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輸在猶豫,贏在行動。
28
(21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難度:(1~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0 清代鄭燮曾曰:「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而士為四民之末。□□上者種地百畝,其次七八十畝,其次五六十畝,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種收穫,以養天下之人」,由其上下文推論,□□中最適合填入何種人?
(A)勞工
(B)菜販
(C)牧民
(D)農夫


2(D).
X


34 「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淨」,上述章回標題應該出自那本古典小說?
(A)《封神榜》
(B)《紅樓夢》
(C)《西遊記》
(D)《水滸傳》


3(C).
X


根據下文回答 22-24 題
有一年的夏天,唱過畢業驪歌,升學班的家長熱鬧熱鬧地為老師們擺上了謝師的宴席。當宴席收散,老師們回到學校,發現非升學班的畢業生已經自己湊了錢,在教室裡煮了一大鍋綠豆湯等待著。孩子們怯怯地到教員辦公室來,邀請宴罷的恩師們到他們的教室接受感謝的邀請。「老師們都去了。孩子們畢竟認識和相信了學校和老師們不曾歧視過他們。」父親在回憶中說,語聲哽咽,「好幾個老師都含著熱淚,高興而又心疼地喝了那一茶碗終生難以忘卻的綠豆湯。」(陳映真〈父親〉)

【題組】23 這些學生請老師喝綠豆湯的意義,下列敘述何者最為適當?
(A)擔心畢業之後見不到老師
(B)非升學班的學生對於社會升學導向的無可奈何
(C)他們覺得由父母宴請老師誠意不足,必須自己出錢請客
(D)感謝老師在社會普遍重視升學的價值觀中沒有看輕他們


4(D).
X


「好大聖,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 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上 引文字最可能出自那一本書?
(A)《水滸傳》
(B)《西遊記》
(C)《三國演義》
(D)《七俠五義》


5(C).
X


5、杜牧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首詩應該是描寫那一個節令?
(A) 端午
(B) 七夕
(C) 中元
(D) 重陽


6(B).

9、請問這首短詩:「凡是能開的花,全在開放;/凡是能唱的鳥,全在歌唱」,主要著眼於那些知覺來進行描寫?
(A) 視覺、嗅覺
(B) 視覺、聽覺
(C) 嗅覺、觸覺
(D) 聽覺、嗅覺


7(A).
X


2.「柔鬚伸出去/一行青碧的詩句/攀上籬笆」。這段詩所描寫的植物應該是:
(A)向日葵
(B)牽牛花
(C)鬱金香
(D)薰衣草


8(C).

白靈詩:「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長長一生莫非這樣一場遊戲吧/細細一線,卻想與整座天空拔河/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見了/沿著河堤,我開始拉著天空奔跑」,請問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什麼?
(A)滑翔翼
(B)飛鳥
(C)風箏
(D)鞦韆


9(D).
X


5、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在勸勉人:
(A)多多向人學習
(B)師生關係密切
(C)走路不可太快
(D)儘量三人同行


10(B).
X


「出了伊甸園/再直的路/也走得曲折蜿蜒/艱難痛苦/偶爾也會停下來/昂首/對著無止無盡的救贖之路/嗤嗤/吐幾下舌頭」詩中所寫的那一種動物?
(A) 鳥  
(B) 螞蟻  
(C) 蜜蜂  
(D) 蛇 


11(C).
X


2 如果以「一肩明月,兩袖粉筆灰」來形容一個人,他的工作應該是:
(A)仲介
(B)教師
(C)醫生
(D)法官


12(D).
X


30 下列對聯最適合旅館使用的是:
(A)相逢盡是他鄉客,夜宿時招異地人
(B)財連銀漢三千丈,利貫金城百萬家
(C)十年宦比梅花冷,一夜春隨爆竹來
(D)里有仁風春色溥,家有德澤吉星臨


13(B).

16.媒婆、新娘、花童、新郎:
(A)生日
(B)婚禮
(C)祭典
(D)同學會


14(A).
X


閱讀下文,回答第8題至第12題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 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宋元思書〉)

【題組】9由「夾岸高山」至「猿則百叫無絕」爲止,作者的描寫方式是:
(A)由聽覺到視覺的描寫
(B)由視覺到聽覺的描寫
(C)由觸覺到嗅覺的描寫
(D)由聽覺到觸覺的描寫


15(B).
X


16 〈有一首歌〉曾寫下這麼一段生活故事:「我是不到五歲就進了小學一年級的,在南京,在逸仙新村附近的 一個小學裏,我什麼都不會,什麼也不懂,卻學會了一首老師教的歌: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裏? 在上海,在南京,我的朋友在這裏。這麼多年來,我不單牢牢地記住了這首歌,並且還記住了教室裏地板上 溫暖的陽光,和窗外對著我微笑的外婆的笑容。我的女兒是在新竹上的幼稚園……那天下午,當她說要唱一 首新歌給我聽的時候,我並不太在意,埋頭在書桌前的我,也不過如平日那樣,隨口地應答著她罷了。然而, 我小小的女兒卻認真地唱起來了,用她那稚嫩的童音: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裏?在臺北,在新竹, 我的朋友在這裏。剎那之間,幾十年來家國的憂患,所有的流浪、所有的辛酸都從我心中翻騰而出……『媽 媽,寶貝唱得好不好聽?』我小聲地回答她:『好聽,寶貝唱得好聽。』……她高高興興地一邊唱一邊跑出 去找小朋友玩了,我一個人站在屋子的中間,發現熱淚已流得滿臉。」為什麼這首歌可以給作者如此感動?
(A)因為幼稚園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
(B)因為女兒天真無邪唱歌的模樣,讓她喜極而泣
(C)因為女兒居然會主動唱歌給她聽,而且唱得這麼好聽
(D)因為女兒所唱的歌,牽動了她生命記憶裡的經歷與感受


