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持續努力,保持前進,成功就在不遠處
40
(43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2024~2020難度:(676~68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X


13 下列有關唐代詩人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王維能詩善畫,蘇軾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B)李白詩風俊逸清新,賀知章見其詩文,歎為「天上謫仙人」。
(C)杜甫憂國憂民,詩作悲天憫人,感情真摯深刻,被譽為「詩聖」。
(D)白居易的詩以通俗平易著稱,多以反應社會現實,針砭時弊為內容,故有 「詩史」之稱。


2(D).
X


2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語文領域》在國小階段要學習「自我介紹」、「簡報」、「標語」等內容,上述 學習內容屬於下列哪一種文本?
(A)記敘文本
(B)應用文本
(C)抒情文本
(D)說明文本


3(A).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6-10 題。 
       現今社會人們重視科學實證精神,無法驗證的鬼怪常被認為是虛構的存在。然而 抱著這種認知的人卻沒有意識到,鬼怪其實是維持社會文化運作的重要部分。
      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早夭的嬰幼童有時會被認為是被鬼怪帶走。所以人們會用 牲畜替孩子取乳名,如「狗子」、「小羊」,以貶低孩子在鬼怪眼中的價值;還有些習俗 會在嬰兒出生後,先送至親友家,等滿月再接回,以躲過厄運。因為民間傳說當家中 有人生產,為產婦煮麻油雞補身時,麻油雞香氣會引來貓鬼,貓鬼會用兩隻前爪扣住 嬰兒咽喉,導致嬰兒斷氣。 
     而為了與鬼怪溝通,人們有了各種儀式,也將鬼怪納入我們的禁忌與節日中,許多 祭典都是為了因應鬼怪作祟而來。「祟」字上半部是「出」、下半部是「示」,就是指 鬼神妖物出現、為害作怪的意思。
      人們固然畏懼鬼怪作祟,但仔細想想,鬼怪的存在也相當程度的提供了人們面對 嬰兒早夭的一種解套方式,抑或也安撫了人心。鬼怪是真實或虛構,雖然尚可論說, 但更值得思考的是,鬼怪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題組】10.作者撰寫本文的目的為何?
(A)秉持科學求證的精神,探究鬼怪是否真實存在
(B)倡導包容多元的文化,思考鬼怪信仰的侷限性
(C)以鬼怪形象的演變,闡述鬼怪在真實生命中重要性
(D)在科學萬能的當代,認知鬼怪在文化體系中的意義


4(A).

24. 「風光明媚」、「風波事端」、「春風化雨」、「移風易俗」、「歷經風霜」、「八面威風」、「大將之風」、「露宿餐風」上述詞 語意義中,含有真正的「風」的數量為哪一選項?
(A)三個
(B)四個
(C)五個
(D)六個


5(B).

54. 《史記•刺客列傳》載:「軻旣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這段話說明了哪些事實?
(A)當地圖展開到盡頭,匕首出現,秦王立即跳起,荊軻沒有抓到秦王的袖子。
(B)當荊軻急速行刺時,秦王拔劍,劍太長,只好拿著劍鞘對敵,繞著柱子逃跑。
(C)荊軻呈上地圖後,秦王顯然不喜歡觀看這張來自燕國土地的地圖,因此匆忙流覽。
(D)秦王的侍醫夏無且用他手上的藥袋丟擲荊軻,沒丟中,但這後來成為秦王獎賞的依據。


【非選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 3-4 題。
       在十九世紀末攝影技術興起時,德國哲學家班雅明認為,藝術作品應擁有「靈光」,就如拂曉晨光從遠方山峰透出所形成的光暈,炫目且令人嚮往。他之所以在當時提出這樣的觀點,是由於攝影雖然具有傳播的便利性,但它容易複製的特性卻也不符合藝術靈光的本質。
       近年「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的出現似乎回應了這問題。何謂「NFT」?我們可以說它是「獨一無二的數位憑證,用以記錄藝術品或收藏品之類資產的所有權。」更簡單的解釋,它可以是一首樂曲、一張圖片或是一段影片,而擁有者可以使用數位憑證來證明他的所有權。有人認為,這方法得以使數位畫作產生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曾有位藝術家直接買下畢卡索的手稿 ,將其燒毀一半後,以數位化的方式製成了「NFT」,重新命名為《被燒毀的畢卡索》並投入拍賣會中,聲稱得標者除了會獲得「NFT」外,也可獲得燒毀過的手稿,從此這幅作品獲得專屬的數位「靈光」。
       但科技的發展已經完全脫離了哲學家的想像,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繪圖的橫空出世,再次打破了人們對於藝術的傳統概念,因為這不僅僅是複製的問題,而是創作本身受到了挑戰。2022 年 8 月底,一幅由 AI 生成的繪畫作品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藝術比賽中奪得首獎。得獎人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他以輸入關鍵詞的方式,設定了幾組人、事、時、地、物以及繪畫風格的詞彙,在 AI 圖像生成工具上完成了上百張圖像的繪製,接著選出其中最好的三張,花費數週時間進行微調,完成後印在畫布交給主辦方。最終,他憑藉著這樣的創作方式得到首獎。
       有人認為這屬於自動化的抄襲,是 AI 繪畫對於歷史上無數畫作的模仿與拼湊,應該不算藝術。但得獎人認為,關鍵詞的設定亦是有意識的創作過程,AI 生成就如繪畫工具一般,他仍然屬於一位藝術創作者。目前為止,我們尚無法預知這項技術後續可能的發展,只是,如今我們又是如何看待攝影這項創作方式呢?

【題組】4.根據本文,作者對於 AI 繪圖未來藝術發展的觀點為何?你是否贊同?並提出 2 點理由說明。(以 150 字以內論述作答,不得直接抄襲原文。)(5 分)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2024~2020難度:(676~680)-阿摩線上測驗

Alice Li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