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輸在猶豫,贏在行動。
100
(4 分37 秒)
1(A).

民國初年一位有名的散文作家,亦為中國漫畫的先驅,曾獲李叔同、夏丏尊啟迪,擅長日文、英文,這位多才多藝的作家是:
(A)豐子愷
(B)徐志摩
(C)魯迅
(D)胡適


2(D).

6. 關於「散文」的解說,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沒有字數、句數的限制
(B)創作自由、形式參差,不要求押韻
(C)內容包括敘事、抒情、議論、說理等
(D)對仗工整,格式嚴謹


3(B).

下列對新詩與現代散文的相對比較,不正確者為:
(A)在文法上,新詩是比較跳躍性的,而散文是比較因果性、邏輯性的。
(B)新詩涵義往往深邃單純,而散文則往往含多義性。
(C)詩多用曲筆表達,散文則常用直筆。
(D)新詩往往以「點」的跳躍思考方式表達,散文則往往以「線」的思考方式表達。


4(D).

30. 余光中認為:「我們生活於一個散文的世界,而且往往是二三流的散文。我們用二三流的散文談天,用四五流的散文演說,復用七八流的散文訓話」他的意思是: 
(A)散文可分為許多等級用途很多 
(B)使用散文要配合場合調整 
(C)訓話要用最低級的散文  
(D)人們廣泛使用散文但卻品質不佳。


5(D).

44.關於古代散文的敘述,何者錯誤:
(A)先秦史傳散文以《左傳》、《國語》、《戰國策》為代表
(B)先秦諸子散文以《論語》、《孟子》、《莊子》、《荀子》為代表
(C)繼承史傳散文系統的《史記》、《漢書》不僅是史學名著,同時也是文學名著
(D)散文發展至唐初,逐漸朝向形式美的路線發展;唐代成為文學史上的唯美文學時代。


6(B).

33.「先生曾主持文學發展基金會,致力於散文研究多年,蒐集、整理名家作品與生平資料,並在雜誌撰寫相關文學評論。近年從事散文創作,內容取材自現代都市生活現象,以剖析現代人的存在問題。」根據上述資料判斷,下列何者最不可能是這位作家的著作?
(A)都會雜思與隨筆
(B)現代詩精選評析
(C)陳之藩作品導讀
(D)臺灣當代名家文選


7(D).

關於古代散文的敘述,何者錯誤?
(A)先秦史傳散文以《左傳》、《國語》、《戰國策》為代表
(B)先秦諸子散文以《論語》、《孟子》、《莊子》、《荀子》為代表
(C)繼承史傳散文系統的《史記》、《漢書》不僅是史學名著,同時也是文學名著
(D)散文發展至唐初,逐漸朝向形式美的路線發展;唐代成為文學史上的唯美文 學時代


8(B).

67.有關「韻文」與「散文」的敘述,下列說法何者有誤?
(A)「韻文」句式較整齊,最早發源於「歌謠」。詩經、楚辭、賦、詩、詞、曲皆為「韻文」。
(B)秦李斯的諫逐客書一文皆有「押韻」,故為「韻文」。
(C)「散文」多用來敘事和議論,先秦的史傳文和諸子文皆是「散文」。荀子勸學篇、莊子庖丁解牛皆 「散文」。
(D)「哲理散文」當以老子、論語為最早,其後則有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散文大量出現。


9(C).

75.散文與駢文之比較,哪個說法正確?
(A)「史記」為散文之祖,盛於唐宋以迄於今。重要作家有唐宋八大家、明之歸有光、以及清之方苞。
(B)駢文又稱「四六文」,起源於六朝,盛行於唐宋。
(C)「散文」樸實無華,具教化功能。「駢文」講求對偶、講究平仄、多用典故,具美化之價值。
(D)「散文」即古文。韓愈、柳宗元的「古文運動」,即是反對駢文,認為文章具有「載道」、「明道」、 「貫道」、「合道」的功能。


10(A,C).

06. 下文畫線處的詞語,何者是明顯的贅詞? 「一位作家說他在春季夏季寫散文,秋季冬季寫小說,(甲)這是所以人在春夏比較懶散,秋冬則容易集中精力。一位作家說他在壯年寫小說、劇本,老年寫散文,(乙)實在是因為老年人心境恬淡,處理事情(丙)願意甘願順乎自然,不願意再多費心計。有一位作家說他用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以散文創作為「餘事」。這句話(丁)在無形中提醒我們,散文可能最適合『業餘』文學創作。」
(A)(甲)
(B)(乙)
(C)(丙)
(D)(丁) .


11(D).

