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100
(2 分43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警察◆警察法規難度:(101~1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51.警察對於特定對象行使「進行觀察及動態掌握等資料蒐集活動」職權之期間規定,下 列敘述何者為非?
(A)每次不得逾一年
(B)如有必要得延長之
(C)延長次數不限
(D)已無蒐集必要者,應即停止之。


2(C).

89.人民對於警察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決定不服者,得依法:
(A)拒領
(B)提起民事訴訟
(C)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D)提起刑事訴訟。


3(C).

178.警察人員於公共場所中,對於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嫌疑或有犯罪之虞者,執行 臨檢勤務,在現場因無法查證受臨檢人身分時,警察得將該人民帶往勤務處所 查證,其時間自攔停起不得逾:
(A)一小時
(B)二小時
(C)三小時
(D)五小時


4(D).

132.人之管束,其目的何在?
(A)為行政指導之方法
(B)為行政調查之步驟
(C)為行政制裁之一種
(D)為避免急迫危害之手段


5(A).

74.使用警械,為國家賦予警察人員之
(A)法定職權
(B)人身保障
(C)受益權
(D)統治權。


6(D).

302.「遇有騷動行為足以擾亂社會治安時」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得使用警械。該行為之性 質為:
(A)正當防衛行為
(B)緊急避難行為 136
(C)業務上正當行為
(D)依法令之行為


7(A).

351.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使用警械行為之法律性質,雖有「依法令之行為說」 、 「正當防 衛及緊急避難說」 、 「兼具正當防衛、緊急避難及依法令之行為說」等不同看法,警察人 員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使用警械致人傷亡者,皆可依何事由阻卻違法?
(A)依法令之行為
(B)正當防衛
(C)緊急避難
(D)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職務上行為


8(A).

038.中央保安警察遇有必要派往地方執行職務時,應受當地何人之指揮監 督?
(A)直轄市、縣(市)長
(B)警備司令
(C)行政執行官
(D)議長。


9(D).

166.警察法施行細則是依據下列那一種法律定之?
(A)警察人員管理條例
(B)警政署組織條例
(C)警察勤務條例
(D)警察法。


10(C).

46 警察人員依警械使用條例對槍擊要犯開槍射擊,致歹徒重傷之行為,是:
(A)正當防衛
(B)緊急避難
(C)依法令之行為
(D)不可抗力之行為


11(A).

67 下列何者對於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並無管轄權?
(A)內政部警政署
(B)直轄市警察分局
(C)縣(市)警察局
(D)縣(市)警察分局


12(C).

8 關於警械使用,下列何者不是警械使用條例明文規定的事項?
(A)應基於急迫需要,合理使用
(B)應注意勿傷及其他人
(C)使用前,應鳴槍示警
(D)使用原因已消滅,應立即停止使用


13(C).

12 內政部警政署依警察法執行全國警察行政事務並掌理全國性警察業務,下列何者非內政部警政署所掌理之警 察業務?
(A)關於拱衛中樞及協助地方治安之保安警察業務
(B)關於保護外僑及處理涉外案件之外事警察業務
(C)關於各級法院及檢察署之法警業務
(D)關於防護國營鐵路、航空、工礦、森林、漁鹽等事業設施之各種專業警察業務


14(C).

21 警察任務為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此四者何者為輔助任務?
(A)維持公共秩序
(B)防止一切危害
(C)促進人民福利
(D)保護社會安全


15(C).

7 警察查訪治安顧慮人口,依警察職權行使法及其授權訂定之查訪辦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旨在維護社會治安防止再犯
(B)原則上由戶籍地警察機關每個月查訪1次
(C)應隱匿身分實施查訪
(D)查訪對象行方不明者應依法通報協尋


16(A).

14 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警察詢問姓名、出生資料等或令出示身分證明文件,依此顯然無法查證身分 時,警察得採取許多必要措施並應符合法定程序,下列何者並非此必要措施或法定程序?
(A) 得將人民移由地方法院檢察署審理
(B)得將人民帶往警察勤務處所查證
(C)帶往時非遇抗拒不得使用強制力
(D)查證時間自攔停起,不得逾 3 小時


17(C).

42 警察為防止犯罪,或處理重大公共安全或社會秩序事件而有必要時,得依據下列何者之指定,對於行經指 定公共場所、路段及管制站之人民進行身分查證?
(A)帶隊警官
(B)小隊長
(C)警察機關主管長官
(D)自行視情形決定


18(D).

39 某丙欲辦理基隆市、台北市、桃園縣等跨縣市之集會遊行活動,請問他要向何單位提出申請?
(A)向基隆市警察局提出申請
(B)向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提出申請
(C)向桃園縣警察局提出申請
(D)分別向基隆市、桃園縣及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提出申請


19(B).

27 警察行使職權已達成其目的,或依當時情形,認為目的無法達成時,應依職權作下列如何處置?
(A)假處分
(B)終止執行
(C)假扣押
(D)向該轄地方法院報備


20(B).

37 集會、遊行所在地跨越二個以上警察分局之轄區者,其主管機關為:
(A)地方法院檢察署
(B)直轄市、縣(市)警察局
(C)直轄市、縣(市)政府
(D)法務部調查局


21(B).

17.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66 號解釋,社會秩序維護法罰娼不罰嫖之規定,係違反下列何種憲 法原則?
(A)比例原則
(B)平等原則
(C)明確性原則
(D)禁止不當聯結原則


22(A).

7 依據行政執行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不是即時強制方法?
(A)代履行
(B)對於人之管束
(C)對於物之扣留
(D)對於住宅之進入


23(C).

5 下列何者非屬使用警械所應遵守之原則?
(A)現場情狀須符合使用警械之時機要件
(B)能用警棍制止違法行為者,即不得使用警槍
(C)使用警械時,皆須依規定先對空鳴槍示警
(D)非情況急迫注意勿傷及對方致命之部位


24(B).

27.依警械使用條例有關警察使用槍械之方法限制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警察人員應基於急迫需要,合理使用槍械時,得逾越必要程度。
(B) 警察人員使用警械之原因已消滅者,應立即停止使用。
(C) 警察人員使用警械時,必要時得傷及其他之人。
(D) 警察人員使用警棍後,應將經過情形,即時報告該管長官。


25(B).

13. 2022 年 10 月《警械使用條例》修正,增訂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認犯罪嫌疑人或行為人有特定情形,將危及警察人員或他人生命或身體時,得使用槍械逕行射擊之時機。下列何者非屬 該時機?
(A)以交通工具攻擊警察人員時
(B)群眾聚集意圖包圍警察人員,情勢混亂時
(C)有事實足認持有危險物品意圖攻擊他人時
(D)意圖奪取警察人員其他可能致人傷亡之裝備機具時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警察◆警察法規難度:(101~125)-阿摩線上測驗

周弘明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