡陽秋
(D)皮裡陽秋/俯首帖耳/色厲內荏/不忮不求


5(D).

27-28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7-28 題。 
一位朋友談到他親戚的姑婆,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常穿著巨大的鞋子 走來走去。兒子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 每次我轉述這個故事,總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氣。 
其實,在生活裡我們會看到很多這樣的「姑婆」。沒有什麼思想的作家,偏偏寫著 厚重苦澀的作品;沒有什麼內容的畫家,偏偏畫著超級巨畫;經常不在家的商人,卻有 非常巨大的家園。許多人不斷地追求巨大,其實只是被內在貪慾推動著,就好像買了 特大號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腳一樣。 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iBlove 心語〈勵志美文欣賞〉)

【題組】28.下列對話與姑婆「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哪一選項?
(A)突然下雨,行人都快跑前進,只有小明依然緩步徐行。他說:「前面也在下雨, 幹嘛要跑。」
(B)小華總是邊看電視邊寫功課。他說:「看電視用眼睛,寫功課用手,兩件事根本 就不衝突。」
(C)房子失火了,大家都飛奔逃命,只有小陳蝸步龜移。他說:「我的腳麻,你叫我要 怎麼跑嘛。」
(D)老張總是花八個小時搭乘普通車到高雄去探望父親。他說:「普通車可以坐得久, 比較划算。」


6(D).

27-28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7-28 題。 

一位朋友談到他親戚的姑婆,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常穿著巨大的鞋子 走來走去。兒子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 每次我轉述這個故事,總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氣。 

其實,在生活裡我們會看到很多這樣的「姑婆」。沒有什麼思想的作家,偏偏寫著 厚重苦澀的作品;沒有什麼內容的畫家,偏偏畫著超級巨畫;經常不在家的商人,卻有 非常巨大的家園。許多人不斷地追求巨大,其實只是被內在貪慾推動著,就好像買了 特大號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腳一樣。 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iBlove 心語〈勵志美文欣賞〉)

【題組】28.下列對話與姑婆「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哪一選項?
(A)突然下雨,行人都快跑前進,只有小明依然緩步徐行。他說:「前面也在下雨, 幹嘛要跑。」
(B)小華總是邊看電視邊寫功課。他說:「看電視用眼睛,寫功課用手,兩件事根本 就不衝突。」
(C)房子失火了,大家都飛奔逃命,只有小陳蝸步龜移。他說:「我的腳麻,你叫我要 怎麼跑嘛。」
(D)老張總是花八個小時搭乘普通車到高雄去探望父親。他說:「普通車可以坐得久, 比較划算。」


7(D).

23.有關「倜儻」音義的說明,正確的是哪一個選項? 選項:
(A)讀音與「周黨」相同,指事務繁多,難以處理。
(B)讀音與「替倘」相同,指事務繁多,難以處理。
(C)讀音與「周黨」相同,指人灑脫風流,不受拘束的樣子。
(D)讀音與「替倘」相同,指人灑脫風流,不受拘束的樣子。


8(D).

24.院子前的花盆裡/種著奶奶的杜鵑花/奶奶說/花開的時候/春天會來我家 /今年/剩下我照顧杜鵑花/不知道/春天還會來嗎?(〈杜鵑花〉) 對於〈杜鵑花〉這首童詩的說明,最為正確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選項:
(A) 本首童詩的詩眼,是在第一、二句。
(B) 三至五句,是依照自然運轉的因果寫法。
(C) 童詩的主旨是擔心自己能力微薄,不能好好的照顧杜鵑花。
(D) 全詩不著「懷念」一詞,而懷念之意自然顯現,是運用「象徵」手法的 抒情詩。


9(D).

7.下列各詞讀音相同的是: 
(A)山座山的山勢為「東西」走向/你趕快去採買「東西」 
(B)此案件屬於「告訴」乃論/千萬別把這事情「告訴」他 
(C)她只不過是個婦道「人家」/這戶水上「人家」養鴨為業 
(D)這事與我無關,別拖我「下水」/我實在不敢「下水」游泳。


10(A).

