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與其讓青史成灰,不如讓青史留名。
96
(3 分17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司法◆監獄學概要 - 司法◆監獄行刑法概要- 犯罪學難度:(1~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7 監獄暴行的預防,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改進調查分類辦法,以確保具嚴重暴力傾向受刑人獲得隔離
(B)減少不必要之麻煩,申訴管道不必大力提倡增設
(C)增加戒護人力及強化管理人員素質
(D)監獄之設計要減少「管理區位盲點」的存在


2(B).

2 下列那一個名詞是用來描述「已經發生,但不在各種犯罪統計上出現的犯罪數」?
(A)犯罪赤字(deficit of crime)
(B)犯罪黑數(dark figure of crime)
(C)犯罪損失(loss of crime)
(D)犯罪短缺(shortage of crime)


3(A).

3 下列何者提出個體人格結構是由本我(Id)、超我(Superego)與自我(Ego)所組成;並認為 當自我過度追求本我慾望,而不受超我所支配時,則容易產生偏差行為?
(A)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B)寇伯爾(Lawrence Kohlberg)
(C)皮亞傑(Jean Piaget)
(D)巴卜洛夫(Ivan Pavlov)


4(B).

1 真實發生之犯罪但未記錄至官方統計中,其通稱為何?
(A)未破獲案件
(B)犯罪黑數
(C)重矚犯罪
(D)偏差行為


5(B).

1 有關監獄行刑矯治處遇之目的,依據監獄行刑法第1條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促使受刑人改悔向上,並達到懲罰之目的
(B)促使受刑人改悔向上,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
(C)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並達到威嚇之目的
(D)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並達到隔離之目的


6(A).

5 受刑人作業時間,有特殊情形得將作業時間延長之,延長之作業時間連同正常作業時間,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1日不得超過12小時
(B)1日不得超過13小時
(C)1日不得超過14小時
(D)1日不得超過15小時


7(B).

5 有關假釋制度功能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可救濟長期自由刑之缺失,鼓勵受刑人自新
(B)對監獄矯正管理無任何影響
(C)能發揮中間處遇之功能,促使受刑人逐漸適應於社會生活
(D)可紓解監獄擁擠,改善行刑環境


8(A).

7 有關實施受刑人新入監調查之目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了解警方及社區鄰里的觀感以作為決定假釋准否之參考
(B)新收講習可促使受刑人對矯正機關環境及相關法令規範的了解,有助其適應監內生活
(C)透過各項調查及心理測驗,有助監獄對其個別處遇計畫之擬訂
(D)進行調查考核,適時予以生活輔導,有助紓緩緊張壓力


9(D).

9 在監獄中容易在場舍被害與有醫療照護問題,需成立協助生活監獄(Assisted-living Prison)之特 殊受刑人為下列何者?
(A)竊盜受刑人
(B)詐欺受刑人
(C)白領犯罪受刑人
(D)高齡受刑人


10(D).

14 有關監獄學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監獄學是專門研究犯罪人犯罪矯正的理論、矯正機構之組織、制度、管理及收容人生活態樣、 矯正處遇計畫及對策之學科
(B)人權思想與人道觀念是影響監獄學發展的原因之一
(C)監獄學與其他科學如犯罪學、刑事法學、社會學、心理學、精神醫學等均具有關連性
(D)人權思想高漲致自由刑已成為刑罰主流,此反而不利於監獄學研究之發展


11(C).
X


20 目前我國監獄教化實施的方式,下列何者錯誤?
(A)教化應參酌受刑人之入監調查結果及個別處遇計畫,施以適當之輔導與教育
(B)輔導內容得以集體、類別及個別輔導等方式為之
(C)教育包含補習教育、進修教育或推廣教育
(D)受刑人可隨時外出到附近學校就讀


12(D).

10 關於郭思坦(Goldstein)於1985年提出毒品與暴力行為關聯性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施用毒品常因妄想、幻覺而導引暴力攻擊行為
(B)施用毒品成癮常為解決其戒斷症狀而進行暴力攻擊行為
(C)毒品交易市場複雜,常因爭奪地盤及利益分配不均,而進行暴力攻擊行為
(D)毒品施用者侷限為上階層人士,且易發生暴力攻擊行為


13(A).

8 有關我國矯正機構之作業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我國矯正機構之作業著重營利而非教化之目的,為勞動生產增加國庫之收入,看守所及監獄之 收容人一律命令參與作業
(B)我國受刑人作業每日不得逾 8 小時,但有特殊情形,得將作業時間延長之
(C)監獄應與受刑人晤談後,於個別處遇計畫中訂定適當作業項目
(D)參加作業者應給予勞作金


14(C).

