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檢討自己是成功的開始,檢討別人是失敗的開始
100
(2 分44 秒)
模式:收錄測驗
科目:教保員◆幼兒教保活動設計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3.下列哪一項是評量系統的主要目的?
(A)規劃課程與教學
(B)預測幼兒學習成效
(C)評鑑教學方案的方向
(D)展現幼兒發展的某種優勢


2(C).

4.下列何者符合教育部《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對於教保活動課程的基本理念?
(A)以個體與自然環境互動為基礎,重視生態教育
(B)強調幼兒為主體,但教師仍是教學的核心人物
(C)宜涵蓋團體、小組與個別活動等三種主要教學型態
(D)宜配合教保活動課程計畫,規劃動、靜態的學習情境


3(C).

5.程老師計畫以「台灣美食」為主題,在課程進行的第一天,他以台灣地圖將各地觀光 景點、名勝古蹟與美食,一一簡單介紹給幼兒,依據Ausubel的有意義學習理論,此 稱為什麼?
(A)先備經驗
(B)組織活動
(C)前導組織
(D)高峰經驗


4(B).

6.學習心理學是選擇課程目標的第二道過濾網,也就是目標的何種特性?
(A)聚焦性
(B)可行性
(C)完整性
(D)確定性


5(C).

8.下列何者屬於非正式評量?
(A)診斷測驗
(B)準備度測驗
(C)課程本位測驗
(D)發展檢核測驗


6(A).

9.下列有關「中華畫人測驗」的敘述,何者錯誤?
(A)適用於評量2-15歲兒童
(B)目的在於推斷兒童智力發展程度
(C)能快速客觀地篩選出智能障礙幼兒
(D)受試者須畫出二張人物畫(男女各一)


7(C).

10.下列有關進行幼兒學習評量時的「典型能力」敘述,何者錯誤?
(A)指的是幼兒該時期的整體表現
(B)需要觀察到幼兒至少二次以上表現出該能力
(C)幼兒超過三分之一的表現均屬於該能力才算
(D)指的是幼兒當時期穩定的能力(多次類似行為)


8(A).

19.依據《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關於個別化教育計畫(IEP)訂定時程之規定,下列何者 正確?
(A)在學學生應於開學前完成
(B)轉學生應於入學後三個月內完成
(C)新生應於入學後第一學期結束前完成
(D)全部學生均在開學後一個月內完成即可


9(D).

22.班級教師想要在「玩具好好玩」這一個主題落實文化課程,下列哪一項是最適合的 課程活動?
(A)在每週安排「玩具分享日」,讓幼兒分享、介紹喜歡的玩具
(B)在班上播放布袋戲的影片及放置相關繪本,讓幼兒進行扮演
(C)邀請玩具店老闆講解童玩的構造與玩法,並讓幼兒自行製作
(D)帶幼兒參觀童玩展,了解玩具的起源發展及其和生活的關係


10(B).

24.幼兒園課程必須以統整的方式進行規劃並實施,請問下列哪一項並非「統整」的概 念?
(A)統整幼兒的學習時間,依據幼兒學習狀況規劃活動進程
(B)統整班級兩位老師不同的專業,安排幼兒更多元的活動
(C)統整不同的課程領域,提供幼兒於不同面向的學習內容
(D)統整不同的活動形式,結合多元學習活動協助幼兒發展


11(D).

25.班級教師必須進行教學評量,以提升自己的教學品質。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合宜 的教學評量方式?
(A)在規劃課程時,檢視自己所選擇的課程目標、學習指標及活動內容
(B)在教學進行中,觀察幼兒的學習情形,省思活動內容以及教學引導
(C)在完成教學後,回顧自己的教學狀況,考量後續課程是否需要調整
(D)在活動結束後,依據原先規劃的多元評量方式判斷幼兒的學習表現


12(C).

26.班級教師想要在「學校裡的大樹」這一個主題,培養幼兒系統化蒐集訊息的能力, 下列哪一個作法較為合適?
(A)鼓勵幼兒使用二手照相器材進行觀察記錄
(B)鼓勵幼兒運用電腦網路查詢大樹相關資料
(C)引導幼兒從上到下、左到右依序觀察大樹
(D)引導幼兒運用數字記錄所撿到樹葉的數量


13(B).

28.下列哪一項適合作為幼兒園課程發展會議的討論議題?
(A)全園教師創新教學成果的分享與研討
(B)下個主題所需教學資源的蒐集與運用
(C)班級幼兒學習評量結果的討論及確認
(D)教學所需設備及素材經費的支用討論


14(A).

30.下列哪一項不是「覺知辨識」核心素養的評量指標?
(A)能覺察危險,維護安全
(B)能知道生活規範及活動規則的理由
(C)能注意且理解周遭的自然現象訊息
(D)能覺察自己及他人的想法或情感,並能比較異同


15(C).

