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人生一睜一閉,一天就過去了,人生只閉不睜,一輩子就過去了
6
(1 分39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桃園市國民小學教師聯合甄選分發初試試題:語文暨教育綜合測驗-甲#11446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 以下哪一部作品的時代,與其他三者不同?
(A) 枕中記
(B) 李娃傳
(C) 紫釵記
(D) 虬髯客傳


2(D).

2. 〈詩品序〉曰:「太康中,三張、二陸、兩潘、一左,勃爾復興,踵武前王,風流未沫,亦文章之中 興也。」為文學史上兩晉文學的太康中興。請問下列哪一人物不是上舉〈詩品序〉中所提及的人物?
(A) 陸機
(B) 左思
(C) 潘岳
(D) 張衡


3(A).

3. 以下哪一個選項,最有可能是墨家的主張?
(A) 視人之國若其國,視人之家若其家,視人之身若其身
(B) 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C)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D) 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


4(D).

4.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曰:「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 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上述這段文字,最有可能是描述哪 一家的思想特色?
(A) 法家
(B) 陰陽家
(C) 儒家
(D) 道家


5(A).

5. 「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中和之資,必平淡無味;故能調成五材,變化應節。是故,觀人察質, 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上述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以下哪一本著作?
(A) 劉劭《人物志》
(B) 揚雄《太玄》
(C) 王充《論衡》
(D) 賈誼《賈子新書》


6(B).

6. 王國維《人間詞話》曾以詞句表示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三種境界,下列何句為非?
(A)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B)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C)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D)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7( ).
X


7. 以下哪一個選項「」中的字,與其他三者意義不同?
(A)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B)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徧觀群書
(C)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
(D)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8( ).
X


8. 下列哪一個字的形源與壺有關?
(A) 喜
(B) 壴
(C) 壹
(D) 臺


9( ).
X


9. 以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國語文核心素養具體內涵」中,哪一個選項不 是「總綱核心素養」中,國民小學教育「溝通互動」面向所包含的內容?
(A)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 的目標
(B) 理解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對學習的重要性,藉以擴展語文學習的範疇,並培養審慎使用各類資 訊的能力
(C)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D) 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所提供的素材,進行閱讀思考,整合資訊,激發省思及批判媒體倫 理與社會議題的能力


10( ).
X


10.以下哪一個選項的部首正確?
(A) 萬:「艸」部
(B) 青:「青」部
(C) 麻:「广」部
(D) 寺:「士」部


11( ).
X


11.韓愈〈進學解〉曾引用不少聖賢與古籍,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 上規「姚、姒」:指湯、周文王
(B) 周誥「殷盤」:指《尚書・盤庚》
(C) 「左氏」浮誇:指《春秋左氏傳》
(D) 「太史」所錄:指《史記》、《漢書》


12( ).
X


12.唐宋文學家因政治生涯受挫遭受貶謫而寫作出千古名篇,以下何者與貶謫無關?
(A)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B) 韓愈〈師說〉
(C) 蘇軾〈赤壁賦〉
(D) 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13( ).
X


13.現代漢語詞彙主謂結構,由後一個語素說明前一語表的動作、性質、狀態,如「胃痛」。下列哪一個 詞不是主謂結構?
(A) 火熱
(B) 耳鳴
(C) 地震
(D) 土石流


14( ).
X


14.「的」、「得」是漢語語法重要的助詞,下列何者使用完全正確?
(A) 你說的比唱得好聽
(B) 今天教師甄試考得我都會
(C) 昨晚的舞蹈發表會他跳的很好
(D) 臺中的太陽餅真是好吃得沒話說


15( ).
X


15.以數字構詞表義,是漢語語法的特點,如「五花八門」比喻式樣很多、變化多端。下列哪一組□□ 的數字相加總和數最大?
(A) □分□裂/□光□色
(B) □平□穩/□上□下
(C) □零□落/□申□令
(D) □頭□臂/□目□行


16( ).
X


16.「每一個勝利者身上都帶有傷疤,每一個英雄都有不為人知的傷痛。」上述這段話的意思,與下列 哪一個選項的文句最接近?
(A) 工貴其久,業貴其專
(B) 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
(C)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D)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7( ).
X


17.根據學習表現「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請問最適合「育」字的教 學法為何?
(A) 基本字帶字
(B) 字族文
(C) 分散識字
(D) 字源


