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個人的努力 而是別人給予的助力
89
(3 分45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難度: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5. 有關於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 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動態評量允許受試者與施測者互動
(B) 動態評量可以評量學生的潛在能力
(C) 動態評量特別重視學生的操作與身體的活動
(D) 動態評量的概念最早由俄國心理家維高斯基(L. S. Vygotsky)提出


2(D).

11.王同學的數學成績為 65 分,轉換後的 Z 分數為 1。王同學的數學成績約略贏過班上多少比率的同學?
(A)16%
(B)50%
(C)68%
(D)84%


3(D).

28.郭老師同時使用一份自編的「自我概念」自陳量表,以及一份教師對學生「自我概念」 的標準化評定量表,量測學生的自我概念,然後計算學生分別在兩份量表得分間的 相關。郭老師在收集「自我概念」自陳量表的何種效度證據?
(A)內容
(B)區别
(C)預測
(D)聚斂


4(B).

7. 下列何位學者提出之班級經營策略模式,是以「肢體語言」、「獎勵制度」、「有效的幫助」等 原則和程序,進行有效地班級經營?
(A) 庫寧(J. Kounin)
(B) 瓊斯(F. H. Jones)
(C) 吉諾特(H. Ginott)
(D) 德瑞克(R. Dreikurs)


5(D).

15.劉老師想知道自編的數學測驗能否穩定評估學生的數學能力。下列哪一種方法較適切?
(A)將學生在這份測驗的得分與之後數學學科能力測驗的得分,進行相關分析
(B)比較自編測驗的出題方向及題數,與專家所編擬之雙向細目表間的一致性
(C)比較段考高分組與低分組學生在這份數學測驗的得分,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D)將這份測驗讓同一群學生在一個月內施測兩次,並計算兩次得分的關聯性


6(A).

19.新民國中於國際文化日舉辦國際文化博覽會,以彰顯新住民為臺灣帶來的活力與 新氣象,並增進族群之間的瞭解與共融。根據班克斯(J. Banks)的多元文化課程設計 模式,此種透過節日融入重要議題的方式,屬於何種取向?
(A)貢獻取向
(B)附加取向
(C)轉化取向
(D)社會行動取向


7(B).

1.李老師在數學課以實例陳述正數與負數的加法,並示範計算過程。其目的是希望學生 能學到蓋聶(R. Gagné)所主張的哪一種心智技能?
(A)辨別
(B)原則
(C)具體概念
(D)定義概念


8(C).

23.李老師想要在一群個別差異很大的學生之間,達成一致性的教學目標,他應使用以下哪一種方式較合適?
(A)直接式教學(direct instruction)
(B)間接式教學(indirect instruction)
(C)適應式教學(adaptive teaching)
(D)交互式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


9(D).

13.在研擬校本課程的自我評鑑時,李老師建議評鑑應考量原先設想的目標、先在因素、 實施過程及結果等階段的標準與實際表現是否符合,再據以修訂課程。李老師的主張 較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評鑑模式?
(A)感應模式
(B)目標模式
(C)寫實模式
(D)差距模式


10(C).

21.各學者所提出的概念或認知發展階段不盡相同, 下列哪一種是維谷斯基(Vygotsky) 所提出的概念發展階段?
(A) 感覺動作期、具體運思前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
(B) 動作表徵期、影像表徵期、符號表徵期。
(C) 隨意期、雜思期、潛在期、真正概念期。
(D) 道德成規前期、道德循規期、道德自律期。


11(B).

22.余老師在備課時發現教科書的部分內容,可能會對學生產生負面的潛在課程影響, 便與同儕教師共同設計不含潛在課程負面影響內涵的新方案,再加以實施。余老師的 做法,較屬於下列哪一課程實施的觀點?
(A)忠實觀
(B)締造觀
(C)情境觀
(D)調適觀


12(C).

18.張老師使用實例教學,他舉例道:「李四上學期向張三『借』一支原子筆,後來他 『不還』;上個月李四再向張三『借』橡皮擦,後來他也『不還』」;上週他再向張三借十元,至今也沒有還。」讓同學們形成「借、不還」的概念,進而引導同學歸納出「張三有借無還,不要再借他東西了。」從蓋聶(Gagné)的八種學習階層中,屬於下列哪一項的學習?
(A)辨別學習(discrimination learning)
(B)概念學習(concept learning)
(C)反應連鎖(chaining learning)
(D)原則學習(rule learning)


13(D).

