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有把握現在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100
(1 分33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2024~2015難度:(81~9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6.根據奧蘇貝爾(D. Ausubel)的學習理論,諾瓦克(J. Novak)發展出以「概念構圖」(conceptmapping)作為教學評量工具。請問,下列有關概念構圖的敘述較為正確?
(A)無法用來客觀計分
(B)難以評估學習者的創造力
(C)是有意義的結構化學習法
(D)僅適合用於陳述性知識評量


2(C).

16.曹老師將班上學生依學科程度分成 ABCD 四等級,並為每一等級的學生設立不同的「通過」及「很棒」分數。如 A 級學生考 80 分算「通過」,90 分以上是「很棒」;而 D 級學生考 50 分算「通過」,60 分以上是「很棒」。這是屬於凱樂(J. Keller)ARCS動機模式中哪一要素的應用?
(A)引起注意
(B)切身相關
(C)建立信心
(D)獲得滿足


3(D).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張老師安排四至五個學生為一組,並且各組均有高中低程度的學生;上課時老師 先說明基本概念,再提供學習任務由小組共同討論,然後各組分享討論的結果。
【題組】29.張老師運用此一教學設計最主要的用意為何?
(A)改善班級常規管理
(B)提供學生前導組體
(C)增加學生學習精熟
(D)提供鷹架增進學習


4(D).

16.培養學生欣賞美感的教學方式相當多。下列哪一敘述屬於「結構性欣賞」?
(A)展示 20 幅梵谷的作品,逐一簡介每一幅畫作的創作理念
(B)展示梵谷的「星夜」畫作,讓學生討論並表達欣賞的心得
(C)展示南宋張擇端與明朝仇英的「清明上河圖」,以比較宋明的社會背景
(D)展示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畫作時,先分析畫中局部的藝術形式,再介紹全景


5(D).

4.擔任導護的張老師攔下服裝不整的淑娟。淑娟解釋:因為快遲到了,來不及整理服裝。 但不論淑娟如何辯駁,張老師只是一再反問:「你有沒有服裝不整?」張老師運用 肯特(L. Canter)果斷訓練模式的哪一種策略?
(A)理性說服
(B)邏輯後果
(C)破窗效應
(D)破唱片法


6(B).

4.陸老師在教導七年級數學「質因數分解」主題之前,先喚起學生在國小時學習因數的舊經驗後,再進行該主題的教學活動。此種教學方式符合下列哪一項學習原則?
(A)自動原則
(B)準備原則
(C)熟練原則
(D)時近原則


7(D).

10.陳老師認為課程應該是個開放系統、複雜結構、且有不斷變革的本質,課程不應該是事先計畫、二分對立、或為達到特定目的而設計的。陳老師對課程的看法較接近下列 何者?
(A)精粹主義
(B)實證主義
(C)結構主義
(D)後現代主義


8(B).

2.下列有關直接教學法(direct instruction)的敘述,何者為非?
(A)為教師中心的教學
(B)強調師生的共同學習
(C)認為教學是可以複製的
(D)主張學習者的行為可以預期


9(D).

2.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提供協助,而且協助隨著學生的進步程度而逐漸減少,最後 由學生獨力完成。其作法較符合下列何種概念?
(A)合作學習
(B)協同教學
(C)示範教學
(D)鷹架教學


10(B).

18.學校新開發的彈性學習課程計畫,包含教材與教學策略,須經由學校課程評鑑小組 審議,並給予回饋意見。請問此作法符合下列何者?
(A)課程規劃之評鑑,外部評鑑
(B)課程設計之評鑑,內部評鑑
(C)課程實施之評鑑,內部評鑑
(D)課程效果之評鑑,外部評鑑


【非選題】
3.請說明泰勒(R. Tyler)「目標模式」課程設計的四個基本問題並評述此一模式的得失。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2024~2015難度:(81~90)-阿摩線上測驗

廖如萍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