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人生是可以逆轉勝的
36
(1 分9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新北市公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聯合甄選試題:生物科#119714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1. 右圖為胃壁細胞的示意圖,A、B、C 為細胞膜上 的構造,下列相關敘述,何者不正確?
(A) A、B、C 的成分為磷脂質
(B) 鉀離子進入細胞時會消耗 ATP,離開細胞則否
(C) 二氧化碳分子可直接通過細胞膜
(D) 氯離子進出此細胞不會消耗 ATP



2(D).
X


2. 比較真核細胞的複製和轉錄作用,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
(B)
(C)
(D)



3(A).

右圖為真核細胞基因表現過程中的一個階段,663acd1806ee5.jpg


【題組】3.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A) B 由 DNA 轉錄而來
(B) C 構造的成分為蛋白質
(C) E 為核苷酸鏈
(D) 圖中的 C 會沿著 A 向左移動


4(B).

【題組】4. 承上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A 由 DNA 轉錄後,C 會直接附著在 A 上進行反應
(B) 此過程可發生於細胞質及粒線體內
(C) 此過程不涉及酵素作用
(D) D 和 B 分子中含有 S(硫)元素


5(B).
X


5. 將純品系親代 AABB 與 aabb 進行雜交,得到 F1 的個體後,再將 F1 進行試交以產 生 F2。若控制 A、B 兩性狀的基因聯鎖,且有 20%的生殖母細胞在兩基因間發生互 換,則 F2 的表徵比例應為如何?
(A) 2:8
(B) 4:1:1:4
(C) 3:2:2:3
(D) 9:1:1:9


6(D).
X


6. 右圖為粒線體中氧化磷酸化作用示意圖, 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可為 NADPH、FADH2
(B) H 的濃度 R<S
(C) 電子由乙傳至戊為放能反應
(D) S 代表內外膜之間的膜間腔



7(D).
X


7. 下列有關植物激素之敘述,何者正確?
(A) 激素是有機化合物,可經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以傳遞細胞間的訊息
(B) 植株在頂芽優勢的情況下,於側芽施加細胞分裂素,側芽便會開始生長
(C) 生長素直接切斷細胞壁的連結多醣,促使細胞壁鬆解
(D) 用吉貝素處理矮性植株,可促進細胞伸長植株增高


8(D).
X


8. 下圖為某種植物葉的橫切面,下列有關甲、乙、丙處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甲細胞可藉由 C3 途徑將 CO2 還原成醣
(B) 乙細胞固碳後第一個產物為磷酸甘油酸
(C) 此植物通常在夜晚將 CO2 固定並儲存於液胞內
(D) 丙細胞負責運輸光合作用的有機產物,主要成分為葡萄糖



9(B).
X


9. 下列有關被子植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 花粉是成熟的雄配子體
(B) 種皮是由子房壁發育產生的構造
(C) 受精過程中會發生一個精核與兩個極核結合的現象
(D) 能影響生長發育的光敏素是成分為蛋白質的激素


10(A).
X


10. 下列被子植物莖構造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 單子葉植物莖的皮層和髓無明顯分界,統稱為基本組織
(B) 草本植物的莖因缺少維管束形成層而無法增加直徑
(C) 雙子葉木本植物莖的心材顏色較深且不利運輸,其主要功能為支持
(D) 草本植物莖韌皮部的韌皮纖維有支持的功能


11(C).

11. 下列有關植物根瘤與菌根的敘述,何者正確?
(A) 二者在植物根部都很容易觀察到
(B) 二者都是細菌與植物共生所形成
(C) 二者都屬於互利共生的情形
(D) 二者都可在植物細胞質中觀察到菌體


12(D).
X


12. 將某植物兩兩嫁接,進行下列 5 組實驗。分別給予各植株不同的光週期處理,
其中 I A、I B、IV A、V A 連續光照 10 小時;
 II A、II B、IV B、V B 連續光照少於 9 小時;
III A、III B 均照光少於 9 小時,但於黑夜給予短暫紅光照射處理。
 IA~VB 共十個植株中,開花的有 II A,II B,IV A,IV B 四株。 II A、II B 與 III A、III B 的結果不同,是因為?
(A) 此植物為長日照植物,且透過韌皮部運輸促使此植物開花的物質
(B) 照射紅光會造成植株內 Pfr 形式的光敏素比例增加
(C) Pr 形式的光敏素會促進該植物開花
(D) 光敏素在照射紅光後失去活性


13(B).