3. 晴天國小的校訂課程是發展STEM 融入跨領域統整主題課程。下列哪些教學活動較符合課程的設計理念?甲、參觀當地老街並繪製導覽地圖,乙、閱讀閱讀網路文學作品並寫出評述, 丙、撰寫程式計算發票中獎的機率,丁、以電腦動畫製作校園迷宮遊戲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4(B).
X


14.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導引學習心向」的作法?
(A)教學方法宜多樣以激發學習動機
(B)複習舊知識以奠定新學習的基礎
(C)明白告訴學生這堂課的學習目標
(D)揭示教學重點並做有系統的介紹


15(B).

10.王老師為了要幫助學生深層理解,採用觀察-思考-發問法(O-T-Q)。在單元教學活動時, 王老師請學生觀察某地區年雨量統計圖,第三組報告其觀察的結果為夏季是雨量最 豐沛的月份。此時,王老師首先應以下列哪項問題引導學生?
(A)你們的分析是基於什麼觀點?
(B)你們的說法有什麼事實根據?
(C)你們認為這現象和什麼有關?
(D)你們認為這現象是如何形成?


16(B).

19.潘老師以「如何有效減少校園霸凌?」為主題,讓學生自行探究並解決問題。潘老師採用的是哪一種探究教學?
(A)開放式探究(open inquiry)
(B)引導式探究(guided inquiry)
(C)結構式探究(structured inquiry)
(D)驗證式探究(confirmation inquiry)


17(C).
X


22.中、小學的「戶外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接觸真實的器物,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從 情境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這種學習具有什麼特性?
(A) 物理真實性(physical fidellity)
(B) 認知真實性(cognitive fidelity)
(C) 豐富性(rich)
(D) 關聯性(relational)


18(A).

【題組二】:
幾位藝術與人文領域老師共同備課時,分享了自己如何教導學生的藝街的美感賞析方式。
*范老師以為:我習慣在學期初就先把整學期會參考到的名畫用多媒體一次展示,並逐一簡介每一幅畫作的創作理念。
*秦老師:我還是比較習慣一個一個作品來,每次就一個派別的代表性創作來探討藝術家的理念、動機與技巧,雖然沒法上到多個藝術家但至少每一大師都能量完整地介紹到。
*黃老師,很慚愧!可能我藝街史沒念好,比較少說明作者理念,我都是直接就教技法與結構,例如展示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盡作時,先分析查中局部的藝街形式,再介紹全景。
*教音樂的陳老師則說,我也是啊!每次上新的曲子時,我會先演奏比較耳熟能詳的片段給學生聽,引起學生興趣後,再演奏完整取目讓學生比較能靜下來欣賞。

【題組】8. 依照陳老師的方法,如要安排整個的教學過程,下列何者之步驟較合理?(2 分)
(A) 引起欣賞動機→提出欣賞對象→誘發情感反應→發表感想及評鑑→指導實踐
(B) 引起欣賞動機→誘發情感反應→提出欣賞對象→發表感想及評鑑→指導實踐
(C) 提出欣賞對象→引起欣賞動機→誘發情感反應→發表感想及評鑑→指導實踐
(D) 引起欣賞動機→提出欣賞對象→發表感想及評鑑→誘發情感反應→指導實踐


19(C).

下列4~6題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4~6題。 夙仰國小想要發展素養導向的跨領域統整性主題的校訂課程,該校教師社群以真實生活的問題或學生興趣、需求為課程發展基礎,以知名服裝設計師吳季剛與男友結婚的新聞時事作為思辨的主題,目的在破除性別迷思,進而扭轉學生對性別的刻板認知。校訂課程以領域的 知識與技巧為基礎,透過主題建立學科之間的連結,強調跨領域的共同概念與技能連結不同領域,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探究、體驗與差異化教學,教師扮演引導及激勵者,透過多元、真實評量評估學生遷移應用的能力,發展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應用的生活技能。

【題組】4. 夙仰國小發展的跨領域校訂課程,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統整的型態﹖(2分)
(A)多學科統整取向 ( the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B)融合統整取向 ( the fusion approach)
(C)科際間統整取向 ( the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D)跨學科統整取向 ( the transdisciplinary approach)


快捷工具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自由測驗(難度: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BY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