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身處何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的方向。
70
(2 分3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5 年 - 臺北市國中教師甄選試題#52114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 教育部於103年所公布將於107學年度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規範:「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幾次」?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2(A).
X


2. 教育行政倫理之影響因素,大致上可從個人與制度的層面分析,其中若由整體教育 行政制度分析行政倫理的影響因素,又可分為三大取向。其中不包括下列何者?
(A)正義倫理
(B)批判倫理
(C)價值倫理
(D)關懷倫理


3(C).
X


3. 下列何者為特雷姆(A.K.Treml)所提出之演化教育學的主要主張?
(A)存在先於本質
(B)生命系統的適應有三種類型:適應、同化、調適
(C)教育的演變有五個階段:傳統教育學、實證教育學、精神科學教育學、解放教育學、教育實驗理論
(D)提出三期六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


4(A,C).

4. 下列有關西方教育家與教育的「隱喻」(metaphor)的配對,何者是正確的?
(A)柏拉圖(Plato)—教育即走出洞穴
(B)斯賓賽(H. Spencer)—教育即接生
(C)裴斯塔洛齊(J. H. Pestalozzi)—教師是園丁
(D)皮亞傑(J. Piaget)—教育即生長


5(D).

5. 兒童中心論者說:「我們是在教兒童,而不是教書本。」此可視為一種教育理論,也可視為下列何種教育的語言?
(A)教育的明喻
(B)教育的隱喻
(C)教育的詩句
(D)教育的口號


6(C).

6. 「稱讚應針對學生努力的成果和完成的作品,而不是學生的品德和人格。」此種概念金納(Ginott)稱之為?
(A)評價式稱讚
(B)自然後果稱讚
(C)鑑賞式稱讚
(D)具體式稱讚


7(B).

7. 皮亞傑(J.Piaget)與布魯納(J.S.Bruner)的認知發展論有許多相同之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預備度觀點皆採自然預備度
(B)認知發展皆是以動作為出發點
(C)皆提出自我中心語言
(D)發展階段數量相同


8(B).
X


8. 下列何者乃是Borich(2000)於有效教學法一書中所提及的「必備的五項關鍵行為」 之一?
(A)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
(B)提問(questioning)
(C)使用學生想法與貢獻(using student ideas and contributions)
(D)任務取向(teacher task orientation)


9(D).
X


9.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屬於佛洛伊德(S. Freud)人格理論中何種衝突(conflict)?
(A)雙重趨避衝突
(B)雙趨衝突
(C)雙避衝突
(D)趨避衝突


10(B).

10. 丁老師發現教室髒亂時便趕快讓同學加以清掃,以免他們再破壞或亂丟紙屑。請問這位老師擔心會產生下列何種效應?
(A)時近效應( recency effect)
(B)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 effect)
(C)月暈效應(halo effect)
(D)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


11(B).

11. 教師採取下列何種作法,有助於引發與維持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
(A)教師主導整個教學活動
(B)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經驗
(C)學習任務不要具有挑戰性
(D)教師延遲給予明確的回饋意見


12(A).

12. 「老師教完並不等於學生學會」,即在提醒教師必須關注M.F.Klein和J.I.Goodlad發現課程決定五種層次的哪一個層次?
(A)經驗課程
(B)正式課程
(C)知覺課程
(D)運作課程


13(C).

13. Marzano and Kendall(2007)認為教師上課時要如何做,才能啟動學生的自我系統 (self-system)?
(A)讓學生能夠檢索所學的知識
(B)讓學生能夠分析所學的教材
(C)讓學生能了解課程的重要性,及他們是可以學會的
(D)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14(E).

14. 小真此次英文段考成績為50分,與班上同學相比,其PR值為95。若以60分為及格分數,則該班此次英文段考成績呈現出何種分布情形?
(A)常態
(B)負偏態
(C)正偏態
(D)雙峰態
(E)一律送分


15(D).
X


15. 國中學生對在上課中使用手機而違反校規有不同的想法,導師為讓學生了解上課玩手機的妥切性,可以採取下列何種溝通技巧,以利學生在自我評估後,表現符合校規的行為?
(A)單面論證
(B)雙面論證
(C)三維論證
(D)辯證論證


16(D).

16. 張老師不斷的從學生的回饋中獲得工作滿足感,而持續精進自我的教學。請問他的表現在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層次中,屬於下列何種層次?
(A)安全需求
(B)愛與隸屬需求
(C)尊重需求
(D)自我實現需求


17(B).

17. 國中教師設計課程時,考量到螺旋式課程的加深原則,此展現出下列何種學習原則?
(A)水平遷移
(B)垂直遷移
(C)同元素學習
(D)共原則學習


18(C).

18. 為了讓國中學生背會十二個月份的英文單字,吳老師要學生在課堂中將每一月份的 英文單字抄寫50遍後才能下課,然而考試成績卻是不理想。請問張老師最有可能犯 了下列何種練習原則的錯誤?
(A)分散練習
(B)部分練習
(C)過度練習
(D)整體練習


19(A).

19. 「人類生而怕黑怕蛇」的傾向,乃是心理學家榮格(Jung)所稱的?
(A)集體潛意識
(B)個人潛意識
(C)認知失調
(D)退縮反應


20(C).
X


20. 傾聽如果能達「觀其言、觀其行、觀其情,並且能深入回應與探究。」則是屬Karla (2007)所倡導傾聽三個層次的哪一種?
(A)客觀式傾聽(objective listening)
(B)表面式傾聽(superficial listening)
(C)探究式傾聽(probing listening)
(D)直覺式傾聽(intuitive listening)


21(A).
X


21. 教育行政人員在作決定的過程中,如能盡力研求各種變通方案,並從中作出較佳的選擇,則所作決定就具備相當的合理性。然而學者西蒙(H.Simon)認為行政決定的合理性受到三大限制因素,不包括下列何者?
(A)付出沉澱成本
(B)預測難以準確
(C)擁有知能不足
(D)利害團體意見


22(B).