16(D).
X


11 吳德功詩云:「樓船橫海渡臺陽,剪棘披荊闢古荒。戰退荷蘭開赤崁,千秋俎豆播馨香。」詩中描述的 人物為:
(A)鄭成功
(B)丘逢甲
(C)劉永福
(D)唐景崧 


17(D).
X


9 《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其主旨與下列何者相近?
(A)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B)始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C)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D)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


18(B).
X


20 「把黎明割出血來的金嗓子/再也叫不醒古代了/誰需要我來催他起床/去看小客棧的天色呢?翅膀早已經退化/只堪滷作美味」 依據上文,作者所描寫的是:
(A)老鷹
(B)大雁
(C)公雞
(D)鴿子


19(C).
X


「對丹布朗而言,最開心的事,是引起讀者間相互的交流、對話,甚至是辯論。他的小說不只想帶 給讀者娛樂,也想帶給讀者深層思考,『像科學和宗教這樣的概念,是人們擁抱的哲學,對人有強 烈的影響。如果一方不理解另一方,就會造成緊張,甚至製造戰爭。當有人把信仰的哲理變成極端, 就會產生大問題,重要的是,人們能夠相互理解與溝通。』丹布朗試著在書中傳達,即使人類不共 同享有一樣的語言、文化,但所有人對於在山中仰望星空、懷中抱著新生兒、外表逐漸老去、墜入 愛河等各種感知,其實都是有著同樣的經歷,只是因為文化、語言的差異,而用不同方式來描述同 樣的經歷。」
【題組】23 根據上文,丹布朗認為小說是:
(A)召喚宗教體驗的媒介
(B)相互溝通理解的橋梁
(C)終結辯論而定調定音
(D)利用衝突以製造矛盾


20(D).
X


6 詐騙集團以每天輕鬆賺一萬元當誘餌,吸收輟學少年當車手,其實這種□□□□的打工方式,不但沒 讓少年真正賺到一萬元,還得背上詐欺罪刑責,真是得不償失。 上文空缺處,填入下列何者最為恰當?
(A)鋌而走險
(B)爭先恐後
(C)逼上梁山
(D)迫不得已


21(D).
X


「凡不肯說謝謝的人,是一個驕傲冷橫的人,他覺得在這世界過的是『銀貨兩訖』的日子。他是工 商業社會的產物,他覺得他不欠誰,不求誰,他所擁有的東西都是他該得的,所以他不需要向誰說 『謝謝』。但我知道,我並不『該』得什麼,我曾赤手空拳來到這個世界,沒有人『該』愛我,沒 有人『該』養我,沒有人『該』為我廢寢忘食,出入攜抱。我也許繳了學費,但老師那份關懷器重 是我買得到的嗎?我也許付了米錢,但農夫的辛勞豈是我那一點錢報償得了的?」
【題組】29 「我曾赤手空拳來到這個世界」,「赤手空拳」的「赤」非指顏色,而有「空無一物」的意思。下 列選項,非指顏色的是:
(A)「白」手起家
(B)「黃」梅時節
(C)「黑」布馬褂
(D)「綠」煙紅霧


22(A).
X


10「媒體若未善盡查證之責,符合新聞專業倫理,那麼報導不過是□□□□,混淆視聽,有失公正客觀。」依據此段文意,□□□□填入何者最恰當?
(A)有案可稽
(B)捕風捉影
(C)言不由衷
(D)事出有因


23(C).

2 西諺云:「人在羅馬,就要做得像個羅馬人。」這句話的意思和下列那個成語選項最接近?
(A)人云亦云
(B)東施效顰
(C)入境隨俗
(D)拾人牙慧


24(B).

6 下列選項「」內的字,何者與其他選項意思不同?
(A)請問芳「名」
(B)感激莫「名」
(C)隱姓埋「名」
(D)榜上無「名」


25(D).

23 「萊爾德專門衝數層樓高的巨浪,每次出海,都像是與死神跳一首腳步繁複的雙人舞。他和朋友曾經在衝浪時出過嚴重的事故,被巨浪重擊,同伴幾乎喪命在海上。萊爾德用盡力氣把重傷的同伴拖回岸邊送上救護車後,第一件事竟是拿著浪板掉頭回到海裡,繼續衝浪。事後有人問他難道不怕嗎?他說:不能害怕。」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敘述正確的是:
(A)萊爾德衝浪時,總能以技巧避開危險
(B)透過衝巨浪,萊爾德提升了衝浪技巧
(C)萊爾德不費吹灰之力救起溺水的同伴
(D)萊爾德征服恐懼的方法是直接面對它


快捷工具

【精選】 -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難度:(1~25)-阿摩線上測驗

1000060385422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