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全世界都相信你會成功,你自己不相信,那你就不會成功
60
(3 分14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A).

45. 第一位提出心智年齡概念運用於智力測驗中的學者是
(A)比奈(Binet)
(B)塞斯通(Thurstone)
(C)托曼 (Terman)
(D)嘉德納(Gardner)。


2(C).

10.下列何者最符合素養導向教學設計與實施原則?
(A)設計學習單,讓學生進行文具的選購,做加法進位的演算
(B)參觀科學教育館並聆聽導覽後,回家整理參觀筆記及心得進行分享
(C)藉由地震的新聞報導,讓學生蒐集與討論防災資料,並實際應用於防災演練中
(D)因應耶誕節,請學生閱讀相關的英語繪本進行單字學習,並完成耶誕卡片著色活動


3(C).

49.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簡短的評量內容(如口頭問答、習作練習檢視)來了解學生個人目前學習的 狀況(到底學會了什麼),前述包含哪兩種學習評量的性質?
(A)形成性與常模參照
(B)總結性與 標準參照
(C)形成性與標準參照
(D)總結性與常模參照


4(D).

5.執行(強化)某項行為之後,可以免除令人不舒服的後果,例如按下開關按鈕,就會停止 被電擊。上述為何種概念?
(A)消弱(extinction)
(B)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
(C)處罰(punishment)
(D)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 °


5(A).

85. 如果將每位學生期末考分數各加上10分,下列那一項數值不會發生改變?
(A)全班的標準差
(B)全班的平均數
(C)全班的中數
(D)全班的眾數


6(C).

29.下列哪一種教學研究比較能夠讓教師將研究結果用以解決實務問題?
(A) 基礎研究
(B) 應用研究
(C) 行動研究
(D) 理論研究 5


7(C).

33.下列有關教學評量的敘述,何者最為適切?
(A)紙筆測驗是教學評量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B)診斷性評量的目的在於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
(C)教學評量具有提高並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功能
(D)評量時以認知領域目標為主,情意與動作技能目標為副


8(A).
X


25. 已知數學的測驗分數為負偏,且平均值為 50,那麼中位 數可能為多少?
(A) 45
(B) 50
(C) 55
(D)無法得知


9(A).

19. 明美相當認真努力,完成整個師資培育課程後,順利取得修畢師資職前教育 證明書-語文領域英語專長。由於明美極具耐心,也選修許多心理輔導相關 課程,是同學眼中的優質輔導人員。對於明美報名參加教師資格檢定考試的 描述,根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檢定辦法的條文規定,下列 描述何者正確?
(A)明美得依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證明書所載之類科別,進行檢定考試報名
(B)明美可以結合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證明書所載之類科別與個人興趣,跨 類報名檢定考試
(C)明美可以優先依個人興趣選擇適合之類科別,報名參加檢定考試
(D)明美可以先報名檢定考試,待通過後再決定自己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證 明書要註記哪一類科別


10(C).
X


29. 現象學在教育研究方面促成了「質性研究」典範的產生,其中它所指的「客觀」是指下列何者?
(A)知識的可靠性
(B)研究結果的一致性
(C)標準化的操作程序
(D)讓事物呈現其自身


11(B).
X


38.有關認知領域所提出的深究性問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深究性的問題是需要進一步探究才能解決的問題。 乙、深究性問題是需要透過驗證、假設的歷程才能解決的問題。 丙、深究性問題可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領域能力。 丁、深究性問題是幼兒透過與他人共同討論後提出,不宜由教保服務人員提出。 戊、幼兒指著地上的垃圾問「這是什麼?」「為什麼社區馬路邊有很多垃圾?」屬於 深究性問題。
(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
(D)甲乙


12(C).
X


3. 以下敘述,何者較不符合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綱》素養導向評量設計與 實施的精神要義?
(A)實施紙筆測驗應採取素養導向的題目,不再考基本知識與能力
(B)評量佈題宜強調理解或解決真實情境脈絡中的問題
(C)學習領域或科目的評量不一定完全採取素養導向的情境題型
(D)評量題目也可以藉由簡短文字或少量的訊息,引發核心素養的練習


13(D).
X


47. 目前十二年國教實施包括三大願景,下列哪一選項並不包括在內?
(A)促進教育分流
(B)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
(C)成就每一位孩子
(D)厚植國家競爭力


14(A).

11. 依據教師法之規定,各級學校教師在職期間應主動積極進修、研究與其教學有關之知能;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由哪一個機關訂定之?
(A)教育部
(B)內政部
(C)立法院
(D)直轄市及縣(市)政府


15(D).

