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76
(1 分)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17.下列「 」中的讀音,兩兩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暈頭「轉」向/峰迴路「轉」
(B)名實相「稱」/「稱」心如意
(C)「數」見不鮮/不可勝「數」
(D)「奇」貨可居/「奇」偶相生


2(A).
X


24.閱讀下列書信,依序填入的用語,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5cf5c892c3258.jpg
(A)公鑒/示覆/晚/拜啟
(B)崇鑒/示覆/晚/敬啟
(C)賜鑒/德音/後學/手啟
(D)青鑒/德音/後學/敬書



3(A).
X


24.閱讀下列書信,依序填入的用語,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某某經理【①】:敬啟者,頃閱網路求職網,藉悉 貴公司徵聘行政人員, 因不揣冒昧,願效毛遂之自薦。鄙人今夏甫自某某大學某某系畢業,在校 期間,尚知兢兢業業,不敢自逸。敢乞 賜予機會,俾能發揮所學。茲將 簡歷表、畢業證書影本及自傳等隨函奉呈 察閱,敬祈 【②】為荷。 
                                                                                                                  【③】李大同【○4 】


(A)公鑒/示覆/晚/拜啟
(B)崇鑒/示覆/晚/敬啟
(C)賜鑒/德音/後學/手啟
(D)青鑒/德音/後學/敬書


4(A,C).
X


10.下列「問候語」何者為是:
(A)「敬請 鈞安」用於一般長輩。
(B)「敬請 道安」用於同輩。
(C)「敬請 大安」用於祖父、母。
(D)「敬請 福安」用於父母。 .


5(D).
X


19. 有一本史書因為其中有很多「殺人自生,亡人自存」的內容,故遭批評為「不 可以臨教化」(劉向);「邪說」(曾鞏);「叛經離道之書」(李夢陽)。此本書 是:
(A)《國語》
(B)《資治通鑑》
(C)《戰國策》
(D)《貞觀政要》


6(A).

5.「動賓式合義詞」又稱為「支配式」,後一個詞素往往是名詞,接受前一個成分動詞或形容詞的支配。例如「覓食」,下列何者是動賓式合義詞? 
(A)畢業 
(B)眼紅 
(C)熱愛 
(D)延長。


7(B).

22-23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2-23 題。 
英國學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認為每個時代特性都會濃縮在一些關鍵字 裡。「酷(cool)」字堪稱代表。它是九零年代的關鍵字,不但在青少年裡朗朗上口,更 逐漸變成新的國民語言、商標、雜誌名稱或標示記號。「酷」字是由「寒(cold)」字延伸 而成,本「冷靜」之義。1940 年代「酷爵士樂」興起,酷字用法遂由爵士、搖滾、饒舌 歌而帶進口語中。
 在新詞創造過程中,語詞透過不斷使用中被重新定義。酷字也在頻繁使用中被歧化 多義,不再只是個單字,而變成一種符碼,一個描述氛圍的記號。「酷」有率性、拒絕 隨俗,刻意要與眾不同的意涵。因此它是個具有自我性格、風格呈現和時代認同的語言 符號。舉凡風格或時尚方面的小聰明與小技巧,都可以用「酷」來形容。 
隨時代變化,「酷」變成一種新的個人化準則,由一點點品味、一點點反叛所組成。 當崇高理想已不能喚起人們注意的時代,裝束、行為、舉止、言談等風格性的事務, 就成了人們相濡以沫,尋找認同的最後歸趨。
「酷」是一種軟調的反叛,是消費時代裡 的一種轉化。它不能改變世界的結構,但卻增添了世界的顏色。 「酷」是一種新的風格美學,它以不隨俗為其核心。當朋友梳了一種獨特的髮型, 或戴了一枚奇異的戒指,我們可以用「酷」來表示欣賞的讚嘆。詭異的點子和小聰明是 「酷」、切中要害的嘲諷也是「酷」。它鼓勵著各式各樣的微小差異。不過,「酷」的 率性會使好人變得更好,但也可能讓人在率性的「酷」裡沉淪。所以「酷」有他的正面 價值,也有反面性。在這一個耍酷的時代,不要忘了,人是不能靠耍酷來過完一生的! (改寫自南方朔〈酷:耍酷無法過一生〉)

【題組】23.下列敘述最不符合文章旨意的是哪一選項?
(A)「酷」是二十世紀口語用詞,是展現流行及時尚方面的讚嘆用語
(B)「耍酷」是人們展現自我獨特風格的作法,深深影響世界的結構
(C)年輕人的率性、拒絕隨俗、刻意與眾不同,是「酷」的具體表現
(D)「酷」字是個具有自我性格、風格呈現和時代認同的語言與符號


8(B).

