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全世界都相信你會成功,你自己不相信,那你就不會成功
100
(1 分17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大意)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A,E).

複選題
29.自訴為被害人之刑事訴訟上之權利,但其行使仍須符合刑事訴訟法之規定。以下針對「甲駕車 不慎撞傷乙的傷害案件」所為有關自訴程序的敘述,何者正確?
(A)乙如要對甲提起自訴,必須委任律師行之
(B)提起自訴必須繳交裁判費
(C)如果甲為乙的父親,乙無論如何均不得對甲提起自訴
(D)乙的親弟弟亦得自行對甲提起自訴
(E)如乙為律師,毋庸另行委任律師,即得逕向法院自訴甲犯過失傷害罪


2(A).

121. 十歲的小學生甲,偷同學乙的自行車;則:
(A)甲犯竊盜罪
(B)甲犯侵占罪
(C)甲犯 詐欺罪
(D)甲不犯罪


3(A,D).

63 依實務見解,下列情境,何者成立刑法第 222 條第 1 項加重強制性交罪?
(A)甲得 6 歲女童 A 之同意,以手指侵入 A 之性器官
(B)乙與 13 歲女孩 B 在網路聊天室認識,經 B 之同意兩人約出來見面援交,並為性交行為
(C)丙因房客 C 積欠租金,自行持鑰匙進入 C 家欲追討房租,C 見丙自行開門進來,表明沒有錢繳租 金,丙臨時起意,將 C 推倒令其不能反抗而為性交行為
(D)丁對 20 歲智能不足之 D,告知其被小鬼纏身,如不與丁為性交行為,將會七孔流血而亡,D 害怕 而與丁為性交行為
(E)計程車司機戊搭載乘客 E 回家,到達目的地後,E 酒醉不醒,戊趁 E 不省人事之際,在計程車上 對 E 為性交行為


4(B).

證人之個人意見或推測之詞,除以實際經驗為基礎者外,不得為證據,此稱之為:
(A)門山法則
(B)意見法則
(C)傳聞法則
(D)經驗法則


5(C).

33. 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下列何罪,其嫌疑重大,得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之一規定羈押之?
(A)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強制猥褻罪
(B)刑法第三百零五條之普通恐嚇罪
(C)刑法第三百二十條之竊盜罪
(D)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之詐欺罪。


6(B,C,D).

40.《刑事訴訟法》犯罪偵查階段有關被害人權益保障之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被害人得聲請證據保全
(B)被害人接受偵訊時,陪同之在場人得陳述意見
(C)被害人得聲請轉介適當機關團體進行修復
(D)被害人接受訊問時,得聲請遮蔽或適當隔離
(E)被害人就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得聲請再議


7(A,B,C).

13. 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A)甲對乙提起故意毀損之告訴,檢察官查明乙係欠缺故意之主觀構成要件,僅可能是過失。此種情況屬於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第10款之「犯罪嫌疑」不足的問題,而非該條第8款之「行為不罰」的問題
(B)犯罪後之法律已廢止其刑罰者,儘管新法仍有處罰之規定,但因犯罪構成要件已有變更,所以檢察官應為不起訴處分
(C)同一案件曾經本案判決確定者,自不得再為訴訟之客體。檢察官對之應為不起訴處分
(D)某英商酒駕撞死人,於偵查期間持用他人護照潛逃出國。偵查機關傳喚、拘提無著,雖偵查機關所得之證據已足夠認定該英商有犯罪嫌疑,但因起訴已無實益,故檢察官可不提起公訴


8(A,B).

24.甲攜帶水果刀,侵入一住宅內,竊得財物一批,該批財物分屬乙、丙、丁 3 人所有,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甲只成立 1 個加重竊盜罪
(B)甲所竊得分屬 3 人所有之物品,不生同種想像競合之問題
(C)甲應成立加重竊盜罪與侵入住宅罪,想像競合
(D)甲應成立加重竊盜罪與侵入住宅罪,數罪併罰
(E)甲應成立 3 個加重竊盜罪,想像競合


9(B).

24.甲犯案遭到通緝,欲投靠友人乙,但乙表示家有妻兒,不便收留,建議甲另覓他處躲藏,並支助 3 萬元盤纏打發甲走。乙之行為構成刑法上何罪?
(A)第 162 條便利脫逃罪;
(B)第 164 條藏匿人犯罪;
(C)第 165 條湮滅證據罪;
(D)不構成犯罪。


10(A,B,D).

26.甲為某縣憲兵隊長,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利用職務之便,與 該縣治平對象乙掛鉤設局賭博,獲取不當所得五百餘萬元。請 問:甲之行為可能成立何罪?
(A)成立賭博罪
(B)成立詐 欺罪
(C)成立賭博罪與詐欺罪之實質競合犯,再依不純正瀆 職罪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D)成立賭博罪與詐欺罪之牽連犯, 再依不純正瀆職罪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E)成立賭博罪與詐 欺罪之連續犯,再依不純正瀆職罪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11(A).

29. 證據資料須具備證據能力,方得成為證據。下列何者非屬判斷證據能力是否具備之法則?
(A)自白補強法則
(B)自白任意性法則
(C)傳聞證據法則
(D)意見證據法則。


12(C,D).

檢察官如認司法警察移送之案件調查未完備,不得為如何之處理?
(A)發交調查
(B)退案審查
(C)起訴審查
(D)不起訴處分


13(A,B).

