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街口支付已經修復,再請各位摩友使用看看。
阿摩:後悔過去,不如奮鬥將來
100
(5 分53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特定試卷】112 年 - 112 新北市國民小學暨幼兒園教師甄選試題:教育專業測驗#118898112 年 - 112 新竹市國民中學教師聯合甄選試題:教育科目#118857112 年 - 112 ..(26~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4. 班級經營是教師的重要能力,請問以下那一種班級教師與家長溝通的策略,最被教師普遍使用,且最能使家長瞭解其子女每日在校的情況、教學進度、家庭作業及常 規表現?
(A)家庭聯絡簿
(B)電話溝通
(C)家庭訪視
(D)班級通訊


2(C).

50. 潛在課程的敘述,何者最正確?
(A)潛在課程就是懸缺課程
(B)潛在課程屬於正式課程
(C)教師的身教屬於潛在課程
(D)潛在課程是負面的學習結果


3(C).

92. 教師進行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時應掌握之原則,以下何者正確? ㄅ、進行「以終為始」的課程設計 ㄆ、減少學生嘗試與冒險的機會 ㄇ、洞悉問題本質、瞭解學生的位置 ㄈ、重視電腦技能、完整背誦的能力 ㄉ、指導學生學習策略、重視學習方法的培養
(A)ㄅ、ㄆ、ㄈ
(B)ㄆ、ㄈ、ㄉ
(C)ㄅ、ㄇ、ㄉ
(D)ㄆ、ㄇ、ㄈ。


4(C).

25. 學校發生疑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學校知悉後,至遲應於幾小時內向當地直轄市、縣(市)教 育主管機關通報?
(A) 6 小時
(B) 12 小時
(C) 24 小時
(D) 36 小時


5(B).

7. 班親會時,老師想要向家長解釋「學生在學校中習得適應社會的價值與規範」的歷程 與概念。請問,老師可用哪一個概念進行解釋?
(A)階層化(stratification)
(B)社會化(socialization)
(C)集中化(centralization)
(D)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6(C).

16. 教師擁有強制權、酬賞權、法職權、參照權與專家權等權力,下列有關教師運用權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A)為了建立教師權威與行使專家權,不應容許學生上課時挑戰教師的專業知識。
(B)教師可以利用酬賞權來體罰那些成績表現不好的學生
(C)教師雖可活用權力,但執行時仍需以不損害學生的學習權與受教權等為前 提。
(D)因為教師擁有法職權,可自由決定教學內容與方式,所以在教學中推薦自己 喜愛的政黨並無不妥。


7(B).

23. 過去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訂定了「本土語文」的分段能力指標及實施要點, 之後108課綱更將「新住民語文」也列入其中。下列哪一敘述能說明此種轉變現象?
(A)潛在課程轉變為空無課程
(B)空無課程轉變為正式課程
(C)外顯課程轉變為空無課程
(D)正式課程轉變為非正式課程


8(B).

28. 自主學習是十二年國教課綱的重要主張,請問下列對自主學習的敘述何者不適當:
(A)如何引發學生對各 領域課程教學的興趣,也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之ㄧ
(B)自主學習意味著學生為主體,教師不需提 供學生任何指導
(C)自主學習的安排與設計可以發生在部定課程,也可以發生在彈性學習課程
(D)新型冠 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導致許多國家的學校停課,也讓世界各國更加重視學生自主學習及其自主學 習工具的開發


9(B).

4.溝通是學校運作過程中的重要元素,教育行政溝通理論提及最重要的溝通原則莫過於「雙面俱陳」。請問在雙面俱陳時, 以下哪一種效果較佳?
(A)先對溝通的議題提出更多質疑,形成對方壓力
(B)先提正面論述,再提反面論述,最後相互協商、妥協
(C)先提出問題脈絡,進一步要求對方配合自己的論述
(D)先討論對方的缺失,再加以批判。


10(B).

7.陳老師發現女學生在校內廁所遭遇校外人士性騷擾,除盡速通知學校行政人員外,學校應依「性別平等教育法」於多 少時間內進行通報?
(A)12 小時
(B)24 小時
(C)36 小時
(D)48 小時。


11(A).

32.下列哪一位學生的學習策略,對學習遷移較沒有幫助?
(A)小明一遍一遍地重複背誦以增強記憶
(B)小華把學習內容應用在實際生活情境
(C)小英運用先前的知識去理解所學的主題
(D)小美將抽象的概念與原理和具體的事例產生連結。


12(B).

63.教學是有意的活動(teaching as intentional activity),其含意是指下列何者?
(A)教學要依循固定步驟
(B)教學活動有其要達成的目標
(C)教學要先考慮學校現有資源
(D)只要老師盡力教學必定會成功。


13(D).

67.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要以擴散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哪一個問題比較合適?
(A)資源回收分類有哪些?
(B)台灣的海岸線共有多長?
(C)詩和散文有什麼差別?
(D)如果你是校長會如何美化校園?


14(B).

12、曉華在進行閱讀時,不時會反問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內容所要陳述的意涵,請問曉華使用下列哪一項策略呢?
(A)組織策略
(B)後設認知策略
(C)複誦策略
(D)精緻化策略


15(A).

32、黃老師自認遵照學校規定實施正常教學,嚴格執行班級常規和紀律,並勤於督導、管教學生行為,卻不受學生 歡迎,惹得家長到處陳情,造成班級氣氛躁動不安。學年度結束,黃老師經由校事會議決議送學校考核委員 會,被考核四條三款(留支原薪)。請問,在收到考核通知書 30 天內,黃老師可以尋求何種救濟管道?
(A)備妥資料提教師申訴
(B)提起侵權損害的賠償
(C)提出國家賠償的訴訟
(D)召開記者會陳訴冤情


16(B).

