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愧
92
(7 分8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警察◆警察法規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5 甲、乙兩人偷車後由甲駕駛贓車載乙離開,途中經警方盤查而乙催促甲儘速逃逸,甲亦意圖衝撞 執勤員警逃逸,警察丙依照警械使用條例第 4 條規定使用警械進行射擊,因迴避甲之衝撞而使得子彈彈道偏差而射傷坐於副駕駛座之乙。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警察丙應先使用警棍制止甲之駕駛行為,不得直接使用槍械
(B)警察丙之射擊違反比例原則
(C)乙係單純的乘客,故丙應成立傷害罪
(D)乙非警械使用條例第 11 條第 1 項中所規定之「第三人」,故不得請求補償


2(D).

29 警察人員依法執行勤務時,經常得進行查證身分,主要應依據下列何種法律進行攔檢?
(A)行政程序法
(B)行政執行法
(C)社會秩序維護法
(D)警察職權行使法


3(A).

22 甲因深夜大聲喧嘩妨礙公眾安寧而被該管警方依照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裁罰。甲對此裁罰不服。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之聲明異議可逕向該管簡易庭為之
(B)甲之聲明異議須以書狀敘明理由為之
(C)甲得於處分書送達之翌日起 5 日內聲明異議
(D)簡易庭若認為甲之聲明異議不符合法定程序但可補正時,應定期先命補正


4(B).

20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媒合性交易之行為如其情節重大者,得加重拘留至幾日?
(A)3日
(B)5日
(C)7日
(D) 10 日


5(B).

21 關於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10 條規定,對可能發生犯罪公共場所,得協調裝設監視器等工具蒐集資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以監視器蒐集資料須於符合法定要件下進行
(B)以監視器蒐集資料須以具體危害發生為前提
(C)以監視器蒐集資料有干預基本權之疑慮
(D)監視器蒐集資料之利用,適用目的拘束原則


6(B).

16有關行政執行法及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執行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執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因聲明異議而停止執行
(B)義務人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聲明異議,執行機關認其無理由者,送直接上級主管機關於 30 日內決定之,其直接上級主管機關為法務部
(C)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之執行,由警察機關為之。罰鍰逾期未完納者,由警察機關依法移送行政執行
(D)裁定停止營業或勒令歇業確定之案件,警察機關應於確定後即以執行通知單,命被處罰人於通知送達之翌日起,停止或歇閉其營業


7(B).

16 有關行政執行法及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執行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執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因聲明異議而停止執行
(B)義務人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聲明異議,執行機關認其無理由者,送直接上級主管機關於 30 日 內決定之,其直接上級主管機關為法務部
(C)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之執行,由警察機關為之。罰鍰逾期未完納者,由警察機關依法移送行政 執行
(D)裁定停止營業或勒令歇業確定之案件,警察機關應於確定後即以執行通知單,命被處罰人於通 知送達之翌日起,停止或歇閉其營業


8(C).

14 警察職權行使法關於異議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可強化警察即時反省及反應能力
(B)警察認為異議有理由者,應立即停止或更正執行行為
(C)警察認為異議無理由者,得送直接上級主管機關於 30 日內決定之
(D)經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請求時,警察應將異議之理由製作紀錄交付之


9(D).

48 依內政部警政署函頒之「警察人員使用槍械規範」之所定,警察之用槍類型有:持槍警戒、鳴槍制止、逕 行射擊等三種。在歹徒意圖奪取警察人員配槍或其他可能致人傷亡之裝備時,警察得採取上述那些用槍 類型?
(A)尚不得用槍
(B)只能持槍警戒
(C)得持槍警戒與鳴槍制止,但不得逕行射擊
(D)得持槍警戒、鳴槍制止,並得逕行射擊


10(B).

4. 下列有關《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29 條表示異議之敘述,何者錯誤:
(A)是否得補發異議紀錄表宜視當時處理員警是否依當事人之拒絕而停止執行職務,及其有無當場提出異議及請求給予等事實加以認定
(B)警察行使職權時,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當場如無異議之事實,亦有製作異議紀錄表之必要
(C)因當場表示異議,其目的在保障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表示意見之權利,強化警察即時反省 及反應能力
(D)《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29 條表示異議之規定,係基於警察行使職權具有即時性


11(B).

22 下列何者不屬於警察機關配備警械種類及規格表之警械?
(A)防暴網
(B)警察盾牌
(C)木質警棍
(D)警繩


12(C).

9 有關警察依法行使職權造成人民損失時之補償,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必須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特別犧牲,始得請求補償
(B)人民有可歸責之事由,得減免國家補償之金額
(C)以補償實際所受之一般損失為限
(D)對於損失補償之決定,得提起行政訴訟


13(A).

