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多做阿摩測驗,減少紙張列印愛地球!
93
(1 分43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6. 根據 Gary D.Borich 的觀點,下列何者有助於課堂授課的清晰性?
(A)告知學習者課程目標
(B)使用差異化與自我調節的學習活動
(C)變化問題提問的類型
(D)運用合作性的分組活動


2(A).有疑問

85.下列試題分析的解釋何者正確?
(A) 試題的平均鑑別度愈高,測驗的信度也會愈高
(B) 試題選擇的順序難度指數為先,鑑別度指數次之
(C) 鑑別度指數為負,代表試題必有缺點存在
(D) 鑑別度可等同於試題的效度


3(A).有疑問

3. 藝文和體育領域的評量常常會使用「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 而不是紙筆測驗,而在使用實作評量時建立「評分規準」 (rubrics)是重要的關鍵步驟。通常評分規準涉及兩個向度,一個向度是一系列用以判斷的規準(a list of criteria),另一個向度是若干個層次的什麼呢?
(A)精熟水準
(B)知識類別
(C)學習內容
(D)後設認知


4(D).有疑問

5. KWHLAQ 是實施「問題引導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策 略之 一,其中的 Q (Questions)所指為何?
(A)探究主題的問題
(B)探究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
(C)探究結束後發現問題
(D)如接續探究,未來可能會遭遇的新問題


5(C).有疑問
X


7. 下列對十二年課綱的「學習重點」的敘述何者有誤?
(A)學習重點代表各領域/學科的主要內涵
(B)學習重點通常包括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C)學習重點中的「學習表現」,在性質上非常接近九年一貫課綱中 的「能力指標」。
(D)學習重點中的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學校和教師可因地制宜改變,在性質上並不是一種「官方知識」(official knowledge) 。


6(A).有疑問

10.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係肇基於公民社會的真實運作,與社區意識 的普遍 覺醒,通常此取向的課程設計分為三階段實施,包括「社區 學習階段」、 「社區探究階段」與「社區行動階段」,其中「社區 學習階段」的主要目 標為何?
(A)培養社區意識
(B)培養探究方法
(C)培養行動能力
(D)培養反思實踐


7(D).有疑問

11. 關於《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所稱的偏遠地區學校,在條文中所列舉的條件或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社會經濟環境
(B)生活機能
(C)數位環境
(D)學校規模


8(A).有疑問

由於部定的課程大綱沒有針對小校混齡教學的體制另行制定,擔任混齡教學的老師有必要基於各種教與學的條件,對所任教的領域課程進行調整, 以促成最有利的教學結果。當教師採用「適異化課程」(differentiated curricula)型態進行教學時,
【題組】13. 承第 12 題,當教師考量所任教的混齡班級裡各年級學生數有限, 在上課 時應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以營造不同年級學生間共同交流 與學習的機 會。這時候教師最可能採取的課程調整型態,不包括下 列何項?
(A)科目交錯
(B)輪替課程
(C)螺旋式課程
(D)全班教學


9(C).有疑問

【題組】14. 承第 12 題,當教師認為應採取「輪替課程」(curriculum rotation)型 態來進 行教學時,下列何者是考量的要件?
(A)教師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情形了解有限
(B)有利於轉學生的課程銜接
(C)學科內容的知識概念或技能少有上下階層關係
(D)教師可以直接運用現成分年級編排的教科書


10(B).有疑問

【題組】15. 承第 12 題,當教師認為應採取「平行課程」(parallel curriculum)型態來進行教學時,下列何者最不可能是教師的考量要件?
(A)教師認為學生應獲得自學能力的發展機會
(B)教師想增加不同年級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機會
(C)教師想維持各年級既定的課程內容
(D)教師認為不同年級學生即使學習不同內容也不會彼此干擾


11(D).有疑問

18. 下列有關新學校(Escuela Nueva)的混齡教學模式之敘述,何者有誤?
(A)創始於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並推展到世界頗多國家。
(B)沒有留級重讀的機制;依照個人的進度升級到下個目標或年級。
(C)鼓勵學生自治管理,以推廣公民與民主的行為。
(D)制定統一的標準化教材內容,以確保每個地方、每所學校及每 位學生的學力水平。


12(B).有疑問

19. 從國際間推動混齡教學品質的經驗顯示,下列策略作為中,何者是 最關鍵的項目?
(A)編定適用於混齡班級的教科書或教材
(B)強化教師能依情境進行有效教學的專業知能
(C)制定適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混齡課程計畫
(D)運用資訊科技,促成零距離、零隔閡的學習環境。


13(C).有疑問

22. 下列何者屬於「工作嵌入式學習」(job-embedded learning)的 特性?
(A)關注教學者的需求
(B)強調學習者的角色
(C)強調學習後立即應用
(D)關注支持性系統


14(D).

23.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如果以汽車駕駛為例,則「能判斷何種廠牌的汽車性能最 佳」是屬 「認知領域」中的「評鑑」層次。
(B) Meyer(1992)認為真實評量強調學生接受測驗時的反應情境
(C)Madaus 與 O'Dwyer (1999)所稱的「3P」評量係指「檔案評量、 實作 評量、結果本位評量」
(D)Meyer(1992)認為,實作評量著重在學生接受測驗時的反應脈絡。


15(B).有疑問

情境題組:
為因應 12 年國教新課綱的實施,王老師與各學年 5 位老師共同組成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專業學習社群,希望能結合各學年教師的力量,儘快發展出學校的彈性學習課程。在社群第一次會議時,王老師引導其他 5 位教師一起討論
這學期社群運作的目標與內容,其中林老師指出,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施,還是應該聚焦在學生學習才對;而張老師則建議課程發展出來後,應該實際進行備課、觀課與議課,而且觀課與議課可結合教學視導方式,並根據個別教師的抽象思考與反省思考能力的發展層次, 提供其不同的教學視導方式。此外,社群召集人王老師提醒大家,教務處通知本次發展彈性學習課程的同時,務必討論課程評鑑的規劃與 實施。

【題組】26. 張老師所提到的:「根據個別教師的抽象思考與反省思考能力之發 展層次,提供其不同的教學視導方式」,請問此種概念是指哪一 種教學視導模式?
(A)區分化教學視導(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B)發展性視導(developmental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C)臨床教學視導(clinical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D)表現本位教學視導(performance-based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阿摩線上測驗

張明圳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