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目前街口支付付款管道異常中,正在修復階段,請各位摩友購買阿摩商品時,改用其它付款管道,造成大家的不便,真的非常抱歉。
阿摩: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44
(13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難度:(2476~25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劉勰《文心雕龍》:「山木為良匠所度,經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筆。研思之士,無慚匠石矣!」這段文字的大意是:
(A)良匠取材有一定的限度,文士寫作有一定的時間
(B)良匠願意為好的木材而死,文士願意為好的經書而死
(C)良匠伐木必須有好的斧頭,文士讀書必須有好的版本
(D)良匠從山林度量好的建築材料,文士從經典擇取好的寫作素材


2(B).
X


中國人常用當令的植物作為「月分」的別稱,如端午節要掛菖蒲,所以五月有「蒲月」之稱,農曆八月又稱為「桂月」,依此原則,則下列何者可作為「農曆六月」的別稱?
(A)菊月
(B)桐月
(C)梅月
(D)荔月


3(B).

下列那一個選項的詞語中完全無錯別字? 1.不恥其人2.深懷愧咎3.荒謬怪誕4.恬不知恥5.興致勃勃6.暴畛天物7.名聞遐邇8.害躁不安9.迫不急待
(A)1234
(B)345
(C)589
(D)679


4(B).

49、魏晉時代最重要的學術內容是:
(A)兵學
(B)玄學
(C)法學
(D)理學。


5(B).

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題組】3. 「四十而不惑」的「不惑」,意謂:
(A)不迷惑
(B)掌握知識,不致迷惑
(C)惑於事理
(D)不猜忌


6(B).
X


7.《論語.憲問》:「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荀子.勸學》:「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根據上述引文,孔子以古今區分「學者」的特性,荀子更進而說明二者之異;則下列選項,何者敘述為是?
(A)孔子以為當時的人皆為服務大眾而努力向學
(B)荀子以為小人應學習如何獲取牲畜力求溫飽
(C)孔子與荀子都認為古代學者具有自私的特性
(D)孔子與荀子都認為讀書志在增進自己的學養


7(B).

趙簡子遊於西河而樂之,嘆曰:「安得賢士而與處焉?」舟人古乘跪而對曰:「夫珠玉無足,去此數千里而所以能來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來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趙簡子曰:「吾門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徵;暮食不足,朝收市徵。吾尚可謂不好士乎?」舟人古乘對曰:「鴻鵠高飛遠翔,其所恃者六翮也。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無尺寸之數,去之滿把,飛不能為之益卑,益之滿把,飛不能為之益高。不知門下左右客千人者,亦有六翮之用乎?將盡毛毳也。」(《說苑.尊賢》)
【題組】本文是勸諭國君能以尊賢之名聲傳揚而招致更多賢才,因此,「珠玉無足」與下列成語何者較接近:
(A)不期而遇
(B)不脛而走
(C)不一而足
(D)不翼而飛


8(A).
X


7. 你們就握手泯「恩仇」吧
(A) 反義複詞
(B) 偏義複詞
(C) 同義複詞


9(B).

1.「一直,以為自己永歸那魁偉的大陸/從簇簇的雪頂到青青的平原/每一寸都是慈愛的母體/永不斷奶是長江,黃河/……才發現我同樣歸屬這島嶼/斷奶的母親依舊是母親/斷奶的孩子,我慶幸/斷了嫘祖,還有媽祖。」(余光中〈斷奶〉) 閱讀此詩,以下選項何者不是作者內在的情思?
(A)對現實表示認同,但不否認原始故鄉的文化意涵
(B)執著過去記憶的牽繫,否定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C)隨著足跡深長的停駐,作者已經生成對臺灣的歸屬感
(D)慈愛的母體雖然不可復現,卻已化為特殊的文化意涵


10(B).

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是寫?
(A)春華
(B)秋思
(C)夏荷
(D)冬雪


11(B).

下列各組「」內的字, 讀音不同的選項是: 甲、自「暴」自棄/ 自「暴」其短 乙、滿腹經「綸」/ 羽扇「綸」巾 丙、湯「匙」碗盤/ 車門鑰「匙」 丁、強力遊「說」/ 「說」服技巧 戊、蠻「橫」無理/ 「橫」行霸道 己、頑「強」抵抗/ 脾氣倔「強」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己
(C)乙丁戊己
(D)丙丁戊己


12(B).

