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知道沒有力量,相信才有力量,要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100
(2 分52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特殊教育◆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特殊教育教育原理與制度)難度:(51~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23.某學者聲稱應把大學生畢業後順利謀職的比例,列為大學辦學績效的評鑑項目。這種主張是如何看待大學的教育目的?
(A)生活預備
(B)國家存亡
(C)文化傳承
(D)社會凝結


2(B).

2. 根據溫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下列哪一種說法是將考試成績不理想歸因於內在、可控制的因素?
(A)這次的題目好難,我根本做不完
(B)考前我沒有好好地複習,做好準備
(C)考試那天我身體不舒服,沒能好好作答
(D)真倒楣,我最有把握的問題都沒有考出來


3(B).

15. 下列哪一項教育措施較屬於「積極性差別待遇」(positive discrimination)理念的策略?
(A)常態編班
(B)教育優先區
(C)全面免學費
(D)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4(D).

38.下列有關我國特殊需求學生的鑑定之說明,何者正確?
(A)由學校與社區家長共同辦理
(B)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與衛生署共同辦理
(C)由設有資優班的學校以及社區家長共同辦理
(D)由各縣(市)政府的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辦理


5(B).

38.陳老師剛到校任教,就發現有位學生常戳自己的手臂,也無法正常與人進行交談,初步判斷該生可能有下列哪一項身心障礙?
(A)唐氏症
(B)自閉症
(C)腦性麻痺
(D)學習障礙


6(C).

20.如果家長的教育知識有限,但又時常干涉教師對學生的教學。這是教師的哪一種權威受到挑戰?
(A)傳統權威
(B)世襲權威
(C)專業權威
(D)感召權威


7(A).

1. 趙老師與學生討論作弊問題,多位學生表示:「作弊如果被抓到,會被記過,所以 不敢作弊。」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論,這些學生的道德發展是下列哪一取向?
(A)避罰服從取向
(B)相對功利取向
(C)尋求認可取向
(D)社會法制取向


8(D).

16. 李大華與王志明是小學同班同學。大華的父母皆為企業公司高階主管,志明的父母則從事底層的勞動工作。大華大學畢業在某企業公司上班,而志明國中畢業後就不再 繼續升學,一直都在各建築工地打零工。下列何者最適合用來解釋以上案例?
(A)經濟資本
(B)實用主義
(C)文化資本
(D)社會再製


9(A).

38. 學習障礙學生常常無法使用自我調整機能,例如:計畫行事、評價正在從事活動的 效果及檢視努力的成果。這是下列哪種能力的缺陷?
(A)後設認知能力缺陷
(B)長期記憶能力缺陷
(C)行動知覺能力缺陷
(D)動作協調能力缺陷


10(A).

3.根據溫納(B. Weiner)的成敗歸因論,下列哪一項因素可由個人的意願所控制?
(A)努力
(B)能力
(C)運氣
(D)工作難度


11(A).

8.「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之意義與皮德思(R. S. Peters)所強調的哪一個教育規準相近?
(A)合自願性
(B)合認知性
(C)合價值性
(D)合邏輯性


12(A).

36.環顧各國教育對於身心障礙學生,透過立法在學制上予以保障,此屬於學制改革的 哪一項趨勢?
(A)教育機會均等的促進
(B)單軌與多軌學制的調和
(C)義務教育與基本職業訓練的加強
(D)改革公辦教育以符應家長教育選擇權


13(B).

11.學校的升旗活動是屬於下列何種學校文化內涵?
(A)行政文化
(B)制度文化
(C)學生文化
(D)社區文化


14(A).

39-4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39-40題。 陳老師上課常常運用未加以查證的網路資料作為教材,且又講得頭頭是道,讓學生 信以為真。有學生提出質疑時,陳老師非但不予理會,還說「老師不會出錯!」
【題組】40.陳老師面對學生的質疑不肯認錯,是誤用與濫用了何種教師權威?
(A)學術專業的權威
(B)道德涵養的權威
(C)個人魅力的權威
(D)行政法理的權威


15(C).

