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沒有目標的人,永遠為有目標的人努力。
70
(10 分24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中央警察大學_警佐班第43期(第 1、2、3 類):警察法規#113374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有疑問
X


1. 下列有關警察人員免職處分之敘述,何者正確?
(A)另予考績列丁等者,不得免職
(B)犯貪污罪被通緝者,應即停職,不得免職
(C)依據《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第 31 條規定免職者,不予免官
(D)依據《公務人員考績法》所定一次記二大過免職處分,未確定前應先行停職


2(B).

2. 關於警察法規之法源依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警察法》依《憲法》第 109 條第 1 項第 17 款制定之
(B)《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 32 條及《警察法》第 3 條制定之
(C)「偶發性及緊急性集會遊行處理原則」依《集會遊行法》第 9 條規定訂定之
(D)《各級警察機關學校武器彈藥統籌調配辦法》依《警械使用條例》第 14 條規定訂定之


3(C).有疑問

3. 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沒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供違序行為所用之物,不問屬於行為人與否,沒入之
(B)自裁處確定之日起,逾 2 個月未執行者,免予執行
(C)沒入物品為查禁物者,得留作公用
(D)警察機關對於沒入物品,應每 6 個月處分 1 次


4(A).

4. 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之罰鍰,被處罰人如逾期未完納者,應如何處理?
(A)由警察機關依法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執行
(B)由警察機關聲請地方法院簡易庭裁定易以拘留
(C)由警察機關移送地方法院簡易庭執行
(D)由警察機關移送地方行政法院執行


5(B).

5. 依據《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得申請許可持有之警械,包括瓦斯噴霧器(罐)
(B)防暴網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核發警械執照
(C)警械執照應每年換領 1 次
(D)民間守望相助組織,得檢附相關文件向內政部警政署申請許可購置警棍


6(C).

6. 警察人員依據《警械使用條例》規定使用警械,致第三人下列何種法益遭受損失時,第三人得 請求補償?
(A)僅限生命權
(B)僅限生命權與身體權
(C)僅限生命權、身體權與財產權
(D)包括生命權、身體權、財產權與自由權


7(B).

7. 依據《警察法》及其施行細則等相關規定,下列何者為中央立法事項?
(A)關於警察常年訓練之實施事項
(B)警察勤務之單位組合勤務方式之基本原則事項
(C)關於警察勤務機構之設置、裁併及勤務之實施事項
(D)義勇警察之組設、編練、派遣、管理等事項


8(B).有疑問
X


8. 關於《警察法》第 9 條第 1 款發布警察命令之職權規定,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依照該條款之規定,警察有依法發布警察命令之職權,兼具組織法之劃定職權與管轄事務 之性質,以及行為法之功能
(B)《警察法施行細則》第 10 條規定,發布命令之機關包括行政院
(C)警察命令之訂定程序適用《行政罰法》
(D)擬訂警察命令時,除情況急迫,顯然無法事先公告周知者外,應於政府公報或新聞紙公告 周知


9(A).

9. 有關民國 111 年 2 月 7 日修正之「警察人員使用警銬規範」,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所犯為最輕本刑為 5 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除銬手外,並得加銬腳踝
(B)對年邁體弱、傷病或肢體障礙者,以不使用警銬為宜
(C)對於即將生產、分娩過程中之婦女,執行拘提、逮捕或解送時,不應使用警銬
(D)對少年執行拘提,認有防止其自傷之必要時,得使用警銬


10(C).

10.有關民國 111 年 11 月 19 日內政部警政署訂定之警察人員使用拋射式電擊器規範,以下敘述何 者錯誤?
(A)該規範之性質為行政規則
(B)警察人員執行集會遊行安全維護勤務時,不得攜帶使用拋射式電擊器
(C)拋射式電擊器為應勤裝備之一種
(D)使用拋射式電擊器應先口頭警告,仍不聽從制止時,即得使用。但情況急迫時,不在此限


11(C).有疑問
X


11.《警察職權行使法》中所規定之「警察職權」,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屬干預行政之性質
(B)該法規定之警察職權類型包括意思表示之決定及公權力之具體措施
(C)僅限狹義之警察得行使之
(D)屬於行政作用法之範疇


12(B).

12.民國 105 年 6 月 1 日《社會秩序維護法》增訂第 85 條第 4 款無故撥打警察機關報案專線,經 勸阻不聽者之處罰。以下有關該規定之敘述,何者正確?
(A)該行為之處罰依法屬於警察機關管轄事項
(B)該行為之處罰依法屬於法院簡易庭管轄事項
(C)被處罰人如有不服處分者,得於處分書送達之翌日起 5 日內聲明異議
(D)勸阻係法定構成要件,均應以書面為之


13(C).有疑問

13.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之執行,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處罰之執行,除拘留及營業罰外,其餘均由警察機關為之
(B)違反本法案件之處罰,於處分書或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執行
(C)裁定拘留確定,經通知執行,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以執行到場通知單強制其到場
(D)罰鍰逾期未完納者,由警察機關依法移送法院執行


14(B).