18( ).
X


18.「以反問表達確定的意思」謂之「激問」,下列選項何者為是?
(A)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B)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C)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D)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19( ).
X


19.「宮中府中,不宜異同。」的「異同」只取「異」之義,這種構詞稱為「偏義複詞」。下列「 」語 詞,何者不屬於此類?
(A) 出入要走正門,切不可以爬「窗戶」
(B) 他「喜怒」不形於色
(C)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D) 這個聚會很重要,別「忘記」了


20( ).
X


20.下列語句,何者運用最為適切?
(A) 拜讀您的大作,我提出兩個問題,就教一二
(B) 沒想到你的內子居然是網球好手
(C) 老校長得年八十四,仍然每天游泳、慢跑,活力不輸年輕人
(D) 賢喬梓真是手足情深


21( ).
X


21.蘇軾〈教戰守策〉曰:「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 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下列哪一個選項所表達的意思,與 上文意思不同?
(A) 自古帝王居安慮危,處治思亂,今天下初定,豈可遽以為安而忘警戒
(B) 且古之君子,不知士,則不明不安。是以居逸而思危,對食而肴乾
(C) 今雖先天不逮,動干休慶,龍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慮危,不可不懼
(D) 燕雀處屋,子母相哺,喣喣然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不變,不 知禍之及己也


22( ).
X


22.以下哪一個選項,不會是《論語》所載的「為學」之道?
(A)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B)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C)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D) 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23( ).
X


23.下列詩句何者運用聲音摹寫,讓人宛如身臨其境?
(A)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B)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C)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D)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24( ).
X


24.「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與下列何句出自同一本書?
(A) 齊人之福
(B) 遊刃有餘
(C) 割雞焉用牛刀
(D)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5( ).
X


25.秦漢魏晉篆隸為我國文字發展史之關鍵點,主要是因為此時期有不少篆、隸、楷轉換上之變化。以 下幾則與此相關概念之敘述,何者有誤?
(A) 章草:由古隸的草率寫法發展而成
(B) 今草:魏晉以楷書或行書筆法改造狂草而成
(C) 隸變:從篆書演變為隸書之過程
(D) 隸定:將古文字寫成隸書或楷書


26( ).
X


26.下列哪一個「」內之字,其聲調應讀為後半上?
(A) 「老」古董
(B) 「取」粉筆
(C) 「選」舉法
(D) 「賈」里長


27( ).
X


27.哪一組注音符號之發音方法相同?
(A) ㄅ、ㄗ
(B) ㄏ、ㄙ
(C) ㄐ、ㄘ
(D) ㄉ、ㄓ


28( ).
X


28.關於先秦諸子之描述,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 老子以「道」為創生最高原理
(B) 今本《莊子・內篇》應出於莊子之手
(C) 對於鬼神與人事的關係,荀子是抱持否定的態度
(D) 韓非屬於法家之尚法派


29( ).
X


29.目前所見保存最多經籍文獻古本之古文字資料為何?
(A) 甲骨文
(B) 西周金文
(C) 春秋文字
(D) 戰國文字


30( ).
X


30.孟子說:「君子有三樂」,請問下列何者為非?
(A) 兄友弟恭,子孝孫賢
(B)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C)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D)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31( ).
X


31.外國人艾倫想來臺灣旅行並學習中文,請問下列哪個選項中的詞語是正確的用法?
(A) 臺灣好山好水的景致,特別「引人側目」
(B) 道地的臺灣美食「食玉炊桂」,讓人想要一一嚐遍
(C) 臺灣的交通便利,搭乘高鐵旅遊可免去「舟車勞頓」之苦
(D) 我覺得臺灣人都很友善、好客,讓人不禁喜歡這樣的「順水人情」


32( ).
X


32.關於我國學校制度發展之描述,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 「稷下學官」始自於先秦之齊國
(B) 清道光年間,清朝將全國書院改為學堂
(C) 唐宋時期官學與私學並存
(D) 熹平石經是東漢所公布之標準教科書


33( ).
X


33.關於我國古代姓氏之發展,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 西周常於字後加「甫」,以表示性別
(B) 西周女子名字所加姓,有時可省去
(C) 「崔」是以國為氏之例
(D) 春秋時期於字前加「子」,表示尊敬之意