16.以下有關散文思想與美學的敘述,何者錯誤
(A)韓愈對儒家的學說有傳承亦有突破,其「不平則鳴」的創作觀一反儒家溫柔敦厚、以和為美的觀點,視散文為批判現實、濟世體用的手段。北宋歐陽脩「窮而後工」,明代李贄「不憤則不作」亦是著重散文寫作須與現實結合
(B)宋代平易自然的文風,由王禹偁啟之,歐陽脩述繼而發揚之,至蘇軾再變而為自然真率、廣放恣肆
(C)同屬陰柔之美的散文系統中,柳宗元幽深峭拔,歐陽脩委婉流麗,曾鞏則雍容平和
(D)唐代散文的壯美系統中,韓愈雄奇中有怪放,且陸離璀璨;王安石奇崛中有勁健,且學養深厚
(E)韓愈「文以載道」,歐陽脩、王安石「文以明道」,到蘇軾「技道兩進」,都是儒家文道觀的主要傳承。


12(B).

18. 下列關於先秦散文的發展,請選出敘述正確者: 先秦散文的兩大成就是歷史散文與諸子散文。歷史散文對後世歷史家和古文家的寫作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A) 從司馬遷起,史家之有論贊,即是受了《春秋》的啟示;而
(B)《戰國策》一書對蘇荀、蘇軾父子的議論文影響尤 為顯著。至於諸子散文的發展約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C)《論語》和《老子》。前者為純語錄體散文,後者 則語錄體中雜有質樸的議論文。第二階段是
(D)《孟子》和《墨子》,前者基本上還是語錄體,但已有顯著發展,形 成了對話的論辯文;後者已由對話體轉為論點集中的專題論文,除少數幾篇外,幾乎完全突破了語錄的形式而發 展為專題論文。第三階段是《荀子》和《韓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經發展到議論文的最高階段。第 4 頁,共 8 頁


13(B).

21. 臺灣散文於九○年代細分出更多形式的書寫,如「飲食散文」、「旅遊散文」、「族群印象」、「自然生態」等等。以下這些不同書寫形式的作家作品,請選出說明錯誤者:
(A)推究「飲食散文」的內涵,菜式的繁複做法多半不是書寫重點,透過文字所欲傳達的人事之情、鄉土之思,常常才是作者所欲傳達者。林文月的《飲膳札記》,便可歸屬此列
(B)「旅遊散文」的作品甚多,且由來已早,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蘇軾〈赤壁賦〉、崔顥〈黃鶴樓〉皆可屬於旅遊文學的範圍。語體文中,余光中〈聽聽那冷雨〉、林文月〈翡冷翠在下雨〉,也都是「旅遊散文」
(C)劉克襄以鳥類生態為散文題材,開啟了臺灣「自然生態」寫作的風氣,擁有「鳥人」雅號。廣義來看,以山岳探查、生態旅遊和社區營造為創作主題的作品,都可歸於「自然生態」書寫的範圍
(D)夏曼.藍波安屬於「原住民散文」的代表,其作品記錄達悟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呈現個人與族群的情感。


14(C).

24.九○年代是臺灣散文發展的劇變年代,作品延續八○年代的「多元」走向,細分出更多形式的書寫。如「飲食散文」、「旅遊散文」、「族群印象」、「自然生態」等等。以下這些不同書寫形式的作家作品,請選出說明錯誤者:
(A) 擁有「鳥人」雅號的作家劉克襄,年輕時以鳥類生態為散文題材,開啟了臺灣「自然生態」寫作的風氣。大至地理文史的論述,藥草蔬果的研究,他都曾潛心著墨。廣義來看,以山岳探查、生態旅遊和社區營造為創作主題的作品,都可歸於「自然生態」書寫的範圍
(B) 夏曼.藍波安的散文,記錄達悟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並以此作為年輕一代達悟人的傳統依據,企圖經由主動延續自己的文化,呈現個人與族群的情感。是屬於「原住民散文」的代表
(C) 「旅遊散文」的作品甚多,且由來已早,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蘇軾〈赤壁賦〉、崔顥〈黃鶴樓〉皆可屬於旅遊文學的範圍。語體文中,余光中〈聽聽那冷雨〉、林文月〈翡冷翠在下雨〉,也都是「旅遊散文」
(D) 推究「飲食散文」的內涵,菜式的繁複做法多半不是書寫重點,透過文字所欲傳達的人事之情、鄉土之思,常常才是作者所欲傳達者。林文月的《飲膳札記》,便可歸屬此列。


15(D).