二、 雨霖鈴 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陣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船)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題組】9.有關「楊柳岸、曉風殘月」之敘述何者正確?
(A)是文中主角期待的美景
(B)是文中主角想像的孤寂悽清景況
(C)是文中主角故鄉的景色
(D)是文中主角「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慨嘆


13(B).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顏色。昭陽殿裡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杜甫〈哀江頭〉) 依上文回答 1. 2 題
【題組】此詩中的「少陵野老」為何不能放聲大哭,而要「吞聲哭」?
(A)因為他的官位不高
(B)因為怕被占據京城的叛軍發現
(C)因為怕被別人聽到,不好意思
(D)因為怕驚擾皇上出遊


14(B).

依下文回答第 1至第 2 題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論語.微子》)

 


【題組】

長沮回答子路說「是知津矣」,此語所含之語氣,最接近於下列何者?


(A) 責罵
(B) 譏諷
(C) 勉勵
(D) 肯定



15(B).
X


8.語文中上下兩句,字數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對的,稱為對偶。下列 各組句子對偶最工整的是:
(A)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B)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C)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D)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16(B).
X


49.詩史上所稱「初唐四傑」四傑指:
(A)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B)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王績。
(C)陳叔達、孔紹安、虞世南、袁朗。
(D)上官儀、王績、陳子昂、沈佺期。


17(B).
X


98.黃鐘毀棄,□□雷鳴:
(A)瓦釜
(B)甕缶
(C)管弦
(D)鑼鼓


18(B).
X


甲、宋 之 野 人 耕 而 得 玉,獻 之 司 城 子 罕,子 罕 不 受。野 人 請 曰:「 此野人之寶也,願相國為之賜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為寶,我以不受為寶。」故宋國之長者曰:「子罕非無寶也,所寶者異也。」(《呂氏春秋.紀部.異寶》)

 乙、解扁為東封,上計而入三倍,有司請賞之。文侯曰:「吾土地非益廣也,人民非益眾也,入何以三倍?」對曰:「以冬伐木而積之,於春浮之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以力耕,夏以強耘,秋以收斂;冬間無事,又伐林而積之,負軛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敝矣,雖有三倍之入,將焉用之?」(《淮南子.人間訓》)

【題組】77.上引文章「夏以強耘」中「強」的字義,與下列相同的選項是:
(A)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B)精兵八百,「強」弩千張
(C)如今上面添了一夥「強」人,紮下箇山寨
(D)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19(B).
X


33.一些人喜歡在器物上刻上足以代表器物功能與特色的文字,稱為「器物銘」,請問下列何者最適合刻上「咬文嚼字」?
(A)電視機
(B)鉛筆盒
(C)字紙簍
(D)茶杯。


20(B).
X


5 5.《禮記.禮運》:「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根據上文,孔子所嚮往的理想世界是:
(A)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飱而治
(B)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D)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21(B).

486.「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鄉鄰有鬥者,被髮纓冠而往求之則惑也,雖閉戶可也。」意謂: 
(A)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B)所處立場不同,行事態度自然不同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愛有親疏之分,須親親、仁民而愛物方合乎聖人之道


22(B).
X


8.臺灣某一名勝景點對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此景點應是:
(A)北港朝天宮
(B)新竹城隍廟
(C)臺南延平郡王祠
(D)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3(B).
X


2. 2.惠施誤以為莊子覬覦其梁相的職位,莊子回應說:「南方有鳥,其名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莊子以下列何者譬喻梁相的職位?
(A)鴟
(B)練實
(C)鵷鶵
(D)腐鼠


24(B).
X


2 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 讓之行也。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惡》) 下列選項,最接近上文意旨的是:
(A)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B)湯稱學聖王之道者,譬如日焉;靜居獨思,譬如火焉
(C)賢師良友在其側,詩書禮樂陳於前,棄而為不善者,鮮矣
(D)內無其質,而外學其文,雖有賢師良友,若畫脂鏤冰,費日損功


25(B).
X


2 「為了讀過些新書,知識同權力相比,我願意得到智慧,放下權力。我明白人活到社 會裡應當有許多事情可作,應當為現在的別人去設想,為未來的人類去設想,應當 如何去思索生活,且應當如何去為大多數人犧牲,為自己一點點理想受苦,不能隨 便馬虎過日子,不能委屈過日子了。」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上文的旨意?
(A)人生過得愜意自在最重要,不應追求外在權力
(B)人生應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因此必須飽讀詩書
(C)倘若無法放下權力,便不可能獲得知識與智慧
(D)努力做些有益社會的實事,雖然辛苦卻很值得


快捷工具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難度:(2476~2500)-阿摩線上測驗

鄭琪蓁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