34( ).
X


34.關於《尚書》之來源,歷來頗多聚訟,哪一篇屬偽《古文尚書》?
(A) 〈說命〉
(B) 〈堯典〉
(C) 〈禹貢〉
(D) 〈洪範〉


35( ).
X


35.關於現代詩之描述,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 現代詩肇始於五四運動時期
(B) 三十至四十年代以自由詩與象徵詩為重心
(C) 現代詩講究分行與斷句
(D) 音樂性不高


36( ).
X


36.下列臺灣鄉土文學作家與其所屬的鄉土配對,下列何者有誤?
(A) 宋澤萊:打牛湳村
(B) 蕭蕭:朝興村
(C) 王禎和:淡水
(D) 黃春明:羅東


37( ).
X


37.根據學習表現「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請問「木」當 部首置於字左半部(如「枋」字)的改變,根據何者?
(A) 均間
(B) 避讓
(C) 先左後右
(D) 向背


38( ).
X


38.下列何字最不宜運用字源識字教學法呢?
(A) 鳥
(B) 烏
(C) 鳴
(D) 鵝


39( ).
X


39.以下何者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所明訂國語文之文本?
(A) 詩歌文本
(B) 抒情文本
(C) 說明文本
(D) 記敘文本


40( ).
X


40.關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所明訂各學習階段之識字學習重點,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 識字學習的重點在第一、二學習階段,第一學習階段應重視「學以讀」的發展,第二學習階段 則應重視「讀以學」的發展
(B) 第一學習階段的用字,應該盡量強調高頻率字、具體詞,生字的識讀應該重視不同課文文本的 重複性
(C) 第二學習階段起則強調分析字的筆畫對於辨識字的影響,宜採筆畫(部首、聲旁)歸類,協助 以部首及聲旁識字
(D) 第三學習階段以後僅於生難字詞、歧音異義的字詞附上注音


41( ).
X


41. The tabloid newspaper specializes in ______ news stories that aim to grab attention and generate controversy.
(A) sensible
(B) sensed
(C) sensational
(D) sensory


42( ).
X


42.The lifted ______ will also apply to non-Taiwanese travellers who enter via land ports of entry and ferries.
(A) application
(B) restriction
(C) rotation
(D) quotation


43( ).
X


43.Susan had to walk five miles back to the office after realizing she ______ her wallet there.
(A) had left
(B) has left
(C) have left
(D) has been leaving


44( ).
X


44.Ukraine denied carrying out the strike and claimed it was staged ______ Russia.
(A) by
(B) from
(C) on
(D) for


45( ).
X


45.Education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and build up their inner abilities so that they can reach ______ the skies and build up their dreams.
(A) on
(B) in
(C) to
(D) for


46( ).
X


46.The wind was blowing ______ a gentle 16 to 20 kilometers an hour in Taipei now.
(A) with
(B) to
(C) at
(D) on


47( ).
X


47.Mr. Buffett ______ his unerring focus on business fundamentals.
(A) famous for
(B) famed as
(C) fame for
(D) is famed for


48( ).
X


48.A: This traffic is unbearable.
B: ______ It's taking forever to get anywhere.
(A) Break it up.
(B) Me too.
(C) Not really. Why?
(D) You can say that again.


49( ).
X


49.A: Stanley told me he already received his paycheck.
B: ______ I haven’t even received my paycheck from last month yet.
(A) Stanley works in the same department as me.
(B) That’s ridiculous!
(C) He is a very hard worker.
(D) I just got promoted last week.


50( ).
X


50.A: We should start working on this project right away.
B: ______ We have to check with Miranda first.
(A) Hold your horses.
(B) Two wrongs don’t make a right.
(C) There was an earthquake last night.
(D)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needs this year’s financial statements.