13. 火山爆發後造成某區的地表完全被熔岩覆蓋,則此區的生物演替會有下列何種情形?
(A) 此演替過程和發生森林火災後之演替過程相似
(B) 需花費比廢棄農田更長的時間,才可能達到穩定的群集
(C) 達到穩定的群集時,生物的遷入、遷出停止
(D) 此地區演替過程的極相是森林


14(C).
X


14. 下列有關顯微測量技術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用目鏡測微器校正載物臺測微器
(B) 載物臺測微器的每一小格代表的長度,會因放大倍率不同而改變
(C) 目鏡測微器的刻度所代表之長度不隨放大倍率而改變
(D) 用不同的倍率觀察同一個細胞,測量出來的細胞大小一樣


15(B).
X


15. 有關右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左半圖是單股螺旋的 RNA
(B) 右半圖是雙股 DNA 的示意圖
(C) 酵素通常具有左半圖的結構
(D) 圖中的氫鍵(虛線)是由水分子所造成



16(C).
X


16. 細胞利用一個葡萄糖分子進行有氧呼吸作用時, 下列哪一過程可產生最多的 NADH?
(A) 檸檬酸循環
(B) 糖解作用
(C) 電子傳遞鏈
(D) 卡爾文循環


17(C).
X


17. 有關人體消化作用與其調控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口腔受器受食物刺激後,唾腺分泌會受神經及激素調節唾液分泌
(B) 多肽類量高的食物進入胃中,會促使胃泌素分泌
(C) 十二指腸的酸性食糜會刺激胰臟分泌胰泌素
(D) 膽汁由肝臟分泌,內含分解三酸甘油脂的酵素


18(D).
X


18. 下表為人體消化相關激素分泌處及作用處的比較,何者資料正確?
(A)
(B)
(C)
(D)



19(C).
X


19. 當神經元的膜電位超過閾值時,會引發大量的鈉離子進入細胞,造成的去極化又會 使更多鈉離子通道打開,這個機制與下列何者相似?
(A) 肱二頭肌收縮時,肱三頭肌會舒張
(B) 升糖素與胰島素共同調節血糖的恆定
(C) TRH、TSH 與甲狀腺素的調控
(D) 分娩時胎兒頭部撐開子宮頸與催產素的釋放


20(A).
X


20. 下圖表示肌肉組織的三種細胞,請依圖示選擇正確敘述:
(A) A 為構成心臟的細胞
(B) B 為單核細胞
(C) C 的收縮主要是受到大腦意識控制
(D) A 為構成血管壁的肌肉



21(B).

21. 有關腦垂腺後葉的激素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由前葉的腺體細胞分泌,經血液循環送至後葉儲存
(B) 由下視丘的神經細胞軸突分泌,儲存於後葉,再經血液循環輸送至全身
(C) 這些激素主要的功能為調節腦垂腺前葉激素的分泌
(D) 激素種類多,包括生長激素、FSH 等


22(B).
X


22. 下列選項中,何者具有回饋控制作用?
(A) 血鈣濃度→副甲狀腺
(B) 催乳素→腦垂腺前葉
(C) 甲狀腺素→腦垂腺後葉
(D) 血糖濃度→腎上腺髓質


23(B).

23. 右圖表示為腎臟組織切片構造,請依圖示選擇正確敘述:
(A) 乙由扁平上皮細胞構成、丙由柱狀上皮細胞構成
(B) 甲的血壓會比丙周圍的血管中血壓高
(C) 正常活體腎臟中,乙腔室內的液體不應含有葡萄糖
(D) 此構造在腎臟髓質數量比皮質多



24(B).
X


24. 當人體血酸鹼度低於 7.35 時,不會發生下列哪一反應?
(A) 腎小管分泌 H +與濾液中的 NH3 結合
(B) 增加濾液中的 HCO3 -再送回到血液中
(C) Na由腎小管管壁細胞,分泌至腎小管管腔中
(D) 呼吸加深加快排除二氧化碳


25(A).

