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沒有目標的人,永遠為有目標的人努力。
50
(11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中(學測,指考)◆國文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11-12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1-12題。
       《盲目》是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最廣為人知的小說。在一個不知名的城市裡,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種「白盲症」,患者會突然失明,眼前一片渾白。只有一 人奇蹟般倖免,但也為此承受更多的責任與壓力。
      此書除想像奇幻,敘事也別具特色。書中人物完全無名無姓,只以特徵或職業稱呼 ─如第一個盲人和妻子、眼科醫生、戴墨鏡的女孩、斜眼的男孩等。全書對話不用引 號,也未特別分段,迫使讀者放慢速度,乃至再三重讀,以確定說話者。如同盲人在缺 乏指引下,須費力摸索,才能確認當前的位置。 白盲症為全書最重要的象徵。薩拉馬戈設計了多條線索以供解讀。如白盲症使人彼此疑懼,生活脫軌,但患者間也能相互合作,尋求一己和團體的利益。唯一未染疫者固 然有諸多方便與更大能力助人,但也因「眾人皆盲我獨明」,而看清人心險惡,甚至為 了護衛夥伴安全,不得不手刃施暴者。從而感慨:「如果你看得到我被迫看到的景象, 你會情願失明。」
      白盲症突然消失後,盲而復明者的一番體悟也引人深思:「我覺得我 們並沒有失明,我認為我們本來就是『盲目』的。」(改寫自單德興〈瘟疫的文學再現 與生命反思〉)

【題組】12. 關於①、②是否符合上文內容,最適當的研判是:
 ① 盲者、不盲者的處境,帶出「眼不見為患」與「眼不見為淨」的辯證。
② 眼盲隱喻心盲,既揭示人本身的盲目,又呈現人性的沉淪。
(A)①、②皆符合
(B)①符合,②不符合
(C)①不符合,②無法判斷
(D)①無法判斷,②符合


2(D).

18-20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8-20題。
       情緒訊號系統有個特色,就是它總是「開啟」的。情緒開始時,幾乎會立刻出現訊號。例如傷心時,眉毛內緣會向上拉,聲音會變得較輕柔低沉。最立即的情緒訊號是臉部表情。人們常把生氣、害怕、嫌惡、哀傷和輕蔑視為負面情緒,驚訝和愉快是正面情緒。這簡單的二分法有兩個問題,一是忽略所謂負面情緒並不總是令人不舒服,如許多人看了一場哀傷的電影後,喜歡大哭一場。二是被視為正向情緒的快樂,也可能很殘忍, 如嘲笑別人。唯有檢視各種情緒事件的特性,才能分辨使人愉快還是不愉快。
       聲音是另一種情緒訊號系統,與臉部表情有許多有趣的差別。臉部是可以觀察的,聲音則是時斷時續的,可以憑意志完全關閉。想隱藏表情,可能是人常以電話取代面對 面溝通的原因。電子郵件甚至不需要說和聽,所以不會從聲音流露情緒。
       身體動作也是情緒訊號:輕鬆時會出現放鬆身體的姿勢,輕蔑的動作是從上往下看 對方,驚訝則是把注意力固定在產生情緒的對象。身體動作雖然像臉部和聲音的情緒訊號一樣是不由自主的,但對大多數人而言,控制身體的動作,比完全不露出臉部和聲音 的情緒訊號更為容易。(改寫自保羅・艾克曼《心理學家的面相術》)

【題組】20. 某些心理學家認為:情緒調整模式可藉學習而來。下列最接近此一觀點的是:
(A)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B)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C)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
(D)聖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高中(學測,指考)◆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魚樂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