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目前街口支付付款管道異常中,正在修復階段,請各位摩友購買阿摩商品時,改用其它付款管道,造成大家的不便,真的非常抱歉。
阿摩:犧牲享受,才能享受一生。
92
(3 分48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四等_法警:刑法概要#116437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關於刑法上人之始期,下列何說為實務所採之見解?
(A)全部露出說
(B)一部露出說
(C)分娩(陣痛)開始說
(D)獨立呼吸說


2(B).

2 關於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僅適用於刑法領域
(B)與罪刑法定原則有關
(C)法律變更時應適用行為時之法律,沒有任何例外
(D)所有保安處分均應受此原則拘束


3(D).

3 有關刑法第10條之規定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公務員製作之文書均屬公文書
(B)稱以上、以下、以內者,均不含本數或本刑計算
(C)授權公務員又稱為委託公務員
(D)非基於正當目的而以器物進入他人肛門之行為,屬於刑法上之性交


4(A).

4 有關罪刑法定原則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沒收之規定於行為有變更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規定
(B)依罪刑法定原則,不得以習慣法作為論罪科刑的依據
(C)罪刑法定原則為防止國家濫用刑罰權
(D)刑法第1條規定「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亦同。」就是罪刑法定原則的明文規定


5(B).

5 下列何者屬於刑法上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
(A)被害人自我負責
(B)得被害者之承諾
(C)業務上正當行為
(D)風險分配


6(C).

6 下列何者非屬依法令之行為得阻卻違法的情況?
(A)婦產科醫師依優生保健法規定實施人工流產
(B)民眾路上遇到現行犯後,對其實施逮捕
(C)醫師依久病未癒之病人囑託,注射毒劑終結其生命
(D)警察持搜索票進入被告家中搜索


7(D).

7 關於刑法第306條侵入住宅罪之第2項後段「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者」,學說上稱此犯罪類型為:
(A)不純正不作為犯
(B)純正作為犯
(C)不純正作為犯
(D)純正不作為犯


8(D).

8 依刑法第24條有關緊急避難之規定,下列何者錯誤?
(A)得因避免他人自由之緊急危難主張
(B)得因避免他人財產之緊急危難主張
(C)得因避免自己生命之緊急危難主張
(D)得因避免自己名譽之緊急危難主張


9(B).

9 關於未遂犯規定與處罰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以刑法法條有特別規定才處罰
(B)必定按照既遂犯的刑法減輕之
(C)尚未著手犯罪實行者並非未遂
(D)著手犯罪行為未出現結果屬之


10(C).

10 警察甲因緝捕逃犯乙,乙為求逃脫,乃奪取警槍,朝甲的心臟部位按扣扳機三次,結果因甲配槍未上彈匣而倖免於死,乙之行為屬於下列何種未遂犯?
(A)殺人罪之預備未遂
(B)殺人罪之中止未遂
(C)殺人罪之障礙未遂
(D)殺人罪之未了未遂


11(D).

11 甲意圖殺乙,於是從家中拿菜刀後,打算搭乘捷運前往乙宅外埋伏,等乙出門時將其殺害。不料收到情報的乙早有準備,在甲搭乘捷運前往乙宅途中即報警處理。甲在出站時即被警察逮捕,菜刀亦被沒收。甲成立何罪?
(A)殺人罪的既遂犯
(B)殺人罪的不能未遂
(C)殺人罪的中止未遂
(D)殺人罪的預備犯


12(D).

12 消防員甲於乙之住宅發生火災之際,未徵得隔壁住戶丙之意願,將丙之住宅大門打破,以便進入丙住宅頂樓救火,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火災係人為災害,不屬於刑法第24條規定之緊急危難
(B)甲屬於公務上或業務上有特別義務之人,其打破丙宅大門之行為,不適用刑法第24條第1項緊急避難之規定
(C)甲打破丙宅大門之行為,如其係為避免他人財產遭受緊急危難時,即無適用刑法第24條緊急避難規定之餘地
(D)甲打破丙宅大門之行為,必須是出於不得已之行為,始有適用刑法第24條緊急避難規定之餘地


13(A).
X


13 關於幫助犯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幫助犯之成立前提須存在一故意違法之正犯行為
(B)幫助行為包括物理上的助力與心理上的支持
(C)幫助行為僅得以積極行為為之
(D)幫助犯不須與正犯在心理上有所接觸


14(D).

14 甲教唆乙行竊,乙赴現場行竊過程中,因被發覺轉而為強盜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應論以強盜罪之教唆犯,乙應論以竊盜罪之正犯
(B)甲、乙應論以強盜罪之共同正犯
(C)甲、乙應論以竊盜罪之共同正犯
(D)甲應論以竊盜罪之教唆犯,乙應論以強盜罪之正犯


15(B).

