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優良的傳統可以繼承,但是卓越的成就要自己創造
100
(1 分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保員◆幼兒教保活動設計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20.下列關於各種幼教課程模式或取向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華德福課程(Waldorf approach)重視幼兒靈性的培養 乙、河濱街課程(Bank Street approach)重視維高斯基理論之應用 丙、義大利瑞吉歐課程(Reggio-Emilia approach)重視多元文化教育 丁、建構取向課程(constructive approach)重視提供幼兒豐富的材料動手操作並對現象 反思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A).

24.下列活動何者不符合卡蜜與迪汎思(C. Kamii & R. DeVries)所提出「物理知識」教學活動之原則?
(A)把麵粉加水,觀察揉成麵糰的過程變化
(B)用不同方式排列和推倒骨牌,觀察其變化
(C)用手電筒照射,觀察自己手影在牆上的變化
(D)在空瓶中分別裝入不同種類、數量的物件,搖晃並聆聽聲音的變化


3(D).

34 如果一位幼兒教師期望透過扮演角色,鼓勵激發幼兒之想像創造與溝通表達能力,下列鷹架環境的方式何者不合 適?
(A)提供低結構、低真實即可供幼兒想像扮演的素材,如大小尺寸不同的布塊
(B)配合年齡層或場景之不同,提供足量、多樣性素材及多元種類角色之服裝與配件
(C)提供呈現多元文化之服裝、配件、工具,例如各國、各族群的娃娃或服飾等
(D)老師在旁觀察記錄幼兒參與情形並為幼兒建檔


4(C).

27、在課綱語文領域有【語-小-2-3-2說出簡單的因果關係】的學習指標,下列關於 這個指標的運用,何者較為適宜?
(A)作為行為目標,請每位幼兒說出簡單的因果關係。
(B)作為評量指標,看幼兒能否說出簡單的因果關係。
(C)作為活動目標,提供幼兒許多述說因果關係的機會。
(D)作為發展指標,看此年齡層的幼兒是否皆能說出簡單因果關係。


5(C).

43.佛洛伊德(S. Freud)心性發展階段的肛門期,相當於艾瑞克森(E. Erikson)心理社 會發展的哪個階段?
(A)信任對不信任
(B)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
(C)活潑自動對羞愧懷疑
(D)積極主動對罪惡感


6(D).

21.幼兒園應為每位幼兒實施幼兒發展篩檢,下列有關發展篩檢的敘述,何者正確?
(A)將「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發給家長填寫即可
(B)實施結果若為正常不須通知家長,疑似發展異常個案則需通知家長
(C)「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是診斷性測驗,須由專家施測
(D)「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若有一項非星號的題項落入網底,老師應介入輔導


7(D).

6. 有關協助幼兒進行情緒調節的方法,下列何者不適宜?
(A) 運用等待的方式來緩和情緒
(B) 使用放鬆的方式來舒緩情緒
(C) 運用改變想法的方式來調 節情緒
(D) 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忽略所關注的事物


8(B).

17 下列有關「個別化教育計畫」(IEP)與「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IFSP)的敘述,何者正確?
(A) 1984 年公布的《特殊教育法》正式將「個別化教育計畫」納入其中
(B) 2009 年修訂的《特殊教育法》第 28 條載明,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時應邀請家長參與
(C)「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的法源是 1997 年修訂的《特殊教育法》,規定各縣市早療個管中心與早療機構擬定 計畫與執行,每 6 個月必須重新檢視一次
(D)我國「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服務對象是 0 到 5 歲的發展遲緩幼兒,所以 3 歲以上幼兒如果進入幼兒園就讀, 並接受個案管理服務,就會同時有 IEP 和 IFSP 兩份計畫


9(C).

33 下列有關美感能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杜威認為美感體驗是包含「做」和「受」的完整經驗 乙、回應式的美感經驗和生產式的美感經驗兩者連續循環,成為完整的經驗 丙、幼兒主動運用自己的聲音即興哼唱屬於回應式的美感經驗 丁、回應式的美感經驗包括探索、欣賞與評估等三類經驗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丙
(C) 甲乙丁
(D) 乙丙丁 


10(B).

30. 下列哪些為高瞻課程(High/Scope approach)會運用的支持性教學策略?
甲、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方法來使用熟悉的材料 
 乙、幼兒完成一次任務後,問幼兒接下來想做什麼和想怎麼做 
 丙、盡量提供幼兒超越其最近發展區的任務,鼓勵幼兒接受挑戰 
 丁、教師在工作時間模仿幼兒的錯誤做法,請幼兒觀察、發現和指出錯誤
(A) 甲、乙、丙
(B) 甲、乙、丁
(C) 甲、丙、丁
(D) 乙、丙、丁


11(B).

3.當小華以各種素材完成一架風箏後,它卻飛不起來。秦老師問他: 「怎麼辦?」此問題 最主要考驗的是小華的何種能力?
(A) 流暢力
(B) 精進力
(C) 組織力
(D) 敏覺力


12(C).

17.以下哪項作法最能符合「教保服務人員是幼兒家庭的合作夥伴」的關係?
(A) 每日撰寫幼兒聯絡簿,按時發送給幼兒帶回家
(B) 於班級網頁公告每月餐點和幼兒活動相片集錦
(C) 安排家長入園觀察及分享專長
(D) 每兩週發送班級課程實錄讓家長了解幼兒學習狀況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保員◆幼兒教保活動設計-阿摩線上測驗

Shuan Jui Ho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