33.依據《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評估表》,大班幼兒在學習區進行合作遊戲時,下列哪一項 是班級教師在教學引導方面的最高層級?
(A)引導幼兒與同儕互動交流,進行合作遊戲
(B)引導有相同興趣及構想的幼兒互動交流,進行合作遊戲
(C)引導有相同興趣的幼兒自發討論構想、協商計畫,一起進行合作遊戲
(D)引導有相同興趣、但不同構想的幼兒討論如何結合構想進行合作遊戲


16(D).

34.張老師今年剛擔任園主任,她希望提升園內教保服務人員藉由自我省思持續精進課程教學,所以針對教室日誌想要提供一些調整建議。請問,下列哪一項建議較不適合?
(A)在教學前、過程中以及教學後,都要進行自我省思的工作
(B)判斷教學狀況與提出未來改善作法時,必須思考教育觀點
(C)省思內容須要詮釋教學現象,並分析特殊事件發生的原因
(D)為了日後回顧活動細節,要明確記錄活動步驟及幼兒對話


17(C).

37.下列何者並非《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總綱實施通則的重要內容?
(A)幼小銜接
(B)課程規劃與教學
(C)社會變遷與幼教發展趨勢
(D)教學評量與幼兒學習評量


18(C).

38.孫老師想要透過例行性活動提供幼兒理解歌謠和口語音韻特性的學習機會,下列五項活動安排的順序,何者較為適切?
甲、覺察與辨認韻腳
乙、嘗試聲音組合
丙、喜歡聆聽童謠
丁、累積聲音經驗
戊、覺察重複字詞
(A)甲乙丙丁戊
(B)乙丁戊甲丙
(C)丙戊甲丁乙
(D)丁丙戊甲乙


19(B).

39.星星幼兒園以STEAM教育為特色,在進行「巧木匠」的主題教學時,大班的羅老師引導幼兒從工具書中獲取卡榫製作操作技巧資訊,並與幼兒一同實作完成作品。請問,羅老師在卡榫製作的安排上應是結合STEAM教育的哪一項關鍵教育?
(A)科學(Science)
(B)科技(Technology)
(C)工程(Engineering)
(D)藝術(Art)


20(A).

40.小明正與其他幼兒一起在學習區中活動,在互動過程中的小明需要能夠解讀其他幼 兒的特徵、喜好、表情、想法及其所蘊含的意義。小明此刻覺知辨識的是下列哪一 種生活環境中的訊息?
(A)社會環境訊息
(B)人文環境訊息
(C)自然環境訊息
(D)生態環境訊息


21(C).

42.找出關係是幼兒整理生活環境訊息的重要能力,根據從簡單到複雜的原則,下列整 理訊息方法的排列順序何者符合?
(A)比較及排序、歸類、分類及命名、找出特徵間的關聯性
(B)歸類、分類及命名、比較及排序、找出特徵間的關聯性
(C)歸類、比較及排序、分類及命名、找出特徵間的關聯性
(D)分類及命名、歸類、找出特徵間的關聯性、比較及排序


22(C).

43.在學前融合調整策略中,當教師利用闖關的方式,鼓勵不喜歡運動的幼兒參與大肌肉活動,這是運用Sandall等人提出的哪一種策略?
(A)同儕支持
(B)成人支持
(C)隱性支持
(D)環境支持


23(B).

45.有關安吉遊戲教育的學習環境陳述,下列何者為非?
(A)幼兒在合宜的範圍內自主決定教育系統提供的遊戲環境元素
(B)充分留白的室內環境用以鼓勵幼兒接觸自然並從事戶外活動
(C)幼兒可以不斷的改變遊戲的主題、內容與難度,以探索未知
(D)教師觀察幼兒的遊戲訊息,整理後提供幼兒反思與詮釋經驗


24(C).

47.賴老師發現在兒童節假期後,大班幼兒齊齊每到放學時刻總是特別焦慮,頻頻詢問 「我媽媽來接我了嗎?」卻又不願意主動收拾個人物品做好放學準備,這個情形維持了整整一星期。請問,若賴老師要輔導齊齊,那麼較適宜的第一步驟為何?
(A)分析與診斷
(B)擬定輔導策略
(C)問題界定
(D)資料蒐集


25(A).

鍾老師目前正在觀察在扮演區中的扮演、生活敘說或團體討論中,幼兒對於家人日 常活動的描述,以及觀察幼兒在圖畫或美術創作中關於家人的特徵或與家人相處時 的細節。
【題組】50.承上題,經過了一個星期,當鍾老師發現在前述活動中,幼兒小栙從未曾表現出任 何與家人互動的行為與經驗,請問,鍾老師先採取下列哪一種方法來增進對小栙的 認識會是比較合宜的?
(A)與班級協同教師討論小栙的表現,先確認兩人觀察結果的一致性
(B)與家長說明小栙的表現,詢問家長的教養方式與家庭經營的狀況
(C)向園長報告小栙的表現,並透過家長接送時段持續觀察親子互動
(D)鍾老師持續觀察小栙的表現,並將觀察結果做成紀錄供日後檢閱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收錄測驗 - 教保員◆幼兒教保活動設計-阿摩線上測驗

Lovenana Li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