18 下列何者不是監獄發生暴動之主要原因?
(A)對收容人違規行為之處置時機與方式不當或懲罰不公,造成收容人不服監獄管理
(B)行刑處遇及生活待遇不適當引起不滿與怨懟心理,壓抑持久
(C)收容人攜帶菸品及檳榔違禁品入監
(D)平時收容人申訴意見未能妥適處理或主動溝通,下情無法上達


15(A).

19 有關我國監獄脫逃事故原因與相關防範對策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應特別注意高齡受刑人之生活情狀,以防範其脫逃
(B)尚有他案審理中,結果將對其不利,心生畏懼,是收容人脫逃原因之一
(C)脫逃之方式有利用出庭、借提、移監之機會脫逃等
(D)不使收容人脫離戒護視線,是防止脫逃方式之一


16(B).

2 有關監獄行刑與受刑人社會化之關聯性,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監獄藉由隔離監禁及教化來排除受刑人之反社會性
(B)以應報及威嚇手段重建受刑人之社會化
(C)監獄行刑矯治處遇目的之一為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
(D)監獄行刑具積極教育、矯治作用,促使受刑人再社會化之功能


17(D).

11 受刑人外出參加公益活動、藝文展演、技職檢定、才藝競賽或其他有助於教化之活動,依監獄行刑法 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由監獄遴選具有特殊才藝或技能之受刑人外出
(B)應先徵得受刑人同意
(C)應報請監督機關核准
(D)受刑人自行外出參加活動


18(C).

12 依據監獄行刑法第 25 條,有關監獄人員使用槍械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刑人對於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為強暴、脅迫或有事實足認為將施強暴、脅迫時
(B)受刑人持有足供施強暴、脅迫之物,經命其放棄而不遵從時
(C)受刑人絕食抗議,有生命危險時
(D)受刑人脫逃,或圖謀脫逃不服制止時


19(A).

17 經監獄認為受刑人有暴行或其他擾亂秩序行為致發生騷動或暴動事故,而有繼續施用戒具之必要者,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應於施用屆滿 48 小時前填寫受刑人繼續施用戒具報告表
(B)應於施用屆滿 60 小時前填寫受刑人繼續施用戒具報告表
(C)應於施用屆滿 72 小時前填寫受刑人繼續施用戒具報告表
(D)應於施用屆滿 84 小時前填寫受刑人繼續施用戒具報告表


20(A).

18 受刑人因災害防救法第 2 條第 1 款所列災害,致其祖父母、父母、配偶之父母、配偶、子女或兄弟姊 妹遭受重大傷害,申請返家探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應於災害發生後 30 日內向監獄提出
(B)應於災害發生後 35 日內向監獄提出
(C)應於災害發生後 40 日內向監獄提出
(D)應於災害發生後 45 日內向監獄提出


21(D).

19 有關我國監獄舍房騷動事故之相關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舍房騷動,俗稱為「鬧房」或「搖房」
(B)一般係由少數受刑人帶頭起鬨,叫囂其他受刑人,公然對抗監獄管理階層的群眾行為
(C)舍房騷動是戒護安全不穩定的象徵
(D)舍房騷動一般不易演變成暴動,不用積極處理


22(A).

7 依監獄行刑法第 5 條規定,監獄對收容之受刑人,應按下列何者嚴為分界?
(A)性別
(B)刑期
(C)犯次
(D)國籍


23(D).

8 依監獄行刑法第 58 條規定,下列何者得於監獄病舍或附設之病監收容之?
(A)處拘役及罰金易服勞役之受刑人
(B)須加強教化之受刑人
(C)不宜與其他受刑人群居之和緩處遇受刑人
(D)罹患疾病經醫師評估認需密切觀察及處置之受刑人


24(D).

10 下列關於犯罪學與刑事司法特色之描述,何者錯誤?
(A)刑事司法學家主要在描述、分析、解釋司法機關的功能、運作行為及彼此間的關係
(B)刑事司法所涉及的機關,如:法院、警察機關、矯正機關
(C)犯罪學家主要在探討犯罪的本質、範圍與發生的原因
(D)犯罪學與刑事司法彼此獨立,沒有重疊的部分


25(D).

4 依監獄行刑法第 1 條之規定,我國監獄行刑矯治處遇目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僅強調促使受刑人改悔向上
(B)強調與社會隔離,應報之目的
(C)僅強調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
(D)促使受刑人改悔向上,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


快捷工具

【精選】 - 司法◆監獄學概要 - 司法◆監獄行刑法概要- 犯罪學難度:(1~25)-阿摩線上測驗

今年一定要上!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