15 關於共同正犯的概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賭博罪應有二人以上行為人為之,屬於對向犯
(B)傷害罪得由單一行為人為之,亦得二人以上共同為之,屬於對合犯
(C)參與犯罪結社罪應有二人以上共同參與犯罪,屬於必要共同正犯
(D)殺人罪得由單一行為人為之,亦得二人以上共同為之,屬於任意共同正犯


16(D).
X


16 有關共同正犯主觀要件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共同正犯要求數行為人之間的犯意聯絡,並不以明示者為限,即令默示之合致,亦無不可
(B)依實務見解,過失犯因欠缺犯意聯絡之可能,無從成立共同正犯
(C)教唆犯之教唆意思本質上亦屬犯意之聯絡,故教唆犯與共同正犯之區別僅在於客觀行為分擔之不同
(D)司法院釋字109號解釋所指的同謀共同正犯,係指共同正犯中僅有事前同謀的犯意聯絡,客觀上並無行為分擔之行為者而言


17(D).

17 依實務見解,關於共同正犯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共同正犯中有一人因己意而中止者,全部人均成立中止犯
(B)共同正犯中有一人既遂者,其他人仍為未遂
(C)共同正犯中有一人脫離者,全部人均為脫離
(D)共同正犯中有一人著手實行者,全部人均為著手實行


18(B).

18 甲警員因收受乙之性招待,而對其管區內乙經營之賭博場所,不予取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刑法第164條第1項藏匿人犯罪
(B)甲成立刑法第122條之收受賄賂罪
(C)甲成立刑法第270條之公務員包庇賭博罪
(D)甲成立刑法第165條之湮滅刑事證據罪之不作為犯


19(C).
X


19 關於易刑處分,下列敘述何者不會發生?
(A)罰金易以訓誡
(B)罰金易以拘役
(C)3月有期徒刑易服社會勞動
(D)拘役易服社會勞動


20(D).

20 下列敘述何者非刑法第55條之想像競合的情形?
(A)殺手甲舉槍射A,子彈穿透A,同時射中遠方的B,使A、B當場中彈死亡
(B)殺手甲投擲一顆手榴彈,使A、B、C當場均因手榴彈爆炸而死亡
(C)甲對A潑硫酸,使A臉部受傷且使A所騎乘之機車座墊毀損
(D)殺手甲受委託殺害A、B,先後於某年2月時殺害A,同年6月時再殺害B


21(D).

21 刑法有關數人犯罪之處罰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在公共場所聚集3人以上共同犯妨害公務者,成立第136條聚眾妨害公務罪
(B)2人以上共同犯強制性交罪者,成立第222條加重強制性交罪
(C)結夥3人以上共同犯竊盜罪者,成立第321條加重竊盜罪
(D)2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罪者,成立第339條之4加重詐欺罪


22(A).

22 依刑法第57條之規定,法官於科刑時,應以下列何種事由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
(A)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
(B)以行為人之學歷為基礎
(C)以行為人之素行為基礎
(D)以行為人之經濟能力為基礎


23(D).

23 有關刑法緩刑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依刑法之規定,緩刑之撤銷可分為應撤銷緩刑與得撤銷緩刑二種類型
(B)緩刑宣告得命犯罪行為人向被害人支付相當數額之損害賠償
(C)緩刑宣告得命犯罪行為人向公庫支付一定之金額
(D)緩刑前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1年有期徒刑之宣告確定者,為得撤銷緩刑之事由


24(C).

24 關於有期徒刑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無減輕事由時,不得低於2個月
(B)無加重事由時,不能超過15年
(C)遇有加重事由時,得加至40年以上
(D)遇有減輕事由時,得減至2個月未滿


25(D).

25 有關刑法繼續犯之追訴權時效起算之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A)自犯罪未遂之日起
(B)自犯罪既遂之日起
(C)自犯罪成立之日起
(D)自行為終了之日起


26(C).

26 警員甲在取締違法攤商乙時,看不慣的路人丙不斷推擠甲,以阻止甲取締,但甲的取締行為未受影響仍順利完成;丙因涉嫌觸犯刑法第135條妨害公務罪而遭甲當場逮捕。有關此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丙非遭甲取締的對象,故不能成為妨害公務罪的行為人
(B)甲的取締未受丙阻擋的影響,故丙成立妨害公務罪之未遂犯
(C)丙推擠甲之行為,屬妨害公務罪之強暴行為
(D)乙未阻止丙之行為,成立妨害公務罪


27(D).

