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簡單的事重覆做,就會是專家; 重覆的事用心做,就會是贏家。
84
(5 分17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D).

2 在課責機制上,媒體是屬於下列何種課責機制?
(A)內部-顯性機制
(B)內部-隱性機制
(C)外部-專責機制
(D)外部-包含機制


2(C).

14 下列何者是透過調解模式處理犯罪問題,並尋求被害人、加害人、社區及政府四者之間權力和責任的平衡?
(A)應報司法
(B)刑事司法
(C)修復式正義
(D)國際司法互助


3(B).

2 有關「電腦統計警政」(Comp Stat)的概念和問題解決途徑,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由證據為基礎的警政發展而來
(B)藉由民眾參與和專業認證機構監督警察活動
(C)強調資料導向的問題確認與評估
(D)提供警察政策決策者最新正確治安訊息


4(B).

24 根據統計,目前臺北市裝設有逾 1 萬 5 千支的錄影監視器,其他縣市也如火如荼的裝設當中。根據學者 Clarke 和 Eck(2003)所主張的情境犯罪預防策略,「裝設錄影監視器」(CCTV)屬於 5 大策略中的 那一項策略?
(A)增加犯罪阻力
(B)增加犯罪風險
(C)減少犯罪誘因
(D)減少犯罪刺激


5(D).

7 Cohen 與 Felson 以 VIVA 來描述犯罪的合適標的,即價值性、慣性、可見性,以及下列那一個標的?
(A)有誘惑性
(B)可包裝性
(C)可隱藏性
(D)可接近性


6(B).

1 因為人的理性常受到情緒、傳統、團體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政策的主導或決定並不依理性客觀的成本利益結 果作決策,而是由有權力者所制定,此種政策方案決策途徑稱為:
(A)滿意決策途徑
(B)政治性決策途徑
(C)理性決策途徑
(D)漸進決策途徑


7(A).有疑問

2 D. Kennedy(1983)認為服務人群的機關組織應具備一些特質,下列何者不是其所具備的特質:
(A)服務對象遭遇到的問題都是特定的問題
(B)服務廣泛
(C)能提供系統整合的服務
(D)機關能提供一般性的服務


8(B).有疑問

13 派出所的設置是警察執行勤務規劃下的重要據點,對於警察勤務紮根於社區各個角落有推波助瀾 的功用。下列對於派出所的敘述何者正確?
(A)派出所是第一線的刑事司法單位,與地方有著緊密的鏈結關係,最適用於現代科技化的電腦統 計警政政策
(B)派出所 24 小時運作,與地方緊密結合,派出所員警深入地方、主動服務,與地方民眾建立信 任,可提升民眾心理上的安全感受
(C)派出所制度由美國倡用,隨後由日本將派出所的警察勤務政策引進臺灣,沿用至今
(D)派出所屬於專責警勤區制度,由於深入地方,因此員警負責各自的轄區,專業分工下,鮮少有 勞逸不均的現象


9(A).

22 下列何者非屬「提升刑事司法體系打擊犯罪效能」的論述?
(A)淨化媒體內容,減少犯罪伎倆的仿同、學習
(B)提升刑事司法人員素質與專業化
(C)強化打擊犯罪之能力與設備
(D)促進檢、警、調、憲等部門的協調合作


10(D).有疑問
X


20 Cohen, March and Olsen(1972)對於垃圾桶決策的解釋,下列何者錯誤?
(A)組織基本上是處於「有組織的混亂狀態」
(B)組織的決策結構,如同一個由問題、解決問題的替選方案、參與者及選擇機會四項分立的支流所匯集而成的垃圾桶
(C)組織的決策也需要對問題、解決問題方案、參與者及選擇機會做理性思考計算
(D)手段與目的並沒有先後順序,並非要先有問題,才找解答,而是找到答案,才知道真正的政策問題


11(A).有疑問

5 行政院自民國 94 年元月起推動「臺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六星係指推動社區改造運動的六個面向。其 中由內政部警政署、消防署及社會司所主辦的為「社區治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推動社區治安工作,主要採取由上而下之操作模式
(B)透過舉行社區治安會議找出治安死角,解決社區的治安問題
(C)重點議題涵蓋「犯罪預防」、「社區防災」、「家暴防治」
(D)召開社區治安會議工作,採「警察局、分局少辦,分駐(派出)所多辦」原則


12(B).

24 R.V. Clarke 和 J. Eck 的犯罪分析六十步驟(Crime analysis for problem solvers: In 60 small steps), 以兩項指標評估警政策略處理犯罪問題的有效性,下列何者為其中一項指標?
(A)見警率
(B)警政策略的聚焦程度
(C)建立夥伴關係
(D)教育與諮詢


13(D).

3 Bardach(1977)主張,有關警察機關執行政策造成反效果的原因,下列何者錯誤?
(A)警政資源分散
(B)政策目標偏離
(C)政策資源浪費
(D)政策評估錯誤


14(C).