2.林燿德〈在都市的靚容裡〉:「都市出生的人是沒有故鄉的,他們從生到死,都像 乘坐一列永不停歇的快車,永遠地進站、出站,遺忘了起點,也不存在著終點。」與 文中所描述的都市生活,最吻合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匆匆忙忙,無根無蒂
(B)汲汲營營,唯利是圖
(C)恍恍惚惚,不知所終
(D)庸庸碌碌,一事無成


11(A).

6.吳錫麟〈書信一則〉:「得手書,知天上石麟,已如彩雲一片,飛墜君家矣。想接武 而起者,尚未有艾,肯堂肯構,不患無人,特患弄璋書,笑破阿翁口耳。尊作謹依韻 奉和。它日返里,顧乃郎頭角崢嶸,尚須償我湯餅債也。堂上二老人想益康健,含飴 弄孫,樂何如之!郵便奉賀,望恕草草。」這封書信主旨是屬於下列哪一選項?
(A)慶賀朋友生子
(B)問候友人雙親
(C)祝賀友人新居落成
(D)恭賀朋友事業有成


12(A).

11.下列各組「 」中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魑魅「魍」魎/「惘」然若失/昊天「罔」極
(B)「慎」終追遠/思慮「縝」密/「鎮」國之寶
(C)「戍」守邊疆/申酉「戌」亥/「戊」午之年
(D)苗而不「秀」/循循善「誘」/良「莠」不齊


13(A).

12.下列哪一選項與「治生之道,莫尚乎勤」的「乎」字意思相同?
(A)知恥近「乎」勇
(B)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C)不亦君子「乎」
(D)又況賢聖不若彼者「乎」


14(C).

4.詩中景物如果移動速度較快,容易形成輕快的風格,例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中的「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下列哪一個選項中的詩句同樣因為景物移動快速,形成輕快風格?
(A)迴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夜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B)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C)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D)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15(B).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家」字上面是保護的屋頂,下面是豬。我去黃山遊覽,看見安徽的農舍高大漂亮,
心想安徽人懂得享受。後來聽說屋子裡面有兩層,上層給人住,下層給豬住。我才明白古人造字實在有道理, 「家」保護著裡面的人畜。現代家庭不養牲口,家中的大人小孩,
倒也像另類豬兒一樣住在其中了。
      以前一直以為待在家裡的豬都是懶豬。當豬兒離家時,才發現問題來了。豬兒離家的時機前後有兩波︰第一波是小豬離家時,父母得面對所謂的空巢期,這不打緊。第二波是老豬離家,多發生在家中主人退休的時候,退休日子過得不好,未必是經濟問題。老夫老妻在家大眼瞪小眼,萬一其中一人發號司令慣了,兩老就不能不吵,吵急了,甚至離家。學者研究指出,日本人離婚高峰期就是男人退休時,且多由女方提出離婚,因為她不願再忍受退休回家,簡直一無是處的老爺。
      老豬離家,如果留下的是「女」人,這就「安」了,家中只有一個女人還是可以平靜安心的過日子。如果留下的是脾氣倔強如「牛」的男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坐困
愁城,家不就成「牢」籠了嗎?
      家會一直保護著裡面的人,可是當家裡的人離開了,家也會黯然神傷。搬至新家後我重回舊的房舍,就有這種感覺。幾天不見,舊家突然蒼老了,所有的缺點都變得更明顯,他也無心掩飾。沒有人住的家顯得悲傷且死沉,被舊家的悲傷感染,不忍離棄他,我必再訪。究竟是我需要家,還是家需要我?人和家就是這樣的辯證關係。(改寫自張系國〈豬兒離家時〉)



【題組】22. 本文第二段老豬離家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何者?
(A)溝通問題
(B)經濟問題
(C)健康問題
(D)子女問題


16(B).
X


14. 「如果我們以人文關懷角度切入,不難發現囤積者的生命都承受著失落與 喪慟。囤積, 其實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感阻礙。只有透過囤積,他們以為 自己並未失去什麼。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囤積者實際上無法處理的,是 關於□□。」根據文意脈絡,空格處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分離
(B)收納
(C)時間
(D)理想


17(C).

