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人因夢想而偉大,沒有夢想的人,就沒有人生
92
(1 分52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2. 受到教育商品化與營利化趨勢的衝擊,教育本身逐漸失去反抗或批判的力量,而受教者更誤以為自己是一個自主的消費者,實際則是 一種從眾行為,更是被意識型態控制的對象。請問這種教育商品化的批評觀點為何?
(A)福特主義
(B)文化工業
(C)新自由主義
(D)韋伯主義


2(D).

17. 李老師認為每一位家長都是具有理解能力的主體,因此在跟家長交換教學意見時,認同他們都可以對其教學提出質疑。李老師的教育 理念展現了下列哪一位學者的主張?
(A) M.W. Apple
(B) J. Dewey
(C) L. Kohlberg
(D) J. Habermas


3(D).

47. 宋老師在各領域的教學過程非常重視能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他會鼓勵學生利用課文的外在知識、想法和價值,將所閱讀的內容 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在經過檢視與評估後,能就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宋老師的做法有助於學生何種閱讀素 養的提升?
(A)理解與應用
(B)擷取與檢索
(C)統整與解釋
(D)省思與評鑑


4(C).

48. 王小明每次上課總是喜歡玩他鉛筆盒裡面的文具用品,不專心聽講。宋老師每次都要不斷的提醒他,要他專心上課,但效果實在有限。 這一天,宋老師決定改變對王小明的策略,只要他認真聽課、主動提問、參與課堂的活動,宋老師就會立即稱讚他的表現。宋老師所 使用的策略是?
(A)消弱性增強
(B)刺激性增強
(C)區分性增強
(D)忽視性增強


5(C).

3.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若從哲學的角度進行省思,下列敘述何者較不適切?
(A) 因為無形的病毒擴散性強,對於生活會有所限制,需留意於人權教育的尊重與包容
(B) 學校被迫採取線上教學,師生無法實體接觸,教師可從後現代主義的角度省思教學
(C) 聽聞長者或親友染疫甚至驟逝,從文化主義的角度審視之,感受到人類生命的虛無
(D) 疫情爆發之初各國進行邊境封鎖,許多物資無法順利流通,反思全球化浪潮的困境


6(C).
X


14.依據現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規定,學校接獲檢舉或知悉 教師疑似有體罰學生,造成其身心嚴重侵害情形,學校應於幾日內召開校園事件處理會議審議之。
(A)一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7(A).

3. 藝文和體育領域的評量常常會使用「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 而不是紙筆測驗,而在使用實作評量時建立「評分規準」 (rubrics)是重要的關鍵步驟。通常評分規準涉及兩個向度,一個向度是一系列用以判斷的規準(a list of criteria),另一個向度是若干個層次的什麼呢?
(A)精熟水準
(B)知識類別
(C)學習內容
(D)後設認知


8(D).

11. 關於《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所稱的偏遠地區學校,在條文中所列舉的條件或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社會經濟環境
(B)生活機能
(C)數位環境
(D)學校規模


9(C).

由於部定的課程大綱沒有針對小校混齡教學的體制另行制定,擔任混齡教學的老師有必要基於各種教與學的條件,對所任教的領域課程進行調整, 以促成最有利的教學結果。當教師採用「適異化課程」(differentiated curricula)型態進行教學時,
【題組】14. 承第 12 題,當教師認為應採取「輪替課程」(curriculum rotation)型 態來進 行教學時,下列何者是考量的要件?
(A)教師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情形了解有限
(B)有利於轉學生的課程銜接
(C)學科內容的知識概念或技能少有上下階層關係
(D)教師可以直接運用現成分年級編排的教科書


10(B).

【題組】15. 承第 12 題,當教師認為應採取「平行課程」(parallel curriculum)型態來進行教學時,下列何者最不可能是教師的考量要件?
(A)教師認為學生應獲得自學能力的發展機會
(B)教師想增加不同年級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機會
(C)教師想維持各年級既定的課程內容
(D)教師認為不同年級學生即使學習不同內容也不會彼此干擾


11(A).

20. 下列有關混齡教學發展狀況的陳述,何者正確?
(A)不同國家所採取的混齡教學體制,在實際運作上仍存在著差異 性。
(B)臺灣小學階段的跨年級混齡教學是近年來因應時代變遷 的新興體制
(C)混齡跨年級教學是將相鄰的兩個年級學生進行編 班
(D)混齡教學的制度大多出現在開發中國家,在已開發國家的學校 體制上 並不常見。


12(B).
X


23.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如果以汽車駕駛為例,則「能判斷何種廠牌的汽車性能最 佳」是屬 「認知領域」中的「評鑑」層次。
(B) Meyer(1992)認為真實評量強調學生接受測驗時的反應情境
(C)Madaus 與 O'Dwyer (1999)所稱的「3P」評量係指「檔案評量、 實作 評量、結果本位評量」
(D)Meyer(1992)認為,實作評量著重在學生接受測驗時的反應脈絡。


13(B).

情境題組:
為因應 12 年國教新課綱的實施,王老師與各學年 5 位老師共同組成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專業學習社群,希望能結合各學年教師的力量,儘快發展出學校的彈性學習課程。在社群第一次會議時,王老師引導其他 5 位教師一起討論
這學期社群運作的目標與內容,其中林老師指出,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施,還是應該聚焦在學生學習才對;而張老師則建議課程發展出來後,應該實際進行備課、觀課與議課,而且觀課與議課可結合教學視導方式,並根據個別教師的抽象思考與反省思考能力的發展層次, 提供其不同的教學視導方式。此外,社群召集人王老師提醒大家,教務處通知本次發展彈性學習課程的同時,務必討論課程評鑑的規劃與 實施。

【題組】26. 張老師所提到的:「根據個別教師的抽象思考與反省思考能力之發 展層次,提供其不同的教學視導方式」,請問此種概念是指哪一 種教學視導模式?
(A)區分化教學視導(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B)發展性視導(developmental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C)臨床教學視導(clinical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D)表現本位教學視導(performance-based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14(B).

【題組】27. 麥克內爾(McNeil) (1990)把課程評鑑分為「共識模式」與「多元模式」。如果王老師的社群想要採取「共識模式」來規劃與實施課程評鑑,請問應該運用下列哪一種模式?
(A)感應式模式
(B)CIPP(背景、輸入、過程、成果)模式
(C)鑑賞模式
(D)批判模式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阿摩線上測驗

戰士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