16 根據公共醫療模式之三級犯罪預防,下列何者不屬於初級犯罪預防?
(A)到學校宣導法治教育和犯罪預防觀念
(B)透過速審速決,使民眾知道懲罰有效性,達到一般預防效果
(C)將累犯列為治安重點人口,加強查訪
(D)興建捷運站時,依情境犯罪預防原理設計安全使用環境


15(A).

20 有關犯罪測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官方犯罪統計資料豐富,但最大缺陷是犯罪黑數
(B)自陳偏差行為統計可瞭解犯罪,但信度高、效度低
(C)犯罪被害調查可獲致多元類型犯罪,優點是可發掘犯罪黑數
(D)三種犯罪測量方法各有其優缺點,且差異性高


16(A).有疑問
X


17 Linblom 所倡導之漸進式主義(incrementalism),其原始意義主要在討論以下何項?
(A)犯罪預防
(B)資訊運用
(C)財政預算
(D)犯罪組織


17(C).

15 下列何者不屬於所謂「創新模式」的警政?
(A)社區警政
(B)問題導向警政
(C)普設 CCTV
(D) CompStat 警政


18(D).

2 近年詐騙集團猖獗,無論是假借檢警身分、購物個資、網路購物、網路援交、求職詐騙、中獎投資詐騙、 家戶拜訪詐騙、假親友詐騙等新興型態的詐騙方式推陳出新。我國內政部警政署致力於防制詐騙被害以 及打擊詐騙集團,其相關作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於民國 93 年成立「反詐騙諮詢專線」,並於民國 94 年更名為「165 反詐騙諮詢專線」
(B)專線主要工作係提供民眾線上即時協助與受理報案,並貫徹「一案到底」之精神,多方宣導,預防被 害發生
(C)電信監理部分以雙卡認證(身分證、健保卡)、預付卡用戶管理、二類電信監管機制以及簡訊過濾機 制來做監控
(D)民國 94 年與金融機構合作,限定金融卡非約定轉帳每日限額新臺幣 5 萬元以下,並於民國 95 年正式 啟動「183 防堵詐騙聯防機制」


19(B).

11 警察防制少年犯罪政策之實踐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實施「春風專案」,加強查處少年聚集或深夜遊蕩行為,積極協尋少年逃學(家)、輟學,通知家長 管教及學校輔導
(B)「春暉專案」主要在於輔導校園中輟學生,警察應協助校方查訪無故缺席未到學校上課的少年
(C)依據「警察機關防處少年事件規範」,調查少年時應通知其父母或法定代理人或現在保護少年之人到 場,詢問少年時,應站在輔導關懷的立場,不可誘導使少年陷於錯誤
(D)平時實施預防少年犯罪宣導,並於每年寒暑假及擴大宣導月等重點期間擴大辦理宣導活動


20(B).

10 下列何者曾獲頒福特基金會及哈佛大學 Kennedy 政府學院聯合頒發的美國政府創新獎,認為它是 20 世紀後半極重要的組織或管理上的革新;美國犯罪學及公共政策(CPP)期刊亦認為是近幾十 年來警政策略中最重要的革新?
(A)問題導向警政
(B)電腦統計警政
(C)社區警政
(D)循證警政


21(D).有疑問
X


7 1999 年國際警察首長協會中所提出「加強執法回應被害人」的七項關鍵需求中,不包括下列那一項需求?
(A)安全
(B)尊重
(C)資訊
(D)正義


22(A).

18 日常活動被害理論(routine activity theory)提到,犯罪的發生需要在時空上有三個因素之聚合。情境犯罪 預防之技術「擴充監控」主要是針對那一個因素所設計?
(A)足以遏止犯罪發生之抑制者
(B)有能力及動機之犯罪人
(C)合適的標的物
(D)對危險之認知


23(C).

24 根據 Hirschi(2004)提出之「以家庭為中心之社會化模式」,透過社會化四要件預防犯罪,孩 子的自我控制會逐漸產生,下列何者不屬於該社會化四要件之一:
(A)關心孩子
(B)監督孩子
(C)提供孩子學習與成長機會
(D)輔導矯正孩子低自我控制行為


24(B).有疑問
X


14 政策規劃的核心概念是「理性」,警察人員在遇到問題,可用理性決策的思維流程加以解決,關 於 Fay 決策與解決問題之四個步驟,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步驟一:建構問題意識
(B)步驟二:蒐集資訊
(C)步驟三:擬定方案
(D)步驟四:檢查與回饋


25(B).

15 學者 Bayley 和 Shearing(2001)認為警察工作特性應追求三項主要公共利益,下列何者錯誤?
(A)正義(justice)
(B)專業效率(professional efficiency)
(C)平等保障(equality of protection)
(D)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


快捷工具

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113行政三等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