25. 血液中的補體和細菌結合後,會有下列何種功用或現象?
(A) 有助於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
(B) 分泌干擾素抑制細菌活性
(C) 因為補體的作用造成患部的紅腫熱痛
(D) 造成嗜酸性白血球大量聚集


26(D).
X


26. 下圖為人類女性子宮內膜在月經週期中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 I 與 V 是導因於卵巢內黃體萎縮
(B) 濾泡細胞分泌的黃體素是造成 II 期間子宮內膜增厚的原因
(C) III 時期女性排卵,此是黃體素與 LH 正回饋控制所造成
(D) 經週期為 40 天的女性,IV 期的時間約為 26 天



27(B).
X


27. 下列有關人體血液與氣體運輸的敘述,何者正確?
(A) 血漿中的碳酸酐酶有助於使 CO2 溶於血漿中
(B) 在代謝率較高的組織內,其微血管中的血紅素和 O2 的親和力較高
(C) 血液中的血紅素與 HCO3 -,具有調節血液酸鹼度的功能
(D) 體溫增高有利於血紅素和 O2 及 CO2 的結合


28(B).

28. 構成視網膜中的細胞由內而外包括甲:神經節細胞、乙:雙極細胞、丙:視細胞; 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 依光線進入眼球後,經過這三種細胞的順序排列:丙乙甲
(B) 甲細胞的軸突會匯集成視神經
(C) 兩種視細胞的數量:視錐細胞>視桿細胞
(D) 乙丙細胞屬於結締組織


29(D).

29. 下列有關人體感覺受器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味細胞和嗅細胞是具有化學受體的神經元
(B) 皮膚中的痛覺受器位於皮膚深層,強烈刺激才能使此受器有所反應
(C) 耳蝸中充滿空氣,當聲波震動空氣時,其內毛細胞電位會發生改變
(D) 位於四肢肌肉內的本體受器與維持身體姿勢與平衡的反射作用有關


30(C).
X


30. 微管的生長是通過添加什麼來進行的?
(A) 蛋白質
(B) 醣類
(C) 脂肪
(D) 核酸


31(C).
X


31. 哪種細胞連接結構被稱為 "anchoring junctions",並通過堅固的角質蛋白中間絲將細 胞牢固地連接在一起?
(A) Desmosomes
(B) Gap Junctions
(C) Tight Junctions
(D) Plasmodesmata


32(B).

32. 異域種分化形成新物種的主要機制為何?
(A) 導致地理隔離,產生新的生態區位
(B) 促使基因池的分化,導致無法交配的群體出現
(C) 提供了演化基礎,使生物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
(D) 造成選型配對,降低族群間的基因交流


33(B).
X


33. 在兩物種的雜交帶中,若雜交子代的適存度較低,通常以何種理論解釋?
(A) reinforcement
(B) species fusion
(C) stability
(D) gene flow


34(B).
X


34. 下列哪一種天擇的模式容易保留較多的祖先遺傳多型性?
(A) 方向性選擇
(B) 分歧性選擇
(C) 穩定性選擇
(D) 無規律選擇


35(B).

35. 在研究一個新發現的哺乳動物物種時,科學家想要確定其在演化樹中的位置。他們 注意到這個物種和其他已知的哺乳動物有一個共同的衍生特徵,即毛髮。這個特徵 在這個物種以及其他哺乳動物中都存在,但在其遠親(爬行動物和鳥類)中並不存 在。這個特徵被稱為哺乳動物的?
(A) Homoplasy
(B) Synapomorphy
(C) Autopamorphy
(D) Key innovation


36(C).
X


36. Orthologous genes 和 paralogous genes 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A) 分別存在於不同物種和相同物種中
(B) 具有相同功能但不同結構
(C) 分別來自不同物種和相同物種的重複基因
(D) 具有相同結構但不同功能


37(A).

37. 分子鐘是根據「中性理論」建立的定年系統。分子鐘所應用的中性理論假設了什麼?
(A) 基因突變是中性的,對生存沒有影響
(B) 所有物種都是中性的
(C) 分子鐘是中性的,不會產生偏差
(D) 中性物種只存在於分子層面


38(A).
X


38. 下列哪個過程是透過噬菌體將原核生物基因從一個宿主細胞轉移到另一個宿主細胞?
(A) transformation
(B) transduction
(C) conjugation
(D) infection


39(A).