51( ).
X


51.下列敘述何者不是杜威(John Dewey)所著《民主主義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書中,所 提及的教育本質?
(A) 教育即生活
(B) 教育即成長
(C) 教育即政治
(D) 教育即經驗的重組與改造


52( ).
X


52.依據黎維特(Leavitt)的溝通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研究,下列哪一項溝通網路結構類型的正確 性相對較低,且較不易產生出領袖?
(A) 輪形
(B) 鏈形
(C) 圓形
(D) Y 形


53( ).
X


53.編製試題時一般可以先透過雙向細目表以管控試題的品質,請問雙向細目表主要是檢核哪兩個面向 以管控試題品質?
(A) 試題類型、教材內容
(B) 教學目標、教材內容
(C) 教學進度、教材內容
(D) 教學目標、試題類型


54( ).
X


54.有關教育方案規劃,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可以透過 SWOT 分析來了解整體概況
(B) 推動方案時應考慮擁有的時間、人力資源和經費
(C) 方案宜進行活動評量,才能夠了解成效
(D) 方案目標的界定應以一般大眾為目標,不應再切割成不同年齡層


55( ).
X


55.主要以泰勒(Tyler)所主張的目的性、系統性和效率性三大原則為基礎的課程模式是下列何者?
(A) 目標模式
(B) 歷程模式
(C) 情境模式
(D) 學習模式


56( ).
X


56.如果要讓學生認識大象,最好的方法是以真實的大象讓學生進行學習,這是符合下列哪種心理學理 論的精神?
(A) 奧迪斯的破窗效應
(B)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C) 戴爾的經驗塔理論
(D) 貝爾的哈松效應


57( ).
X


57.想對某人的任務或經驗做全盤了解,可採取最佳的評量蒐集方法為下列何者?
(A) 觀察法
(B) 訪談法
(C) 問卷法
(D) 焦點座談法


58( ).
X


58.教育哲學會透過一些教育「隱喻」表達對於教育理念與現象的類比,以下何者較不適切?
(A) M. Greene 藉由作為「歸鄉者」的教師,將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不盲目接受既有模式
(B) P. Freire 批評囤積式教育,反對教育方法以「囤積」僵化的方式進行單方面的講述
(C) H. Giroux 以「教師即知識份子」表達教師應該肯定學生且致力消除社會的不公不義
(D) J. Dewey 認為教育是將學生「引領入門」的過程,讓學生掌握知識體系與行為模式


59( ).
X


59.對於結構功能論的描述,何者為非?
(A) 代表性學者有孔德(A. Comte)、斯賓塞(H. Spencer)和布迪爾(P. Bourdieu)
(B) 把社會看作一個均衡、秩序、整合的系統
(C) 任何一種文化現象,不論是抽象社會現象,還是具體物質現象都具有一定的功能
(D) 十分注重研究社會運行和社會發展的平衡、協調的機制


60( ).
X


60.關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彈性學習課程屬校訂課程
(B) 領域學習課程屬部定課程
(C) 校訂課程由國家安排,統一規定
(D) 部定課程在不同學習階段間應注重縱向連貫


61( ).
X


61.探索教育的教師應扮演的角色為下列何者?
(A) 指導者
(B) 教學者
(C) 學習者
(D) 引導者


62( ).
X


62.在研究設計的邏輯上,研究對象不變,而現象時序改變了,稱之為下列何者?
(A) 個案研究(case study)
(B) 比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C) 個案追蹤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D) 比較追蹤研究(longitudinal comparative study)


63( ).
X


63.進行學校評鑑時,針對學校人力與經費是否充足所進行的評鑑,較屬於 CIPP 評鑑模式中的哪一項 評鑑?
(A) 背景評鑑
(B) 輸入評鑑
(C) 過程評鑑
(D) 成果評鑑


64( ).
X


64.教育部於 109 年發布「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2.0」,提出達成目標的策略一為「精進學校本位國際 教育」,以下何者並非是此策略的三大面向之一?
(A) 建置國際化支持網絡
(B) 國際交流
(C) 學校國際化
(D) 課程與教學


65( ).
X


65.關於《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107 年 1 月 31 日修正),第三條指出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特定 教育理念之實踐,應以下列何者為中心?
(A) 學校
(B) 學生
(C) 課程
(D) 目標


66( ).
X


66.教學模式一般認為在教學歷程包含五個主要的階段:教學目標、評估起點行為與能力、教學程序、 評鑑、回饋。請問在教學歷程中設計教學活動,應該屬於哪個階段的任務?
(A) 教學目標
(B) 教學程序
(C) 評鑑
(D) 回饋


67( ).
X


67.關於「縣市學生學習能力檢測」若依其評量結果進行分級詮釋,則應與以下哪種評量的目的類似?
(A) 診斷性評量
(B) 形成性評量
(C) 標準化評量
(D) 常模參照評量


