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所見所聞,改變一生,不知不覺,斷送一生
92
(5 分17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2 年 - 102年 102學年度 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第 1 次幼兒園教師甄選「教育專業知能」試題#1012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01.教育心理界常誤以為「教育心理學」的起源是桑代克(E.L.Thorndike) 於 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學》一書;其實,另一位學者早在 1886 年就寫出《教育心理學》一書。這位學者是誰?
(A)霍普金斯(L.P.Hopkins)
(B)華生(J.B.Watson)
(C)杜威(J.Dewey)
(D)馮德(W.M.Wundt)


2(A).

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學前教育階段兒童的認知發展應該是屬於哪一階段?
(A)前運思期
(B)形式運思期
(C)感覺動作期
(D)具體運思期


3(C).

馬斯洛(A. Maslow)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原本將人類需求分成五個層次,後來增加為七個層次。在這七個層次中,以下哪一項需求最接近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
(A)安全感需求
(B)自尊需求
(C)審美的需求
(D)求知的需求


4(D).
X


人類大腦研究有助於協助教育工作者營造豐富的教室環境,以及設計吸引孩子的活動。以下關於腦部各區域負責功能的敘述,何者錯誤?
(A)額葉負責計畫、推理和情緒表達
(B)小腦負責動作和運動技巧
(C)頂葉負責聽覺的傳達過程,以及學習、記憶和情緒
(D)枕葉負責視覺處理


5(B).

.李老師擔任幼兒園教師,為了瞭解幼兒語言發展情形,他利用三年時間對同一群幼兒進行觀察,他是採用下列哪一種研究方法?
(A)橫斷法
(B)縱貫法
(C)時間差法
(D)單一組實驗設計


6(D).

下列敘述分別屬於哪一個概念,試依序排列? 甲、幼兒會去尋找藏匿在布塊以下的娃娃 乙、幼兒將掃帚放在胯下假裝自己在騎馬 丙、幼兒認為直的線彎成彎曲的線就變短了
(A)保留概念、物體恆存、表徵能力
(B)物體恆存、保留概念、表徵能力
(C)表徵能力、物體恆存、保留概念
(D)物體恆存、表徵能力、保留概念


7(D).

過去教科書中有「爸爸早起看書報,媽媽早起勤打掃」這樣的句子,後來遭到批評,認為將家務歸諸婦女,遂修改為「爸爸早起看書報,媽媽早起做早操」,仍舊遭到批評,認為男性偏向勞心、女性偏向勞力。請問,這些批評是針對課程隱含的什麼?
(A)社會流動
(B)次文化
(C)社會化
(D)意識型態


8(B).

下列有關測驗信度與效度的關係,哪一個敘述是正確的?
(A)信度高,效度一定高
(B)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C)信度是效度減去獨特變異量的比率
(D)效度係數的絕對值大於信度的平方根


9(C).

當老師發現學生在學校有暴飲暴食的行為時,根據盧梭(J. J. Rousseau)的教育觀,應當如何處置?
(A)訓斥並處罰學生
(B)勸導學生節制飲食
(C)讓學生自己承受後果
(D)立即制止學生的行為


10(C).
X


關於諾丁絲(N. Noddings)關懷倫理學的重要主張,下列何者錯誤?
(A)提出「關懷」是感性的道德根源
(B)倡議德育方法須採取兩難故事的判斷
(C)反對以正義概念為道德認知之核心
(D)認為關懷關係是人們真心嚮往的理想


11(D).

懿芬是一位學校教師,她認為教育是一種文化陶冶的活動,所以將四書五經作為課程的教材,主張教育的作用在於保存文化、傳遞文化和創造文化,這種教育觀念來自下列哪一位學者?
(A)杜威(J. Dewey)
(B)涂爾幹(E. Durhkeim)
(C)皮德斯(R. S. Peters)
(D)斯普朗格(E. Spranger)


12(C).