22. 班度拉(A.Bandrua)所提出之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對楷模進行模仿時,將因學習者當時的心理需求與學習所得不同,而產生四種方式。下列何者不是班度拉所提出的觀察模仿方式?
(A)直接模仿
(B)間接模仿
(C)象徵模仿
(D)抽象模仿


23(D).

23. 「根據社會的結構與需要,將每個人按其性向與能力分配到社會上適當的位置。」 這是屬於帕森士(Parsons)所稱之教育主要功能的哪一種?
(A)社會化功能
(B)調適功能
(C)決定功能
(D)選擇功能


24(C).

24. 下列何者為維高斯基(L.Vygotsky)所提出之認知發展主張?
(A)發展與學習不具先後順序
(B)發展與學習同時發生
(C)學習先於發展
(D)發展先於學習


25(B).
X


25. 行為學派所提出的行為治療法中,在控制情境的條件下,誘導當事者產生焦慮,再運用消弱的原理來減低焦慮的治療法為下列何者?
(A)內爆治療法(implosive therapy)
(B)系統減敏感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C)嫌惡治療法(aversive conditioning)
(D)相互抑制法(reciprocal inhibition)


26(C).
X


26. 下列有關眾數(mode)的敘述何者錯誤?
(A)眾數是指長條圖中峰度最高的那個分數
(B)眾數可以快速了解樣本分配的大致趨向,但無法藉以做更進一步的分析
(C)眾數不但可以被連續變項描述,也可以用於描述類別變項的分配情形
(D)眾數是對某個變項離散程度的一種描述


27(A).

27. 當國中老師說「小時候」,小明就想出「童年」、「幼兒」、「小兒」、「童稚」 等詞彙。請問小明的表現展現出下列何種能力?
(A)變通
(B)獨特
(C)創新
(D)判斷


28(C).

28. 下列何者不是構念效度的考驗方法?
(A)相關研究法
(B)團體差異分析
(C)雙向細目表考驗方法
(D)外在效度分析法


29(D).
X


29. 在次數分配中,如果平均數落在中位數的右邊者,則是屬於哪一種分配?
(A)分散式
(B)集中式
(C)正偏態
(D)負偏態


30(B).
X


30. Ribas(2012)倡導「社會-情緒」支持系統係指?
(A)個人支持、情境支持、心理支持
(B)心理支持、專業支持、資源支持
(C)心理支持、資源支持、個人支持
(D)個人支持、專業支持、面對問題支持


31(A).

31. 有關我國目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重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依據國中畢業生之性向、能力和興趣,提供升學的分流選擇
(B)分兩階段,國中小階段依據「教育基本法」,高中職階段依據「高中教育法」規定辦理
(C)採均一原則,依據「強迫入學條例」,提供普及、公辦、免學費、強迫入學之教育機會
(D)以免試入學為主,但仍保留多種招生方式,104年度起先辦理特色招生,再依會 考成績申請免試分發


32(C).

32. 「教師面對任何問題時都能清楚地與學生進行溝通,明白告訴學生他們對學生干擾 行為的感覺,並讓學生知道他們會實施班規上所條列的處分」這種班級經營策略較 屬何者?
(A)正向紀律模式
(B)有效動力班級經營模式
(C)果斷紀律模式
(D)社會紀律模式


33(B).

33. 1970年代以降,權變理論逐漸成為領導理論的主流。下列何者不是權變理論之主要 主張?
(A)組織的整體運作乃存在於開放系統之中
(B)組織的各項產出可經由回饋成為新的輸入
(C)組織皆具獨特性,同一策略未必適用於所有組織
(D)世上並不存在絕對的組織最佳策略


34(A).
X


34. 學生行為管理的目的在培養學生為其行為負責,而「游泳課未帶泳衣,就不能去游泳」,此種行為後果屬下列何者?
(A)自然後果
(B)人為後果
(C)邏輯後果
(D)後續後果


35(A).

35. 當國中生在自我意識發展中面對學習反覆的失敗,最有可能導致下列何種後果?
(A)學習自信心下降
(B)自尊感提升
(C)產生學習價值感
(D)健康的自我形象


36(D).

36. 「承認青少年身心天生異質性,所以教育方法應適應個別差異」乃是何種隱喻的觀點?
(A)接生的隱喻
(B)塑造的隱喻
(C)生長的隱喻
(D)雕刻的隱喻


37(C).

37. 「如升學考試失敗對未來不知如何打算」是屬青年群四種不同統合狀態的?
(A)混淆型統合
(B)未定型統合
(C)迷失型統合
(D)早閉型統合


38(A).

38. 已知某測驗的原始分數是呈平均數為40,標準差為8的常態分配。在此測驗上,正 一的T分數為58,正二的Z分數為0.8,正三的原始分數為44;試問哪一位學生在此 測驗的表現最差?
(A)正三
(B)正一
(C)正二
(D)三個人在測驗的表現一致


39(C).

39. 「將自己慾念中不為社會認可者加諸別人,藉以減少自己因此缺點而產生的焦慮。」 此乃防衛方式中的何種作用?
(A)壓抑作用
(B)退化作用
(C)投射作用
(D)合理化作用


40(C).

40. 「呈現學習新概念、分組、測量學生所學新內容、表揚勝利組別」,此種教學較屬合作學習策略中的何種作法?
(A)團體探究法
(B)拼圖法
(C)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D)小組遊戲競賽法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5 年 - 臺北市國中教師甄選試題#52114-阿摩線上測驗

張一踢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