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反覆練習,方可提高對試題的敏感度
20
(48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2024~2020難度:(811~81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35.下列「」中的字,何組詞性相同?
(A)孰大於「是」/唯利「是」圖
(B)「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大智「若」愚
(C)對滑稽「友」/良師益「友」
(D)閒「則」能讀書/以身作「則」


2(D).
X


30. 「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這段文句的意旨是
(A)君主當廣納賢才
(B)天下為公才是為政之道
(C)國君當體察民心向背
(D)治理天下首重修身之德。


3(A).
X


41. 依據108 課綱,國語文之學習表現分成六個類別,分別為「聆 聽」、「口語表達」、「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閱 讀」與「寫作」,每個類別都有各自的學習階段,通常是五個 學習階段,但其中只有「兩個學習階段」的是哪一類別?
(A) 聆聽
(B) 口語表達
(C) 標音符號與運用
(D) 閱讀


4(C).
X


11. 其妻曰:「嘻!子毋讀書游說,安得此辱□?」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其妻笑曰:「舌在□。」儀曰:「 足□。」上面□、□、□、□須分別填四個虛字,應依序填入下面哪些字?
(A)矣、不、乎、也
(B)也、乎、不、矣
(C)矣、也、不、乎
(D)乎、不、也、矣


5(D).
X


53. 下列「 」中的詞性,何者兩兩相同?
(A)「行」己有恥/「行」雲流水
(B)東海「揚」塵/隱惡「揚」善
(C)「玉」殞香消/「玉」液瓊漿
(D)好逸「惡」勞/布衣「惡」食


【非選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 3-4 題。
       在十九世紀末攝影技術興起時,德國哲學家班雅明認為,藝術作品應擁有「靈光」,就如拂曉晨光從遠方山峰透出所形成的光暈,炫目且令人嚮往。他之所以在當時提出這樣的觀點,是由於攝影雖然具有傳播的便利性,但它容易複製的特性卻也不符合藝術靈光的本質。
       近年「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的出現似乎回應了這問題。何謂「NFT」?我們可以說它是「獨一無二的數位憑證,用以記錄藝術品或收藏品之類資產的所有權。」更簡單的解釋,它可以是一首樂曲、一張圖片或是一段影片,而擁有者可以使用數位憑證來證明他的所有權。有人認為,這方法得以使數位畫作產生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曾有位藝術家直接買下畢卡索的手稿 ,將其燒毀一半後,以數位化的方式製成了「NFT」,重新命名為《被燒毀的畢卡索》並投入拍賣會中,聲稱得標者除了會獲得「NFT」外,也可獲得燒毀過的手稿,從此這幅作品獲得專屬的數位「靈光」。
       但科技的發展已經完全脫離了哲學家的想像,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繪圖的橫空出世,再次打破了人們對於藝術的傳統概念,因為這不僅僅是複製的問題,而是創作本身受到了挑戰。2022 年 8 月底,一幅由 AI 生成的繪畫作品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藝術比賽中奪得首獎。得獎人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他以輸入關鍵詞的方式,設定了幾組人、事、時、地、物以及繪畫風格的詞彙,在 AI 圖像生成工具上完成了上百張圖像的繪製,接著選出其中最好的三張,花費數週時間進行微調,完成後印在畫布交給主辦方。最終,他憑藉著這樣的創作方式得到首獎。
       有人認為這屬於自動化的抄襲,是 AI 繪畫對於歷史上無數畫作的模仿與拼湊,應該不算藝術。但得獎人認為,關鍵詞的設定亦是有意識的創作過程,AI 生成就如繪畫工具一般,他仍然屬於一位藝術創作者。目前為止,我們尚無法預知這項技術後續可能的發展,只是,如今我們又是如何看待攝影這項創作方式呢?

【題組】3.在第二段中,作者描述了一個關於 NFT 與畢卡索手稿的事件。請問作者是以什麼作為判斷,認定它就是藝術品?(以 150 字以內論述作答,不得直接抄襲原文。)(5 分)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2024~2020難度:(811~815)-阿摩線上測驗

Alice Li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