關於知識論當中的經驗論,下列何者錯誤?
(A)對真理的看法是採取「符應說」(correspondent theory of truth),真理需符合 人的經驗
(B)代表人物有洛克(J. Locke)、巴克萊(G. Berkeley)、休謨(D. Hume)等人
(C)認為認知一定要與邏輯推理或是知識系統的一致性相契合
(D)在教育上重視外在的指導與訓練


13(D).

現象學在教育研究方面促成了「質性研究」典範的產生,其中它所指的「客觀」是指下列何者?
(A)知識的可靠性
(B)研究結果的一致性
(C)標準化的操作程序
(D)讓事物呈現其自身


14(D).

根據培根(F. Bacon)的看法,人類的思維可能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產生錯誤,其中若是由於個人特質或固著觀念所造成的錯誤,屬於下列何種思維偏差?
(A)種族偶像
(B)市場偶像
(C)劇場偶像
(D)洞穴偶像


15(C).

以下何者主張教育活動應該符合價值性、自願性與認知性等規準?
(A)認知發展學派
(B)存在主義
(C)觀念分析學派
(D)建構主義


16(B).

教師可運用的權威有很多類型,其中哪一種是教師透過人格或魅力發揮影響力?
(A)專家權
(B)參照權
(C)法職權
(D)牽連權


17(C).

教育部目前正在推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屬於下列哪一種評鑑方式?
(A)績效型評鑑
(B)安置型評鑑
(C)形成性評鑑
(D)總結性評鑑


18(A).

幼稚園自我評鑑可分成準備、計畫、執行與結果檢證四個階段。分析幼稚園背景與脈絡,以形成幼稚園願景,屬於哪一個階段?
(A)準備
(B)計畫
(C)執行
(D)結果檢證


19(D).

父母看四歲的小凱在睡覺,將小凱獨自留在家中,出外買東西,最後導致小凱不慎墜樓受傷。小凱父母違反下列何法?
(A)家庭教育法
(B)幼稚教育法
(C)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D)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20(D).

我國哪一項教育法令規定教師不能體罰學生?
(A)教師法
(B)國民教育法
(C)師資培育法
(D)教育基本法


21(A).

蒙特梭利教學法(Montessori method)強調在環境中提供三種教具,讓孩子參與活動,下列何者不屬於該教學法所主張的教具?
(A)教師本身
(B)日常生活教具
(C)感官教具
(D)學校課業教具


22(B).

王老師時常將她在幼兒園中觀察到的一些事件寫下來,像是她看到或聽到的事,或幼兒說過的話,以做為規劃教學時的參考。王老師是使用哪一種非正式評量方法?
(A)真實評量
(B)軼事記錄
(C)時間取樣法
(D)檢核表


23(B).

在美勞角將豐富的素材置於透明罐、籃子等容器中,幼兒可根據創作的需要取拿,主要是運用下列哪一項教學原則?
(A)強化原則
(B)自動原則
(C)類化原則
(D)精熟原則


24(B).

在華德福教育(Waldorf approach)中,幼兒階段課程的特色為何? 甲、生活作息具韻律節奏及規律重複性 乙、兒童的玩具皆為自然材質 丙、重視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 丁、營造像家一般的教室氣氛 戊、透過形線畫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丁戊
(D)丙丁戊


25(B).

下列有關創造思考教學方法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鼓勵幼兒表達意見,容忍幼兒不同的意見
(B)對幼兒的各種看法應有回應,立刻下判斷
(C)是一種鼓勵教師因時制宜變化教學的方法
(D)詢問開放性問題,讓幼兒能夠發揮想像力


26(C).

一般幼兒會畫出來的第一個基本圖形,較近似下列哪一種幾何圖形
(A)三角形
(B)多邊形
(C)圓形或橢圓形
(D)正方形或長方形


27(B).

幼兒針對一個問題能產生多重解決的辦法是屬於哪一種能力?
(A)批判思考
(B)擴散思考
(C)抽象思考
(D)聚歛思考


28(B).

