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重複出現的題目,才是最重要的題目
80
(1 分59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犯罪學與犯罪預防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D).

7 有關古典犯罪學派對犯罪原因的主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人在社會上有自由意志來選擇犯罪或守法行為,以滿足其需要或解決問題
(B)以犯罪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因為可以較少的力氣獲得較大的報酬
(C)個人選擇犯罪行為解決問題,可以使用懲罰發揮嚇阻效果
(D)嚴厲的懲罰不能預防犯罪


2(C).
X


10 下列何者不是解釋暴力犯罪行為之主要理論?
(A)本能論
(B)挫折攻擊說
(C)社會學習理論
(D)理性選擇理論


3(D).

24 出生於 18 世紀的古典犯罪學派的重要影響人物邊沁(Bentham, Jeremy),他的哲學理念、政策 及社會現象觀察以及提出的改革,對後世刑事司法領域的影響很大,但下列何者非其主張?
(A)行為的基本目的,是產生利益、快樂和幸福
(B)提出圓形監獄(Panopticon)設計藍圖
(C)認為刑法立法的原則應該是都要以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目的
(D)提倡死刑,因為最符合其所謂的功利主義


4(A).

18 晚近幫派介入毒品與人口販運等之犯罪案件,受到政府與警政部門之關注。根據美國學者 P. Lupsha(1987)認為幫派的成長會經過三個階段,下列那一個順序正確?
(A)暴力階段 → 寄生階段 → 共生階段
(B)寄生階段 → 暴力階段 → 共生階段
(C)暴力階段 → 共生階段 → 寄生階段
(D)共生階段 → 寄生階段 → 暴力階段


5(C).

3 有關臺灣地區犯罪狀況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警政機構的刑案統計資料,均較檢察系統、司法院之犯罪統計多出很多
(B) 近50年來,總體犯罪率呈現先升後降的趨勢
(C) 犯罪人口率計算基準,通常指年中總人口數每100人的犯罪人數比例
(D) 矯正機構之新入監受刑人的累再犯比率趨勢,常為擬定刑事政策之參考重點


快捷工具

犯罪學與犯罪預防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ro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