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阿摩:珍惜才會擁有,感恩才能天長地久
100
(3 分23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3.陳老師是國中數學老師,有鑑於學生學習效果欠佳,他想為班上進行補救教學。依據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陳老師可運用下列何者來實施數學補救教學?
(A)彈性學習課程
(B)彈性學習節數
(C)彈性學習時間
(D)彈性選修課程


2(B).

10.王老師為了要幫助學生深層理解,採用觀察-思考-發問法(O-T-Q)。在單元教學活動時, 王老師請學生觀察某地區年雨量統計圖,第三組報告其觀察的結果為夏季是雨量最 豐沛的月份。此時,王老師首先應以下列哪項問題引導學生?
(A)你們的分析是基於什麼觀點?
(B)你們的說法有什麼事實根據?
(C)你們認為這現象和什麼有關?
(D)你們認為這現象是如何形成?


3(D).

13.在研擬校本課程的自我評鑑時,李老師建議評鑑應考量原先設想的目標、先在因素、 實施過程及結果等階段的標準與實際表現是否符合,再據以修訂課程。李老師的主張 較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評鑑模式?
(A)感應模式
(B)目標模式
(C)寫實模式
(D)差距模式


4(C).

26.依照蓋聶(R. Gagné)的學習條件論,下列有關內在學習歷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A)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本課各種修辭法及其差異,此為「期望」
(B)教師請學生回想過去所學的各種修辭法並加以比較,此為「選擇知覺」
(C)教師請學生將課文中各種修辭法整理成表格以比較並釐清其差異,此為「語意性編碼」
(D)教師問學生本課文中各種譬喻法的差異,並針對其回答給予回饋與鼓勵,此為「類化」


5(D).

15.劉老師想知道自編的數學測驗能否穩定評估學生的數學能力。下列哪一種方法較適切?
(A)將學生在這份測驗的得分與之後數學學科能力測驗的得分,進行相關分析
(B)比較自編測驗的出題方向及題數,與專家所編擬之雙向細目表間的一致性
(C)比較段考高分組與低分組學生在這份數學測驗的得分,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D)將這份測驗讓同一群學生在一個月內施測兩次,並計算兩次得分的關聯性


6(B).

24.葉老師採取腦力激盪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使雞蛋從五樓落到一樓而不會摔破?」 他要學生提出各種可能的策略,且這些策略的差異性越大越好。葉老師的引導較能 激發哪一種擴散思考的能力?
(A)精進力
(B)變通力
(C)想像力
(D)流暢力


7(D).

28.余老師自編一份 80 題的國語文成就測驗,其信度係數為 0.85。若依據原命題雙向 細目表的題數比例,將該測驗刪減為 45 題,則縮減後測驗的信度與效度有何變化?
(A)信度提高,效度降低
(B)信度降低,效度提高
(C)信度不變,效度不會提高
(D)信度降低,效度不會提高


8(C).

11.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中提到:「因果、互動、結構是分析歷史變遷的重要概念。」 此一敘述所表徵的是下列何者?
(A)事實(fact)
(B)概念(concept)
(C)通則(generalization)
(D)理論(theory)


9(D).

16.李老師和夥伴教師共同備課時,發現自己隨性地配合學校活動指定作文題目,似乎 沒有依據課程綱要來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李老師的情況反映哪兩種課程的落差?
(A)理想課程和知覺課程
(B)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
(C)正式課程和知覺課程
(D)正式課程和運作課程


10(B).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4-5 題。
 以下是小筠老師的兩則教學日誌:
 日誌一
 今天的國語文課,我帶領學生閱讀樂府詩選「木蘭詩」。我告訴學生,本單元目標是 理解木蘭詩的背景脈絡及內容。由於學生之前沒聽過花木蘭的故事,所以我花兩節課 說明花木蘭生平,再講解木蘭詩修辭特色,但我感覺他們還是不太懂。 
日誌二
 之前其他老師帶領討論課,我觀課後覺得可以運用在我的課堂。今天是我第一次帶 小組討論,學生竟一團亂:有的搞不清楚討論的問題,有的瞭解討論問題但不知道如何 討論,有的很快討論完開始聊天。原來小組討論也需要細緻規劃。

【題組】 4.根據日誌一的內容,小筠老師原本的教學方式較可能是哪一種教學法?(2 分)
(A)探究教學法
(B)直接教學法
(C)蘇格拉底法
(D)合作學習法


11(D).

6.上完自然領域課程後,何老師請學生總結對科學理論進展的想法。A 學生認為科學理論的提出是知識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B 學生則認為天才的出現是科學理論進步的原因。此種現象顯示下列何種課程的特質?
(A)理念課程
(B)正式課程
(C)知覺課程
(D)經驗課程


12(C).

7.張老師發現有些學生在國文的詞義方面表現不理想,於是就詞義部分,對這群學生實施進一步的測驗,瞭解學生在詞義方面的問題,以決定後續的教學處理。此測驗屬於下列何種評量?
(A)真實評量
(B)動態評量
(C)診斷性評量
(D)總結性評量


13(D).

14.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實施要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為尊重教師課程教學的專業自主性,家長不宜參觀教師授課
(B)每位教師每學年應至少公開授課一次,藉此評鑑教師的教學成效
(C)對於教師自編教材,應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決定,無須送交學校審查
(D)學校課程計畫應陳報主管機關備查,並以書面或網站向學生與家長說明


14(C).

17.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 UbD)強調課程中運用「大概念」(big idea)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理解。根據此原則,下列哪些是教師會優先選擇的學習內容? 
甲、具有明確標準答案的內容 
乙、具有抽象性質的知識內容 
丙、發生在特定情境下的內容 
丁、屬於普遍性可類化的內容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15(B).

19.潘老師以「如何有效減少校園霸凌?」為主題,讓學生自行探究並解決問題。潘老師採用的是哪一種探究教學?
(A)開放式探究(open inquiry)
(B)引導式探究(guided inquiry)
(C)結構式探究(structured inquiry)
(D)驗證式探究(confirmation inquiry)


16(D).

20.下列做法何者較接近「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概念?
(A)段考後,教師讓學生自己逐題分析錯誤的原因,以培養後設認知能力
(B)帶領全班閱讀時,教師設計貼近學生經驗的學習單,提升他們的興趣
(C)只要班上學生同心協力參加班際競賽,無論結果如何,都會得到教師的獎勵
(D)教師請擅長美術的學生,向同學示範如何設計園遊會的海報,再讓大家自己設計


17(A).

22.為增進學生的國際視野,劉老師以自己任教的地理科為主,納入其他領域學科的內容。其做法較傾向何種課程統整模式?
(A)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
(B)超學科(transdisciplinary)
(C)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D)單一學科內(within single discipline)


18(B).

23.根據古典測驗理論,教師進行選擇型試題分析時,常用方法包含難度分析、鑑別度分析及選項分析。下列哪些敘述正確? 
甲、誘答選項宜具有似真性 
乙、題目鑑別度等於該題的效度 
丙、當難度為 0.5 時,鑑別度最大 
丁、難度值會隨著受試群體的能力高低而變動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許宏甲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