)8.小琳對現代文學很有興趣,讀過〈溫州街到溫州街〉後,他集合了幾個他比較喜歡的作家的風格說明,製作了一個 power point 檔,可是好奇的弟弟不小心打開了檔案,還把作家的名字給通通刪掉了,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你可以救救小琳的弟弟,幫他作出(甲)~(戊)正確的配對嗎? (甲)擅長寫作抒情詩,能鎔古典於現代,早年以浪漫的意識和奔放的性情交織成詩,〈錯誤〉一首廣被傳誦。 (乙)作品以抒情散文為主,風格繁複多變。所著散文集,較著名的有《水問》、《月娘照眠床》、《紅嬰仔》等。 (丙)集學者、翻譯家、散文家於一身。其散文風格溫婉、筆觸細膩,筆下每呈現生命的哲思與溫厚的情懷。 (丁)創作兼跨散文、小說二體類,尤以散文成就較大。其散文多為憶舊抒情之作,典雅雋永,堪稱臺灣現代「回憶文學」之典範。 (戊)臺灣七○年代之後,始為人所重視的鄉土作家,作品語言質樸、平淡,《笠山農場》為其名著
(A)余光中/琦君/簡媜/蕭紅/洪醒夫
(B)鄭愁予/簡媜/朱光潛/周作人/蕭紅
(C)余光中/琦君/何其芳/簡媜/鄭清文
(D)鄭愁予/簡媜/林文月/琦君/鍾理和。


16(A,B,C,D,E).

8、 下列關於女性作家的說明,正確的是 (A)「她的詩採擷日常瑣事,帶著濃濃之鄉土情懷。「美麗島」一詩被李雙澤修改後譜曲,成為校園民歌,風靡一時。她也以「玉蘭花」象徵臺灣女性粗生粗養的堅韌,活力十足,命運卻頗為悲涼。有人稱她為『臺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B)「早期詩作偏向浪漫情懷,文字溫潤婉轉,多描寫親情、愛情以及臺東家鄉。中年以後皈依受戒學佛,作品多了禪思以及佛理。詩人余光中和瘂弦曾讚美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女兒」:敻虹 (C)「寫作方面,早年詩文並進,後以散文享譽文壇,散文閒雅從容,帶陽剛雄勁;自在適性,意到筆隨,近作多抒發生態保育理念,關注臺灣人文史地」:洪素麗 (D)「她的寫作風格深受胡蘭成和張愛玲的影響。文字世界流露出滄桑與荒涼。其小說人物經常流連在不同場所、城市、國家,精神也同樣上下求索,漫遊於昔日的時空和印象裡,徘徊而忘返」:朱天文 (E)「被譽為善用文字、語言,獨創風格、形式的散文作家。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類文藝獎章、梁實秋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中國時報散文獎首獎。自詡為『不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簡媜

17(A).

18. 九〇年代是臺灣散文發展的劇變年代,作品延續八〇年代的「多元」走向,細分出更多形式的書寫。如「飲食散文」、「旅 遊散文」、「族群印象」、「自然生態」等等。以下這些不同書寫形式的作家作品,請選出說明錯誤者:
(A)「旅遊散文」的作品甚多,且由來已早,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蘇軾〈赤壁賦〉、崔顥〈黃鶴樓〉皆可屬於旅遊文學的 範圍。語體文中,余光中〈聽聽那冷雨〉、林文月〈翡冷翠在下雨〉,也都是「旅遊散文」。
(B) 夏曼.藍波安的散文,記錄達悟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並以此作為年輕一代達悟人的傳統依據,企圖經由主動延續自己 的文化,呈現個人與族群的情感,為「原住民散文」的代表。
(C) 擁有「鳥人」雅號的作家劉克襄,年輕時以鳥類生態為散文題材,開啟了臺灣「自然生態」寫作的風氣。大至地理文 史的論述,藥草蔬果的研究,他都曾潛心著墨。廣義來看,以山岳探查、生態旅遊和社區營造為創作主題的作品,都 可歸於「自然生態」書寫的範圍。
(D) 推究「飲食散文」的內涵,菜式的繁複做法多半不是書寫重點,透過文字所欲傳達的人事之情、鄉土之思,常常才是 作者所欲傳達者。林文月《飲膳札記》,便可歸屬此類別。