68( ).
X


68.關於認知負荷理論應用在教學上,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 內在認知負荷是指學習內容中教材結構的複雜性對個體所造成的學習負荷
(B) 外在認知負荷是指教材或教學的形式因設計不良而產生外在認知負荷
(C) 增生認知負荷強調透過教材或教學額外設計會增加認知負荷感,是一種干擾學習
(D) 以上皆非


69( ).
X


69.林教授開發了測量學生學習投入的量表,將此量表的分數與同時間教師對學生學習投入的評分比 較。請問這是何種效度?
(A) 預測效度
(B) 外部效度
(C) 建構效度
(D) 同時效度


70( ).
X


70.李老師引導學生針對核能電廠存廢問題進行討論,他先請學生各自選擇一種立場進行研究,進行表 達,接著互換立場,再進一步研究、表達,最後總結自己的觀點,請問這位老師採取的教學策略為 何?
(A) 團體探究法(Group investigation, G-I)
(B) 議題中心教學法之結構性爭議模式
(C) 合作式推理教學
(D) 拼圖法第二代(Jigsaw II)


71( ).
X


71.近年來,學者將正向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應用於教育情境,以提升師生的正向發展,Seligman 提出 PERMA 認為有五個導向幸福感的重要元素:正向情緒(P)、正向投入( E )、正向人際關係(R)、生命 意義感(M)與成就感( A )。張老師在他的教學中採用「心流」(flow)的教學設計,透過提供適當的挑戰 以提升學生的能力,產生心流經驗(flow experience),請問此一教學設計合乎 PERMA 的哪些元素?
(A) PER
(B) PMA
(C) PRA
(D) PEA


72( ).
X


72.王老師在教導臺灣傳統節日文化之主題時,將學生分成七組,每組四位學生。而四位學生分別負責 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和清明節其中一個主題,回家蒐集資料,隔天各小組負責同一節日的學生, 組成專家小組,一起合作討論主題內容。接著,回到「原小組」報告負責的節日文化特色,最後再 進行全班討論。請問此屬於下列哪一種合作學習策略?
(A) 拼圖法第二代
(B) 小組協力教學法
(C)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
(D) 合作統整閱讀寫作法


73( ).
X


73.我國國小四年級的某項國語文學力測驗的分數呈現常態分布,下列哪一位學生分數之相對位置在團 體中最低?
(A) A 生的 Z 分數為 1
(B) B 生的百分位數為 70
(C) C 生的 T 分數為 70
(D) D 生比平均分數高 2 個標準差


74( ).
X


74.發生於 2022 年開始的俄國與烏克蘭的戰爭引起國際關注,此戰爭涉及的層面很廣,其中之一是國際 教育的層面,而國際教育是我國十二年國教十九項議題之一。根據教育部於民國 109 年所公布的議 題融入說明手冊,國際教育的學習主題包含四項,下列何者不屬於其中之一呢?
(A) 彰顯國家價值
(B) 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C) 強化國際移動力
(D) 善盡地方創生的公民責任


75( ).
X


75.張老師想要引導學生進行的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在每日的聯絡簿中,張老師 請學生寫下每天的情緒日記,紀錄發生的事件、情緒、想法,請問根據 CASEL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的架構,此一作法主要目標在提升學生的哪一種素養?
(A) 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B) 社會覺察(social-awareness)
(C)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
(D) 人際技巧(interpersonal skill)


76( ).
X


76.哈格雷夫斯(D. Hargreaves)將學校文化類型區分為四種類型,其中,學校人際關係融洽,但對於學生 成就要求不高,此為何種類型的學校文化?
(A) 正式型學校文化
(B) 溫室型學校文化
(C) 福利型學校文化
(D) 求生型學校文化 


77( ).
X


77.高年級的陳老師想進行「課文本位」的閱讀理解教學,請問哪一個策略最適合此階段學生的認知發 展,並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理解力?
(A) 詰問作者策略
(B) 重述故事重點
(C) 刪除/歸納/找主題句來寫大意
(D) 指稱代名詞及連接詞的推論