27 公務員乙在某房子門柱上黏貼拆除違建公函,尚未黏貼完成,即遭屋主甲撕下、揉搓並丟擲乙,並揮打乙,致乙唇內破皮紅腫,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成立刑法第135條妨害公務罪
(B)甲成立刑法第138條妨害公務員職務上掌管文書罪
(C)甲成立刑法第277條傷害罪
(D)甲成立刑法第150條妨害秩序罪


28(B).

28 甲妻協助遭依法逮捕之乙夫從看守所脫逃,甲之刑事責任為何?
(A)不成立犯罪
(B)成立刑法第162條之便利脫逃罪
(C)成立刑法第164條之藏匿人犯罪
(D)成立刑法第165條隱匿他人刑事證據罪


29(A).

29 有關枉法裁判罪之罪質,下列何者正確?
(A)純正身分犯
(B)集合犯
(C)實害犯
(D)繼續犯


30(C).

30 刑法第165條規定:「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關係他人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或使用偽造、變造之證據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關於湮滅證據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湮滅自己為刑事被告犯罪之證據,不構成湮滅證據罪
(B)所謂「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依實務見解,不包括尚未開始偵查程序之案件的證據
(C)本罪所謂「證據」,只限於物證,不包括書證
(D)湮滅有關他人民事訴訟事件之證據,不構成本罪


31(B).
X


31 甲因看見乙殺丙,分別經檢察官及法院傳喚到庭作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於檢察官偵查中作證稱乙不在案發現場,未經具結,於法院審判中具結作證稱確實看見乙殺人,不成立偽證罪
(B)甲於檢察官偵查中未經具結作證稱乙不在案發現場,於法院審判中具結作證稱確實看見乙殺人,仍成立偽證罪
(C)甲於檢察官偵查中具結作證稱確實看見乙殺丙,於法院審判中具結作證稱乙應該不在案發現場,是記錯了,並不成立偽證罪
(D)甲於檢察官偵查中未經具結,作證稱確實看見乙殺丙,於法院審判中具結作證稱乙應該不在案發現場,是記錯了,並不成立偽證罪


32(A).

32 有關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不能安全駕駛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本罪係實害犯
(B)汽車駕駛人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即成立本罪
(C)電動自行車亦屬動力交通工具
(D)服用毒品致不能安全駕駛,亦成立本罪


33(C).

33 有關刑法第190條之1環境污染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污染的對象包括空氣、土壤、河川或其他水體
(B)行為主體包括廠商或事業場所之負責人、受僱人
(C)污染須致生公共危險始成立犯罪
(D)本罪亦處罰過失犯


34(D).

34 有關刑法第13章偽造有價證券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意圖供行使偽造悠遊卡,並不會構成犯罪
(B)意圖供行使變造高鐵車票把座位從經濟艙變成商務艙,只要補差價並不構成犯罪
(C)意圖供行使偽造振興五倍券,不成立僞造有價證券罪
(D)偽造、變造之有價證券、郵票、印花稅票,不問屬於犯人與否,均需要宣告沒收


35(D).

35 關於刑法第210條之偽造私文書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文書係指任何形諸於文字之意思表達
(B)偽造係指變更真正文書之部分內容
(C)本罪僅保護文書內容之真實性
(D)偽造行為係指未得本人授權之製作文書行為


36(B).

36 甲於公園內見年僅5歲之乙女獨自一人玩耍,竟基於對乙性侵害之犯意,將乙強抱坐在其左腿上,乙不願意,一直推開甲,卻因力量太小,終遭甲伸手入乙運動褲內,以右手手指插入乙之陰道得逞。依實務見解,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刑法第228條利用權勢或機會性交罪
(B)刑法第222條加重強制性交罪
(C)刑法第225條乘機性交罪
(D)刑法第227條第1項對未滿14歲之女子為性交罪


37(C).

37 在一般超市販售下列何種物品,不成立刑法第235條散布播送販賣猥褻物品罪?
(A)有包裝封膜之內含人獸性交圖片之雜誌
(B)有包裝封膜之內含兒童性侵害圖片之雜誌
(C)有包裝封膜之內含女性上空裸照之雜誌
(D)有包裝封膜之內含暴力性虐待圖片之雜誌


38(C).

38 對和誘及略誘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和略是遭到引誘的人數總合
(B)略誘是約略輕度的引誘
(C)略誘是以非和平之手段予以誘拐
(D)和誘與略誘都是違反被害人的意思


39(D).

