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重複學習,方可千錘百鍊。
20
(51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2024~2020難度:(896~9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X


47. 《資治通鑑》為編年史巨作,該書字數多達 300 萬餘字,記錄由周威烈王至五代後周 史事,書名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該書作者為
(A)司馬 光
(B)陳壽
(C)袁樞
(D)司馬遷。


2(B).
X


45. 關於國語文混合教學,以下敍述何者有誤?
(A)以閱讀為中心,將讀書、說話、寫字、寫作等活動 綜合運用於教學過程之中。
(B)形式可以是完全混合、抑或重點混合、部分混合。
(C)其學習程序,應採取先分析再綜合之方式。
(D)為提高兒童學習興趣,學習須由有意義之體式入手。


3(D).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年輕人紛紛收拾行囊返鄉,從北方一路往南。曾幾何時,繁華的大都會再也無法 乘載著理想升空,只能化作夢幻泡影,他們最終撿起理想的碎片,想著回到家鄉, 再一塊塊拼湊起曾經的夢。南歸的遊子,宛如古時貶謫文人,他們旅途有著相同的方向, 同樣曾心居魏闕、胸懷抱負,最終卻緊握著願與不願的心情走向南方。 
      許多人都說,國文課本只是記錄敗者的名冊,卻不知歷史上文人遭貶並不是什麼 新鮮事。成敗如浪潮起落,他們皆是風口浪尖的弄潮兒,行走官場如履薄冰,無論因罪 下放或是黨爭失利,貶謫二字與流芳百世早已焦孟不離。
      文人遭貶後,有的依然心繫百姓,有的寄情山水,泰半牢騷則躲入詩文。如宋代因 黨爭遭貶斥的秦觀,滿腹辛酸化做〈千秋歲〉中的一句:「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同樣遇黨爭被貶黃州的蘇軾,在〈寒食帖〉中:「今年又 苦雨,兩月秋蕭瑟」道盡人生苦楚。諷刺的是,當他離朝廷越來越遠,卻越是透顯本真, 每拔去官場的標籤,身份的轉變都是一次自我認同。儘管遭逢變故,蘇軾依然能在詩句 中盡顯其「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通透。 
    遊子卸下一身繁華,選擇南返家鄉,也許是鄉愁,讓故里成了夢想的寄託;對家的 依戀,也賦予他們一切從頭的勇氣。蘇軾遭貶黃州多年後,因故流放到蠻荒的嶺南之地 時,憶起與友人的對話:「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題組】23.下列哪個詩句與「飛紅萬點愁如海」使用相同的寫作手法?
(A)白髮三千丈,離愁似箇長
(B)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C)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D)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4(D).
X


20.下列各選項所吟詠的人物,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千秋冤獄莫須有,百戰忠魂歸去來
(B)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C)三字蒙冤,千秋湛血;一生忠勇,萬古綱常
(D)二帝蒙塵,淚血千秋含激憤,一生完節,清風萬古仰忠貞。


5(D).

10.陶淵明詩歌擅長描寫田園生活,試判斷下列選項中何者最有可能出自他的詩作?
(A)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B)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C)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D)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非選題】
二、作文 40 分(請以黑色、藍色原子筆或鋼筆於作文卷上由左而右、由上而下、橫式書寫) 題目:牽手 提示:「牽手」可以是父母子女之間的牽手,也可以是老師牽引著學童,或者只是扶持 一位長者、盲人過馬路。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的牽手,都可以感受人間的溫暖。 試以「牽手」為題,作文一篇。 試題至此為止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2024~2020難度:(896~900)-阿摩線上測驗

Alice Li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