69. 下列何者最強調「學者專家所倡導的課程主張」?
(A)知覺課程
(B)正式課程
(C)經驗課程
(D)理念課程


16(D).

46. 下列哪一種課程統整模式,已超越若干學科的概念,不從學科開始而是從「真實的生 活情境」出發,強調學習者個人的成長以及發展學習者社會責任?
(A) 融合(Fusion)
(B) 多學科統整(Multidisciplinary)
(C) 跨學科統整(Interdisciplinary)
(D) 超學科統整(Transdisciplinary)


17(D).

34 下列有關腸病毒的敘述,何者正確?
(A)腸病毒流行期間,可儘量安排室內休閒活動
(B)已經感染過腸病毒的幼兒,就不會再次感染
(C)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冬天也有腸病毒病例,只是比較多而已
(D)在發病後 7 天內,口鼻分泌物所含之病毒量達到最高,此時期之傳染力強


18(A).
X


10. 下列何者不是讀寫萌發(emergent perspesctive)的觀點?
(A)幼兒學習書面語言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B)成熟是學習閱讀的先天條件
(C)社會和環境在幼兒語言上扮演重要角色
(D)幼兒是一個主動的建構者


19(A).
X


3.有關利社會行為,下列那一項敘述是不正確的?
(A)認知發展論學者弗雷耳(J. H. Flavell) 認為隨著個體的成熟,孩子的角色取替能力 也隨之發展,此時,孩子比較能從他人的的立場來看事情,慢慢發展出利他的社 會行為。
(B)皮亞傑(J. Piaget)認為孩子 6 歲前屬於「無律期」,不能顧到人我之間的關係,也 無法按團體的規範去判斷是非,至 7 歲,漸漸進入「他律期」及「自律期」,比 較能從他人的角度思考事情。
(C)弗洛依德(S. Freud)認為一個未經社會化過程的個體,孩子可從環境中向重要的他 人學習,即為「認同作用」,其利社會行為的形成在於幼兒的思想、行為與理想 的自我一致時,自我受到獎勵所形成的。
(D)社會學習論認為孩子在成長中,不論是在家庭、學校或社會,成人都會教孩子應 該去幫助別人,他們學習幫助行為主要是經由增強和模仿來達成。


20(C).

51.美美老師的班上有一位特殊幼兒,總是無法達成老師為全班小朋友們設定的獎勵標準,美美老師很想為這位特殊幼兒另 設獎勵標準,但是又擔心其他小朋友會覺得不公平,美美老師的煩惱,若依照 Parsons 的價值導向模式抉擇(pattern alteratives of value orientation)的五種模式變項,應該是屬於哪一種?
(A)感情性—感情中性
(B)廣布性—專門性
(C)普遍性—個別性
(D)自我導向—集體導向。


21(D).

36. 彩虹國中的校長想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適應情形,所以在全校 60 個班級中,隨機抽出 8 個班級, 凡是被抽中的班級學生全部都要接受問卷調查,此抽樣方法最接近下列哪一種?
(A)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
(B)配額抽樣(quota sampling)。
(C)分層抽樣(stratified sampling)。
(D)叢集抽樣(cluster sampling)。


22(C).
X


58.下列是五年級小美的國語文領域學年教育目標,請問小美接受的是哪一種資源班的服務方式?「1.能與他人對話時, 具備聆聽與表達情感的能力。2.能認識常用國字 900 字,並能使用 600 字。3.能運用注音符號理解各類文本(記敍文、 說明文、抒情文、應用文)。4.能認識並運用改寫技巧寫作。」
(A)國語文領域外加式服務
(B)國語文領域全抽式加外加式服務
(C)國語文領域融入普通班原課程
(D)國語文領域全抽式服務。


23(B).
X


4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提出四項共同的課程目標, 其中「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追求社會正義」,這是以下哪一項 課程目標?
(A)啟發生命潛能
(B)理解多元文化
(C)涵育公民責任
(D)促進族群融合


24(C).

18.在分佈式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 的發展之下,下列何種類型的領導逐漸受到重視與提倡?
(A)服務領導
(B)翻轉領導
(C)教師領導
(D)永續領導。


25(C).
X


2. Luquet (2001)將兒童寫實畫分為兩個階段,五歲幼兒的畫是屬於「智能現實 主義」階段,下列何者非此階段兒童畫的特徵?
(A) 畫中的男孩,頭上的三根頭髮是分開的
(B) 畫人物側面時,會畫出側面的一隻眼睛
(C) 畫中的人,頭面向前方,身體是以側面描繪
(D) 以平行四邊形畫出餐桌桌面來表現三度空間


快捷工具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TZC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