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成功和失敗最大的差別在於想法。
100
(1 分51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難度:(201~2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26.教師要求學生在二十分鐘內正確做完數學題目練習,完成的同學可以自由閱讀。教師 提供的是下列哪一種增強物?

(A)活動增強物
(B)代幣增強物
(C)原級增強物
(D)社會增強物


2(D).

18.旨在培養群性的教學原則是一原則?
(A)同時學習原則
(B)類化原則
(C)自動原則
(D)社會化原則


3(D).

25.社會學習領域教師發現,整個社會存在著對移民女性及新台灣之子貼上負面標籤的現象,於是師生共同設計多元文化課程,藉由理念與行動的實踐,改變了社區對他(她)們的有色框架,進而尊重、包容、接納之。此種教學取向,屬於下列何者?

(A)學術理性取向
(B)社會適應取向
(C)認知過程取向
(D)社會重建取向


4(C).

16.大華國小推展自行車運動,不會騎自行車的學童由指導老師講解、示範後,在小老師的協助下跌跌撞撞地練習騎車。這時學童們的騎車技能達到下列哪一個階段?
(A)準備狀態(set)
(B)機械反應(mechanism)
(C)在指導下反應(guided response)
(D)複雜的外顯反應(complex overt response)


5(D).

22.根據雙向細目表命題,主要在確認試題的何種效度?
(A)表面效度
(B)關聯效度
(C)預測效度
(D)內容效度


6(A).

25.為了培養學生「舉手發言」的習慣,張老師在和學生共訂班規後,應採取怎樣的增強形式,才能在學習初期迅速建立該行為?
(A)立即、連續增強
(B)延宕、連續增強
(C)立即、間歇增強
(D)延宕、間歇增強


7(B).

3.小明學習英語時,如果受到教師的鼓勵,學習就更起勁;但是如果受到教師的責罵,學習就意興闌珊。這是哪一種學習定律?
(A)準備律
(B)效果律
(C)練習律
(D)交換律


8(C).

4.反對行為目標者認為,教師在敘寫課程目標時,有些相當重要的目標無法用行為目標 形式來表示。此觀點隱含的意義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課程目標的敘寫最好要模稜兩可
(B)教師對課程目標的敘寫能力不足
(C)並非所有課程目標都能以行為目標來呈現
(D)課程目標需要有更好的評量策略來加以檢核


9(A).

7.有關學生問題行為的成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學生的問題行為可能來自教師的不當管教
(B)學生不當行為之所以產生,都是為了引起教師的注意
(C)城市、鄉村和郊區學校的學生問題成因,沒有什麼不同
(D)家長和教師教養態度不一致時,並不會影響學生的行為表現


10(A).

7.一般而言,教師家庭訪問應該特別注意下列何者?
(A)擬定溝通內容
(B)了解家庭隱私
(C)宣導教育政策
(D)評論其他教師


11(A).

13.學校存在的目的在於傳遞偉大思想家的觀念;學校應著重人類的偉大作品及其知識的學習。此課程理念屬於下列何者?
(A)學術理性論
(B)自我實現論
(C)社會重建論
(D)認知發展論


12(C).

1.課程設計強調學習者參與社區生活、蒐集社區資源、探索社區議題,以培養學生探究和參與公民社會的能力。此較屬於下列何種主張?
(A)認知主義
(B)行為主義
(C)社會重建主義
(D)理性人文主義


13(D).

24.根據試題分析,某一試題的鑑別度為-0.2。對此結果的解釋,哪一項是合理的?
(A)題目品質良好
(B)能準確的測出學習目標
(C)高分組的表現優於低分組
(D)高分組可能對題目有所誤解


14(A).

3.下列何者較屬於果斷型(assertive style)的教師態度與行為?
(A)建立教室常規,並確實執行,以維持高效率的學習環境
(B)教師必要時,可以嚴厲指責學生,以展現教師的決斷力
(C)針對學生正向行為予以增強,避免懲罰學生的不當行為
(D)教師應獨當一面,避免學校行政人員及家長介入班級經營


15(C).

30.教師在坊間出版的教科書中選擇合用者之時,要對教科書、教師手冊、習作簿、教具或媒體… 等進行評鑑,再提出評鑑報告,以為選擇教科書之依據。這種評鑑工作稱為:
(A)課程發展評鑑
(B)課程目標評鑑
(C)課程材料評鑑
(D)課程結果評鑑


16(B).

