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猶豫不決是一個錯誤,遲早你都要採取行動,否則機會稍縱即逝。
90
(3 分13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8. 下列有關教學理論的主張,哪一項敘述較為正確?
(A)奧蘇貝爾(D. P. Ausubel)的意義學習論主張讓學生自行探索的學習才會有意義
(B)奧蘇貝爾認為學生在學習前所具備的前導組織(advance organizer)是意義學 習產生的必要條件
(C)訊息處理學習論主張長期記憶中,有關生活事件實況的記憶是為語意記憶
(D)班杜拉(A. 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認為,個體藉由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別人的 行為,即可產生模仿學習


2(C).

65.根據皮亞傑(J. Piaget)四種遊戲類型之分類,「打鬧遊戲」屬於下列哪一種遊戲類型?
(A)功能性遊戲
(B)建構性遊戲
(C)戲劇性遊戲
(D)規則性遊戲。


3(A).

8.根據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規定的教師專業發展,其提出的策略不包括下列何者?
(A)教師每學年應研究進修至少18小時
(B)教師每學年必須至少一次公開授課並進行專業回饋
(C)教師應自發組成專業學習社群
(D)學校應鼓勵並支持教師間之協同教學


4(A).

22.在「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中,對於「理解」以下敘述何者正 確?
(A)學生能根據線索或知識進行有意義的推論
(B)在學習中應用後設認知並不屬於理解的範疇
(C)學生在學習主題與自己經驗中來回思考,是高層次的理解
(D)「同理心」是高層次的理解,指的是利用不同觀點進行批判


5(D).

26.在評分規準(rubric)的設計上,以下何者敘述最佳?
(A)評分項目越多越好
(B)量尺分數範圍越大越好
(C)量尺上每個分數的敘述語越細越好
(D)草擬評分指標所需的樣本越多元越好


6(D).

31.關於校本課程發展的敘述,以下何者敘述有誤?
(A)分析學生背景與學校特色
(B)發展學校課程地圖
(C)教師是課程發展的主導者
(D)鼓勵教師跨學科協作,而非跨校協作


7(D).

28、下列何者較符合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觀點?
(A)強調學習是幼兒主動和環境交互作用的歷程
(B)只要提供機會,幼兒可以正面地解決內在衝突和情緒
(C)肯定社會文化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性
(D)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在環境、認知和行為互動下形成


8(A).

21. 一般而言,學校課程的結構係由科目學習活動和經驗所構成。但是這些科目學習活動和經驗是在學校指導之下學習,完整 的課程結構也包括學校課程未教授部分,可稱之為「潛在課程」。潛在課程可由教室日常生活中發生。試問,最早提出潛在 課程的學者是誰?
(A)傑克遜(P.W.Jackson)
(B)泰勒(R.W.Tyler)
(C)杜威(J.Dewey)
(D)斐斯塔洛齊(J.H.Pestalozzi) 


9(A).

25. 良明老師和豐明老師為了「課程進度」的問題發生了一點小爭執。良明老師:「你怎麼沒有按照預定的進度來上課呢?有了 課程綱要、教科書和學校的課程計畫,就是要讓大家在教學時有共同的依據啊!如果沒有照著計劃走,課程目標要怎樣落實 達成呢?」豐明老師:「學生『學會』又學得『有興趣』,要比老師『教完』更重要吧!課程本來就是我和學生在課堂互動中 衍生出來的啊!如果老師不回應學生學習的需求與期待,怎麼能實現『教師專業自主』的角色呢?」請問:從課程實施的「忠 實執行觀」(fidelity perspective)、「相互調適觀」(mutual adaptation perspective)和「課程締造觀」(curriculum enactment perspective)三種觀點來分析,良明老師和豐明老師分別偏向於哪一種課程實施的理念?
(A)良明老師偏向「忠實執行觀」,豐明老師偏向「課程締造觀」
(B)良明老師偏向「課程締造觀」,豐明老師偏向「相互調適觀」
(C)良明老師偏向「相互調適觀」,豐明老師偏向「忠實執行觀」
(D)良明老師偏向「忠實執行觀」,豐明老師偏向「相互調適觀」


10(C).

34. 志明老師是台東一所國中的英語老師。他的教學設計是在每單元一開始時就清楚告知學生本單元的學習目標,並與學生溝 通所期望的通過標準;在教學過程中,他也透過示範或分享等方式協助學生發展出學習英語的有效策略,從而掌握自己的學 習進程。從美國學者 John Keller 所提出的 ARCS 模式來分析,志明老師教學設計中的這些做法,最能呼應此模式中提升學 生學習動機的哪一項要素?
(A)引起注意(attention)
(B)切身相關(relevance)
(C)建立信心(confidence)
(D)獲得滿足(satisfaction) 


11(A).

17. 下列哪些事項是教師在教室中需做的教師決策?
(A)辨識教室中的問題與困難
(B)選擇合作或個別學習形式
(C)運用專業知識擬定行動計畫
(D)評估學生先備知識後進行教學 .


12(B).

22. 陳老師想要在新學期以「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修正他的課程,下列作法最能體現該課程的設計原則?
(A) 確定教學目標,發展學習活動
(B) 培養學習遷移能力,使用多元評量
(C) 主要經由教師建立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D) 分析學校情境,組織核心價值課程


13(A).

23.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2020年需要的人材最好具備以下能力:複雜問題解決、批判性思考、創造力、人際管理與溝通協調等。為培養這樣的人材,以下何種課程的設計理念包含最多這些特色?
(A) 翻轉教室
(B) 協同教學
(C) 行動學習
(D) 編序教學


14(D).
X


31. 課程學者艾斯納(E. Eisner)認為學校教學向來只重視認知和技能領域,忽視情意和鑑賞的課程安排,從而提出何種的概念?
(A)正式課程
(B)非正視課程
(C)空無課程
(D)潛在課程


15(A).

36. 為因應「學習者中心」以及「素養導向課程發展與教學」的現場需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訂定《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要求國民中、小學應「實施教師及校長公開授課,並進行專業回饋」,期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進而形塑同儕共學之教學文化。請問前述參考原則訂定之依據為何?
(A)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B)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
(C)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範
(D)教師專業社群實施辦法


16(C).

43. 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內容,下列哪一個課程內容非隸屬於「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的範疇?
(A)職業教育
(B)社會技巧
(C)適應體育
(D)溝通訓練


17(D).

8.「期望學生在這堂課程中,學會如何完成資料分析的知識」,請問這屬於 Bloom 等人提出的哪一個領域的教學目標?
(A)技能領域
(B)情意領域
(C)概念領域
(D)認知領域


18(B).
X


20.下列何者是 Ausubel 的「有意義學習」主張?
(A)教師須藉由「前導架構」來喚起學生舊的認知結構
(B)教材的組織 要考慮學生學習的「先備條件」
(C)學習者必須與周遭的環境交互作用
(D)以「電腦輔助教學」來因應個別需要而進行補救教學。


19(D).

50.平平老師因為個人進修學位,導致班級導師之職需請其他老師兼代,這讓 他深感難同時兼顧學業與工作。這是因為他面臨何種角色衝突?
(A)角色內相同對象的衝突
(B)角色內不同對象的衝突
(C)角色間相同對象的衝突
(D)角色間不同對象的衝突


20(C).

2.訊息處理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 theory)經常被用來解釋個體學習歷程, 請問下列哪種記憶就像是一個語意網絡,包含情節記憶與語意記憶?
(A)感官記憶
(B)短期記憶
(C)長期記憶
(D)綜合記憶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Pikhu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