1.小華遵守社會規範,認定規範中的規定是不能變更的。依柯柏格(L. Kohlberg)的看法, 他的道德發展屬於哪一個階段?
(A)相對功利取向
(B)尋求認可取向
(C)遵守法規取向
(D)普遍倫理取向


16(D).

20.保羅威利斯(P. Willis)在《學做勞工》(Learning to Labor)一書中,分析一群勞工階級 小伙子發展出反學校文化的成因,其關鍵為何?
(A)小伙子的人格特質偏差
(B)小伙子的課業壓力過大
(C)小伙子受到同儕影響而產生從眾行為
(D)小伙子的勞工階級文化與學校主流文化存在衝突


17(C).

22.有關倫理學與道德教育的陳述,下列何者正確?
(A)德行論只有儒家在提倡,西方並不認同
(B)效益論又稱為義務論,重視行為的動機而非結果
(C)柯柏格(L. Kohlberg)提出道德發展論,強調道德發展有其階段性
(D)義務論者主張,道德因文化或社會的不同而異,所以沒有普遍的道德標準


18(A).

34.領導者不但重視工作的完成,也注意成員的需求,鼓勵彼此合作,在相互信賴與尊重中 為達成目標而努力。這屬於哪一種領導型態?
(A)高關懷高倡導
(B)低關懷高倡導
(C)高關懷低倡導
(D)低關懷低倡導


19(B).

3.下列哪一個學生的學習策略,對於高層次閱讀理解的幫助最小?
(A)小英把閱讀的內容,形成一些心理圖象
(B)小美一句一句慢慢讀,一遍又一遍地複誦
(C)小華閱讀完每個段落後,用一、二句話寫出摘要
(D)小明針對每一段畫下重要的地方,並組織這些重點


20(A).

25.趙老師認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學校應每週推行不同的中心德目,以強化學生的 品格。趙老師的觀點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A)德行倫理學
(B)關懷倫理學
(C)正義倫理學
(D)效益論倫理學


21(C).

12.李老師在物理學方面的知識豐富,教學方法又非常獨特,他開設的自由選修課,學生 都覺得收穫良多,也很佩服李老師。李老師發揮了下列哪一種教師權威?
(A)法理權威
(B)傳統權威
(C)專業權威
(D)精神感召權威


22(B).

37.張老師是國小二年級的導師,班上小敏屬於腦性麻痺,也經過鑑定為數學資優生。 下列哪一項規畫對於協助小敏的學習比較合適?
(A)逕行將小敏轉至其他有資優班之學校上課
(B)張老師可將小敏之數學課程進行加深和加廣
(C)若學校無特教老師,張老師不必調整小敏的數學課程
(D)因小敏不願到資源班上課,張老師也不必調整小敏的數學課程


23(B).

18.下列哪一項關於特殊教育學生鑑定的敘述是錯誤的?
(A)國中小階段由縣市政府之鑑輔會安置特教學生。
(B)身心障礙學生特徵明顯,採單一方式評估即可。
(C)身心障礙學生及資賦優異學生之鑑定,應依轉介、申請或推薦,蒐集相關資料。
(D)身心障礙學生之教育需求評估,應包括健康狀況、感官功能、知覺動作、生活 自理、認知、溝通、情緒、社會行為、學科(領域)學習等。


24(C).

5.遊戲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敘述有誤?
(A)遊戲可發揮學生想像力
(B)遊戲可使學生不受預設目的之侷限
(C)遊戲的主要目的在於競賽與爭取勝利
(D)遊戲可以創造美感經驗,豐富學習內涵


25(B).

14. 以下敘述何者不符合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精神?
(A)融合教育不只讓身障生在普通班上課,還須有足夠的無障礙措施,甚至 老師也要接受相關協助訓練
(B)學校如果沒有足夠的無障礙設施,可以拒絕身心障礙生入學
(C)學校有責任調整教學內容和考試方式,確保所有學生的受教權
(D)任何關於身心障礙者的決定,都應從障礙者的經驗與視角出發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特殊教育◆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特殊教育教育原理與制度)難度:(51~75)-阿摩線上測驗

a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