39. 綠藻中的蕨藻屬(Caulerpa)通常在一個細胞中有多個細胞核,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大 的單細胞生物之一。這種多核細胞形態是如何演化而來?
(A) 細胞核多次分裂,但細胞質不分裂
(B) 與其他真核生物共生,例如褐藻
(C) 單細胞形式的自我演化
(D) 吞噬藍綠菌形成內共生關係


40(D).
X


40. 在早期的原始陸地植物中,它們如何從土壤中吸收養分?
(A) 透過強壯的根系結構吸收
(B) 透過特殊的孢子結構吸收
(C) 透過與真菌的共生來吸收
(D) 透過細胞膜滲透作用吸收


41(C).

41. Hox 基因在動物發育中的作用是什麼?
(A) 控制呼吸作用
(B) 控制細胞分裂
(C) 控制幼體形態
(D) 控制生殖方式


42(B).
X


42. 佛羅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是一種史前人類,他們的體型小、大腦容量小,被 暱稱為「哈比人」,居住在印尼佛羅勒斯島上,被認為可能約於 1 萬 2 千年前滅絕, 與現代人類可能共存了一段時間。在已滅絕的史前人類中,佛羅勒斯人的存活時間 是最晚的一個。佛羅勒斯人的發現對人類演化理解的貢獻是什麼?
(A) 改變了人類長距離遷徙方式的理解
(B) 提供了證據支持 H. sapiens 與其他早期人類的關係
(C) 顯示了人類演化過程中,島嶼隔離的影響
(D) 證實了現代人與其他史前人類之間的基因交流


43(D).

43. 依照壓力流假說,下列植物運輸的過程需要消耗 ATP?
(A) 供應處水分由木質部進入篩管細胞
(B) 蔗糖由莖的篩管細胞送至根的篩管細胞
(C) 需求處水分由篩管細胞進入木質部
(D) 需求處蔗糖由篩管細胞進入伴細胞


44(A).

44. 脊索動物的神經索是由哪一層胚層形成的?
(A) 外胚層
(B) 中胚層
(C) 內胚層
(D) 獨立於外、中、內胚層之外


45(A).
X


45. 韌皮部細胞利用哪一種機制吸收如蔗糖等中性溶質?
(A) 鈉鉀協同轉運
(B) 鈣離子通道
(C) 與 H +協同轉運
(D) 氯離子通道


46(A).

46. 植物光合作用產物中的 O 原子的來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光合作用產物 H2O 的 O 來自 CO2
(B) 光合作用產物 O2 的 O 來自 CO2
(C) 光合作用產物 C6H12O6的 O 來自 H2O
(D) 光合作用產物 C6H12O6的 O 一部分來自 CO2,一部分來自 H2O


47(C).

47. 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在血液凝固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
(A) 促進血小板聚集
(B) 催化纖維蛋白(fibrin)轉化為凝血酶(thrombin)
(C) 形成血塊(clot)的框架
(D) 清除多餘的膽固醇


48(B).
X


48. 下列有關下圖中構造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 A 處細胞質內的滲透壓為中柱內最大,可使水分持續流入
(B) 支根可由 C 處經細胞分裂而突出 F
(C) D 具有不透水的卡氏帶,可限制水溶液需經過細胞膜再進入中柱
(D) 乙路徑的運輸會經過皮層細胞的原生質絲



49(D).
X


49. ADH 和腎素-血管張力素-醛固酮系統(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在 維持體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什麼?
(A) 增加血液滲透壓
(B) 降低血壓
(C) 調節水和鹽的平衡
(D) 抑制尿液產生


50(A).
X


50. 大腦中大多數抑制性突觸的主要神經傳導物質是什麼?
(A) 麩胺酸(Glutamate)
(B) 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
(C) GABA (gamma-aminobutyric acid)
(D) 甘胺酸(Glycine)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新北市公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聯合甄選試題:生物科#119714-阿摩線上測驗

周虹亘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