46. 下列各選項裡「」的字音,何者完全相同:
(A) 修「葺」補漏/擊「楫」中流
(B) 秋荼春「薺」/光風「霽」月
(C) 狼「嗥」鬼叫/「皋」魚之泣
(D) 甜美笑「靨」/貪得無「饜」


9(A).

題組:59-60
        在一般情況下,座次的尊卑是通過方向來表示的。最尊貴的皇帝座次是座北向南 的。因此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而把稱臣叫做「北面」。大臣朝拜君王,一般是 面向北面,按官位高低從東往西排列,這樣一來,官位高的在右,官位低的在左,這 也就是「右為上」的道理。
        但是清初的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通過許多史料的歸納,得出結論說: 「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古代貴族活動場所的建築 一般都是堂室結構的,它座北朝南,前堂後室。堂與室之間隔有一堵東西走向的牆。 這堵牆,靠西邊有窗(牖),靠東邊有戶(室門),入室必經堂,即所謂「升堂入 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一般都是南向為尊,而在室內的禮節性活動就不同 了。室一般是長方形,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座西面東,其次是 座北向南,再次是座南面北,最卑是座東面西,這就是所謂「東向為尊」的來歷。 陳奇猷〈座次的尊卑〉

【題組】60. 根據顧炎武的結論,在「室」中最尊的座次離哪裡最近:
(A) 窗
(B) 戶
(C) 庭
(D) 堂


10(B).

44.暘暘高中想邀蘇軾坐時光機到學校演講,下列何者「最可能」成為他的演講題目?
(A)領略陶器藝術的美
(B)欣賞中國山水畫之美
(C)談曲的創作與欣賞
(D)八股文的寫作與賞析


11(A).

46.下列關於「音樂」的成語說明,何者敘述完全正確?
(A)瓦釜之聲—指較不精緻的音樂
(B)陽春白雪—比喻民間通俗的歌謠或文學藝術
(C)下里巴人—泛指淫靡、亡國的樂歌或文學作品
(D)鄭衛之音—比喻高妙的曲調,或形容高深不俗的藝術作品


12(A).

34. 有關「宋詞」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花間詞人多寫閨閣相思之作
(B)南宋詞風,婉約派一支獨秀
(C)蘇軾的詞風追求華美 艷麗
(D)宋代以後,詞體的發展便告結束。


13(B).

二、閱讀測驗
◎閱讀下列文章,回答 35~38 題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題組】37. 關於此詞的解讀,請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一蓑煙雨任平生」道出辭官歸隱的樂趣。
(B)「穿林打葉聲」比喻生命中遭遇的困 頓挫敗。
(C)作者即事抒懷借題發揮,嘲諷官場的黑暗。
(D)此作品能表現出作者「婉約清麗」的詞風。


14(D).

16. 下列關於「幸」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哪一個選項?
(A)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福分。(唐・司空圖〈修史 亭〉三首之二)
(B)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高興。(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C)去鄉三十載,「幸」遭天下平:多虧。( 《文選・江淹・雜體詩・王侍中》)
(D)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意外獲得的。(唐・杜牧〈阿房宮賦〉)


15(D).

題組:閱讀下文,回答第 21-22 題: 
     陸羽《茶經》論水云:「山水上,石泉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又「江 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說止於此,未嘗品第天下之水味。張又新 《煎茶水記》云劉伯芻謂水有七等,以揚子江為第一,惠山石泉為第二,虎丘 井第三,淮水居末。又載羽為李季卿論水次第有二十種,江水居山水上,井水 居江水上。二說皆與《茶經》不合。 
     水味有美惡而已,欲求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之者,謬說也。羽之論水,惡 ① 渟浸而喜泉源,故井取多汲者。江雖長,然眾水雜聚,故次山水。惟此說近 物理云。 ──改寫自歐陽脩〈大明水記〉 ① 渟浸:水停止不動。

【題組】21.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張又新將天下的水按水質分成二十種
(B)歐陽脩按水源的遠近和高低評定水質
(C)在《煎茶水記》中,張又新反駁劉伯芻看法
(D)依《茶經》論水的標準,揚子江優於虎丘井


16(D).