16.今日常用的俗諺或詞語,有些典故出自傳統小說或戲曲,如「劉姥姥進大觀園」 即 源自《紅樓夢》,下列「 」中詞語出處說明,何者正確?
(A)老師不下課,我肚子只好一直唱「空城計」:《封神演義》
(B)因為「半途殺出程咬金」,他和冠軍擦身而過:《三國演義》
(C)詐騙集團最終「逃不出如來掌」,已被警方偵破:《西遊記》
(D)原來是吃了「人參果」,難怪他頓時意氣風發:《聊齋誌異》


18(C).

閱讀下文後,回答 26-30 題。
6270a828c61e4.jpg6270a82f976bd.jpg

【題組】26.依據資料甲,下列關於鄭崇和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十九歲時,隨祖父、父親、叔叔遷居後龍
(B)生前即因兒子們功名有成,晉升為通奉大夫
(C)長子由大房過繼,是鄭家家業發達關鍵人物之一
(D)妻子姓陳,仙逝較早,故於鄭崇和過世後才同葬


19(C).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林徽因曾寫過一首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有一說此詩是寫給徐志摩。電視劇 《人間四月天》,講述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之間的愛情故事。觀眾多聚焦在 徐、林、陸三人身上,較少關注徐志摩元配張幼儀,只知道她是一個被休離的配角。 其實,擺脫棄婦形象後,張幼儀的人生更有另一種風貌。 
      在兒子滿兩歲後,張幼儀奉公婆之命到倫敦和徐志摩相聚。但徐志摩為了追求 林徽因,逼迫張幼儀和他離婚,而且要當時再次懷孕的她墮胎,然後就不告而別。在 這段期間,張幼儀開始思考,自己七年的婚姻由媒妁之言促成,而纏小腳、遵守三從 四德是舊時女子該遵循的,雖然她躲過三寸金蓮的命運,徐志摩仍然認為她是「小腳」, 自己是「西服」。
        離婚使她領悟到應該自力更生,於是張幼儀赴德國學習,憑自己的努力和親人的 協助,很快地回到上海,在企業界樹立了精明能幹的女強人形象。知命之年時,一個 普通、誠懇醫師的真情打動了她;兩人在婚後十五年重返英國,張幼儀牽著丈夫的手, 站在四十六年前和徐志摩所租的房子前,不勝唏噓的說:「我現在真的沒法想像我曾經 那麼年輕過!」 
      若以「人間四月天」比喻徐志摩精彩的愛情,張幼儀可能只是一位配角。然而 張幼儀並不是徐志摩永遠的棄婦,也不是只有像春天般短暫的愛情而已。她的人生 經歷宛如「人間十二月天」,也有值得體驗和欣賞的生命故事。

【題組】5.文中作者透過張幼儀的人生故事,想傳達什麼理念?
(A)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主角
(B)出國增廣見聞翻轉人生
(C)慎選生命伴侶至關重要
(D)勇敢捨棄傳統的舊觀念


