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長的路上不是我有話要說,而是聽得懂、看得懂
40
(1 分2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X


16.下列各組「 」內注音符號所表示的字,字形相同的是:
(A)保密防「ㄉㄧㄝˊ」∕「ㄉㄧㄝˊ」報人員
(B)功虧一「ㄎㄨㄟˋ」∕不虞「ㄎㄨㄟˋ」乏
(C)眼花「ㄌㄧㄠˊ」亂∕「ㄌㄧㄠˊ」草行事
(D)侷促一「ㄩˊ」∕負「ㄩˊ」頑抗。 .


2(A).
X


25-26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5-26題。
甲、看他,無助地獨靠著銅柱/血從傷口大口地噴出/此生,咳,已不能再回燕市/和屠狗的弟兄們醉裡悲歌/只留下,發光的一個名字/燙痛六國志士的嘴唇/遍天下的豪傑阿,誰來救他?/重瞳還正在學書學劍/隆準在市上還醉臥未醒/破關的,誰料到,是這兩位少年?/陳勝幾時才結交吳廣?/亡國已三年,可恨那韓公子/幾時,才找到狙擊的力士?/百二斤重的大椎劈空一揮/也不到這暴君的冕頂/博浪沙,天色還未明/橋上正守候著那褐衣的老人/鞋踢在橋下,兵書揣在懷裡/說星空一天,棋佈滿地/這一局陰幢幢的長夜一過/贏家的棋 變輸家的棋/關外所有的公雞都在等/第一發曙光從千面黑旗下赫赫地轟出。(余光中 詩)
乙、他是黑夜中/陡然迸發起來的/一團天火/從江東熊熊焚燒到阿房宮/最後自火中提煉出/一個霸氣磅礡的/名字/錯就錯在那杯溫酒/沒有把鴻門燃成/一冊楚國史/讓隱形的蛟龍/銜著江山/遁入山間莽草/他手上捧著的/只是一雙致命的白璧。(淡瑩 詩)

【題組】26.對於甲、乙二詩的敘述,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甲、乙二詩的寫作背景皆為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時
(B)甲詩「隆準在市上還醉臥未醒」與乙詩「隱形的蛟龍」皆指漢高祖劉邦
(C)甲詩「發光的一個名字」與乙詩「一個霸氣磅礡的/名字」中的「名字」皆指西楚霸王項羽
(D)乙詩「錯就錯在那杯溫酒/沒有把鴻門燃成/一冊楚國史」是造成甲詩「贏家的棋變輸家的棋」的原因


3(C).

5.黃明志〈漂向北方〉:「我漂向北方/別問我家鄉/高聳古老的城牆/擋不住憂傷/ 我漂向北方/家人是否無恙/肩上沉重的行囊/盛滿了惆悵」,下列哪一個選項的 詩句所描寫的心境與這首歌詞相似?
(A)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B)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C)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D)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4(B).
X


13.下列哪一個選項中的「向」字,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中的「向」字,意義相近?
(A)「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呂氏春秋.察今》)
(B)「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李商隱〈登樂遊原〉)
(C)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斷句〉)
(D)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李斯〈諫逐客書〉)


5(D).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31-35 題。 
       有人主張文字的演進,是由圖畫演進為表意,再演進為表音。這是「起於圖畫、 終於音聲」的一種見解,這解釋了某些拼音文字的演進歷程。不過,這樣的文字就只 剩下「音」 ,以及因「音」而偶發的一些聯想了。如此的發展到了極致,變成了純粹理性 的編碼系統,文化積澱的痕跡便消失了,也就喪失了文明創造中最可貴的精華── 人文性。中國文字不一樣,數千年來還在不斷的增長、生發。這種「增長的人文性」, 源於中國文字的最大特點,那就是「方塊化」。
      中國文字是方塊文字,與其他圖畫文字,如古埃及文字,從一開始就走上不同的演化道路。 古埃及文字是「成幅」表現的(如圖一),共組成一圖的各個部件,沒有明確的獨立地位,只是零件。 這些零件 ,最終成為「 詞 」的 很少,多半成了無意義的音符。而中國文字的「方塊」則是將原始圖畫中的部件抽象化並獨立出來,一個方塊字就是 一個表述的基本單位,成了一個個獨立自主的「詞」。 將「圖畫」從「具象」到「抽象」,從「形象思維」到「概念思維」,這是一種文明程度的提升、人文性的展現。
     所以,有多少中國字,就有多少最基本的概念。中國字的傳承,經過幾千年的孳乳 派生,產生了概念和語義、語用上的種種變化。一個字,就有著一部自己的演變史。 (改寫自許進雄《字字有來頭:文字學家的殷墟筆記──人生歷程與信仰篇》,中央 研究院院士何大安推薦序)60f4dc8cef91c.jpg

