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
84
(1 分37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幼教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40 有關發展遲緩兒童的鑑定流程順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各校提報、校內轉介與初篩、心評教師進行測驗與資料蒐集、安置會議
(B)校內轉介與初篩、各校提報、心評教師進行測驗與資料蒐集、安置會議
(C)心評教師進行測驗與資料蒐集、校內轉介與初篩、各校提報、安置會議
(D)校內轉介與初篩、心評教師進行測驗與資料蒐集、各校提報、安置會議


2(D).

26. 下列有關教學原則理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A)桑代克(E. L. Thorndike)認為個體任何新的學習,必須建立在其舊經驗基礎之上
(B)克伯屈(W. H. Kilpatrick)認為一切的反應需視個體本身的反應情形而定
(C)杜威(J. Dewey)指出幼兒學習必須重視整體性的了解,以增進學習成效
(D)福祿貝爾(F. Froebel)認為發展幼兒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實際生活中的行動與直觀


3(B).
X


38. 小佳在進行發展篩檢時,根據幼兒發展常模,發現她的動作發展約在 25 百分位數。請問 下述哪一種說法較正確?
(A)小佳應該是動作發展遲緩
(B)小佳應該是疑似動作發展遲緩
(C)小佳應屬動作發展障礙
(D)小佳動作表現仍屬正常範圍


4(B).

42. 發展遲緩的判斷通常需要符合下述那些條件? 甲、智力測驗分數 70 以下 乙、發展篩檢測驗一項未通過 丙、社會適應能力不佳 丁、老師建議
(A)甲、乙
(B) 甲、丙
(C) 甲、丁
(D) 乙、丙


5(B).

48. 進行團體討論時,每位幼兒都希望能有發表的機會,於是陳老師便說:「看誰坐得最好, 手舉得最高,老師會先請他回答!」。陳老師的策略是屬於下列何種理論的應用?
(A)古典制約
(B)操作制約
(C)訊息處理
(D)社會建構


6(C).

51. 面對幼兒園新住民子女的幼生比例逐漸增多,教保人員必須更重視多元文化教育的落 實。根據 J. A . B anks的多元文化教育主張,請問下列何者並不屬於其所提及的多元文化 涵蓋層面?
(A)它是一種教育改革運動:希望藉由反應不同文化和不同族群社會,而帶動學校教育 的改革
(B)它是一種持續不斷的過程:透過教師及教育體系的長期努力,才能往多元文化理想 靠近
(C)它是一個環境:唯有建立一個平等的環境,才能在互信、互重的概念下共處
(D)它是一個概念:主張所有的孩子在學校中都應該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


7(A).

52. 課程的意義中,有一說為「課程即是研究假設(curriculum as hypotheses)」,請問下列何者 為正確敘述?
(A)屬於課程發展過程模式,強調課程是將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歷程的教學實務或實驗
(B)屬於課程發展折衷模式,認為課程有待教師在教室情境中,隨著情境變化而調整既 定之教學內容與過程
(C)屬於課程發展實驗模式,主張課程是在教學情境脈絡中進行考驗的一套假設
(D)屬於課程發展創新模式,認為課程是教學情境中的變數,故應依情境變化而調整、 創新


8(A).
X


80.以下有關幼教先驅與其重要貢獻或主張的配對,何者有錯?
(A)斐斯塔洛齊(Pestalozzi):主張愛是教育的核心
(B)柯門紐斯(Comenius):認為教育是由內向外的開展
(C)福祿貝爾(Froebel):教育史上第一位肯定遊戲的教育價值
(D)盧梭(Rousseau):被杜威稱譽為「教育上的哥白尼革命」。


9(C).

38.幼兒語意的的發展,下列何者正確?
(A)將字、詞組成有意義的句子規則
(B)是口說語言的基本單位
(C)字、詞和句子所表達的意義
(D)在不同的社會情境有效的使用語言的原則


10(D).

33.以下有關「擴大幼兒托育公共化」政策描述,何者不正確?
(A)提供優質、普及及平價的幼兒教育
(B)提升婦女就業率
(C)增設非營利幼兒園
(D)2-6 歲幼兒接受免費學前教育。


11(B).

21.關於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理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兒童應該與實物互動
乙、兒童應該與他人互動
丙、兒童的思考階段與成熟相關
丁、兒童的語言為自我中心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丁


12(A).

42.偉平是個非常有攻擊性的大班男孩。他利用攻擊手段增強自己的自尊,並得到想得 到的東西。我們會將偉平的這種攻擊標記為下列何種攻擊者?
(A)主動性攻擊者
(B)外顯攻擊者
(C)關係性攻擊者
(D)反應性攻擊者


13(A).

38.幼兒的基本生理需求需要被滿足的行為表現(例如需要吃、需要被呵護安撫),都能促進其適應及正常發展,並與其他人 形成接觸,近一步產生社會與情緒的依附。請問這理論是來自於哪個領域的學說?
(A)動物行為學
(B)精神依賴論
(C)行為遺傳學
(D)生態系統論。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幼教-阿摩線上測驗

Brave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