92.若要學生具備理解監控的能力,培養其後設認知,下列哪些作法最符合後設認知的概念?
(A)學生用螢光筆劃重點,並加以背誦
(B)學生反問自己哪裡讀不懂、讀不懂該怎麼辦
(C)在長期記憶中比對相同點,減少失誤
(D)運用數位朗讀的功能,讓電腦自動讀出聲音,減少閱讀數位載具的時間以保護視力


17(C).

7. 上課時,小華一直發出聲音,干擾林老師上課。林老師多次勸阻仍不見效果,而且老師 發現只要一勸阻,小華就會故意發出更多、更大的聲音。為此,今天上課時,林老師改 變方式,當小華再次發出聲音時,林老師仍繼續上課,不為所動;幾次之後,小華自覺 無趣,竟然就安靜上課了。試問,林老師糾正小華此行為的作法,符合下列哪一個理論 主張?
(A)正增強
(B)負增強
(C)消弱
(D)懲罰。


18(B).

12. 呂老師依課程所設定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與其他資料 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此屬於何種評量方式?
(A)紙筆測驗
(B)檔案評量
(C)實作評量
(D)表單評量。


19(D).

50.以下何者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所揭示之基本理念?
(A)自發
(B)互動
(C)共好
(D)理解


20(C).

32. 吳教師接受某校聘任為專任教師後,依有關法令及學校章則之規定,她享有相關權利與義務,而下列何者有誤?
(A)她可以參加學校教師會辦理的增能活動
(B)她可對學校教學提出興革意見
(C)她必須遵從資深老師與家長對其教學方法的要求
(D)她可以拒絕學校推派參加跨校聯誼活動


21(B).

題組
壹、 情境描述
       小明現在國小五年級,在學校學習成績優秀,尤其是數學和自然成績最佳,只是在班上人際關係差,同學不喜歡他,因 為他在上課時經常出現一些怪動作,如:搖頭、晃手、敲手……等自我刺激行為,有時同學指正他,或向老師報告,他會拿小刀或木棍作勢要打人,班級老師無法處理,只有求助輔導老師介入處理。 輔導老師與小明會談,老師先肯定小明數學及自然成績優秀,小明很高興告訴老師說:「因為我爸爸是醫生,我希望長大 後也要當醫師,所以我數學及自然成績很好,因為媽媽說要當醫生一定要有好成績,尤其是數學自然成績要很好,將來才能考上醫學院。」
       輔導老師進一步了解小明班級上課狀況,小明說:「因為同學去向老師報告,老師就會通知媽媽,而且我覺得會影響老師 對我壞印象,而且媽媽知道後會懲罰我,一直寫功課,不讓我玩遊戲。其實從小我很討厭媽媽只關心我的成績,限制我的小動作,但是我一緊張或生氣,我就會出現這些動作。我努力學習數學和自然,讓媽媽覺得我很聽話。其實好幾次我都想從樓上跳下去。老師你不可以告訴我媽媽這些事,不然媽媽就不喜歡我了!」

【題組】14. 當自閉症學生出現如搖頭、晃手、敲手……等自我刺激行為,下列哪一項為教師較適當的處置方式?
(A)自我刺激行為太難改變,應予以忽略。
(B)分析行為的原因,給予教學或輔導上的調整。
(C)為避免其他同學學習模仿,故將他隔離。
(D)使用行為改變技術中之「懲罰」,當出現自我刺激行為,立刻給予嫌惡刺激。


22(B).

44. 為建立友善校園,教師應具備辨識及處理校園霸凌的能力。下列有關霸凌類型的敘述,何者正確?
(A)青青常常嘲笑子衿身體肥胖,走起路來四肢不協調,是肢體霸凌
(B)青青聯合班上其他同學,分組時故意不和子衿同組,是關係霸凌
(C)青青因子衿不幫他寫功課,要其他同學不跟子衿玩,是反擊霸凌
(D)青青透過網路賣虛擬貨幣,收子衿錢後未交付貨幣,是網路霸凌


23(B).

16. 小明的父母常常用威脅、體罰的方式管教小明,鮮少在意小明本身的想法。請問小明的父母是屬於何種管教類型?
(A)寬容教養型
(B)獨斷教養型
(C)冷漠教養型
(D)混合教養型


24(D).

10. 教師在編製自然評量考卷時,為顧及評量內容的有效性,需要透過哪一種 表格,來檢視教學內容與目標是否達成?
(A)教學觀察表
(B)學生自評表
(C)軼事紀錄表
(D)雙向細目表


25(A).

19. 陳老師設計測驗以瞭解學生的認知錯誤型態時,發現晶晶在「6+6÷3=?」這題的答案寫成 「4」(原答案應為「8」),因而得知晶晶需加強「先乘除,後加減」的知識概念。該測驗 較屬於下列哪一評量類型?
(A) 診斷性評量
(B) 總結性評量
(C) 最佳表現評量
(D) 典型表現評量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特定試卷】112 年 - 112 新北市國民小學暨幼兒園教師甄選試題:教育專業測驗#118898112 年 - 112 新竹市國民中學教師聯合甄選試題:教育科目#118857112 年 - 112 ..(26~50)-阿摩線上測驗

謝秀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