18(B).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賴和為「台灣新文學之父」,生於彰化,本為醫生為窮苦百姓治病而有「彰化媽祖」之稱,受「中國五四運動」影響後,棄醫從文,與「中國新文學之父」魯迅可相比擬,其文學作品皆有「反封建、帝制殖民」之色彩(B)李黎,《台灣小說二十家》之ㄧ,高中時開始寫作散文,大學畢業後發表第一篇小說譚教授的一天,其後創作不輟,其散文言近旨遠,著小說《最後夜車》、《天堂鳥花》、《袋鼠男人》,現居美國加州,其中《袋鼠男人》有翻拍成電影,敘述男女角色的更換虛擬「人工子宮」,呈現一種懷孕重生的期盼(C)陳冠學,其散文樸質凝鍊,不假雕飾,期待以文學喚醒人對土地的熱愛,以《訪草》、《田園之秋》、《老台灣》最具代表,其中《田園之秋》被列入《臺灣文學經典名著30》之ㄧ,被稱為「現代陶淵明(潛)」(D)梁實秋,筆名秋郎,其散文用詞詼諧,博雅睿智,花費40餘年時間翻譯《莎翁全集》,著有《雅舍小品》、《秋室雜文》、《懷園夢憶》等(E)綺君,本名潘希珍,以懷舊作品聞名,情感委婉真摯,以「不刻意道德,不刻意違反道德」為原則,主張好散文需有「詩的氣質,小說的形象」著有散文集《煙愁》、《桂花雨》、《錢塘江畔》、《三更有夢書當枕》等。


19(D).

10. 下列關於明、清時代散文流派的敘述,何者正確?
(A)擬古運動─明朝「前後七子」倡導的文學運動。「前七子」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後七子」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前後七子」不滿台閣體、當時流行的八股文、理氣詩,企圖以「復古」振衰救弊,改變當時的文風。其口號是「詩必秦漢,文必盛唐」,主張從模擬入手。
(B)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間以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茅坤為代表的一個散文派。該派反對擬古主義,主張作文應抒發自己最真摯的情感,因崇尚義豐文實的唐宋古文,故名之唐宋派。其中王、唐、歸三人文筆相近,故合稱嘉靖三大家,而茅坤則因評選《唐宋八大家文鈔》,為該派成就最高者。
(C)公安派─明萬曆年間,以「三袁」兄弟為首的一個文學流派,因「三袁」皆為公安人而得名。「三袁」中,以袁宏道為主將。他們反對「前後七子」的擬古主張,認為文學隨時代而發展,各個時代的文學各有其特色,不宜厚古薄今。在創作上提出「深幽孤峭」、「奇趣別理」等觀點,強調自由的抒寫自己的真實情感和獨創見解,具自然天真或自然趣味,開拓了小品文的領域。
(D)桐城派─清代中、末葉文壇勢力最大、影響最廣的散文流派。為方苞所開創,繼有劉大櫆、姚鼐等加以闡發,因其代表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稱為「桐城派」。主張古文應「嚴整簡潔」,並須學習左傳、史記、先秦、兩漢的散文,及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考據」、「辭章」並重,要求語言雅潔,筆法清朗,作品以典雅、凝鍊見稱。


20(B).

5.下段引文中,作者對散文的看法,敘述正確的是: 
      「什麼是散文」的問題發散在各種方面。例如幾年前文學獎中發生的虛實之辯/辨(且直至二○二○年仍有餘波), 即可部分肇因於散文一向不具有加法式的規格列表。由於沒有強硬的拉繩與框條,在台灣現代文學的場景它很大部分 搭建於「寫作者與讀者的默契」之上,像《綠野仙蹤》的機器人,我們為它再造一個核心,而此默契或核心,或許為了 模擬其他文類邊界所具有的不可取代與專屬性質,它長期被設定為「必須來自寫作者的貼身現實與真人真事」:因為私 人經驗與內在敘事,同樣具有不可取代與專屬的氣質(只有某人才經歷過的發生與細節、只有某人才能透過文字展開 的情感表現),或許這是為何以個人生命史為主軸的抒情散文,在這過程中持續居於領導地位。
        然而散文的成立,僅是這樣包括口供式、和盤托出的「如實」嗎?(世間又有絕對的如實嗎?)一個散文寫作者對 讀者最重要的承諾,原來不是技藝而是自剖嗎?或者,假使生命並不給一個人跌宕的經歷,他在散文寫作的路上注定 輸在起跑點嗎?關於這些問題我總是偏向保留。可是散文的重大虛構完全沒有倫理問題嗎?或也未必。我認為畫在虛 構與非虛構寫作中間的一線,在於處理材料時一道關鍵的工序:「關於現實感的說服」。「現實感的創造與說服」是虛構 的技藝核心,而非虛構的內容得以跳過這道工序。報導文學或新聞或紀錄片的現實感近乎先驗。(黃麗群〈普通,然而 貴重:《九歌 109 年散文選》編序〉)
(A)散文應被設定為「必須來自寫作者的貼身現實與真人真事」此性質
(B)散文的虛構性經常引起爭議是來自於對散文內容須「如實」的期待
(C)評斷非虛構寫作的優劣標準之一即為「現實感的創造與說服」技法
(D)報導文學或新聞或紀錄片可成為未來散文此一文體效法學習的對象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會內測驗:散文-阿摩線上測驗

不叫賭俠的陳小刀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