39 有關刑法殺人罪章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殺人罪之行為客體,限於出生後、死亡前之自然人
(B)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者,依殺人罪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C)刑法第274條生母殺嬰罪之行為客體,包括甫生產後之嬰兒
(D)計程車司機超速駕駛而過失致人於死者,成立業務過失致死罪


40(C).

40 有關遺棄罪相關規定之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阻斷無自救能力之人逃生之機會,屬不作為遺棄行為
(B)車禍重傷確定必將死亡之人,不屬本罪之無自救能力之人
(C)依實務見解,遺棄罪所謂之法令、契約所生的保護義務,不包含無因管理的情況
(D)甫出生3日之嬰兒,因可自行呼吸,不屬本罪之無自救能力之人


41(A).

41 關於妨害秘密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未得他人同意,以肉眼偷窺他人洗澡者,構成刑法第315條之1窺視罪
(B)無故開拆他人內為銀行帳單之封緘信函者,構成刑法第315條妨害書信秘密罪
(C)以光照方式透視而窺視他人封緘信函之內容者,構成刑法第315條妨害書信秘密罪
(D)未得他人同意,以智慧型手機拍攝他人短裙下之臀部者,構成刑法第315條之1竊錄罪


42(B).

42 下列情形中,何種誹謗行為之手段不構成刑法第310條第2項之加重誹謗罪?
(A)將誹謗內容刊登於報紙
(B)將誹謗內容於公開播送之廣播節目中口頭說明
(C)將誹謗內容繪製為諷刺漫畫
(D)將誹謗內容以文字發表於公開之網路社群媒體


43(A).

43 依實務見解,下列何種情況不屬於窺視竊聽竊錄罪中的「非公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
(A)在捷運上用手機偷拍偶遇影星的照片
(B)在高鐵上用手機偷錄女性裙底風光
(C)使用GPS紀錄器記錄配偶3個月車輛行駛的路線
(D)使用無人機從高處拍攝他人在住家的內部活動


44(A).

44 關於竊盜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竊盜罪係以他人之動產及不動產為行為客體
(B)在百貨公司試穿皮鞋後,將皮鞋穿走據為己有,成立竊盜罪
(C)甲未得同意而取走他人之雞,再予以殺害而食用,成立竊盜罪
(D)甲未得友人乙之同意,盜打乙的行動電話,不成立竊盜罪


45(A).

45 甲、乙兩人一同進入百貨公司,見某收銀臺無人看守,由乙把風,甲將收銀機中之千元大鈔取走。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成立普通竊盜罪
(B)成立加重竊盜罪
(C)成立普通搶奪罪
(D)成立加重搶奪罪


46(B).

46 甲在公園內見一婦女手提名牌皮包而上前搶奪,得手後隨即逃跑。乙聽見婦女呼救,便奮勇追捕而與甲發生扭打,甲為保有該皮包,遂將乙打昏而帶著皮包離去。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成立刑法第328條強盜罪
(B)成立刑法第329條準強盜罪
(C)成立刑法第326條加重搶奪罪
(D)成立刑法第330條加重強盜罪


47(C).

47 鄰人有貓,十分可愛。甲返家,見鄰人飼養之貓走失竟跑來自宅中,被樹叢絆住無法掙脫,甲救下小貓,並將該貓據為己有。關於甲之行為,下列何者正確?
(A)不成立犯罪
(B)成立竊盜罪
(C)成立侵占遺失物罪
(D)成立贓物罪


48(C).

48 甲擔任快遞人員,運送包裹至某公益基金會的過程中,起了貪念而取走該包裹,未將該包裹交付該基金會。依實務見解,甲成立何罪?
(A)刑法第321條第1項加重竊盜罪
(B)刑法第336條第1項公益侵占罪
(C)刑法第336條第2項業務侵占罪
(D)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


49(D).

49 甲經過汽車旅館,偶見公司主管乙之車從汽車旅館駛出,乃利用變音器致電乙,佯稱手握乙外遇證據,並指出何日何時自何汽車旅館出入,要求匯款10萬元,否則將公諸於世。乙驚恐,立刻匯款。關於甲之行為,下列何者正確?
(A)成立偽造文書罪
(B)成立搶奪罪
(C)成立竊拍竊錄罪
(D)成立恐嚇取財罪


50(C).

50 下列行為,何者不構成刑法第358條非法侵入電腦罪?
(A)無故輸入他人帳號密碼
(B)無故利用電腦系統之漏洞
(C)無故使用他人未設定密碼之電腦
(D)無故破解使用電腦之保護措施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四等_法警:刑法概要#116437-阿摩線上測驗

Vivi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