9.有關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敘述,下列何者最不適切?
(A)學習者必須負起學習的責任
(B)重視原理原則的講述與練習
(C)重視小組團隊合作以解決問題
(D)教學過程強調問題的引導與解決


17(D).

10.教師經常使用行為改變技術來塑造學生行為。對於正增強、負增強與懲罰三者的敘述,何者正確?
(A)懲罰可以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B)負增強意在停止學生負向行為
(C)正增強和懲罰使用頻率儘量相當
(D)正增強和負增強意在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18(B).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六年級的美美向導師告狀:「小華隨便亂摸我!他怎麼可以碰我的身體?好噁心!」 美美臉色凝重,深感不悅。此時小華還與同學在遠處起鬨:「美美是男人婆!男人婆!」
【題組】30.事情發生後,身為導師的你將美美轉介到輔導室進行個別輔導,也對全班進行性別 平等教育宣導。下列哪一項做法較不適切?
(A)提醒同學若遇到性平案件,應該勇敢求助,不隱匿
(B)以美美的事件為案例,向全班說明性平案件的法律責任
(C)提醒同學勿任意觸碰他人身體,尊重每個人身體的自主權
(D)強調性別多元與個別差異,避免加諸性別刻板印象於同學身上


19(B).

29. 下列哪一不當的行為最適合採用「有系統的忽略」策略,以改進之
(A) 學生上課常偷打手機
(B) 學生經常舉手搶發言
(C) 學生常常上課不專心
(D) 學生經常上學遲到 .


20(B).

題組一(選擇題25-26及問答題一)
柳老師參與研習之後,認為課程實施是師生在教室中藉由實踐的歷程,發展出彼 此教和學的經驗。於是嘗試在新學期教學時,引導學生思考課文的大概念及核心 問題,透過師生對話互動闡釋文章主旨並連結生活中應用。然而,曾老師認為國 文課本每一課的生字詞、文本理解及句型修辭才是授課重點,教師若側重提問討 論,將不利學生的學習。

【題組】26.柳老師與曾老師對於課程實施的觀點顯然不同,你認為二人分屬何種觀點?
(A)柳老師-締造觀;曾老師-調適觀
(B)柳老師-締造觀;曾老師-忠實觀
(C)柳老師-調適觀;曾老師-締造觀
(D)柳老師-忠實觀;曾老師-調適觀


21(B).

17.學校裡貼著兩句標語:「樹葉的方向由風決定」及「人生的方向由自己 決定」。這對標語期望達到下列哪一種課程的效果?
(A)懸缺課程
(B) 潛 在課程
(C)空白課程
(D)非正式課程


22(B).

15.下列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對議題融入的敘述, 何者不適切?
(A)議題可融入單一領域課程內容或發展跨領域之校訂課程
(B)在各領域課程中的每一個單元,都至少要融入一種議題
(C)重視縱向連貫與橫向統整,議題內涵可安排於各階段各領域
(D)除目前現有議題,亦鼓勵教師將新議題適時納入課程設計與實施


23(B).

16.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議中出現以下幾種意見,哪一項較不適切?
(A)學校的課程發展,最好能先建立學校願景與學生圖像的共識
(B)為了因應外部課程評鑑,教務處應該預先設定校務發展目標
(C)校訂課程之發展需要時間醞釀與討論,避免倉促決定就開課
(D)校訂課程實施後,應該定期進行課程評鑑,並且持續修訂之


24(C).

25.下表為國文老師在發展段考試題時的雙向細目表。哪一項關於此評量的敘述較適切? 60f4d3529ddb0.jpg
(A)題型為選擇題
(B)評量的時間為一節課
(C)著重高層次認知能力
(D)各「教材內容」的題數分配不均



25(D).

17. 某師資培育中心所規劃的實地學習課程與史懷哲專業服務活動,期待學生在過程中培養教育愛,內化服務社會的態度與行為。此屬於情意領域目標的哪一個層級?
(A)接受
(B)反應
(C)評價
(D)品格化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難度:(201~225)-阿摩線上測驗

Ying ti Wa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