【題組】35.圖一在全文中具有什麼功能?
(A)引起閱讀動機
(B)解釋主要概念
(C) 比較古今異同
(D)呈現不同觀點


6(C).
X


3. (甲)放假日在家打電動「殺時間」。 (乙)206 地震,維冠受災戶嚇得直唸「南無」阿彌陀佛。
(丙)縱使不捨還是得說「莎約娜拉」。 (丁)他中了樂透頭獎覺得「奇檬子」好爽。
(戊)他愛吃「壽司」但不愛「三明治」。 (己)他是影劇圈的「新鮮人」。
請問上述「」內的語詞,屬於音譯外來語者共有
(A)二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7(A).
X


4. 下列文句中有關修辭技巧的描述何者正確﹖
(A)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字義雙關
(B)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情似「儂」愁: 方言的飛白
(C)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擬人化
(D)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誇飾。


8(C).
X


9. 請問有關詩詞名句與作者的對應,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B)李清照╱春蠶到死絲方 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C)歐陽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D)李煜╱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9(C).
X


18. 下列詞組「 」中的讀音,何者相同?
(A)針「砭」時弊/自「貶」身價
(B)越俎代「庖」/援「枹」而鼓
(C)「稗」官野史/「裨」 補闕漏
(D)白沙在「涅」/阢「隉」不安。


10(C).
X


21. 下列各句,何者沒有錯字?
(A)經過一場股權鬥爭之後,王董在公司的地位汲汲可危。
(B)這樁貪污案被媒體批露後,一時之間群 情譁然。
(C)有些人處心積慮,一味謀取暴利,枉顧社會責任。
(D)他在多年以前就提出了科技整合的概念,真是具有真知灼見。


11(D).
X


23. 下列各句中「 」的解釋,何者正確?
(A)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出征的士兵。
(B)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 山」之業:帝王藏書之府。
(C)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相互扶持出遊。
(D)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體 態美好之意。


12(C).
X


26. 「□□□□,下自成蹊」,空格處應填?
(A)物換星移
(B)桃李不言
(C)摩肩接踵
(D)跬步千里。


13(C).
X


◎閱讀下列文章,回答 48~50 題
       盧生欠伸而悟,見其身方偃於邸舍,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故。生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也?」翁謂生曰:「人生之適,亦如是矣。」生憮然良久,謝曰:「夫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盡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沈既濟 <枕中記>節錄)

【題組】50. 從文中推測,盧生領悟到了什麼?
(A)人生苦短,要勇於追求理想。
(B)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
(C)人的一生彷彿夢境,稍縱即逝。
(D)人的欲望深不可測,要謹慎面對。


14(D).
X


1. 下列何組讀音不同?
(A)烘「焙」/「倍」數
(B)牌「坊」/「彷」彿
(C)賄「賂」/賽「璐璐」
(D)「莘莘」學子/庭院「深深」。


15(C).

2.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 學。」句中前後兩個嚴字,分別作何解釋?
(A)嚴格/嚴格
(B)請益/請益
(C) 尊敬/尊敬
(D) 親近/親近。


16(D).

2.「謙稱」是一種表示謙遜的稱呼,下列哪一個選項「 」中的詞語屬於謙稱?
(A)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獻之子罕(《韓非子.喻老》)
(B)友山「鄙吝」不堪,此處不曾舍半分(李贄〈與城老書〉)
(C)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三國演義》)
(D)乾坤六爻圖位,「鄙意」亦有未曉處,更乞誨示。(朱熹〈答程可久〉)


17(C).

