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檢討自己是成功的開始,檢討別人是失敗的開始
92
(33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國文(國小幼兒)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6. 寫作是重要的語文素養表徵,課綱規畫五個學習階段,逐步發展學生序列 的寫作能力。在段篇寫作的歷程,哪一項是正確的寫作步驟?
(A) 審題—立意—取材—組段—謀篇—修潤
(B) 審題—取材—立意—組段—謀篇—修潤
(C) 審題—立意—取材—組段—修潤—謀篇
(D) 審題—立意—取材—修潤—組段—謀篇


2(B).

7. 閱讀理解的細項能力之「找出代名詞與主詞的關係」,這是屬於哪一層次的 細項能力?
(A) 提取訊息
(B) 推論訊息
(C) 詮釋整合
(D) 比較評估


3(D).

29. 國立科園實中將舉辦「與作家面對面」講座,預先規劃了以下幾場演講活動, 請選出適切的演講場次:
(A) 請龍應台談「飲食與文學的邂逅──魔幻寫實創作的可能」
(B) 請張曉風談「從書房走向自然──海洋書寫中的人文關照」
(C) 請黃春明談「我的中國鄉愁──古典文學如何滋養我的散文」
(D) 請陳列談「獄中故事──〈無怨〉中的社會關懷與人道精神」


4(D).

31. 在〈南國哀歌〉中寫道「所有的戰事已去∕只殘存些婦女小兒∕這天大的奇 變∕誰敢說是起於一時。」此詩作於 1935 年霧社事件之後,以倒敘手法控 訴殖民者的暴行,以文學為臺灣歷史事件作見證。請問此位重要的臺灣文 學家是誰?
(A)林海音
(B)陳紀瀅
(C)連橫
(D)賴和


5(D).

14.《小封神》是以臺南市的廟宇為舞臺的神怪小說和漫畫,其作者為?
(A)賴和
(B)李臨秋
(C)葉俊麟
(D)許丙丁。


6(A).

40、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宋詞集大成者:蘇軾
(B)詞中之龍:辛棄疾
(C)詞中之帝:李煜
(D)杜陵布衣:杜甫


7(C).

93.新市曾經和麻豆文旦齊名的水果為何?
(A)番茄
(B)西瓜
(C)蓮霧
(D)鳳梨。


8(A).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67~69題。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種種說法。其中最為可信的是,自先秦時代,人們就普 遍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傳說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事曆書《夏小正》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因此,在此 不祥之日宜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顯然這一天 的活動並不是因屈原之死而開始的。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也是後世演化而成。至於賽龍舟、祭屈原,更顯然是後人的以訛傳訛, 相沿成俗,不過也可見老百姓對忠貞之士的彌篤感情。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屈原是在遭受一連串的打擊與刺激之後,對世界、對 周圍一切乃至對人生都變得麻木與絕望,感覺無力回天,在極度壓抑、鬱悶的情 況下,又缺乏合適的宣洩管道與合宜的心理輔導,於是選擇走上自我了卻的不歸 路,並非是想證明或表白什麼,也不是打算向楚王「屍諫」,他極有可能患上了 一種自古就有的疾病—「鬱症」,即今人所說的「憂鬱症」。
      憂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 礙的主要類型。病患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傷痛欲絕、自卑抑鬱,到悲觀厭世,而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不言不語、不吃不喝、不動的木僵(stupor) 狀態;部分病例會有明顯的焦慮和反覆思考沒有目的的事情、大腦持續處於緊張 的精神運動性激越;嚴重者還會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病情每次發作持續至少兩週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會反覆發作。
                                                       (節錄自譚健鍬《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汩羅何處招憂魂》)

【題組】69屈原的抑鬱與悲憤躍然紙上,後人能從其作品窺見其患有憂鬱症的徵兆。 下列屈原的作品,未能窺見其帶有憂鬱傾向的是?
(A)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 兮徒離憂
(B)遭沉濁而汙穢兮,獨鬱結其誰語?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 至曙
(C)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不畢辭而赴淵兮,惜壅君之 不識
(D)涕泣交而淒淒兮,思不眠以至曙;終長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 不去。


9(B).

11.下列哪個選項沒有錯別字:
(A)黑槍氾爛,治安亮起紅燈,循規蹈矩、守法的老百姓不知該如何保護自己
(B)直到如今,我每於念經時,心頭同時浮現的是觀音的法相和母親的慈容,也感到煩憂頓消,怨怒自息
(C)百貨公司週年慶大打折扣,就算是平日刻勤刻儉的家庭主婦,也不免怦然心動,被挑起購買 欲望
(D)犯下滔天大罪之後,他仍然不知悔改,臉上連一點歉咎的神色都沒有。


10(B).

22. 關於議論文本所稱的「論證方式」,何者正確?
(A)對於人事物的看法與主張
(B)包含舉例、正證與反證等
(C)議論時所引用的名言佳句
(D)論點、論據與結論的架構


11(A).

46. 在國語中讀空韻的是
(A)知
(B)二
(C)衣
(D)押


12(B).

58. 成語:「灌夫罵坐」,「灌夫」是那一時代人: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周朝


13(A).

13. 在國語中讀空韻的是
(A)知
(B)二
(C)衣
(D)押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國文(國小幼兒)-阿摩線上測驗

fullmoon76930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