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景氣是淘汰那些不爭氣的人。
92
(1 分21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犯罪學與犯罪預防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下列有關犯罪學與刑事司法之論述,何者錯誤?
(A)犯罪學主要在探討社會上犯罪的本質、數量及發生的原因
(B)刑事司法是在探討處理犯罪和偏差行為之社會控制機構的功能與運作
(C)刑事司法犯罪控制模式其目標強調鎮壓犯罪其結果如生產裝配線強調效能
(D)刑事司法機構必須了解犯罪學如何運作及對犯罪和犯罪人的影響


2(B).

11 下列有關理性選擇理論之論述,何者錯誤?
(A)犯罪利益大於逮捕之危險性×刑度會導致犯罪
(B)刑事政策上會提出刑事司法的犯罪鎮壓模式及事後犯罪預防模式
(C)刑事司法的犯罪鎮壓模式刑罰威嚇效果很難證明
(D)理性選擇理論之再抬頭促成犯罪預防論之重視


3(A).

6 在犯罪學理論學派中,下列何者強調「創造機會以強化人們和社會機構間的社會鍵;提供良好之 行為與社會化模式」?
(A)社會過程學派
(B)現代古典學派
(C)社會衝突學派
(D)社會結構學派


4(C).

9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認為偏差(犯罪)是社會運作呈現無規範(Anomie)的 結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人類個體一直在追求無法滿足的目標,且慾望是貪得無厭的
(B)缺乏規範引導約束的社會生活即是一種無規範
(C)犯罪在人類社會當中不是社會的常態
(D)規範(Regul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是決定社會穩定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素


5(A).

14 美國犯罪學家康克林(John Conklin)根據他對麻州監獄 67 名強盜、搶奪犯罪人及 90 名被害者 訪問調查的結果,認為強盜、搶奪犯罪者可分成四大類型,下列何者不屬於其分類?
(A)衝動犯(Impulsive Robbers)
(B)專業犯(Professional Robbers)
(C)毒品犯(Addict Robbers)
(D)酗酒犯(Alcoholic Robbers)


6(D).

2 桑普森(Sampson)及勞勃(Laub)將葛魯克夫婦(Gluecks)的研究資料進行重新分析,得出的 研究結果進而發展出「逐級年齡理論」 (Age-Graded Theory)。有關此理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認為犯罪的多寡與生命歷程中的社會鍵(social bonding)是無關的
(B)認為人類完全是被動的命運接受者,犯罪的持續與中止是受外在環境所決定
(C)認為犯罪行為的發展主要是受到生命早期的經驗所影響
(D)同意蓋佛森(Gottfredson)及赫胥(Hirschi)的觀點,認為社會控制與自我控制會影響個人犯罪 的可能性,但也認為有些生命事件會改變個人犯罪的可能性


7(C).

5 在辛德蘭(Hindelang)等人提出之「生活方式暴露被害理論」 (A Lifestyle/Exposure Model of Personal Victimization),指出個人在社會的適應情形,會受下列何因素之影響?
(A)理性選擇
(B)社交接觸
(C)角色期望
(D)人口特性


8(A).

7 美國最早期的幫派研究者亞伯蘭斯基(Yablansky)認為,青少年幫派是一種「擬近團體」(Near Group),此種團體具有下列何種特色?
(A)對外在社區充滿敵意和攻擊傾向
(B)越是具有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越可能是團體的邊際成員(marginal members)
(C)團體的目標很明確
(D)團體化的角色使每個人的情感需要獲得滿足


9(B).
X


8 常見之濫用藥物可依其藥理作用分為 3 類,下列配對何者錯誤?
(A)鴉片:中樞神經興奮劑
(B)大麻:中樞神經迷幻劑
(C)古柯鹼:中樞神經興奮劑
(D)海洛因:中樞神經抑制劑


10(D).

13 了解犯罪現況需透過統計、分析來找出各種因素並制定政策,而為了能夠獲得正確的犯罪統計資 料,犯罪學會使用許多犯罪統計方法,下列何者非犯罪統計常用的方法?
(A)被害調查
(B)官方犯罪統計
(C)自陳報告調查
(D)街頭訪問民調


11(C).

22 白領犯罪由美國犯罪學家 Sutherland 所提出,認為具有崇高社會地位者,在其職業活動過程中涉 及不法行為,是 20 世紀的重要犯罪類型之一,下列何者是屬於白領犯罪?
(A)公司管理階層為了拓展業務,大量聘僱短期工讀而不僱用正職人員
(B)公務員上班期間進行股票買賣、網路購物而怠忽職守
(C)公司財務不佳,透過股票內線交易、逃漏稅、惡性倒閉,使投資人血本無歸
(D)公司員工內部管理欠佳,員工以暴力相互鬥毆而導致傷害


12(D).

23 嚇阻也是犯罪預防的一環,Wilson 的矯正無效論,認為應該透過威嚇措施來進行犯罪預防,下列 那一項措施是應用威嚇理論而設立的?
(A)社區處遇與更生保護來降低犯罪率
(B)良善的環境規劃與設計來預防犯罪發生
(C)淨化媒體暴力與犯罪資訊,播報相關犯罪新聞與資訊,達到嚇阻的功能
(D)美國三振出局條款,三次重大犯罪將終生監禁不得假釋


13(B).

24 美國學者 Clarke 提出情境犯罪預防策略的犯罪預防模式,其具體的 25 項策略涵蓋了 5 大原則, 下列何者不是提升犯罪阻力的具體作為?
(A)強化標的物的安全及堅固,增加犯罪困難度使得標的物不易得手
(B)增加警察巡邏與保全,讓犯罪者認為阻力增加而不敢犯罪
(C)管制通道作為,增加身分辨識與障礙物的架設,都能夠減少犯罪人的侵害
(D)管控危險物品的購置管道,對於犯罪促進物進行控制,防止成為犯罪工具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犯罪學與犯罪預防-阿摩線上測驗

arrow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