40.依據大法官釋字 654 號解釋:「憲法第十六條規定人民有訴訟權,旨在確保人民有受公平審判 之權利,依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刑事被告應享有充分之防禦權。」「刑事被告受其辯護人協 助之權利,須使其獲得確實有效之保護,始能發揮防禦權之功能。」試問本項解釋「確實有效 之保護」之內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委任辯護人權
(B)辯護人之秘密接見權
(C)辯護人偵訊在場權
(D)辯護人發表意見權
(E)辯護人交互詰問權


14(A,B).

複選題
14. 依刑事訴訟法規定,下列有關司法警察詢問證人之敘述,何者正確?
(A)詢問時應連續錄音
(B)證人與嫌疑人訂有婚約者,應告以得拒絕證言
(C)證人拒絕證言時,證人應將拒絕之原因釋明之
(D)通知書上應記載「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處罰鍰」


15(A,B,C,D).

29.下列何者不必經嚴格證明?
(A)羈押與否之審查
(B)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
(C)有關量刑事實之審查
(D)簡式審判之案件
(E)有無強盜構成要件事實之審查


16(A,C).

20. 有關刑事訴訟法第154條規定「證據裁判主義」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檢察官應就有罪提出證據
(B) 被告應就無罪提出證據
(C) 「證據能力」判斷乃法律規定非法官職權
(D) 法官應窮究調查探求真實


17(D).

1971.甲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而遭交通警察乙取締,由於甲事先已取得其兄丙之駕照並徵得同意,故其便以丙之駕照出示給乙並在乙所填發之交通違規通知單上的收受通知聯的簽章欄內,簽署丙之姓名。問甲之行為,依照實務見解應成立下列何罪?
(A)偽造羈押罪
(B)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
(C)偽造公文書罪
(D)無罪


18(C).

2.行為人瞭解其行為之事實真相,惟因對於不法構成要件之誤解,而擴張 不法構成要件之範圍,致將不受該法條制裁之行為,誤認為刑法所加以 處罰之行為,此種錯誤在刑法理論中稱為:
(A)反面之禁止錯誤
(B) 反面之容許錯誤
(C)反面之包攝錯誤
(D)構成要件錯誤
(E)違法性錯誤。


19(C,D).

16 有關刑法第 15 章偽造文書印文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偽造私文書或偽造公文書罪都必須足生損害於他人或公眾
(B)變造汽車牌照號碼是成立刑法第 212 條變造特種文書罪
(C)偽造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的印文成立刑法第 217 條僞造公印文罪
(D)互助會標單不是刑法第 220 條所稱之準文書


20(E).

1. 公務員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罪,下列何者不適用我國刑法?
(A)假借職務上之機會而成立的詐欺罪
(B)公務員縱放或便利脫逃罪
(C)公文書登載不實罪
(D)過失致死罪
(E)以上皆適用


21(A,B).

33. 關於作為訴訟客體之單一案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單一案件之所以不可分是因為國家對於單一案件只有一個刑罰權
(B) 檢察官對於單一案件為一部起訴,法院仍得就該案件之全部加以審理
(C) 檢察官就單一案件起訴之後,如為一部撤回,應視為全部撤回
(D) 法院就單一案件為一部判決,應另以判決就漏判之他部補判
(E) 單一被告之單一犯罪事實固為單一案件,單一被告之數個犯罪事實亦為單一案件


22(C).

21. 行為人甲於日間侵入乙之住宅內,對丙為強盜行為。關於甲之行為,下列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刑法第三百三十條之加重強盜罪
(B)甲成立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條之強盜結合罪
(C)甲成立刑法第三百零六條侵入住宅罪與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普通強盜罪之牽連犯
(D)甲成立刑法第三百零六條侵入住宅罪與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普通強盜罪之數罪併罰。


23(A,C,E).

28.依據《刑事訴訟法》第 198 條規定,鑑定人就本案相關專業意見或資料之準備或提出,下列何 者屬於應揭露資訊?
(A)與被告有無合作關係
(B)與被告有無親屬關係
(C)有無受代理人金錢報酬
(D)與辯護人有無親屬關係
(E)與辯護人有無分工關係


24(A,D,E).

26.有關公訴不可分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一部起訴者,其效力及於全部
(B)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一部起訴者,視為未經起訴
(C)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一部起訴,法院如僅就該部分加以審理,對於未審理之部分應予補判
(D)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一部起訴,其後又就他部追加起訴,法院審理結果認為該二部分為相牽連之案件時,應分別判決
(E)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一部起訴,其後又就他部追加起訴,法院審理結果認為該二部分為同一案件時,除應就起訴之本案判決之外,並應為一不受理判決


25(D).

4.甲擁有一枚台灣獨一無二的郵票,因聽聞乙也有一枚相同的郵票,恐該枚郵票之出現將大幅降低其郵票的價值,雖無意燒燬乙屋,卻向乙誆稱如不交出該枚郵票,將放火燒燬乙屋,乙因誤信甲會燒燬其房子而畏懼,乃交付郵票予甲,甲隨即撕毀該枚郵票並揚長而去,甲應論以何罪?
(A) 詐欺取財罪    
(B) 恐嚇取財罪       
(C) 竊盜罪               
(D) 毀損罪

 

 


【題組】4. 甲應論以何罪?
(A) 詐欺取財罪
(B) 恐嚇取財罪
(C) 竊盜罪
(D) 毀損罪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大意)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