78( ).
X


78.「負增強」與「懲罰」的比較何者正確?
(A) 兩者都可以塑造出適當的行為,只是手段不同
(B) 負增強乃是取消增強物,懲罰則是移除嫌惡刺激
(C) 負增強用來減少行為反應次數,懲罰則是增加行為反應次數
(D) 負增強在適當行為出現後施予,懲罰則是在不當的行為後施予


79( ).
X


79.高老師在進行社會課教學時,經常會帶入新聞時事議題,從中思考爭議性之處,並引導學生多方蒐 集資料,透過討論來綜整意見。請問高老師的課程主張比較傾向何種課程意識形態?
(A) 精粹主義課程意識形態
(B) 科技主義課程意識形態
(C) 社會主義課程意識形態
(D) 經驗主義課程意識形態


80( ).
X


80.關於素養導向的評量,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長文命題、測量閱讀理解是評量基本核心
(B) 測量學生整合能力為主要的目標
(C) 情境化的命題是為了測量學習遷移的能力
(D) 強調跨領域、跨學科的評量


81( ).
X


81.公正國小六年級老師引導學生透過各國的垃圾分類及垃圾減量之資料蒐集後,請學生依臺灣在地情 況構思一個垃圾減量的創意行動方案,並運用評量尺規(Rubrics)進行評分。請問下列教師們對評量 尺規的看法,何者不正確?
(A) 評量尺規也可以應用在同儕互評時使用
(B) 透過建立評量尺規可做為六年級教師客觀評量學生之依據
(C) 評量規準的內涵宜在教師評分之後再讓學生知道,才具有公平性
(D) 教師們應對評量尺規的不同等級,如優等、佳作、尚可,有具體描述


82( ).
X


82.下列為社會學或教育社會學的經典名著,哪一本書的解釋觀點較不同於其他三者?
(A) 帕森斯(T. Parsons)的《社會行動的結構》
(B) 艾波(M. Apple)的《意識型態與課程》
(C) 弗雷勒(P. Freire)的《受壓迫者教育學》
(D) 包爾斯(S. Bowles)與金帝斯(H. Gintis)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


83( ).
X


83.賈克森(Jackson, 1968)的「教室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書,對教室中的師生互動生活的社會結構 樣貌,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觀點。其中他認為教室生活中由 3R 所構成的「潛在課程」對兒童的影響 比「形式課程」為大。此 3R 即規則(rule)、規定(regulation)和哪一個呢?
(A) 規律(routine)
(B) 優化(refinement)
(C) 反思(reflection)
(D) 回應(response)


84( ).
X


84.有關環境教育方案的解釋,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是有步驟的期程,並安排現有與未來可用的資源
(B) 是有系統規劃之理念、目標與發展策略
(C) 是有執行過程與事後評量,了解方案影響與效果
(D) 必須只針對一個教學活動,如解說、遊戲、討論等進行設計 -9-


85( ).
X


85.下列試題分析的解釋何者正確?
(A) 試題的平均鑑別度愈高,測驗的信度也會愈高
(B) 試題選擇的順序難度指數為先,鑑別度指數次之
(C) 鑑別度指數為負,代表試題必有缺點存在
(D) 鑑別度可等同於試題的效度


86( ).
X


86.下列何種學習模式並非基於建構主義的理念?
(A) 發現學習
(B) 替代學習
(C) 介入式學習
(D) 自我調整學習


87( ).
X


87.洪老師要設計高年級的社會領域課程方案,請問在發展課程時,下列何者較適合作為高年級學生之 學習表現依據?
(A) 社 1a-Ⅱ-2 分辨社會事物的類別或先後順序
(B) 社 2a-Ⅳ-1 敏銳察覺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及其淵源
(C) 社 3b-Ⅱ-3 整理資料,製作成簡易的圖表,並加以說明
(D) 社 3d-Ⅲ-2 探究社會議題發生的原因與影響,評估與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法


88( ).
X


88.中國古代曾有孔子周遊列國,西方亦有一教育家於 17 世紀周遊歐洲各國積極推動泛智教育主張。試 問為何人?
(A) 康米紐斯(J. A. Comenius)
(B) 盧梭(J.J. Rousseau)
(C) 福祿貝爾(F. W. A. Fröbel)
(D) 洛克(J. Locke)


