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平時練習要快狠準,考試才有足夠時間重複檢查
50
(1 分)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25-26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5-26題。
甲、看他,無助地獨靠著銅柱/血從傷口大口地噴出/此生,咳,已不能再回燕市/和屠狗的弟兄們醉裡悲歌/只留下,發光的一個名字/燙痛六國志士的嘴唇/遍天下的豪傑阿,誰來救他?/重瞳還正在學書學劍/隆準在市上還醉臥未醒/破關的,誰料到,是這兩位少年?/陳勝幾時才結交吳廣?/亡國已三年,可恨那韓公子/幾時,才找到狙擊的力士?/百二斤重的大椎劈空一揮/也不到這暴君的冕頂/博浪沙,天色還未明/橋上正守候著那褐衣的老人/鞋踢在橋下,兵書揣在懷裡/說星空一天,棋佈滿地/這一局陰幢幢的長夜一過/贏家的棋 變輸家的棋/關外所有的公雞都在等/第一發曙光從千面黑旗下赫赫地轟出。(余光中 詩)
乙、他是黑夜中/陡然迸發起來的/一團天火/從江東熊熊焚燒到阿房宮/最後自火中提煉出/一個霸氣磅礡的/名字/錯就錯在那杯溫酒/沒有把鴻門燃成/一冊楚國史/讓隱形的蛟龍/銜著江山/遁入山間莽草/他手上捧著的/只是一雙致命的白璧。(淡瑩 詩)

【題組】26.對於甲、乙二詩的敘述,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甲、乙二詩的寫作背景皆為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時
(B)甲詩「隆準在市上還醉臥未醒」與乙詩「隱形的蛟龍」皆指漢高祖劉邦
(C)甲詩「發光的一個名字」與乙詩「一個霸氣磅礡的/名字」中的「名字」皆指西楚霸王項羽
(D)乙詩「錯就錯在那杯溫酒/沒有把鴻門燃成/一冊楚國史」是造成甲詩「贏家的棋變輸家的棋」的原因


2(B).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周末的咖啡廳,夥伴們開展一場激烈的爭論,起因只是新聞上一句「病沒」,引發眾人撻伐,認為新聞媒體不專業,「沒」、「歿」二字都分不清,但也有部分人認為這字沒錯,是批評者涵養不夠。這時,一位朋友轉頭望向我,中文人給個仲裁吧!我無奈的回答:「通假字。」
       確實,通假兩字對於一般人而言總是較模糊的。現在依稀回想起過去所學,課堂上所說「本有其字的通假」的解釋,似乎說明了什麼,但聽在一般民眾的耳中是如此扞格。文字本身的演化自有其規律,學者們僅能從現有的文獻,進行合理的考據。
       在早先文字的數量沒那麼多時,自然會有所謂借用的情形出現,例如論語中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便屬於此類,「悅」為後出的字,是由「說」所演化。待字體演變的量夠多時,人們在書寫或是口說的過程,又會影響字體的變化,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語言可能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產生迥異的使用習慣,再經過記錄後,就使詞彙產生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轉化,更不要談避諱、寫字求簡,甚至於錯字或誤讀所造成的通假。
       如今,網路用語不也影響一般人的認知?眾人世俗化的文字使用,就成了現代通假字的主要來源。人們聽著差不多的音,記下差不多字,領會著差不多的意思,假慢慢就成了真,原來的真跟著就被打成了贗品。

【題組】17.根據本文所述現今通假字的現象,請問下列哪一組詞語已被官方認定為可通用?
(A)平添/憑添
(B)徹底/澈底
(C)湊和/湊合
(D)弦律/旋律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阿柴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