10. 適合在校慶時所使用的題辭是?
(A)妙筆生花
(B) 鳳凰于飛
(C) 近悅遠來
(D)時雨春風


17(C).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1~5題: 
戲劇「鎖麟囊」中富家千金薛湘靈出嫁之日,花轎在春秋亭避雨,亭中 另有一轎,轎中的人正在哭泣。此時,薛湘靈有一段唱詞: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傷破寂寥?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何鮫珠化淚拋?此時卻又明白了: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飢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轎內的人兒彈別調,必有隱情在心梢。」

【題組】2.「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傷破『寂寥』」『寂寥』兩字部首相同,下列 哪一組字的部首不同?
(A)孑孓
(B)耄耋
(C)氂旄
(D)晨昏。


18(B).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6~10 題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題組】9.關於這闕詞的解讀,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一蓑煙雨任平生」道出辭官歸隱的樂趣
(B)「穿林打葉聲」比喻生命中遭遇的困頓挫敗
(C)作者即事抒懷借題發揮,嘲諷官場的黑暗
(D)此作品能表現出作者「婉約清麗」的詞風。


19(B).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遨遊新世界,就像讀新書,總是充滿意外驚喜。如同現代人喜歡做行前功課,清代乾隆皇帝也有自己的旅行計畫,其中《乾隆南巡紀程圖》就極具代表性。
       現代戲劇中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但在史實中南巡卻是大張旗鼓,凡御道經臨之處,地方大臣須與嚮導處官員擬好路程並繪圖呈覽。《乾隆南巡紀程圖》中即介紹衙署城池、山川名勝、水利設施及駐蹕位置,圖後文字則記載各站距離、地方沿革等。其上雖未載年款,但與記錄皇帝日常的《起居注》相比對後,可得知約完成於乾隆十六年(1751),第一次南巡前。此外,圖冊記載自直隸、山東起,之後一路大多由運河經徐州、揚州、鎮江、常州與蘇州貫穿到浙江錢塘,歷時二十三天,共十八站,一站一圖,構圖樸素,設色淡雅,共分為十八冊,可惜部分已失傳。從《起居注》還可發現實際路線與《乾隆南巡紀程圖》的計畫不同,學者推測御駕可能多次臨時修改。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套圖被製成易於攜帶的袖珍本,此類小尺寸的書籍,常被文人置於專門收納頭巾的箱篋中,故南朝齊至南宋一直以巾箱本稱之,至明清之際才漸為袖珍本一詞取代,外型細緻迷你,行旅坐臥,任其展卷玩賞。

【題組】2.根據本文,下列對乾隆第一次南巡的描述何者正確?
(A)由乾隆皇欽定,嚮導官員無法預知
(B)體察風土民情,同時具備政治意義
(C)長途陸路為主,沿途巡查各地軍防
(D)主要由西向東,最後抵達浙江錢塘


20(B).

閱讀下文後,回答 6-10 題。
阿公過世了,我主動要求寫祭文,交給了禮儀公司。告別式當天,嘈雜的樂音中,禮儀師透過擴音器喊著:
大孫查某孫等六位向前!
雙手合掌!
拜!
跪!
念祭文--
祖父大人,生於歲次己卯年七月一日吉時。祖父自幼,事親至孝,兄友弟恭,為生活家計,未及弱冠,離鄉背井,翻山越嶺,篳路藍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於山林間,種植果樹,一生勤勉,建立家業。
(親愛的阿公,我是阿源,你的大孫。大家都知道從小您最疼我。所以,今天我代表您的兒孫輩,念出這篇對您的懷念。)
(阿公,還記得小時候,每次回到七股海邊,您都很高興,會親自下魚塭撈螃蟹和草蝦,煮給我吃。大家都知道您最疼孫子,每次我要回去臺中,都會攬著我送到門口,我知道您很捨不得我離開,其實我也是。)
鳴呼,祖父大人,您為我們,一生勞碌,未享清福,無怨無悔。您養育之恩,如江河大洋,永難報答。您的一生,造橋鋪路,熱心鄉里,躬先表率,為我子孫,立下典範。
(您最愛大家一起熱鬧,每一年過生日,切完蛋糕,總是仔細詢問誰還沒有吃到,記性特別好。但是阿公,您只是笑呵呵地看我們吃蛋糕,忘了自己都還沒吃。)
鳴呼,祖父大人,您是明燈,指引方向,諄諄教誨,言猶在耳。您的辭世,如晴天霹靂,讓我們頓失所靠,如江船失舵,讓我們椎心泣血。鳴呼,眾家月圓,唯獨吾家月缺。您壯志未酬,我們將履行遺願。您雖安詳離開,我們心中,仍有萬分不捨。
(我還記得小時候和您出門,您常說您不識字,不認識路,所以叫我要好好讀書。阿公,我知道您不是不識字,讀的是日本書。如今我和弟弟妹妹都畢業出社會,都有好好聽話,腳踏實地在打拚。阿公,看您的孫,現在開枝散葉,有的在臺北臺中,有留在臺南高雄,都發展得很好,我向您保證,不管住哪,我們一定會互相扶持照顧,請您一定要放心。)
鳴呼,祖父大人,您毋須牽掛,您已解脫,世俗繁事,不再羈絆。您功德圓滿,羽化登仙,請安心跟隨祖師,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會好好孝順祖母。願您在天之靈,保佑後代子孫。陽世子孫,在此拜別。
(阿公,現在的您已經無病無痛,希望您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歡喜作仙,跟著佛祖的腳步 去西方極樂世界找阿嬤。我們會永遠想念您。)
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擴音器傳來哭腔誦唸,很多人在擦眼淚,但我卻越聽越尷尬,幾乎要笑出來,那是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寫著阿公的祭文,充滿我對阿公一輩子最珍貴的回憶,想不到禮儀師念出來的,讓我都搞不清楚那是誰的阿公了!近距離看著阿公的照片,我好想哭啊。
儀式結束後,我的情緒還是過不去,詢問了禮儀公司。
「我們有我們的 SOP,你又沒填祭文確認表,而且禮儀師說你那篇樣子都不對、不像祭文,那篇是家書,所以老師就很辛苦……自己念了……」
(改寫自騷夏〈祭文確認表〉)