89( ).
X


89.趙老師運用生活管理課程教導學生要依照場合選擇合適的衣服穿著,其中有一個目標是「學生能從 圖片中歸納出不同場合的穿著要求」,這較屬於下列哪一個層次的認知目標?
(A) 記憶
(B) 理解
(C) 應用
(D) 分析


90( ).
X


90.如果家長對於特殊需求學生的鑑定有爭議時,依我國現行法規,可以向下列哪個單位提出申訴?
(A) 內政部
(B) 就讀學校
(C) 主管機關
(D) 鑑定醫院


91( ).
X


91.下列針對個別學生的評量調整策略,哪一種策略的調整程度最大?
(A) 調整評量題目的難度
(B) 延長評量時間
(C) 報讀評量內容給學生
(D) 讓學生以電腦輸入法作答


92( ).
X


92.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賦優異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下列哪一個是情意發展之能力 成就與期待的學習表現?
(A) 形成對自己表現的評價標準,而不只在意與他人比較
(B) 接納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質
(C) 調整自己的認知或情緒,避免因過度敏感而產生猜忌與不安
(D) 辨識個人的內在發展不一致現象及其影響


93( ).
X


93.下列哪一項符合目前桃園市國民小學創造能力資賦優異學生鑑定之實施方式?
(A) 管道一的初選以個別智力測驗和創造能力評量的內容為主
(B) 管道一的複選,其個別智力測驗和創造能力評量得分須達平均數正二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九十七 以上
(C) 初選報名可自由選填「創造能力優異特殊需求學生特質檢核表」,並非必要條件
(D) 管道二採書面審查,審查標準以近三年內參加政府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舉辦之國際性或全國性 創造發明競賽表現特別優異,獲前三等獎項者 


94( ).
X


94. Renzulli 曾提出唯有創造力、工作動機、中等智力以上等三環交集運作後,所展現的特徵才會被認 為具有高度成就或資賦優異行為。後來,他又在資優三環的底層加上「千鳥格紋布」(Houndstooth) 的花樣,用以表示這三項資賦優異的基本條件,會受到下列哪些背景因素的影響?
(A) 態度或經驗
(B) 個人或資源
(C) 個人或環境
(D) 經驗或文化


95( ).
X


95.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是有所區別的,以下說明何者為非?
(A) 諮商之對象是精神疾病的病人,主要在處理因人格衝突導致功能失調或不統整的個人
(B) 輔導通常是指學校所實施的整體性輔導計劃與服務活動,目的在幫助學生能有良好的生活適應
(C) 心理治療強調診斷與矯治技術,所收集的是深入當事人心裡層面的資料
(D) 諮商是協助當事人獲得清楚之自我認定,以順利完成個人之發展任務


96( ).
X


96.在「橡樹學校」實驗中,教師們在學期開始時被錯誤地告知,某些學生具有不尋常的認知成長潛力, 然而事實上這些兒童是隨機挑選來的。在七個月後,這些兒童之中有許多人智商表現不尋常的增長。 這是什麼原則?
(A) 雙向學習
(B) 自驗預言
(C) 後設認知
(D) 充實制


97( ).
X


97.關於對立反抗障礙症的描述,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 對立反抗障礙症是一種常見的行為問題,幾乎所有兒童都會經歷
(B) 對立反抗障礙症主要是由家庭教養方式引起的,與遺傳因素無關
(C) 對立反抗障礙症表現為兒童經常故意違抗、挑釁、爭辯等行為
(D) 對立反抗障礙症的治療主要依賴藥物,行為治療對其無效


98( ).
X


98.舊名曾被稱作為「虎茅庄」是指今本市的哪一區?
(A) 桃園區
(B) 楊梅區
(C) 蘆竹區
(D) 龜山區


99( ).
X


99.本市有 2 處經內政部公告劃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一處為散布在各區的「桃園埤圳」,另一處為 本市的哪裡?
(A) 石門水庫
(B) 許厝港
(C) 新屋溪口
(D) 觀新藻礁


100( ).
X


100.本市八德區人口組成,除了閩、客、外省籍、原住民、新住民,還有一外島鄉親大量移居於此,請 問此外島為何?
(A) 澎湖
(B) 金門
(C) 馬祖
(D) 蘭嶼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桃園市國民小學教師聯合甄選分發初試試題:語文暨教育綜合測驗-甲#114468-阿摩線上測驗

傅義婷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