張老師常帶領學生到附近的歷史博物館參觀。他認為學生雖未抱特定的目標前往觀賞,但參觀後常能引發學生的多元收穫和心得。張老師所強調的是下列哪一種目標?
(A)行為目標
(B)表意目標
(C)具體目標
(D)問題解決目標


29(C).

黃老師擬藉一個教學活動,同時培養學生適時呈現觀點和情感,他宜採用下列何種教學法?
(A)欣賞教學法
(B)練習教學法
(C)發表教學法
(D)協同教學法


30(C).

關於建構主義的教學觀,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教學設計應該考慮如何促使學習者積極參與學習
(B)評量方式宜力求多元
(C)教師應儘量減少環境中的干擾,安排越簡單的環境越好
(D)教學設計要安排學生有合作學習的機會


31(D).
X


布魯納對「知識結構」 的論述認為從形成知識的順序而言,至少有行為把握(enactive representation)、圖像把握(iconic representation)及符號把握(symbolic representation)等三層階梯,下列哪一項學習型態為圖像把握階層?
(A)兒童玩翹翹板時,靠其身體實地體驗平衡的情形
(B)使用天秤時,必須靠砝碼的個數及數量,決定重物的質量
(C)不必動用手足,只要靠眼力來審視天秤的樣子,就能把握平衡的概念
(D) 可以用天秤的臂長及砝碼的個數,算出重物的質量


32(D).

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齊提倡直觀教學論,並認為事物具有數、形、語等本質,如運用小石、手指、豆子之類的實物先學習數和數的關係,再運用替代實物的點和線計算表,運用將正方形分割成 1/2、1/4、1/8……的分數表以指導學童,此為下列哪一種的直觀教學?
(A)數的直觀教學
(B)形的直觀教學
(C)語的直觀教學
(D)數和形結合在一起的直觀教學


33(D).

學校的教學亟需家庭的配合方易成功,依「家庭教育法」第 15 條規定略以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於學生有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應即通知其家長或監護人及實際照顧學生之人;並提供相關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之課程;…而家長或監護人及實際照顧學生之人被通知參與相關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之課程,經何種方式通知三次以上未出席者,該管主管機關得委託推展家庭教育機構、團體進行訪視。
(A)電話告知
(B)電子郵件告知
(C)口頭告知
(D)書面告知


34(A).

幼兒園教保服務應以幼兒為主體,應遵行何種精神,秉持性別、族群、文化平等、教保並重及尊重家長之原則辦理?
(A)幼兒本位精神
(B)能力本位精神
(C)機會均等本位精神
(D)課程本位精神


35(B).

研究特徵為力求理解,研究目的為瞭解現象主體的意義,強調個別性的深入瞭解者為何種類別的教育研究典範?
(A)理性典範
(B)自然典範
(C)批判典範
(D)整合典範


36(C).

教職員工的言行舉止將是社會人士或家長對學校的整體觀感,因之,作為附小成員的一份子,有必要配合附小的組織特質與定位,進而與其他同仁共同營造學校的良好形象而努力,事實上,此即為學校的經營的何種因素?
(A)組織計畫
(B)組織領導
(C)組織氣氛
(D)組織重組


37(A).

下列哪一位哲學家主張教育旨在培養符合國家需求的幹才?
(A)柏拉圖(Plato)
(B)笛卡爾(Rene’ Descartes)
(C)(聖)奧古斯丁(Augustine)
(D)康德(Immanuel Kant)


38(D).

相信人是天生自由與善良的,並且可能在某些理想的自然狀態裡保持著那樣的自由良善,但是由於必須與他人生活在一起,並盡力滿足別人對自己的要求,就開始墮落的歷程的是哪一位哲學家?
(A)達爾文(Charles Darwin)
(B)孔德(Auguste Comte)
(C)洛克(John Locke)
(D)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39(D).
X


認為教學設計是一種科技,用來發展學習經驗和學習環境,以協助學習者習得特定的知識與技能,是屬於下列何種取向的教學設計觀點?
(A)行為取向
(B)社會取向
(C)認知取向
(D)建構取向


40(B).