20(C).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6-10 題。 
       現今社會人們重視科學實證精神,無法驗證的鬼怪常被認為是虛構的存在。然而 抱著這種認知的人卻沒有意識到,鬼怪其實是維持社會文化運作的重要部分。
      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早夭的嬰幼童有時會被認為是被鬼怪帶走。所以人們會用 牲畜替孩子取乳名,如「狗子」、「小羊」,以貶低孩子在鬼怪眼中的價值;還有些習俗 會在嬰兒出生後,先送至親友家,等滿月再接回,以躲過厄運。因為民間傳說當家中 有人生產,為產婦煮麻油雞補身時,麻油雞香氣會引來貓鬼,貓鬼會用兩隻前爪扣住 嬰兒咽喉,導致嬰兒斷氣。 
     而為了與鬼怪溝通,人們有了各種儀式,也將鬼怪納入我們的禁忌與節日中,許多 祭典都是為了因應鬼怪作祟而來。「祟」字上半部是「出」、下半部是「示」,就是指 鬼神妖物出現、為害作怪的意思。
      人們固然畏懼鬼怪作祟,但仔細想想,鬼怪的存在也相當程度的提供了人們面對 嬰兒早夭的一種解套方式,抑或也安撫了人心。鬼怪是真實或虛構,雖然尚可論說, 但更值得思考的是,鬼怪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題組】8.下列何者是文章中所述鬼怪傳說產生的原因?
(A)歷史的紀錄
(B)人類的需求
(C)神蹟的顯現
(D)夢境的轉譯


21(B).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為求便捷,生活中我們常使用簡稱,例如將「故宮博物院」簡稱為「故宮」,減省 三個字,對於理解並沒有影響。然而,若乍聽「永豆」,我們真能馬上理解嗎? 
       「永豆」是從「永和豆漿」一詞中分別擷取一個字組合而成,若沒有先備知識的人, 就會被這樣的簡稱拒於門外。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能用相同語言溝通的一群人就自然 形成一個族群。跟我用同樣語言的人是我群,語言與我群不同,無法和我們溝通的人就 形成了他群,語言因此像是一把兩面刃。你想,我只用了一個詞語,你就得到了完整 句子的解讀,就如在我群中,只要聽到「穩交」就可以理解為「穩定交往」、「美沙」是 「美食沙漠」,而他群則無法理解。能聽懂的你,當然跟我是一國的。
     流行語詞會隨著時代更迭,例如 90 年代的「LKK」這個詞語,現在年輕人已然不再 慣用;而對年長者說出「限動」,對方可能也會一頭霧水。能夠使用當今的流行語,儼然 就是引領潮流的人,因此網路上人們趨之若鶩,樂於成為創造新語詞的始作俑者,成為 特定團體的流行指標。 
     語言文字是隨時代澱積而成,除了溝通外,也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內涵,若簡省過度, 成為斷簡殘編,變成只有少部分人才能破譯的摩斯密碼,就失去了語言文字的意義。

【題組】17.作者不希望語言文字變成「摩斯密碼」的原因為何?
(A)需學習文言文才能領會
(B)過度簡稱造成思考怠惰
(C)只有少部分人能夠解讀
(D)理解過程需要反覆解碼


22(C).
X


【題組】18.作者將語言比喻成「兩面刃」的原因為何?
(A)能夠讚美自己,也會傷害他人
(B)能夠與人溝通,也會區隔彼此
(C)能夠促進思考,也會陷入盲點
(D)能夠簡潔達意,也會過度冗長


23(D).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11~13題。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種種說法。其中最為可信的是,自先秦時代,人們就普遍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傳說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 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事曆書《夏小正》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因此,在此不祥之日宜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 酒以避疫,顯然這一天的活動並不是因屈原之死而開始的。人們還避「端 五」忌諱,稱之為「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也是後世演化而成。至於賽龍舟、祭屈原,更顯然是後人的以訛傳訛,相沿成俗,不過也可見老百姓對忠 貞之士的彌篤感情。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屈原是在遭受一連串的打擊與刺激之後,對世界、對周圍一切乃至對人生都變得麻木與絕望,感覺無力回天,在極度壓抑、鬱悶的情況下,又缺乏合適的宣洩管道與合宜的心理輔導,於是選擇走上自我了卻的不歸路,並非是想證明或表白什麼,也不是打算向楚王「屍諫」,他極有可能患上了一種自古就有的疾病—「鬱症」,即今人所說的 「憂鬱症」。 
       憂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 境障礙的主要類型。病患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傷痛欲絕、自卑抑鬱,到悲觀厭世,而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不言不語、不吃不喝、不動的木僵(stupor)狀態;部分病例會有明顯的焦慮和反覆思考沒有目的的事情、大腦持續處於緊張的精神運動性激越;嚴重者還會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病情每次發作持續至少兩週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會反覆發作。 (節錄自譚健鍬《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汩羅何處招憂魂》)

