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有把握現在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77
(2 分26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8.教師為明瞭學生的人際關係,因此採用社會計量法來了解學生的社交網絡。請問, 教師所用的社會計量法是屬於下列哪一種評量方式?
(A)同儕評鑑
(B)檔案評量
(C)標準化測驗
(D)自陳報告量表


2(B).

10.將若干性質相關的不同科目內容(如歷史、人類學與社會學)安排在「當代研究」 一門課內,此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組織方式?
(A)垂直組織
(B)水平組織
(C)螺旋組織
(D)同心圓組織


3(D).
X


23.某位老師在發展補救教學的成就測驗時,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及雙向細目表擬定若干題項,再邀集資深教師審題。其次,找一份類似的測驗一起比較測量結果。最後,分析期末成績與成就測驗分數兩者間的關係,以評估此一成就測驗的品質。請問,此位教師在編製過程中可能未考量下列哪一項效度?
(A)區別效度
(B)內容效度
(C)同時效度
(D)預測效度


4(B).

1.李老師在數學課以實例陳述正數與負數的加法,並示範計算過程。其目的是希望學生 能學到蓋聶(R. Gagné)所主張的哪一種心智技能?
(A)辨別
(B)原則
(C)具體概念
(D)定義概念


5(A).

10.姚老師在進行「牡丹社事件」的教學時,先講述當時事件發生的情況,再讓學生依 自訂主題去圖書館蒐集該事件的相關資料,而不是從歷史發展的脈絡去講述該事件。 他認為如此較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學習成效也會較佳。姚老師的做法屬於 哪一種組織教材原則?
(A)心理組織原則
(B)論理組織原則
(C)社會組織原則
(D)共同組織原則


6(C).

15.潘老師在設計八年級人權教育融入相關學習領域的課程時,將期望學生所要學習的 人權教育理論與實務內容,與其所任教學習領域既有的認知、情意、技能等內涵組織 在一起。此種作法符合課程組織的哪一規準?
(A)繼續性
(B)程序性
(C)統整性
(D)聯結性


7(D).
X


22.余老師在備課時發現教科書的部分內容,可能會對學生產生負面的潛在課程影響, 便與同儕教師共同設計不含潛在課程負面影響內涵的新方案,再加以實施。余老師的 做法,較屬於下列哪一課程實施的觀點?
(A)忠實觀
(B)締造觀
(C)情境觀
(D)調適觀


8(B).

29.胡老師藉甲測驗得知學生在團體中的相對表現。周老師則採用乙測驗評估學生的表現 是否達到預定的精熟標準。下列有關甲、乙測驗的敘述,何者較為正確?
(A)乙測驗分數的變異較大
(B)甲測驗常採用百分等級或標準分數的方式計分
(C)乙測驗應刪除過易或過難的試題,保留難易適中的試題
(D)甲測驗的內容應較為完整,每個教學目標包含多個試題


9(A).

15.下列哪些敘述較符合建構主義教學的原則與方法? 
甲、引發學生產生認知衝突 
乙、提供學生精熟學習的機會 
丙、營造有助於對話的教室氣氛 
丁、依照特定的教學流程與步驟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甄◆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陳翰霖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