11.依據現行行政院公布《文書處理手冊》,下列哪一個選項的用字完全正確?
(A)學務處「雇用」專案助理一名,協助執行深耕「計劃」
(B)得於接受處「分」書後十日向該管第一審法院「申」請交付審判
(C)「訂定」每週工作總時數上限規範,收到行政命令應「澈底」執行
(D)文學院下「置」哲學、歷史學、日本語文學三系,各「設」主任一人


18(B).
X


13.下列哪一個選項中的「向」字,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中 的「向」字,意義相近?
(A)「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李商隱〈登樂遊原〉)
(B)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斷句〉)
(C)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白居易〈琵琶行〉)
(D)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李斯〈諫逐客書〉) 


19(B).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18-20 題。
    記得小學四年級以前寫自己的名字是「楨」,導師說我是女生,應改成「嫃」
,從此我寫自己的名字都是「嫃」。直到高中入學被一位大嬸譏笑:「連自己的名字都寫錯。」此生第一次翻看戶口名簿,果然是「媜」。
    可惜因多次播遷,已無任何文件可以證明我的名字曾寫成「楨」與「嫃」。日前查詢國小國中名冊,所留檔案皆是「媜」,戶政單位手抄戶籍登記簿上也是「媜」,並無改名註記。
     姓名乃標示「我是誰」之首端。「媜」字神祕莫測,《康熙字典》才找得到,讀音如「爭」非「真」。折騰到十七歲,字寫對了,會念了,但不知是什麼意思。……大學時上聲韻學,得知「媜」字確實念「爭」,義為「女字」,女子名字。撰聯名家張佛千先生曾以我名為題賜下一聯:「文章高詣貴在簡,女子美字古曰媜。」蘊涵勉勵之意。女子美字,既云女子有個美好的名字,又可衍義為寫得一手好字,再撮要假借為博得「文章美名」的女子,誰云不宜。
    貞,會意字,甲骨文字形似一口寶鼎加上一支神杖「卜」形,相合而為:依據鼎內火炙變化而察看神跡。遠古殷商,無事不占卜,貞人即卜人,卜者釋義需求正確、堅定,故衍生貞定、堅貞、貞節之辭,所指皆是不可動搖的精神境界。《康熙字典》收有「媜」字,自字面推想,从女从貞,寓意品德貞潔女子,然我更愛這麼想:一個善占卜的女巫。而「簡」本是遠古用來書寫的狹長竹片,既簡且媜,一個聚精會神觀察大鼎內火炙變化再將占卜結果寫在竹片上的女巫形象,躍然而出。(改寫自簡媜〈迷霧中,呼喚我的名字〉)

【題組】20.作者在文中自述對自己喜歡怎麼聯想?
(A)簡是表示簡潔,文章貴在簡潔
(B)媜的意象比楨和嫃更適合作者的個性
(C)媜是女名,所以可聯想為女巫的稱呼
(D)書寫用的竹片叫簡,她名字的簡是竹簡


20(C).

閱讀下文後,回答 26-30 題。
6270a828c61e4.jpg6270a82f976bd.jpg

【題組】26.依據資料甲,下列關於鄭崇和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十九歲時,隨祖父、父親、叔叔遷居後龍
(B)生前即因兒子們功名有成,晉升為通奉大夫
(C)長子由大房過繼,是鄭家家業發達關鍵人物之一
(D)妻子姓陳,仙逝較早,故於鄭崇和過世後才同葬


21(A).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一般人不瞭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係,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例如韓愈在月夜裡聽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韓愈建議「敲」字為佳。這段文字因緣傳為美談,於今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他彷彿是乘月夜訪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關鍵在於哪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改寫自朱光潛《談文學》)
王夫之《薑齋詩話》云:「『僧敲月下門』,只是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縱令形容酷似,何嘗毫髮關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會心,則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靈妙,何勞擬議哉?」王夫之以為詩中佳境,對詩人而言,不可「預擬」,初無定景,初非想得,否則,「只是措大燈窗下鑽故紙物事」,或者「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了」。佳句乃當時情景,即詩人「即景會心」、「因景因情」時所拾得,「何勞擬議哉」?(改寫自蕭馳《聖道與詩心》)