14.依據《警察人員人事條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初任警察官之年齡,警正不得超過 40 歲
(B)警察官初任各官等時均應任官
(C)警監職務,由內政部遴任或交由直轄市政府遴任
(D)警察人員平時考核之獎懲種類,不適用《公務人員考績法》之規定


15(A).

15.依據《中央警察大學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畢業學生服務年限及教育費用賠償辦法》規定,有關畢 業學生服務年限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中央警察大學學士班四年制各學系為 4 年
(B)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專科警員班各科為 4 年
(C)中央警察大學二年制技術系為 4 年
(D)中央警察大學研究所碩士班全時一般生為 4 年


16(C).
X


16.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訊問嫌疑人時,下列何者非屬須訊明之事項?
(A)出生年月日
(B)住所或居所
(C)職業
(D)出生地


17(D).有疑問
X


17.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如同時違反其他行政法上之義務,兩者均有處罰鍰之規定, 應如何罰之?
(A)從重處罰
(B)加重處罰
(C)從一重處罰
(D)優先適用《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


18(D).

18.警察對於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交通工具,其得採取之處置措施,下列何者錯誤?
(A)得予以攔停
(B)得要求乘客出示相關證件
(C)得要求駕駛人接受酒精濃度測試之檢定
(D)駕駛人如有異常舉動而合理懷疑其將有危害行為時,得檢查交通工具


19(D).

19.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下列警察取得之資料何者原則上應於製作完成時起 1 年內銷毀?
(A)通知特定人到場提供之資料
(B)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所得之資料
(C)治安顧慮人口之查訪資料
(D)公共場所監視錄影器所蒐集之資料


20(B).

20.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下列何者不具違序案件之裁處權?
(A)地方法院簡易庭
(B)保安警察第三總隊
(C)縣(市)警察局
(D)港務警察總隊


21(C,D).

21.中央警察大學下列何種班別得甄選或甄試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成績特優或具特殊專長人員入 學?
(A)警佐班
(B)警正班
(C)二年制技術系
(D)四年制各學系
(E)研究所碩士班


22(A,C,D).

22.下列何者由行政院定之?
(A)警察人員各種加給之給與
(B)警察法施行細則
(C)沒入物品處分規則
(D)拘留所設置管理辦法
(E)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23(A,C,E).

23.依據《拘留所設置管理辦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對被拘留人自由權利之拘束與限制,應遵守比例原則
(B)拘留所內區設拘留室、備勤室、保護室;外區設接見室、盥洗室
(C)拘留所主任,由該管警察機關刑事業務單位主管或副主管兼任之
(D)拘留所服勤員警之調配,每人每日服勤時間以 12 小時為度
(E)被拘留人有自殺行為時,如情況緊急,得對其先使用警銬,並即報告該管主管長官 警察法規4


24(B,C).

24.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之訊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訊問,一律應在警察機關內實施
(B)實施訊問,應採問答方式,並當場製作筆錄
(C)違序行為人有數人時,得隔離訊問之
(D)違序嫌疑人無請求對質權
(E)受訊問人如拒絕在訊問筆錄簽名、蓋章或按指印時,得強制為之


25(A,E).

25.下列警察法令何者明文規定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得使用槍械逕行射擊?
(A)警械使用條例
(B)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
(C)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D)警察職權行使法
(E)警察人員使用槍械規範


26(A,B,C,D).
X


26.下列何者為民國 111 年 10 月 19 日《警械使用條例》修正條文之內容?
(A)警械種類由內政部定之
(B)明定警察人員得使用槍械逕行射擊之要件
(C)行政院應遴聘相關機關(構)代表及專家學者組成警械使用調查小組
(D)刪除第 12 條依法令行為之規定
(E)其他司法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不再準用之


27(A,C).

27.有關警察行使職權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應著制服或出示證件表明身分
(B)對人民實施查證身分時,得依管束之規定,令其供述
(C)為排除危害,得將妨礙之人、車暫時驅離
(D)為查證人民身分,得訊問其學經歷
(E)對於意圖自殺者,必要時得予以管收


28(B,C,D).
X


28.以下有關警察官規之敘述,何者正確?
(A)警察官等分為警監、警正、警佐,均以第一階為最高階
(B)警正、警佐職務,得交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遴任
(C)中央警察大學學生經實習期滿畢業,考試及格分發任職者,免予試用
(D)升官等任用警察官者,不受初任年齡之限制
(E)警察人員之職稱,依各級警察機關組織法規之規定


29(C,D,E).有疑問
X


29.以下哪些法規係明定其以《警察法》作為制定之授權依據?
(A)警察服制條例
(B)警察勤務條例
(C)警察教育條例
(D)警察人員人事條例
(E)各級警察機關學校武器彈藥統籌調配辦法


30(A,C,D).有疑問
X


30.依據民國 111 年 10 月 19 日修正通過之《警械使用條例》規定,警察人員執行職務違反本條例 規定使用警械,致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時,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依《國家賠償法》規定辦理
(B)僅限於致第三人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損失時,第三人得請求補償
(C)警察人員出於故意之行為所致者,賠償義務機關得向其求償
(D)有可歸責該人民之事由時,得減輕或免除其金額
(E)賠償項目、基準、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授權主管機關另定之


31(C,E).