【題組】8.禮儀師不採用作者所寫的祭文,下列何者是最不可能的原因?
(A)用字遣詞太口語化
(B)文字缺乏細節與情感
(C)未使用莊重的四言句式
(D)看不到傳統祭文專用詞彙


21(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1-15 題。
       許多知名食譜常出自古時文人之手,像是南宋詞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便是中國文人食譜的代表之作。該書描述大多為樸素清淡的菜餚,每一道菜餚皆被冠以雅稱,並引詩詞歌賦來評析飲食之味。如當中一道〈梅花湯餅〉寫道:「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嘗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麵作餛飩皮,每一疊用五分鐵鑿如梅花樣者,鑿取之。候煮熟,乃過於雞清汁內,每客止二百餘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林洪於後引南宋詞人留元剛所寫「恍如孤山下,飛玉浮西湖」,將食物與詩詞相結合,深化了人們飲食的感受。
       除以花入菜外,可隨手取得的食材且平易的烹調方式,亦是此食譜一大特色,像〈撥霞供〉一則提及其來由及作法,文中記載:「向遊武夷六曲,訪止止師,遇雪天,得一兔,無庖人可製。師云:『山間只有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熟啖之,乃隨宜各以斗供。』因用其法,不獨易行,且有團圞熱煖之樂。」以筷子夾著薄兔肉在鍋中反覆撥動的樣貌,猶如火紅色的晚霞映照在雲浪中翻湧不止,後詩人作「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一句以相應於此景。
       林洪對於飲食雅趣的追求,緣於高潔雅致品格的嚮往,文中記錄了不少則在尋訪名士的過程中,偶遇隱世之人或是文士的日常飲食,正如《山家清供》題名中之清字;「清」帶有清新脫俗之意,老子道出「五味令人口爽」的擔憂,認為口腹之欲應導向「味無味」,這無味之味並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而是避免過度的調味,以此尋求本味。故而從內容上說,《山家清供》不詳細記錄烹調手法,整體倒像是人生瑣事的紀錄,通過日常飲食之味,傳達出了文人所重視的意境之美,亦勾勒出宋代閒適生活的理想樣貌。

【題組】13.依據〈撥霞供〉一則的描述,下列何者較不可能為文中人物採取此種烹飪方式之理由?
(A)因地制宜的作法
(B)有爐火可供取暖
(C)為吃到食物本味
(D)因當時沒有廚師


22(C).
X


1. 下列「 」中的字,讀音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稽」首、「稽」古、「稽」查
(B)連「綴」/「惴」慄
(C)喪權「辱」國/深耕易「耨」
(D)親「戚」朋友/一團和「氣」。


23(D).

10. 下列文句用字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與會專家直言不悔地指出公司經營效率不彰
(B)工商界推舉德高望眾的李董事長向政府進言
(C)滋事體大,政府廣邀各界人士協助危機處理
(D)金融風暴來襲,讓許多企業的前景岌岌可危。


24(C).

14. 請閱讀下列資料,綜合判斷應為何人?甲、喜撰寫農民文學;乙、行文風格樸實和造句遣詞樸實;丙、著有 〈原鄉人〉、〈夾竹桃〉、〈笠山農場〉等。
(A)黃春明
(B)白先勇
(C)鍾理和
(D)王禎和。


25(C).

18. 下列詞語不可相互代換的是哪一項?
(A)「黃梅時節」到處皆是泥濘╱多雨的夏季
(B)「案牘」勞形╱文書
(C)「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美女
(D)「布衣」卿相╱平民。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陳慧君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