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與其讓青史成灰,不如讓青史留名。
92
(4 分8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難度:(5400~5424)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X


37、下列哪一個人物曾在北京大學擔任校長,捍衛學術自由、提倡女子教育及美育?
(A)蔣夢麟 
(B)蔡元培 
(C)張伯苓 
(D)胡適


2(B).

36.史塔佛賓(Stufflebeam,D.L.)的所提出的CIPP評鑑模式,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背景評鑑(contextevaluation)
(B)資訊評鑑(informationevaluation)

(C)過程評鑑(processevaluation)
(D)成果評鑑(productevaluation)


3(C).

37. 一個試題的鑑別度越大,表示其:
(A)試題越簡單
(B)試題越困難
(C)區辨力越高
(D)區辨力越低


4(D).
X


114. 皮亞傑將認知結構稱之為「基模」,而藉由何者的交互作用而改變基模
(A)組織與適應
(B)同化與調適
(C)同化與組織
(D)調適與適應


5(B).

56.學生未經請假或不明原因未到學校多久學校將列為中輟生通報?
(A)1日
(B)3日
(C)7日
(D)14日。


6(C).

14.「教育即生活」是何人所提出
(A) 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杜威
(D)斯賓塞


7(B).

91.教師在課堂上處罰學生不良行為的方式,會影響其他目睹此一處罰的學生的行為,此種現象一般稱為
(A)比馬龍效應
(B)漣漪效應
(C)破窗效應
(D)投射作用
(E)補償心理作用。


8(D).

26. 運用教室文化現象來分析師生互動的價值和行為,進而探討理想的教學型態,此為教育社會學常研究的哪一部份?
(A)社會階層
(B)校園倫理
(C)鉅觀研究
(D)微觀研究。


9(B).

18.提出「基模」、「適應」、「平衡」、「同化」等概念的心理學家是下列何者:
(A)布魯納;
(B)皮亞傑;
(C)桑代克;
(D)羅吉斯


10(D).

38. 迦納(H.Gardner)多元智慧(Multiple Intelligence),不包含下列何那一種智慧?
(A)肢體動覺智慧
(B)自省智慧
(C)空間智慧
(D)實踐智慧


11(C).

17. 根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語文領域(英語)修訂課程綱要,政府規定開始實施英語教學之年級為
(A)國小一年級
(B)幼稚園
(C)國小三年級
(D)國中一年級。


12(C).

25.「嬰兒就像一張白紙,需透過教育才可影響其行為」是哪一位教育家所言?
(A)皮亞傑(Piaget)
(B)盧梭(Rousseau)
(C)洛克(Locke)
(D)史欽納(Skinner)。


13(B).

2、主張「教育萬能」-即認為教育可以經由精密嚴謹的制約達成對於人類行為的全然塑造-是何種理論?
(A)神秘主義
(B)行為主義
(C)精神學派
(D)進步主義


14(B).

88. 伍校長為利於推動校務,廣為邀請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發展學校共同願景,是應用哪種行政決定模式:
(A)綜合掃描模式
(B)參與模式
(C)漸進模式
(D)理性模式


15(D).

1. 根據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國中時期的學生屬於下列哪一個發展階段?
(A)感覺運動期
(B)前運思期
(C)具體運思期
(D)形式運思期。


16(C).

49. 開車、打字、騎腳踏車等的能力都是保留在 (
(A)情節記憶
(B)語意記憶
(C)程序記憶
(D)長期記憶)內的技能。


17(B).

65. 下列有關「動態評量」的敘述,哪一個不正確?
(A)評量程序具有可變性
(B)偏重學習結果的評估
(C)評量歷程中可包含教學支持
(D)可以漸進提示的方式進行。


18(B).

28.近年來青少年濫用藥物情形日趨嚴重,但學校中並未教導學生有關藥物使用的課程,因此藥物使用教育是屬於何種 課程?
(A)正式課程
(B)懸缺課程
(C)空白課程
(D)潛在課程


19(D).

100.某校為某宗教團體進行宣傳,是違反以下哪一項法律的規定?
(A)國民教育法
(B)職業學校法
(C)高級中學法
(D)教育基本法


20(B).

福祿貝爾、裴斯塔洛齊、蒙特梭利等人所提倡的自然主義教育均受誰的思想影響?
(A)杜威
(B)盧梭
(C)洛克
(D)培根。


21(A).

109.評鑑的起點
(A)背景評鑑
(B)輸入評鑑
(C)過程評鑑
(D)成果評鑑----P.116


22(C).

14.我國於民國八十四年八月公佈『教師法』,該法規定中小學教師採
(A)派任制
(B)任用制
(C)聘任制
(D)合同制。


23(A).

55.課程著重爭議性議題,如宗教價值或種族歧視等問題的探討,其目的在於經由課程的實施,幫助學生瞭解下列何種能力?
(A)發覺社會問題並尋找解決之道
(B) 為未來社會生活而準備
(C)理解自我興趣以發展生涯
(D) 瞭解社會技術的變遷


24(A).

69.下列哪個目的是屬於教育的「內在目的」?
(A)自我實現
(B) 揚名顯親
(C) 明人倫
(D) 服務社會


25(C).

77. 下列何種評量方式最能顯現多元化、個別化、及適性化的特性?
(A)問答 
(B)辯論 
(C)學習檔案 
(D)口試。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難度:(5400~5424)-阿摩線上測驗

Kayla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