36.下列有關警察人員使用槍械規範之敘述,何者有誤?
(A) 警察使用槍械之判斷基準,應以用槍當時警察人員之用槍結果為主,事後調查或合理認知為輔。
(B) 警察人員執行各項職務時,研判自身或他人可能遭受襲擊時,得持槍警戒。
(C) 犯罪嫌疑人意圖逼近、挟持、攻擊警察人員或他人,或有其他不當舉動時,得鳴槍制止。
(D) 意圖奪取警察人員配槍或其他可能致人傷亡之裝備時,得逕行射擊。


14(A).

31. 下列何者非屬「警察機關配備警械種類及規格表」之警械?
(A)防護型噴霧器
(B)高壓噴水噴瓦斯車
(C)鎮撼(閃光)彈
(D)迫擊砲


15(A).

17.有關警察人員勤務加給之給與,係由下列何者定之?
(A)行政院
(B)內政部
(C)內政部會同銓敘部
(D)內政部會同各地方政府


16(D).

6. 主管機關於集會遊行許可核定通知書上記載:集會遊行場所不得擺設攤位或有其他商業營利行為,該記載之性質為何?
(A)觀念通知
(B)行政指導
(C)許可保留事後廢止權
(D)許可附加負擔


17(B).

22 依據警察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保安警察遇有必要派往地方時,應受當地行政首長之指揮、監督
(B)刑事警察兼受當地檢察官之指揮、監督,必要時亦受法官之監督
(C)警察行政人員之任用,以曾受警察教育或經中央考銓合格者為限
(D)警察依法行使之職權包括執行搜索、扣押、拘提、逮捕及市容整理


18(B).

12 有關行政執行法之管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受管束人不服管束措施,應即時提起抗告
(B)執行人員應即將管束原因及概略經過報告主管長官
(C)執行機關無須將管束原因,告知本人及其配偶、法定代理人或其指定之親友
(D)管束時間,不得逾 24 小時,但必要時得再延長之


19(B).

47 下列何種法規命令係由行政院定之?
(A)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B)行政執行法施行細則
(C)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
(D)槍砲彈藥刀械許可及管理辦法


20(B).

11. 下列保安警察總隊,何者已經內政部核准得就其所管區域內之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 行使管轄權?
(A)保安警察第一總隊
(B)保安警察第二總隊
(C)保安警察第三總隊
(D)保安警察第七總隊


21(C).

3. 有關地方警察機關預算編列等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現行我國警察預算之編列,依警察機關組織隸屬區分,由中央及地方政府分別編列
(B)直轄市、縣市警政及警衛之實施,係屬其自治事項,所需經費應由其自有財源優先編列預 算支應
(C)警政、警衛事務部分,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 109 條及第 110 條規定,屬由中央與地方 共同執行事項
(D)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 108 條規定,警察制度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或交由省縣執行之


22(C).

23. 警察職權行使法之立法目的,下列何者不屬之?
(A)維持公共秩序
(B)保護社會安全
(C)防止一切危害
(D)保障人民權益


23(A,C,D,E).

33.有關《警械使用條例》第 11 條第 3 項所稱第三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該第三人包括休假中,但見義勇為之警察人員
(B)與犯罪嫌疑人同車之人,如係單純之駕駛與乘客關係,犯罪嫌疑人衝撞警察,導致警察人員 開槍致乘客受有槍傷,該乘客並非該第三人
(C)該第三人包括路過之民眾、遭歹徒挾持之人
(D)該第三人不包括執行職務之警察人員
(E)該第三人不包括警察人員依據《警械使用條例》規定使用警械之相對人


24(B).
X


5. 現行警察機關組織概況,有關內政部警政署內部單位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內部單位區分業務單位與輔助單位
(B)內部單位掌理全國性警察業務,並辦理當鋪業及保全業管理之規劃、督導。
(C) 秘書室、人事室、統計室、政風室及法制室、公共關係室等,均屬輔助單位。
(D) 行政組、保安組、教育組、督察室等,均屬業務單位。


25(A,B,C,E).
X


39.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調查程序,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警察因民眾舉發,知有違反本法行為之嫌疑,應開始調查
(B)可為證據或應予沒入之物,應妥予保管,惟行為人逃逸而遺留現場者除外
(C)警察機關為調查違反本法行為之事實,得通知嫌疑人、證人或關係人到場
(D)證人經合法通知,有正當理由不能到場者,得強制其到場陳述意見
(E)訊問嫌疑人應在警察機關內實施,但於法定情形下,得於其他適當處所為之


快捷工具

警察◆警察法規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聖璁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