【題組】11.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根據上述文章,說明正確的是?
(A)老百姓對忠貞之士感情甚篤,因此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死,而有端午節
(B)中國古人習慣於每年五月乘坐小舟遊湖消除暑氣,故有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
(C)農曆以天干紀年,「五月」又稱為「午月」,古人又把初五稱為午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因為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湖自盡,因此人民 以賽龍舟,包粽子等方式在這一天紀念他
(D)自古傳說「五月」邪佞當道,五毒並出,因此百姓習慣以插菖蒲、熏艾葉消除毒氣、避免傳染病。


24(D).

【題組】12.根據現代的醫學角度,屈原極有可能是罹患現在所謂的「憂鬱症」,下列 人物較有可能罹患憂鬱症的是?
(A)落寞卻無可奈何、自我嘲弄的金發伯
(B)飽受他人欺凌而突然一日金榜題名的窮書生范進
(C)丈夫早逝、家國破敗,情感細膩幽微的女詞人李清照
(D)生於官宦世家,博學多聞,極有盛名卻歸隱林泉的王羲之。


25(B).

閱讀下文後,回答 11-15 題。
       許多知名食譜常出自古時文人之手,像是南宋詞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便是中國文人食譜的代表之作。該書描述大多為樸素清淡的菜餚,每一道菜餚皆被冠以雅稱,並引詩詞歌賦來評析飲食之味。如當中一道〈梅花湯餅〉寫道:「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嘗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麵作餛飩皮,每一疊用五分鐵鑿如梅花樣者,鑿取之。候煮熟,乃過於雞清汁內,每客止二百餘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林洪於後引南宋詞人留元剛所寫「恍如孤山下,飛玉浮西湖」,將食物與詩詞相結合,深化了人們飲食的感受。
       除以花入菜外,可隨手取得的食材且平易的烹調方式,亦是此食譜一大特色,像〈撥霞供〉一則提及其來由及作法,文中記載:「向遊武夷六曲,訪止止師,遇雪天,得一兔,無庖人可製。師云:『山間只有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熟啖之,乃隨宜各以斗供。』因用其法,不獨易行,且有團圞熱煖之樂。」以筷子夾著薄兔肉在鍋中反覆撥動的樣貌,猶如火紅色的晚霞映照在雲浪中翻湧不止,後詩人作「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一句以相應於此景。
       林洪對於飲食雅趣的追求,緣於高潔雅致品格的嚮往,文中記錄了不少則在尋訪名士的過程中,偶遇隱世之人或是文士的日常飲食,正如《山家清供》題名中之清字;「清」帶有清新脫俗之意,老子道出「五味令人口爽」的擔憂,認為口腹之欲應導向「味無味」,這無味之味並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而是避免過度的調味,以此尋求本味。故而從內容上說,《山家清供》不詳細記錄烹調手法,整體倒像是人生瑣事的紀錄,通過日常飲食之味,傳達出了文人所重視的意境之美,亦勾勒出宋代閒適生活的理想樣貌。

【題組】15.下列何者最符合本文對於「味無味」概念的說明?
(A)香客在寺廟中吃到的齋食
(B)田園現摘簡易烹調的蔬食
(C)餐廳標榜健康無麩質料理
(D)遊子在他鄉吃到熟悉菜餚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amy7173127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