【題組】3.依據甲、乙二文,下列敘述最不適當的是:
(A)王夫之、朱光潛均認為推敲文字首重全 詩情 調 一致 , 才能 臻 至 自 然靈 妙
(B)王 夫之 認 為在 文字 上 沉吟 推 敲, 即 使 最終 文 辭巧 妙 ,仍 非 出 自 真 實情 感
(C)朱 光潛 懷 疑僧 敲月 下 門未 必 比僧 推 月 下門 更 好, 王 夫之 則 未 做 高 下評 判
(D)朱 光潛 強 調文 字上 的 斟酌 與 推敲 , 其 實更 動 後表 現 的是 不 同 的 思 想情 感


22(B).

【題組】4.作者認為「推」字和「敲」字哪個比較好,關鍵取決於下列哪一項?
(A)文學學者的權威意見
(B)是否與全詩意境相符
(C)古今評論家認可程度
(D)文字本身的諧音優美


23(C).

【題組】5.根據文章,推敲文字的核心在於什麼?
(A)追求文字的流暢和優美
(B)遵循規範的修辭和文法
(C)思想情感的關聯和境地符合
(D)追求與經典前人相合


24(A).

閱讀下文後,回答11-15題
人為萬物之靈,志有萬端之異。學琴學詩均從所好,工書工畫各有專長,是故咳唾珠玉,謫仙闢詩學之源;節奏鏗鏘,蔡女撰胡笳之拍,此皆不墮聰明,而有志 竟成者也。若夫銀鈎鐵畫,固屬難窺;儷白妃青,亦非易事。余因停機教子之餘, 調藥助夫之暇,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 庶幾秋姿不老,四座流芬,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竟率意而鴉塗,莫自知其 鳩拙云爾!(張李德和〈畫菊自序〉)
茲就詞章論,世多訾女子之作,大抵裁紅刻翠,寫怨言情,千篇一律,不脫閨人 口吻者。予以為抒寫性情,本應各如其分,惟須推陳出新,不襲窠臼,尤貴格律 雋雅,情性真切,即為佳作。詩中之溫、李,詞中之周、柳,皆以柔豔擅長,男 子且然,況於女子寫其本色,亦復何妨?(呂碧城〈女界近況雜談〉)呂碧城(1883 ~1943),被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題組】11.依據甲文,關於作者自述「莫自知其鳩拙云爾」的心態,最不可能的是:
(A)無法預先了解後人對自己畫作的評價,也就不在意任何評論
(B)既然有志於丹青之道,總要努力以赴,愚拙與否便毋須介懷
(C)只能利用相夫教子以外的時間從事創作,故自婉言技巧尚拙
(D)以率意塗抹謙稱自己的畫作,凸顯想要創作的欲望非常強烈


25(C).

閱讀下文後,回答16-20題
周處生時或死後沒有多久,便有關於他的軼聞流傳。 
如孔約《志怪》云:「義興有邪足虎,溪渚長橋有蒼蛟,並大啖人,並郭西周, 時謂郡中三害。周即處也。」又如祖台之《志怪》所述:「義興郡溪渚長橋下有 蒼蛟吞啖人,周處執劍橋側伺。久之,遇出,於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 創,流血滿溪,自郡渚至太湖句浦乃死。」 
兩書均成於東晉時期,時間相近。同一件事,何以在記述上各有其偏重之處?
《世說新語》則結合「三害」與「斬蛟」,並增加「殺虎」情節,使傳說更為完 整:周處年少時,兇彊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 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 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 改意……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固定了「義興三害→周處射虎斬蛟→周處幡然悔悟、改過自新」的情節單元,成為後世「周處除三害」傳說的「基型」。(改寫自羅景文〈周處傳說探究〉)

【題組】16.上文有甲、乙、丙、丁四處標記。依據文意,「蓋由民間口傳,各記見 聞,彼此歧異,故是尋常事。」句應填在:
(A)甲
(B)乙
(C)丙
(D)丁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陳慧君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