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寧願錯在阿摩,贏在考場!
100
(1 分2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提出途徑-目標理論的是
(A)費德勒(F.E.Fiedler)
(B)豪斯(R.M.House)
(C)哈爾品(A.W.Halpin)
(D)史托迪爾(R.M.Stogdill)


2(A).

在教學時提供「前導組織」(advance organizer),其最主要的用意是?
(A)喚起學生舊經驗並與新學習做聯繫
(B)事前提示學習的重點
(C)幫忙學生回憶新學習的結果
(D)提供學生先備知識


3(A,B).

傳統上較偏重於兒童興趣與能力的課程組織是屬於
(A)螺旋式
(B)圓周式
(C)平行式
(D)直線式


4(A).

下列各項有關記憶的敘述,何者正確?
(A)感官收錄訊息後,再注意約20秒以內的記憶,稱為短期記憶
(B)長期記憶所保存的時間相當長,幾經練習可以記憶長遠
(C)感官收錄包含視、聽、嗅、味、觸覺等刺激的短期記憶
(D)短期記憶的容量相當有限,但是多加練習可以增加記憶的量與進入長期記憶。


5(C).

學習理論中認為學習是個體對事物經認識、辨別、理解而獲得新知識歷程的式哪一個學派的主張?
(A)外在歸因論
(B)互動學習論
(C)認知學習論
(D)情境學習論


6(B).

明清時期在民間興辦社學,其設立目的是主要是
(A)讓有意準備科舉考試的幼童及早開始學習
(B)失學青少年利用農閒時期讀書
(C)作為府州縣學的預備教育機構
(D)提供一般待業民眾的職業教育


7(A).

26探究教學的過程主要包括四步驟,分別是:甲.歸納通則;乙價值澄清和行動;丙.證明及應用;丁.引出動機及概念分析。試排出正確的教學步驟:
(A)丁甲丙乙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8(A).

34在情緒障礙的成因中,持「生物基因理念模式」的觀點,主張採用何種措施,以改善情緒障礙的情形?
(A)藥物治療、飲食控制
(B)心理分析、心理治療
(C)自我任務、生活空間訪談
(D)行為改變技術、再教育方案


9(D).

37國小老師欲評量學生的學習態度,最直接的量化方法是下列哪一種方法?
(A)紙筆測驗
(B)觀察記錄
(C)檢核表
(D)評定量表


10(A).

41下列有關教學與互動的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情境式學習(situatedlearning)的觀點認為,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學習的情境緊密連結而且很難應用於嶄新的情境
(B)全語言方法(whole-languageapproaches)意指某一學科的教學完全以語言作為溝通的媒介
(C)問題本位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著重問答歷程,教師應提出系列性的問題,以類似蘇格拉底的詰問法,進行師生問答對話
(D)觀點取替(perspective-taking)意指以某種嶄新的好觀點取代學習者舊有的不良觀點


11(C).

42下列哪一位班級經營學者,提出以「肢體語言」、「獎勵制度」、「有效幫助」的原則和程 序為焦點,幫助教師進行良好的班級經營?
(A)庫寧(J. Kounin)
(B)肯特(L. Canter)
(C)瓊斯(F.H. Jones)
(D) 基諾(H. Ginott)


12(C).

46教師在導正學生的目標,進行良好的班級管理時,使用以下哪一種班級經營比較適合其班級經營活動?
(A)安排教室環境的策略
(B)建立和諧溝通的策略
(C)建立教室規則的策略
(D)善用獎懲增強的策略


13(D).

47以下何者非我國憲法上對教育的規定?
(A)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
(B)中央有教育制度的立法及執行權
(C)公私立教育文化機關依法律受國家監督
(D)國民教育年限九年


14(A).

5. 大偉學完行為學派與認知學學派學習理論時,試著比較兩派學習理論的異同。根據訊息處理理論,他利用哪一種方法增進記憶?
(A)精進作用(Elaboration)
(B)事件情境(Context)
(C)中介歷程法
(D)關鍵字法 (Key-word)


15(D).

8. 國語課議論文的評量問題:「請分析此篇議論文是否為一篇好的議論文,請從議論文的基本要素加以說明」。此問題的認知層次相當於 Bloom(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哪一層次?。
(A)理解
(B)分析
(C)綜合
(D)評鑑


16(B).

16.在偏遠地區某學校中,學生多來自經濟弱勢家庭,從小因缺乏課業學習資源,使得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不佳。請問此現象接近下列何種課程批判論的觀點:
(A)國家再生產
(B)文化再生產
(C)族群再生產
(D)經濟再生產


17(C).

17.下列教學策略何者不適合用於自閉症學生?
(A)把要學生學習的事物劃分成很細的步驟,循序學習,避免干擾。
(B)要教「火車」這個概念時,實際帶學生去看火車比看圖片更好。
(C)要運用固定不變的學習過程,例如教「杯子」這個概念時要用固定的一個杯子,以免學生排斥與混淆。
(D)當學生出現暴力行為時,除了確保安全外,還要教導或替學生表達生氣的情緒或生氣的原因。


18(D).

22.依「資賦優異學生降低入學年齡縮短修業年限及升學辦法」之規定,除符合智能評量之要求外,還須進行下列那一項評量?
(A)同儕關係
(B)性向發展
(C)學習滿意度
(D)社會適應行為


19(B).

23.依「特殊教育法」之規定,特殊教育與相關服務措施之提供及設施之設置,應符合無障礙、融合及下列哪三化之精神?
(A)適性化、人性化、社區化
(B)適性化、個別化、社區化
(C)適性化、個別化、學區化
(D)適性化、人性化、學區化


20(B).

27.某位教育部長認為教育應給予兒童最大的自由,減少人為的干預,使其潛能充分發揮。請問這樣的教育目的觀點,最接近下列哪一種說法?
(A)預備說
(B)開展說
(C)生長說
(D)形式訓練說


21(D).

28.「有一位老師為了激勵學生努力完成家庭作業,在班上承諾:如果下週全班同學都完成作業,就請全班吃冰淇淋。哪知到了該週的某一天,老師偶然提早到校,卻發現全班學生都提早到校,且由成績好的學生幫忙其他同學抄寫完成作業。」從課程社會學的觀點,這個例子給我們什麼啟示?
(A)老師有意圖的達成了教學目標。
(B)學生的所有行為均在老師預期之內。
(C)這種學習經驗常只有短暫的效果。
(D)從學生學習經驗來說,這是課程的一部分。


22(C).

29.下列對教育機會均等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甲)教育階層化是一個自然現象。 (乙)每個學生都能上大學就是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現。 (丙)「教育優先區」政策是基於「積極的差別待遇」,希望幫助弱勢地區提昇教育品質。 (丁)Coleman(1966)的研究發現學生學業成就主要受家庭背景的影響,學校教育幾乎沒有影響,其後引發許多後續的研究。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23(A).

31.教導學生 know how,使其「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是符合下列哪一項教育規準?
(A)認知性
(B)釋明性
(C)價值性
(D)自願性


24(D).

34.最近有人提倡用會考制度來取代國中基測,以檢測學生學習結果。請問下列哪些國家有會考制度? (甲)美國 (乙)英國 (丙)法國 (丁)德國 (戊)芬蘭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戊
(C)甲、乙、丁、戊
(D)乙、丙、丁、戊


25(B).

73.Gordon在教師效能訓練中用以解決教室管理問題的策略,不包括
(A)「聽我說」策略處理教師問題
(B)用「焦點團體」確定問題特性
(C)「雙贏策略」處理師生共同問題
(D)「積極聆聽」處理學生問題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阿摩線上測驗

戰士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