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要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設計了精美的貼紙或獎勵卡來鼓勵學生,再規定獎勵卡集滿 25 張者,老師會送一枝精美的鉛筆做為獎賞,這位老師所使用的是下列何種措施?
(A)行為改變技術
(B)代幣制(token economy)
(C)編序教學
(D)媒介輔助學習


41(C).

∵A>B 且 B>C,∴A>C ,兒童的認知可以達到這樣的標準,是為布魯納(Bruner)所提出認知發展階段論的那一個時期?
(A)動作表徵期
(B)形象表徵期
(C)符號表徵期
(D)創作思考期


42(B).

Gardner(1999)根據其研究結果,歸納出八種多元智能,有關「喜歡尋找事物的規律及邏輯順序,擅長提出假設並執行實驗以尋求答案」的智能,是屬於下列那一項智能?
(A)視覺--空間智能
(B)邏輯--數學智能
(C)內省智能
(D)自然觀察智能


43(D).

在符合領域學習節數的原則下,學校得打破學習領域界限,彈性調整學科及教學時數,實施主題式統整教學,學者林怡秀(1998)歸納國內外學者的觀點,將課程統整歸納為六大類,有關「對學科知識加以解構重組,將數個學科整合在同一時間進行教學,學科間已無界限」的敘述,是屬於以下那一種統整教學的類型?
(A)學生自主的課程統整
(B)超學科領域分析式的課程統整
(C)超學科主題式的課程統整
(D)科際整合的課程統整


44(D).

美國心理學者桑代克(Thorndike)透過實驗觀察,提出學習方式是一種「嘗試錯誤」(trial and error)的學習過程,因此他提出著名的影響學習因素之三大定律分別為下列何者?
(A)反復律、準備律、懲罰律
(B)練習律、準備律、懲罰律
(C)練習律、反復律、懲罰律
(D)練習律、準備律、效果律


45(C).

價值澄清教學的歷程在於重視價值獲得的歷程,並且強調價值與生活經驗的結合,一般而言,價值澄清教學分成為瞭解期、關聯期、評價期、反省期,對於「教學的重點在於指導學習者作價值與情感的表達;對各種事物採取反應」的做法,應屬於下列那一個時期?
(A)瞭解期
(B)關聯期
(C)評價期
(D)反省期


46(A).

中國虞夏商時期的學校中,其教育目的在於明人倫,亦即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學校屬於那一種性質的學校?
(A)小學
(B)中學
(C)大學
(D)研究所


47(D).

個人將其團體規範內在化的過程,經由這個過程達到自我實現,以區別出個人獨特性的歷程,稱之為:
(A)個別化
(B)自由化
(C)均等化
(D)社會化


48(C).

在西洋教育中,首先於 1763 年頒布普通鄉村學校法,規定五歲至十三歲為強迫就學年齡,而且也規定家長未送其子女入學需受懲處,開啟強迫入學風氣之先的是哪個國家?
(A)英國
(B)法國
(C)德國
(D)美國


49(B).

隨著「教育機會均等」的關注,學業失敗者、學業能力欠佳者被認為是個教育問題,而從功績主義的觀點出發,認定此種狀況是為:
(A)教育自由
(B)教育浪費
(C)教育投資
(D)教育成本


50(A).

有關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原因甚多,下列哪一項的敘述屬於「人為因素」所造成的?
(A)學校教育制度的結構是不合理的
(B)山區與市區比較起來更顯得教育機會不均等
(C)富家子弟對學校的選擇機會較多
(D)城鄉之間的教育水準有所不同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2 年 - 102年 102學年度 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第 1 次幼兒園教師甄選「教育專業知能」試題#10128-阿摩線上測驗

張世豪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