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阿摩:只要有信心,就沒有過不了的橋
90
(2 分41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9 年 - 彰師大教育原理與制度模擬試題#8556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 教師教學時不可以把學生鬼怪無稽之談的事物當作教材內容,這是因為教學的哪一項規準?
(A)認知性
(B)價值性
(C)釋明性
(D)覺知性


2(C).

2. 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省思,下列哪一項比較不重要?
(A)教材出現的順序
(B)學生的學習表現
(C)家長的意見
(D)學生的學習動機


3(D).

3. 下列有關教學的影響因素之敘述,哪一項正確?
(A)每個單元的教學方法要一致
(B)每位學生學習的教材難度要有一致性
(C)每個單元的教學評量方式要一致
(D)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要一致


4(B).

4. 討論、合作、探究等教學策略是屬於教師哪一方面的專業?
(A)學科內容知識
(B)一般教學知識
(C)課程知識
(D)對教學情境理解的知識


5(A).

5. 編序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來自哪一個學派的觀點?
(A)行為主義
(B)認知學派
(C)個人建構主義
(D)社會建構主義


6(C).

6. 下列哪一向不是屬於教學設計的範疇?
(A)教師採用某一種教學法
(B)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風格準備教學資源
(C)教師分析課程內容並組織內容的結構
(D)教師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活動 .


7(C).

7. 李老師在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中要求學生針對空氣污染的現象提出探究報告,這種做法傾向於蓋聶的哪一種認知成果?
(A)動作技能
(B)認知策略
(C)心智技能
(D)態度


8(B).

8. 有學者提出「再難的概念他都有辦法把學生教會」,他的論點是依據學生的認知結構進行教材內容設計與教學,這是呼應下列哪一位學者的主張?
(A)Bandura:透過不斷地觀察
(B)Bruner:將教材結構轉化為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
(C)Lave:學習應該要在情境中
(D)Vygotsky:學習應該多一點互動 .


9(B).

9. 某國中張老師經常運用討論教學法,經常要求學生交換作業,觀點他人之後思考自己的作業內容,並開放學生相互解釋,藉此獲得或修正自己的觀點。張老師的做法符合哪一位學者的論點?
(A)皮亞傑的基模同化論
(B)維高斯基的社會互動論
(C)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
(D)斯金納的行為改變技術


10(D).

10. 李老師在學生理解訊息後,經常指導學生摘要教材內容,這種做法傾向於蓋聶的教學事件中哪一個流程?
(A)呈現教材
(B)提供回饋
(C)引發表現
(D)學習輔導 .


11(A).

11. 當學生產生迷思概念時,教師應該省思的問題為何?
(A)概念的細節屬性是否充分講解
(B)教師講解是否過快
(C)評量題目不夠周延
(D)教材內容對學生太難


12(B).
X


12. 下列哪一項不屬於策略性知識?
(A)每上升100公尺溫度下降0.6度
(B)要成功就需要努力
(C)颱風和颶風是不同
(D)地球是圓的


13(A).

13. 我們可以從教材內容結構圖檢視什麼?
(A)教材內容的先備知識與新知識的關聯
(B)教師的教學策略
(C)教學活動的進行
(D)教學評量的內容


14(A).

14. 如果教師一次呈現太多訊息給學生,學生無法完全吸收,這是因為學生已經產生什麼?
(A)認知負荷
(B)學習厭倦
(C)記憶缺陷
(D)注意力不集中


15(C).

15. 李老師嘗試運用建構主義理念實踐教學,但他首次嘗試卻失敗,學生無法自主建構知識,下列哪一向是改進策略?
(A)告知教學目標
(B)提供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C)降低教材難度、貼近學生的先備知識
(D)一組三個人發給四張學習單 .


16(A).

16. 指導學生技能時,首先要先指導學生關於技能的哪個細節?
(A)動作步驟
(B)環境資源
(C)事實事例
(D)練習方法


17(C).
X


17. 為了讓學生能經由訊息的整理,將訊息內容存入長期記憶中,教師應重視何種教學作為?
(A)指導認知策略
(B)告知學習目標
(C)喚起學生先備知識
(D)要求作業練習 .


18(D).

18. 下列哪一種教學設計理念的理論基礎與其他選項不同?
(A)行為改變技術
(B)編序教學
(C)電腦輔助教學
(D)媒體教學


19(B).

19. 關於教學增強物的設計,下列哪一項最不適宜?
(A)在不影響教育原則下,可以讓學生做喜歡做的事
(B)用來增強學生的獎品一定要事先公開,以刺激學生努力表現
(C)宜設計可逐步增強的增強物
(D)可以訪談學生了解學生的喜好


20(D).

20. 陳老師經常請成績優秀的同學上台分享讀書習慣,陳老師認為這樣做可以讓其他同學仿效學習,陳老師的觀點類似什麼建構論?
(A).Vygotsky社會互動論
(B).Piaget知識生物學
(C).Piaget認知發展階段論
(D).Bandura觀察學習論


【非選題】
貳、問答題,每題10分 1. 當代教師最需要哪五項專業知識?

【非選題】
2. 請畫出完整訊息處理歷程(6%),並解釋「注意策略」和「編碼策略」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應用(4%)。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9 年 - 彰師大教育原理與制度模擬試題#85561-阿摩線上測驗

我愛阿摩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