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全世界都相信你會成功,你自己不相信,那你就不會成功
93
(1 分53 秒)
1(E).

3.下列何者讀音完全不同?
(A)夜「縋」而出/「綴」文之士 /開「埠」紀念
(B)事有蹊「蹺」/箇中「翹」楚/「翹」腳而坐
(C) 「胼」手胝足/銀瓶乍破水漿「迸」/「駢」體文
(D)高「瞻」遠矚/蘇子「瞻」/肝「膽」相照
(E)都不相同


2(C).

6.下列何者為詞義前後相同的選項:
(A)我欲仁,「斯」仁至矣/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B)遠者數世,近者「及」身/「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 而僅克之。
(C)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請多「見」諒。
(D)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C).
X


9.下列何者選項字義完全相同?
(A)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吾師道也,夫庸知「其」 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B)仲尼之歎,「蓋」歎魯也。/不隨俗靡者「蓋」鮮矣。/「蓋」 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C)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以拓殖斯土,「為」子 孫萬年之業。/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D)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向「之」所欣,俛仰之間,以爲陳


4(B).

10.下列各組「」内的字,意義兩兩相同的選項是:
(A) 「數」罟不入绔池《孟子•梁惠王上》/其「數」則始乎誦經, 終乎讀禮《荀子•勸學》
(B)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陳情表〉/欣然規往,未果,「尋」 病終〈桃花源記〉
(C)聖賢起陸之「漸」,際會如期《糾髯客傳》/顧自海通以來,西力 東「漸」〈台灣通史序〉
(D)朝鮮昌海,蹶角受「化」〈與陳伯之書〉Z況脩短隨「化」,終期 於盡〈蘭亭集序〉


5(A).

12.《論語•學而》:「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前一「賢」字為動 詞,後一為名詞,下列選項中「」内的字,何者詞性用法與題幹不同?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
(B)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燭之武退 秦師》)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 上》)
(D)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呂氏 春秋》)


6(A).

14.下列關於「雜劇」與「傳奇」的敘述,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甲)雜劇主要是唱詞,夾雜「賓白」,再加上「科」,唱出「曲文」,演 成故事。 (乙)賓白是說白,科是文字,曲文是唱的。 (丙)元雜劇每本以分為四折通例,另外視劇情需要,得加「楔子」。 (丁)明代傳奇可多到四、五十齣。每齣不限宮調,且可換韻。 (戊)雜劇與傳奇皆不限獨唱,可以對唱,可以合唱。 (己)角色方面,男主角,雜劇稱「正末」,傳奇稱「生」。 (庚)女主角,雜劇稱「正淨」,傳奇稱「旦」。
(A)(甲)(丙)(丁)(己)
(B)(甲)(乙)(丁)(庚)
(C)(乙)(丁)(己)(庚)
(D)(丙)(戊)(己)(庚)


7(C).

15.現代文人常創作歌詠古代思想家的作品,往往能在文句間,使用思想 家思想的關鍵字詞,試就你對莊子認識,依甲、乙、丙之文句次序在口 號中,填出適當選項: 甲、沒有什麼能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蔭,有 寧靜的港灣/我是□口 □口 乙、大鵬過境/大塊□□/所有心思被連根拔起/所有空虛的事物被吹出 聲響/甚至凝聚的視野/也被舞成彩綢萬匹/有人才要去追他的鋤頭/轉 眼又失去了自己 丙、以前我假死,害你以為真死/現在你真死,我可不以為假死/死亡正 是生命的□□/我鼓盆,只是想再聽聽/盥沐時你常說的那句話
(A) —葉扇舟/浮雲/飛騰
(B)南溟大鵬/文章/提煉
(C)不繫之舟/噫氣/懸解
(D)北冥大親/天地/淫槃


8(C).

2.《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嚴」字是動詞,解作尊敬。下列那句與此「嚴」字詞性相同?
(A)「嚴」家無悍勇,而慈母有敗子(《韓非子‧顯學》);
(B)「嚴」斷刑罰,以威其淫(《左傳‧昭公六年》);
(C)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治》);
(D)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易經‧家人》)。


9(B).

4.下列各組「」內的字,解釋不同的選項是:
(A)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曲」度雖均,節奏同檢(曹丕《典論.論文》);
(B)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王粲〈登樓賦〉)/吾性騃滯,多所未甚諭,安敢「懸」斷是且非耶(柳宗元〈復杜溫 書〉;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 己,憑義以濟功(《後漢書.黨錮列傳序》);
(D)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蘇軾〈赤壁賦〉)。


10(B).

9.《漢書》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沿用《史記》體例而略有變更,把《史記》專記典章制度興廢的八書改為十志。以下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封禪書」改為「溝洫志」,論山川地理;
(B) 「平準書」改為「食貨志」,論經濟財政;
(C) 「天官書」改為「五行志」,論天文曆法;
(D)「樂書」改為「禮樂志」,論宗教祭祀。


11(C).

11.北宋神宗詔命國子監司業和武學博士校訂兵法書七部:《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自此七書被定名《武經七書》,為中國古代首次由官方校刊頒行的兵學理論教科書。請問七書的前四書,著作人何者有誤?
(A)《孫子》相傳為孫武所作;
(B)《吳子》相傳為吳起所作;
(C)《六韜》相傳為鬼谷子所作;
(D)《司馬法》相傳司馬穰苴所 作。


12(B).

22.下列語詞意義闡釋恰當者為:
(A)「攢蹙累積」、「駢肩雜遝」同喻人多擁擠
(B)「鐘鳴漏盡」、「漏斷月斜」皆指破曉時分
(C)「心凝形釋」、「屏氣凝神」均形容精神放鬆
(D)「高城深塹」、「隱然而高」均表示地勢高起


13(C).

5.下列「」中的詞性,當名詞者為?
(A)六馬仰「秣」〈勸學〉
(B)小「學」而大遺〈師說〉
(C)預將「書」報家〈長干行〉
(D)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蘭亭詩序〉


14(B).

14.下列文句,前句指出原因,後句敘述結果的是?
(A)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C)是以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D)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


15(D).

18.下列「」中的字義與詞性,前後相同者為?
(A)前人之「述」備矣/「述」而不作
(B)不「以」物喜/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C)「屬」予作文以記之/都都相望,邑邑相「屬」
(D)「微」斯人,吾誰與歸/「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16(D).

25.閱讀《史記.淮陰侯列傳》:「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 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 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韓信以「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為對話作結,流露出的心態是:
(A)搖擺不定
(B)投機取巧
(C)極為驕傲
(D)頗感無奈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國營事業◆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梁恩嘉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