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成功只有兩步:開始行動、持續行動
100
(5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2、卡方檢定適用於那一種類型的資料?
(A)類別次數
(B)連續分數
(C)標準分數
(D)等第。


2(C).

6. 依據蓋聶(R. Gagne)對「學習結果」的分類,學生「能界定文化的概念」,係屬何種學習結果?
(A)語文知識(verbal information)
(B)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C)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
(D)態度(attitude)。


3(C).

14.卡泰爾與荷恩(Cattel & Horn)認為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最大差別是
(A)流體智力是解決抽象問題能力,晶體智力是解決具體問題能力
(B)流體智力是解決抽象問題能力,晶體智力是解決訊息處理技能
(C)流體智力是解決抽象問題能力,晶體智力是解決學業與生活經驗能力
(D)流體智力是普通能力,晶體智力是特殊能力。


4(C).

3. 依據傅雷瑞(P. Freire)對人的「意識覺醒」之說明,人們思考問題常過度簡化,對於過往依然存有強烈的情感,容易流於「爭辯」而非對話。這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意識?
(A)神奇意識(magic consciousness)
(B)半未轉移意識(semi-intransitive consciousness)
(C)素樸的轉移意識(naive transitive consciousness)
(D)批判的轉移意識(critically transitive consciousness)


5(D).

32. 下列有關懷德海(A. N. Whitehead)「教育節奏論」的說法,何者是正確的?
(A) 學習的第一個階段是「精確」(precision)階段
(B) 中學階段應該屬於「浪漫」(romance)階段
(C) 知識的教學呈現的是直線進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正、反、合辯證的過程
(D) 18-22 歲為「觸類旁通」(generalization)階段


6(A).

28. Philip W. Jackson在1968年所出版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書,啟發了後續對「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的研究。在這本名著中,他透過參與觀察與詮釋,歸納出學校生活中潛在課程的三大來源,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類型的潛在課程?
(A)學生在各項儀式活動中,學到秩序、應付與聽話等行為。
(B)學生在擁擠而資源有限的環境中,學到等待、克制與耐心等態度。
(C)學生在師生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中,學會迎合、欺瞞與服從等表現。
(D)學生在不斷受到獎懲的過程中,學會討好、掩飾、作弊與冷漠等行為。 .


7(C).

12. 在伊利奇(I. Illich)倡導「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的主張中,其認為學校 應被撤除的理由與下列哪一項論點最為契合?
(A) 學校將知識商品化,讓學生失去追求真理的機會
(B) 學校課程重視工具理性,而忽略了內在價值的啟迪
(C) 形成壓迫性的科層制度,會抑制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D) 學校教育忽視傳統文化的陶冶,而重視現實社會的利益


8(D).

36. 關於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的敘述,下列何者較正確?
(A) 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同義詞
(B) 同一個刻板印象,對高、低評價團體來說,產生的影響相同
(C) 經由事前告知,可減低因長憶記憶容量受限造成表現抑制的結果
(D) 發生於能力評量情境,深受「我(們)認為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與評價」所影響


9(A).

43.在競值架構(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中,強調「外部」與「彈性」為取向的是以 下何種組織理論?
(A)開放系統
(B)人群關係
(C)內部過程
(D)理性目標


10(B).

20. 下列何者最能回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共好理念」的學校領導方式?
(A)轉型領導
(B)人文領導
(C)分配領導
(D)情緒領導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阿摩線上測驗

new new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