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的唯一之路,堅持、堅持、再堅持
100
(2 分57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甄◆教育基本概念難度:(201~2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27.下列何者在教育上提倡產婆法,重視思考的誘導?
(A)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亞里斯多德
(D)洛克。


2(C).

38.指導學生遵照心理學上練習原則,反覆操練,以臻純熟並力求正確的教學方法,謂之
(A)思考
(B)實驗
(C)練習
(D)發表教學法。


3(C).

10.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的需要是:
(A)安全感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我實現的需要
(D)尊榮感的需要


4(D).

9.在教育行動研究中,教師的角色是:
(A)研究設計者
(B)資料收集者
(C)教學實施者
(D)以上皆是


5(A).

101. 鷹架作用 ( Scaffolding ) 是哪位心理學者的主張?
(A)維高斯基( L.S. Vygotsky )
(B)皮亞傑( J. Piaget )
(C)迦納( H. Gardner )
(D)奧斯貝( D.P. Ausubel )


6(A).

123. 維果斯基(Vygotsky)主張適時的協助兒童認知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此稱為?
(A)鷹架作用
(B)增強作用
(C)前導作用
(D)類化作用


7(A).

185. 以下哪一種模仿是最簡單的模仿學習方式?
(A)直接模仿
(B)綜合模仿
(C)象徵模仿
(D)抽像模仿


8(C).

2.「學生在學習環境中,所學習到非預期或非計畫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範或態度」,此種課程稱之為何種課程?
(A)正式課程
(B)活動課程
(C)潛在課程
(D)空白課程


9(A).

36.希臘哲學家強調智德合一,創用產婆術,啟發式教學的學者是?
(A)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亞里斯多德
(D)坤體良


10(A).

那一位西方哲學家倡導產婆術教學
(A)蘇格拉底(Socrates)
(B)柏拉圖(Plato)
(C)西塞祿(Cicero)
(D)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11(C).

65.下列何者是老師在課堂上要避免的錯誤?
(A)從同理角度看待學生言行
(B)課程盡量與現實生活相連結
(C)對學生期望要低
(D)公平對待學生。


12(C).

50.就體育科教學而言,以下哪種教學方法有助於運動技能的純熟?
(A)發現教學法
(B)價值澄清法
(C)練習教學法
(D)發表教學法


13(A).

33.兒童喜歡讚美、點頭、微笑,這是屬於何種增強?
(A)社會增強
(B)物質增強
(C)負增強
(D)次級增強


14(C).

39.下列何者不是評量的原則?
(A)依據教學目標與內容
(B)兼顧歷程與目 標
(C)明確訂定考試失敗的比率
(D)評量內容要明確


15(B).

47.依照艾瑞克森(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論中哪個成長階段會產生對社會 角色混淆與自我認同適應問題?
(A)壯年
(B)青少年
(C)中年
(D)老年


16(C).

3. 蘇格拉底所採用的詰問法,又稱為
(A)歸納法
(B)自學法
(C)產婆法
(D)演繹法


17(B).

5. 黃老師相當重視自己任教環境佈置,請問,環境佈置屬於哪一種課程?
(A)正式課程
(B) 潛在課程
(C)本位課程
(D)彈性課程


18(C).

1.學校中校長與教師的「身教」可影響學生行為的改變,其屬於下列何種課程?
(A)正式課程  
(B)非正式課程  
(C)潛在課程  
(D)相關課程


19(D).

50. 學習領導是以學生學習為焦點的教師領導,或是以學生學習導向的教師領導,教師作為領導者,其進行方式是?
(A)透過參與學習社群、提升領導能力、合作與對話
(B)對於教室與學校整體產生互動影響
(C)引導同儕改進教學實踐,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
(D)以上皆是


20(D).

6.在學校班級之中常常出現各類型的小團體,而小團體亦發生有排斥與離間其他同學的真 實情況,是謂:
(A)肢體霸凌
(B)虛擬霸凌
(C)言語霸凌
(D)關係霸凌


21(A).

23. 在中國儒家學者中,何者提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曾子。


22(D).

15.我國目前的國民教育不包含哪個教育階段?
(A)國小
(B)國中
(C)高中
(D)大學 


23(D).

14.俗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強調何者對學習的影響力?
(A)遺傳
(B)性格
(C)社會期許
(D)環境。


24(B).

62.溝通是學校運作過程中的重要元素,教育行政溝通理論提及最重要的溝通原則莫過於「雙面俱陳」。請問在雙面俱陳 時,以下哪一種效果較佳?
(A)先對溝通的議題提出更多質疑,形成對方壓力
(B)先提正面論述,再提反面論述,最後相互協商、妥協
(C)先提出問題脈絡,進一步要求對方配合自己的論述
(D)先討論對方的缺失,再加以批判


25(A).

10.進入國小接受義務教育,是屬於下列何種教育類型?
(A)正規教育
(B)非正規教育
(C)非正式教育
(D)分流教育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甄◆教育基本概念難度:(201~225)-阿摩線上測驗

阿寶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