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只要有信心,就沒有過不了的橋
100
(2 分1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主張知識與權力為一體的兩面後現代 主義 學者是 ?
(A) 李歐塔 (J. -F. Lyotard)
(B) 羅逖 (R. Rorty) (R. Rorty)
(C)傅柯(M. Foucault)
(D)德里達(J. Derrida) (J. Derrida) 。


2(A).

「派代亞」 (paideia) 一詞指的是 教育, 源自 於
(A) 希臘時代
(B) 羅馬時代
(C)中世紀
(D)近代。


3(D).

T. Lickona近年來積極推動品格教育,並強調品格包含三個相互關聯部分,分別是「道德認知」、「道德感受」與下列哪一項?
(A) 道德成分
(B) 道德性質
(C)道德興趣
(D)道德行動。


4(D).

下列哪一個不是James Bank 認為多元文化的教育應包含的向度?
(A) 採用不同文化的例子說明概念
(B) 減少偏見
(C)幫助學生瞭解信念對知識的影響
(D)幫助學生融入主流文化。


5(B).

依據 Hage,J. 的不證自明理論,下列哪一選項為其所提出的四個組織手段變項?
(A) 適應力、生產力、效率、工作滿意度
(B) 複雜化、集中化、正式化、階層化。
(C)標準化、正式化、差異化、專門化。
(D)生產力、效能、士氣、專業性。


6(C).

我國 第一任教育總長是 ?
(A) 胡適
(B) 章士釗
(C)蔡元培
(D)陳立夫。


7(B).

我國現行的教育宗旨於民幾年訂 定?
(A) 元年 (1912 年)
(B) 十八年 (1929 年)
(C)三十六年 (1947 年)
(D)三十八年 (1949 年)


8(C).

下列何者係我國教育史上 ,綜合儒家教育思想的最早且 較有系統 性的教育論著 ?
(A) 論語
(B) 書經
(C)學記
(D)中庸 。


9(B).

下列何者是一九七O年代興起的新教育社會學(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的主要觀點?
(A) 重視社會行動與應用的哲學取向來分析教育問題
(B) 偏重質的研究取向,採符號互動論、俗民方法論、知識社會學等觀點研究教育問題
(C)以「風險社會」(Risk Society)為最主要的新研究議題來分析風險社會下的教育現象
(D)常採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的新方法來分析教育與社會之間複雜的關係問題。


10(B).

從教育發展史來看,「雙軌制」的學校制度,當以何國最有代表性?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德國


11(A).

在交流的過程中,某一個團體採用另一個團體全部或部分的文化而形成新的文化,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歷程?
(A)涵化(acculturation)
(B)同化(assimilation)
(C)濡化(enculturation)
(D)社會化(socialization)


12(B).

劍齒虎課程(saber-tooth curriculum)在課程設計上的主要啟示為何?
(A) 課程實施應運用忠實觀才能達成課程目
(B) 課程內容應要能反映學生的需求和社會變遷
(C)課程組織應採用超學科式課程較有助於學生學習
(D)課程評鑑應用多元方式方能符合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觀點。


13(D).

艾斯納(E. W. Eisner)主張要了解真實的教育現象,就必須了解學生真正的教室生活狀況,而豐富、複雜的教室生活現象是無法完全用科學量化的方法來測量和評估的,因而可用下列何種課程評鑑模式較適宜?
(A) 回應式評鑑(responsive evaluation responsive evaluation )
(B) 對抗式評鑑(adversary evaluation)
(C)賦權增能評鑑(empowerment evaluation)
(D)教育鑑賞與批判模式(educational connoisseurship and criticism) 。


14(B).

為培育教師任教學科、領域專長之專門知能課程下列哪一種課程?
(A) 普通課程
(B) 專門課程
(C)教育專業課程
(D)教育實習課程 。


15(A).

教師在指導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編製程序方面,以下五個步驟:①決定檔案評量的類型②把檔案規準轉換為檔案項目③學生實際製做檔案④訂定檔案實作的規準⑤界定檔案評量的目的,其先後順序應該如何?
(A)⑤①④②③
(B)①⑤④②③
(C)④②⑤①③
(D)①⑤②④③。


16(B).

謝老師認為不管環境如何不同,人性和知識總是一樣的,所以教育制度之主要目的在每個時代與每個社會都是希望促使每個人能符合人的品質,請問謝老師的教育理念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理論學說?
(A)精華主義
(B)永恆主義
(C)進步主義
(D)重建主義。


17(C).

下列何者是閱讀評量上常用來做為中低年級學童之閱讀進展監控?
(A)聲韻覺識
(B)部首辨識
(C)朗讀流暢性
(D)閱讀理解 測驗。


18(D).

下列何者不是學生成就分組(STAD)合作學習的重要內容與方法?
(A)班級講解
(B)分組學習
(C)小考
(D)同質分組。


19(B).

所謂「詩書一擔,不如口訣一段」,指的是教師在進行講解時,應該掌握哪一項教學策略?
(A)詩書口語化
(B)簡要生動化
(C)引經據典化
(D)專業術語化。


20(A).

教師甄試時,每位考生面對三位評審委員,若希望每位委員評分對於組內考生錄取與否有相同的影響力。請問下列那個統計數量接近時,最能達成此一目標?
(A)委員評分變異數
(B)組內的考生人數
(C)委員評分平均值
(D)考生應試時間。


21(B).

下列哪一類障礙不屬於我國98 年公布的特殊教育法中的身心障礙類別?
(A)視覺障礙
(B)亞斯伯格症
(C)自閉症
(D)學習障礙。


22(B).

29. ( )高老師進行一道題目的試題分析,選取高分組與低分組各8 位學生,求出難度P 與鑑別度指標D,兩者的數值皆為0.5,請問低分組的學生,有多少人答錯該題?
(A)5 人
(B)6 人
(C)7 人
(D)8 人。


23(C).

姜老師在上國文課的第三單元時,省略了教學計畫中的二項教學目標。姜老師最有可能已經完成下列哪一項教學歷程,才作出這項決定?
(A)完成教學評鑑
(B)設計教學方法
(C)預估起點行為
(D)訂定教學目標


24(D).

「能力指標」屬於下列何者的目標?
(A)學期
(B)學年
(C)學習單元
(D)學習階段。


25(B).

18.以下何者較不符合韋伯學派對於文憑的論點?
(A)文憑是進人特定團體的憑藉,所以是鬥爭的目標
(B)當 愈來愈多人獲得文憑,擁有權力的團體為維持其地位會出面干涉,讓文憑緊縮並增值
(C)透過文憑的篩 選形成了社會地位或階級再製
(D)文憑是一種文化資本,是高薪和權力的保障。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珮珊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