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別人所不能忍的氣
100
(17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閱讀下文後,回答 6-10 題。
        二月十日,在臺灣漢族歡慶年節的牛年初四,有一輛似乎要褪掉白色光澤的雪鐵龍, 快意恩仇地翻越中部橫貫公路,經梨山左轉而下,逕奔宜蘭支線。也許它要到蘭陽平原, 也或許過了獨立山驀然向左,直取北橫穿突而去。後來,我們在思源埡口看到了近乎灰色的孤獨的雪鐵龍,面對突然升起的濃霧而猶豫不決的畫面,最後,雪鐵龍似乎被吞噬在滿天飛舞的雲霧之中。
       會不會在面對天幕一般的濃霧就猶疑不決呢?這是我在年節旅行發出的第一次疑懼。
       思源埡口往南山的斷崖突然升起的霧陣,的確讓我在雪鐵龍的車體裡驚訝造物者的詭異。我從後視鏡的一方小小的鏡框看見它收攏著環山的好晴好日,眼前卻是一方天地所設下的陷阱般的迷霧。我放緩離合器,想像族人在兩、三百年前越過白狗大山,穿越梨山、 環山時的戒慎情境。環山族人稱 Skajau(司卡要),充滿鹿角的美地之意。在祖居地 Pins bugan(賓斯博干)對著巨石起誓分離後的族人,來到滿山遍野充滿鹿群的美地便決定定 居,另一部充滿冒險犯難精神的族人又一次次進行遷移的生死遊戲,他們來到思源埡口面 對午後所遇到的捲動天地的濃霧時,會不會也在心底升起了猶疑的想像?日後我並沒有在 思源埡口,見到族人遺留任何凌亂的、錯置的、猶疑的腳步,卻在口語相傳裡見證了族人 終究是勇敢的越過思源埡口,沿著蘭陽溪兩側高地、遠望太平洋建立了足以生根立命的部落。
       當我停在 Pianan(南山)面對不斷包圍我的濃霧時,其實並沒有看到高地上的部落, 它們當然都已經不在高地,而是在日據時期被武力驅迫或者以新闢稻田誘引,遷移到離河 面更近的淺山地區。也因為短短一百年來數度的遷移,追索每一個部落真確的位置已經成 為當代族人覓得歷史源頭的一門艱深功課。這源頭或許是廢棄的疊石,或許是所剩無幾的 白髮老人,或許是荒山峻嶺中的一坏黃土,更多的,或許是已遭代木時期開路闢土而掩埋 在深山之中的荒野裡的部落了!
       隨著宜蘭支線緩緩下降,南山以下,蘭陽溪以開闊的河面迎接一位疲倦的旅人歸來, 我在宜蘭西面的山腰下俯瞰疾駛而過的車陣時,並無從確知旅人所為何來?也許就只是一 次短暫的旅行吧! 也許又不是! ( 改寫自瓦歷斯.諾幹〈迷霧之旅〉)

【題組】10.文末提到「也許又不是!」的語意為何?
(A)說明這是一件虛構的事
(B)這是一件無從確知的事
(C)為達目標得持續冒險前進
(D)一切本來就不會有正確答案


2(A).

閱讀下文後,回答 11-15 題。
       我果戰士有勇,大將有謀,成算在胸,地利足恃,猶不如誘之登岸而設伏殲之。不然, 汪洋海上以數百人操一舟,東馳西突,以角逐於勝負不可知之地,我即無恙,而彼之所挾者小,我之所勞者大,設防設守,形勢不亦懣乎!然誘之上岸,非有成算,則斷不可。蓋敵一登陸,民心易動,軍心易震,非宿將強兵不能得手也。生,臺人也,為臺灣計,臺北可誘之近岸,臺南則不可。蓋臺北港道深通而有屏蔽,彼之駐輪甚便;若登岸,則反失所恃。臺南則港門雖深,彼之駐輪甚便,四圍無山,港中非可駐輪;彼不登岸,不能久居也。 若臺中諸港,沙線淺灘,難駛鐵船。然澎湖不守,則敵人得之,安穩收泊。有時展輪四掠, 有時載小艇窺闖,臺中難防,臺南、北亦可慮。(洪繻〈籌海議〉)

【題組】12.關於①、②是否符合上文看法,最適當的研判是:
①應加強澎湖海防,避免敵軍入侵臺北、臺中、臺南三地。
②依臺北、臺南地形評估,引誘敵軍自臺北登岸,是可行的戰略。
(A)①、②皆符合
(B)①符合,②不符合
(C)①符合,②無法判斷
(D)①無法判斷,②符合


3(D).

閱讀下文,回答 31-35 題。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縣幟甚高,著然不售,酒酸, 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 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甕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 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問管仲:「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 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為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 掘穴托其中,熏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 出則為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內閑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為重,諸臣 百吏以為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故人臣 執柄而擅禁,明為己者必利,而不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為猛狗而齕有道 之士矣,左右又為社鼠而閑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摘錄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題組】34. 文中「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一句的意涵,下列何者最合適?
(A)呼告,勸戒君主遠離佞臣
(B)驚嘆,表達國家因此滅亡
(C)懷疑,質問是否有人知曉
(D)激問,強調君主國家危機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113考上教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