31.下列哪些法規,係依據《警械使用條例》之授權而訂定?
(A)警察人員使用警銬規範
(B)警察人員使用槍械規範
(C)駐衛警察使用警械管理辦法
(D)警察役役男使用警械管理辦法
(E)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 


32(B,D).
X


32.下列何種公權力措施,係屬《警察職權行使法》所規範之範圍?
(A)執行管收
(B)鑑識身分
(C)直接強制
(D)蒐集公共活動資料
(E)執行拘提


33(A,B,C,D).

33.有關《警察職權行使法》之救濟規定,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義務人對警察依本法行使職權應遵守之程序,得於警察行使職權時,當場表示異議
(B)義務人因警察行使職權有不當情事,致損害其權益者,得依法提起訴願
(C)警察違法行使職權,有《國家賠償法》所定國家負賠償責任之情事者,人民得依法請求損 害賠償
(D)警察依法行使職權,因人民特別犧牲,致其財產遭受損失時,人民得請求補償
(E)損失補償,應以回復原狀為之,並以補償實際所失之利益為限


34(A,D).有疑問
X


34.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有關警察機關與法院之事務管轄區分,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由法院管轄
(B)「冒用他人身分或能力之證明文件者」,由警察機關管轄
(C)「製造噪音或深夜喧嘩,妨害公眾安寧者」,由警察機關管轄
(D)「無故撥打警察機關報案專線,經勸阻不聽者」,由法院管轄
(E)「以猥褻之言語、舉動或其他方法,調戲他人者」,由法院管轄


35(A,B,C,D,E).
X


35.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及其相關規定,下列何者有權核定對人民身分查證之路段或管制站?
(A)雲林縣警察局副局長
(B)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督察長
(C)基隆市警察局少年警察隊隊長
(D)內政部警政署署長
(E)福建省連江縣警察局南竿警察所所長


36(B,C,D).

36.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以下何種情形警察得對其使用警銬?
(A)通知特定人到場提供之資料,因故未到場時
(B)意圖自殺者抗拒管束
(C)鬥毆之行為人毀損他人物品
(D)酒醉之民眾攻擊警察時
(E)依據該法第 7 條第 2 項規定,將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時


37(A,C).

37.《社會秩序維護法》中有關責任之規定,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商業之受雇人因執行業務而犯《刑法》妨害風化罪,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得處該 商業勒令歇業
(B)因避免自己或他人之危難,而出於不得已之行為,不罰
(C)心神喪失人有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責由其監護人加以監護
(D)違反本法之行為,不問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處罰。出於過失者,僅得處以申誡
(E)滿 70 歲人,得減輕處罰,並於處罰執行完畢後,得責由其法定代理人加以管教


38(D,E).

38.關於警察人員使用拋射式電擊器規範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係依據《警械使用條例》之授權而訂定
(B)係依據《警察勤務裝備機具配備標準》之授權而訂定
(C)使用拋射式電擊器均應事先口頭警告
(D)屬行政規則之性質
(E)警察人員執行集會遊行安全維護勤務時,不得攜帶使用拋射式電擊器


39(A,E).有疑問

39.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調查程序,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警察因民眾舉發,知有違反本法行為之嫌疑,應開始調查
(B)可為證據或應予沒入之物,應妥予保管,惟行為人逃逸而遺留現場者除外
(C)警察機關為調查違反本法行為之事實,得通知嫌疑人、證人或關係人到場
(D)證人經合法通知,有正當理由不能到場者,得強制其到場陳述意見
(E)訊問嫌疑人應在警察機關內實施,但於法定情形下,得於其他適當處所為之


40(A,C,D).

40.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裁處程序,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違反本法行為選擇處罰鍰或申誡之案件,警察機關於訊問後,除有繼續調查必要者外,應 即作成處分書
(B)簡易庭對於情節輕微而事實明確之違反本法案件,得不經通知、訊問逕行裁定
(C)警察機關對於違反本法之嫌疑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逕行裁處之
(D)違反本法案件之處分書作成時,受處分人在場者,應宣告之並當場交付
(E)處分書主文如有誤寫或其他類似之顯然錯誤者,原處分之警察機關應更正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中央警察大學_警佐班第43期(第 1、2、3 類):警察法規#113374-阿摩線上測驗

113三等要上榜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0分